新时期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思考与实践

徐凌子,李震静,王平,赵振岭

(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两项重要职能,是“教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医学生能否坚定理想信念不仅对医学生自身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更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院校学生作为医疗卫生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任,医学生能否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不仅关系到医学生自身成长,更对国家、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坚定理想信念是医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路径。理想信念是指个人对自身成长持何种期望,对社会变化持何种态度,对国家未来、民族命运持何种看法。可以说,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1]。一方面,医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储备才能、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人的他们“三观”还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不同思潮的出现,外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纷涌而至,很多医学生在面对信息洪流时不知如何自处。另一方面,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医学生大都需要长期在医院学习,既要面临复杂的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医患矛盾等医疗环境冲突,还要面临时间长、任务重的学业负担。医学生所需要承担的校内外压力远远大于其他专业学生,无论是学业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等都使得医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坚定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崇高理想信念指引医学生的前进道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认清自我、在迷茫的处境中明晰困惑,从而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中坚定不移地实现个人理想。可以说,理想信念是医学生的一味强心剂,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持自我本色,最终成长成才。

2.坚定理想信念是医学生成为“大国良医”的必由之路。每个国家都要培养为自己国家服务的人才,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医学院校是培养医生的摇篮,我们要培养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德高医粹”才是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在对国家未来、民族命运有清醒的认知的基础上,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可以说,理想信念教育是医学生培养的“魂”。医学院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治病救人”,就是要引导医学生树立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情怀,胸怀“悬壶济世”的医学梦想,最终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大医生”,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3.坚定理想信念是医学生培育高尚医德的不二法门。从医学生到医生,面对的始终是病人,重要任务是治病救人和守护健康。“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明朝《裴子言医·序》在几百年前就对医生的医德有过精辟的描述。医生相对其他职业,对其专业素质有高标准的同时,对医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有高要求。处于青年时期的医学生,理想信念正处于养成阶段,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从教育时机上看还是从教育成效上看,都是最好的时候。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医学人才培养的形式和途径,把医学人才培养与医德医风紧密结合,强化青年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提升医德修养,着力培养医术过得硬,道德顶得起、立得住的“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卓越医学人才。

本文所阐述的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既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性特点,又具有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主要从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三个层面阐述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1.国家理想信念层面:健康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医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梦想的重要践行者,每一个医学生都要把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医学生作为未来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其使命与担当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健康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健康中国”的战略构想与实践[2]。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第一次正式部署“健康中国”建设相关工作,随后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纲要》中又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健康中国的概念、举措和方法,对健康中国如何实现,怎么实现的路线图、规划图也做了详细布置。可以说,“健康中国”的战略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医学生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和促进者,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健康中国战略中肩负的重任。医学院校要立足健康中国建设,使医学生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兴旺的大格局上理解健康中国的重大意义,激发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响应时代需求,响应人民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担当的时代责任和自己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去,融入党和人民的需要中去,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共同建设健康中国。

2.社会理想信念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既阐述了青年学生普遍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又明晰了医学生要遵循的具体要求,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内涵、新思路。如果说理想信念是“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魂中之介”,医学生铸魂育人的关键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优秀品质的,能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平等、自由、公正、法治做出积极贡献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和医学学科发展规律扎实开展。

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以“大国良医”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医学教育特点,通过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的方式有步骤地开展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和践行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互贯穿、结合、融入,引导医学生坚定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青春力量的信念,立志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大国良医”。

3.职业理想信念层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 年,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以贯之的深厚人民情怀深情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要求,疫情防控部署中“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的出现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体现。在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学生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3]。好医生除了“医粹”,更要“德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德高”的重要体现。医学院校要立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医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内容,以其中的“人民中心、敬畏生命”的精神内涵作为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教育作为重要着力点,以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为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有机融入生命教育和人民情怀,增强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和对患者的同理心,引导他们了解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敬畏生命,引导他们在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尊重患者、守护健康。在知敬畏、守底线、存戒惧中激发医学生的为民情怀,从而坚定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患者健康护航的信念。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两大任务,是落实国家“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战略的重要阵地。医学院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时期医学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新方法,达到1+1>2 的育人效果。

1.在课程教学中“基因式”融入理想信念元素。课程教学具有集中性、受教育性强等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达到教育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能够帮助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课程。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从而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的局面,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人民群众的卓越好医生。

其一,理想信念元素融入思政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医学院校要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医学教育和医学文化中的理想信念元素,丰富医学生思政课程内容,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课程。对于很多医学生而言,他们的困惑除了来自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等,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定位与职业发展,如为什么要学医,学医有什么用,医生的职业荣辱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医患冲突等等。因此,在医学生的思政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而是要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面临的人生困惑和职业困惑,针对医学生不同学习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专题教学、情景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发他们对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的思考,唤醒医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喜爱[5]。

