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估

孟和达来 程 鲲* 达布希拉图 孟 和 洪美静 陈照娟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2.赤峰市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板,025150)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阻止物种灭绝及生境丧失的重要手段[1-2]。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建立269 673个保护区,覆盖了地球总面积的23.66%,其中,陆地保护区251 952个,占地球总面积的15.73%;
海洋保护区17 721个,占地球总面积的7.93%[3]。覆盖率只是保护区体现其功能和成效的一个方面,保护区需要在适当的法律框架和治理结构下进行有效管理,但目前全球范围内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尚不足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4-5]。阻碍保护区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只有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解决更棘手的保护威胁时,才能发挥更大的保护作用[6-8]。因此,进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估非常必要,其目的是了解保护区管理现状,及时发现保护威胁和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9]。

保护成效评估主要是评估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和产出,包括对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效果及在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成效,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10-11]。管理成效评估主要是评估管理过程和方式,是判断保护区各项管理职能的履行程度和保护目标达成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全面了解管理情况、评估未来规划和预算是否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还是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12]。保护和管理成效评估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就地保护的前提,也是提升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有效机制,对促进生物多样性科学保护、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宏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13-14]。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2011年和2021年进行了2次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组织的十年定期评估工作,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的认定。生物圈保护区评估的特点是体现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双重保护、外部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进展,在扩大保护区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定期评估推动了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由于评价指标不同,如想进一步明确其保护与管理成效,需要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管的实际要求,通过重点突出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和威胁因素等方面问题进行综合评估[15-16]。本研究采用了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方法,客观地评价保护区近10年来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旨在通过保护成效和管理有效性的综合评估,确定保护与管理面临的威胁和限制,找出不足,为保护区的发展提出科学建议,同时对我国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成效评估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赛罕乌拉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圣的山”。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赛罕乌拉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43°59′—44°27′ N,118°18′—118°55′ E),平均海拔1 000 m以上,总面积100 446.1 hm2。赛罕乌拉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赛罕乌拉保护区地处森林与草原的生态交错区,是落叶阔叶林向寒温带针叶林的过渡带,也是东北区、蒙新区和华北区动物区系的交汇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生态系统和西辽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17-18]。保护区地跨巴林右旗北部3个苏木乡镇,有自然村落12个,常住人口总数为7 625人。

赛罕乌拉保护区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为保护计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有效保护了区内的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栖息地逐步扩展,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40种,脊椎动物318种,其中哺乳动物45种,鸟类252种,两栖爬行动物共有14种,鱼类7种[19-20]。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鹳(Ciconianigra)、大鸨(Otistarda)和金雕(Aquilachrysaetos)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马鹿(Cervuscanadensis)、兔狲(Otocolobusmanul)、中华斑羚(Naemorhedusgriseus)、猞猁(Lynxlynx)和团花锦蛇(Elaphedavidi)等5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野大豆(Glycinesoja)和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等7种。

赛罕乌拉保护区先后编制了两期总体规划且获得批复,其中二期总体规划(2016—2025年)正在实施,另外还编制了其他专项规划。保护区设置资源保护科、科研监测科和办公室3个科室,下设16个管护站、1个专职防火检查站、1个生态监管大队和3座防火瞭望塔。现有保护与管理人员145人,其中参公人员7人、事业编制人员101人、外聘人员37人。保护区确权登记基本完成,权属清晰,并在2019年12月完成了保护区的勘界立标工作。保护区建立了自然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签订科普基地协议,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与2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积极开展科研监测和教学实习,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和影像资料,为制定保护计划与管理措施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2.1 数据来源和评估方法

研究使用的数据为保护区日常监测数据、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历年研究数据和生态环境部提供的卫星遥感数据等。采用专家打分法与指标计算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成效两部分内容分别评估,评估专家组由5人组成,通过听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汇报、查阅保护区档案、结合遥感数据和重点区域现场考察以及召开社区座谈会,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与计算,形成评估结果。

2.2 保护成效评估

参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HJ 1203—2021《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试行)》,确定本次保护成效的评估指标、权重系数和赋分方法,评估流程包括特征分析、选取指标、获取数据和形成评估方案,然后进行指标计算与分析、形成评估分数和结果,最终确定评估等级。

保护成效评估包括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威胁因素和违法违规情况5项内容,评估指标共17个,其中主要保护对象和生态系统结构各指标保护成效满分均为30分,生态系统服务和主要威胁因素满分均为20分。主要威胁因素内容中的功能区自然生态系统被侵占面积、功能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度和功能区人口密度指标,如果无侵占、无入侵和人口密度呈负增长,可直接按该指标最高得分计算。违法违规情况内容中的2条指标为扣分项,自然保护区主动发现、整改的新增违法违规重点情况,可酌情减少扣分。

评估周期内各指标变化率(ΔAi)按照公式(1)计算:

(1)

式中:Ai(T1)与Ai(T2)分别为第i项指标在T1(前一时期2010年)和T2(后一时期2021年)的具体数值。

根据指标变化计算结果,将各指标保护成效得分赋值为5个等级分:ΔAi≥10%,得分为满分;
5%≤ΔAi<10%,得分为满分的75%;
0≤ΔAi<5%,得分为满分的50%;
-5%≤ΔAi<0,得分为满分的25%;
ΔAi<-5%,得分为0分。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结果是每项评估指标得分相加的总和,最终评估结果按公式(2)计算:

(2)

式中:C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最终评估得分,满分为100分;
vi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ΔAi为各项指标变化率得分。

根据最终得分结果,将保护成效分为4个等级,即保护成效非常显著(C≥85)、保护成效显著(65≤C<85)、保护成效不高(50≤C<65)和无保护成效(C<50)。

2.3 管理成效评估

依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HJ 913—2017《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进行管理成效评估。评估内容分为5项,包括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和负面影响(为扣分项,包含开发建设活动影响1条指标),评估指标共20条。专家对列出的5项内容共20条指标打分,取专家评估分数的平均值为该保护区管理评估的最终得分,以此来确定评估等级。评分满分为100分,59分以下(含)为“差”,60~69分为“中”,70~84分为“良”,85分(含)以上为“优”。

3.1 保护成效评估

3.1.1 整体特征

赛罕乌拉保护区保护成效的总得分为87.25分,保护成效非常显著(表1)。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服务和主要威胁因素3项评估内容得分均为满分,生态系统结构得分为17.25分,违法违规情况评估内容中无扣分。这说明保护区近10年来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非常显著,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还应继续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断提高保护成效。

3.1.2 指标特征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特征见表1。

表1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得分情况

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为珍稀濒危鸟类大鸨,监测结果显示大鸨种群数量增长了19只,分布范围扩大了270 hm2。

生态系统结构:计算结果显示林地覆盖面积占比和湿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1.50%和0.72%,草地覆盖面积占比减少了1.80%。通过对比分析2010年和2021年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草地转化成了林地,说明保护区控制放牧和封山育林取得了成效。

生态系统服务:统计分析显示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增加了31种,指示物种马鹿的适栖面积增加了25 900 hm2,保护区新增物种558种,防风固沙面积增加183.8 hm2。

主要威胁因素:调查显示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未被侵占,没有具有入侵危害的外来物种,实验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减少了5.8人/km2。

违法违规情况:保护区通过巡护执法等多项措施防止生态环境被破坏,未出现违法违规问题,无扣分。

3.2 管理成效评估

3.2.1 整体特征

赛罕乌拉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的总得分为88.0分,等级为“优”。管理基础内容得分为15.0分,满分为16分,得分率为93.75%。管理措施内容得分为32.4分,满分为34分,得分率为95.29%。管理保障内容得分为23.8分,满分为30分,得分率为79.33%。管理成效内容得分为16.8分,满分为20分,得分率为84.00%。负面影响内容赋分为-10~0分,此部分无扣分。评估结果显示保护区管理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但个别方面的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20个评估指标中有3个指标的得分率不足50.00%,得分相对较低,分别是管理保障内容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门执法机构,管理成效内容中的社区参与(表2)。

表2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各指标平均得分

3.2.2 指标特征

管理基础: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楚,确权登记基本完成;
范围界限清晰无纠纷;
功能区划与批复文件一致并采集了GPS拐点坐标;
保护对象分布信息明确。