其二,理想信念元素融入专业课堂。首先,专业课程具有育人的重要功能,医学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要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全过程,实现从“育人”到“育魂”的转变,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契合,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其次,在专业课程要深入挖掘医学课程中的“信念”内核,掌握好医学专业课程中专业元素的“汤”和育人元素的“盐”的配比。如在解剖学课堂中引导医学生感悟大体老师的奉献精神,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动物伦理教育,在医学人文课程中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通过渗透教育真正把医学课程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把对医学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患者的关怀融入到不同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医学生先“为人”再“为医”,先有“仁心”再有“仁术”。再次,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医学文化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引用其中典型的人物、事件作为医学专业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在塑造医学生职业理想的同时,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让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实现知识与品德相结合,技能和信念相促进。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式”渗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落脚点,任何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只有落到实践上去才有现实意义,医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才能把思想上对理想信念的认同转化为行动上的认同。因此,实践活动是医学院校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其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力行方式,只有把理想信念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才能真正使学生深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感受和理性升华,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自觉主动接受教育的转化。医学院校可以在校内组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利用暑期“三下乡”、寒假实践活动和青年筑梦之旅等活动契机,让医学生积极参与到青年志愿服务、学雷锋、乡村振兴等活动中,真正了解社情、世情,沉淀实践思考,从而更加坚定信念、信心。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医学院校可以成立名医、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的医疗服务团队,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去偏远地区、农村或基层开展义诊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医生职业的意义和荣誉感,进而坚定把青春献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心。同时,要大力拓展社会实践领域,借助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医疗专项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引导医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深化理想信念的认知,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其二,临床教学实践。医学生相对其他专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学医院开展临床学习,因此,临床学习阶段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医学院校要从临床医院的育人环境、学生管理、带教老师等方面着手,形成学校与临床医院协同育人局面,在临床教学中充分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让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形成“德医交融”的局面。在临床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医学生从“治病救人”中深刻体会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精神、抗疫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等精神内涵,深刻领会什么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激发医学生从事医学、热爱医学,进而献身医学的职业精神。要组织医学生收看《医者仁心》等医学教育影片,引导他们向优秀医者学习,再通过临床实践向榜样靠拢,补“钙”壮骨,坚定从医职业理想,牢固信念。安排医学生积极参与医院接诊、疫情防控、医患沟通等任务,并把其作为临床教学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激发医者仁心,在接触患者、了解患者、治愈患者中,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内涵。

3.在文化建设中“嵌入式”浸入理想信念教育。文化以其隐性特征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起以生命意义教育、医学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骨架的校园文化体系,并通过课程教学、情境教育、社会实践等系列措施,不断增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其一,仪式教育。医学院校的仪式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环节,以此作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6]。医学院校除了常规的升旗仪式等一般仪式活动,还有医学特殊的仪式教育,如医学生宣誓、人体解剖学开课宣誓和护士节授帽、白袍授予等医学特色仪式,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医学生培养高尚的医德,坚定理想信念。医学院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中,集体宣读医学生誓言,让初入医学殿堂和医学职场的医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使命,增强他们从医的使命感,为医的神圣感;
在人体解剖学开课前进行遗体宣誓,培养他们对捐遗者无声、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躯体引领医学生走进医学大门的敬畏之心,促进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并端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走好医学道路的每一步;
举行医学生白袍授予仪式,让他们牢记白袍加身的使命和责任,以人民健康为目标,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明日好医生,更好地服务人民、促进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其二,氛围营造。医学院校要充分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素,借助校园文化要素,营造医学文化浸润的浓厚氛围,充分挖掘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同时,医学院校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学医氛围,如建设生命科学馆、校史馆、中医药馆等场所,开展医学论坛、医学摄影、医学知识竞赛等医学主题活动,结合本地、本校红医人物、红医故事、校史故事等,设立红医博物馆等,引导医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济世救民的精神,从而坚定医学信念;
在教学楼、文化长廊、学生宿舍、教室等地方展示“南丁格尔誓言”“白求恩精神”和“红医精神”相关内容,让学生随处感知医学文化和精神内涵;
开展相关专家讲座,使学生主动认识到学习医学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

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医学院校要立足健康中国建设,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点,探索建立新时期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着力锻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理想信念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大医生(2022年1期)2022-11-21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运动精品(2022年3期)2022-08-12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2期)2022-03-29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视界(2022年6期)2022-03-21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1年22期)2021-04-25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24期)2021-04-14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4期)2019-07-19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推荐访问:教育工作 新时期 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