管理措施:保护区第一个十年规划已全部实施,第二个十年规划已完成80%;
资源调查方面编制了科学考察报告并出版专著;
动态监测体系完善、制度全面;
日常管护制度执行了80%以上;
保护区自主开展研究并长期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密切合作;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管理保障:保护区制定了公开的规章制度,设立了独立的管理机构,保护管理资金较为充足,管护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专业技术能力指标得分较低是因为随着科研监测、宣教、执法和保护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总人数的20%,难以满足专业技术需求。专门执法机构指标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后,森林公安局在保护区下设的派出机构已撤回,目前保护区无专门执法机构。

管理成效: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种群数量及生境面积呈增长状态。近年来,保护区在社区参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赛罕乌拉产业结构单一,禁牧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努力增加社区居民收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保护区在推动社区发展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负面影响:赛罕乌拉保护区成立前,无历史遗留开发建设项目。保护区成立后,实验区开发建设的巴林右旗罕露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年关停,未对生态环境和主要保护对象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此项指标未减分。

4.1 保护和管理成效评估

近年来,我国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些保护成效评估工作,如环境保护部在2012—2014年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与规范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在2016年开展了“中国典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项目[10]。保护成效的评估方法比较多,如基于反应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11]、利用遥感数据从景观尺度评估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21]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安徽省自然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22]。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评估指标选择上有所侧重,主要指标有土地覆被变化、植被覆盖面积、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质量等[10],在指标体系构建时使用集成分析法和赋分法等[1,23-24]。评估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地对森林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均有一定成效[25-26]。

对于管理成效的评估,国际自然保护机构发布的评估方法大多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地委员会(IUCN-WCPA)的自然保护地评估框架,包括背景、规划、投入、过程、成果和效果6类主要评价要素[27-28],其共同点是关注保护区的人员配置、资金支持和设施投入等,检查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从而发现管理上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9-32]。我国在借鉴国际评估工具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在全国、流域以及省域范围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效评估,较大范围的评估工作有:2003—2005年的634个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25]、2007—2016年的39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201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四川省林业系统78个自然保护区[9]和2020年的广西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5]。另外,单个自然保护区如七星河、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也通过自评估方式进行管理有效性评估[33-34]。

4.2 保护和管理成效提升措施

4.2.1 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自然保护区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保护区科研监测、资源保护、执法和宣教工作量的加大,赛罕乌拉保护区在管理人员、执法人员、生态方向和地质遗迹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仍显不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保护区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显得十分重要,但大多数保护区都没有得到重视,未来应当引进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型人才,全面建设人才队伍。目前,赛罕乌拉保护区亟需引进一批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员,改变结构化人员短缺的现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待遇,同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发展一支具有较好素质和能力的科学支撑队伍。

4.2.2 加强巡护执法力度

专门的执法机构和专业化的执法队伍可有效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境内的生物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自2020年森林公安局撤出保护区下设的派出机构后,赛罕乌拉保护区已由保护区内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组成生态监管大队办理林业行政案件。保护区应及时向旗编制委员会申请建立执法机构,完善内设机构相关手续,定期组织生态监管大队人员培训,使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确保区内发生的林业违法案件能得到及时查处,从而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4.2.3 带动社区发展

保护区应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和遗产资源,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保护区品牌,促进社区发展,提高社区农牧民收入。未来应侧重社区的发展建设,制定社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实施计划,采取创新性做法和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积极引导周边社区农牧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标准农田、特色农作物种植,探索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策略有效衔接,在惠农政策上继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帮助。

4.2.4 加快信息化建设

目前,赛罕乌拉保护区信息化建设情况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要求,与智慧保护区建设要求相差甚远。保护区应建立以空间地理数据、林业基础数据和科研监测数据为基础的,高效、集成和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保护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对保护区各类数据的有效整合、共享、管理与使用,为保护区各业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实现保护区管理工作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和信息共享化,提高保护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乌拉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南方农业·下旬(2022年3期)2022-04-15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新西部(2020年1期)2020-02-11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9年7期)2019-10-30影子回来了创新作文(3-4年级)(2017年5期)2017-12-07认真王国奇遇记创新作文(3-4年级)(2017年5期)2017-12-07寻找影子创新作文(3-4年级)(2017年5期)2017-12-07那尼!怎么就开学了意林·少年版(2016年6期)2016-05-14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绿色中国(2015年12期)2016-01-05阅读理解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3年3期)2013-04-10

推荐访问:乌拉 自然保护区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