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粮食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

程翀宇 陈再高 汪向东(桐城市创新研究院,安徽桐城 400;
安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安庆 46000;
桐城市水稻研究所,安徽桐城 400)

1.1 全市粮食生产现状

安庆市耕地面积37.87万hm2,其中永久基本农田 31.2万 hm2;
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 34.52万 hm2,总产190.3万t,平均单产5 512.7 kg/hm2,粮食总产和面积在安徽省各市中分别居第9、10位。

1.1.1 水稻。安庆市水稻面积和产量在安徽省各市中均居于第5位。受洪涝和干旱影响,水稻面积减少幅度较大。全市水稻播种面积为24.21万hm2。其中早稻4.49万hm2、单季稻 14.40万hm2、双季晚稻5.32万hm2。稻谷总产量为148.79万t,其中:早稻24.03万t、单季稻96.34万t、双季晚稻28.42万t。水稻单产6 145.81 kg/hm2。

1.1.2 小麦。全市小麦播种面积为4.70万hm2,平均单产3 946.81 kg/hm2,总产18.55万t,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1.1.3 玉米。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2.54万hm2,单产6 618.1 kg/hm2,总产16.81万t,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1.1.4 豆类。全市豆类种植面积为2.36万hm2,单产1 638 kg/hm2,总产3.87万t。随着大豆价格回升,大豆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

1.1.5 薯类。全市薯类种植面积为0.69万hm2,单产3 034.95 kg/hm2,总产2.09万t。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野猪大量偷食红薯,薯类种植面积在减少。

1.1.6 其他粮食作物。全市其他秋粮作物种植面积为 1 373.33 hm2,平均单产为 1 529.25 kg/hm2,总产为0.21 万 t。

1.2 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7年年底,安庆市规模种植3.33 hm2以上的大户为7 182户,规模种植面积15.53万hm2,到2020年年底,全市规模种植大户有8 006户,规模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16.47万hm2。有县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969户,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 055户。全市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6 295个,其中827个服务组织录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2021年开展托管服务的耕地面积7.11万hm2,其中全程托管0.50万hm2、部分环节托管6.62万hm2;
接受托管的农户数共有41.78万户。农业部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1.2.1 通过制定政策予以奖补。安庆市连续4年将规模种植大户纳入安庆市现代农业奖补政策中,累计奖励种植大户近200户,奖补资金2 000万元;
规模种植大户建立标准化育秧工厂也给予奖补,每个奖励资金20万元以上,近几年奖补资金1 000万元以上。种植大户积极申报省和国家规模种植大户荣誉称号,累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的有78人,获得安徽省种粮大户称号的有118人次。

1.2.2 通过安排项目予以支持。近年来,安庆市在发展粮食生产项目上重点向规模种植大户倾斜。如在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上,每年安排50户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参与育秧工厂建设;
在财政项目中,将粮食仓储项目、基础农田项目、千亿斤增粮项目都安排种植大户实施;
在良种与良种补贴挂钩项目中,重点安排规模种植大户参与实施。每年种粮大户参与实施的项目资金在3 000万元以上。

1.2.3 积极帮助规模种植大户提高稻田种养效益。为了提高规模种植大户的生产效益,每年安庆市都从市、县(市)、乡镇农技推广部门抽调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300人以上充当种植大户的技术顾问,为规模种植大户出谋划策,帮助其增加种植效益。如示范推广水稻田“一种两收”[1]“稻田双千工程”。

1.2.4 建立QQ群加强与大户对接。种植大户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为了迅速帮助其解决问题,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建立了规模种植大户QQ群。群中有栽培、植保、土肥、农技、农业政策等方面的专家。这样,种植大户可以不跑路、不花钱就能够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农业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5 为种植大户提供气象信息。农业生产大多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气象部门在农作物生产关键时期和天气剧烈变化时通过手机短信及时通知农户,使农户早做准备、早做安排,避灾抗灾,避免较大的损失。每年发布手机短信15期次左右、发布病虫情报10次以上。

1.3 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创建示范情况

安庆市怀宁县、桐城市、潜山市、望江县、太湖县先后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市),桐城市、怀宁县还被列入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市)。全市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33万hm2以上,无公害稻米基地近6.67万hm2、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逾3 333.33 hm2。近年来,安庆市桐城市、怀宁县连续多年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每年实施面积在8.0万~9.3万hm2,平均增产优质稻450 kg/hm2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稻米品质和安全性提高,增效1 500元/hm2以上。在工作上:一是制定《安庆市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树立“公共植保”理念,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创建活动,桐城市、怀宁县、太湖县、潜山市、望江县和宿松县各选择2~3个对象,岳西县、宜秀区、迎江区及大观区各选择1~2个对象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创建省级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10家、市级15家,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替代小农户分散防治,不断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使用。二是对全市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全市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已发展到917个,其中经工商局、民政局注册登记且在农业部门备案的有641个,日作业能力3.87万hm2。各地遴选符合条件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对照有关标准进行培育。据统计,2021年全市农药使用量为6 576 t,比2020年约减少0.14%;
化肥使用量为18.85万t,比2020年减少0.92万t,减幅为4.65%,比2015年减少3.79万t,减幅为16.74%,保持负增长,为推动安庆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4 优质专用品牌粮基地发展情况及效益

全省共认定22个县(市、区)为安徽省优质专用粮食(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怀宁县、桐城市、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名列其中,占总数的22.73%。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稼仙金佳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优质专用品牌粮基地面积近6.67万hm2,年产品牌粮80万t。2020年企业建立优质原粮基地面积70 031.6 hm2,优质原粮基地关联户数250 882户,订单收购粮食产量(稻谷)282 169.4 t。

安庆市制定并推广了《早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3个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地方标准,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用量,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提高了稻米等作物的品质,认证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33万hm2、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6.67万hm2以上、有机稻米基地近0.67万hm2。

1.5 粮油精深加工和订单生产发展情况

全市粮食加工主体120多家。安庆市粮油加工业入统企业151家,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国家级3家、省级24家、地市级27家)。2020年度全市粮油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8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6.03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5.58%、4.78%。2020年,安庆市粮油加工企业共生产大米154.82万t,同比增长 1.32万 t,增幅0.86%;
生产食用植物油6.09万t,同比减少1.78万t,减幅22.62%;
生产粮油食品3.62万 t,同比减少2.18万t,减幅37.59%;
生产饲料24.89万t,同比增长5.51万t,增幅28.43%。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联河”香软米、安徽省桐城青草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青草香”大米、安徽省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福”长粒香大米、安徽稼仙金佳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稼仙”月牙米、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联河”喜洋洋纯正米被遴选为“中国好粮油”产品。

1.6 特色品牌建设情况

桐城市重点开展富锌资源保护区划定、富锌区域大沙河流域土壤情况详查、富锌水稻示范基地建设、富锌水稻种植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制定、富锌区域品牌建设、富锌大米参展、宣传推介等工作,促进富锌功能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1.6.1 标准化建设。围绕桐城市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富锌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统筹推进富锌农业产业整体发展,编制起草《桐城锌米 种植技术规程》。

1.6.2 试验基地建设。建立8个富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开展不同水稻品种对锌吸收富集的差异性试验,筛选适宜开发的水稻品种。

1.6.3 组织专家研讨。组织召开锌资源产业发展研讨暨项目洽谈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战略中心副主任、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等专家对安庆市富锌水稻产业发展提出了高质量的建议。

1.6.4 开展技术培训。邀请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的专家在范岗镇、龙腾街道、新渡镇、双港镇培训学员200人次,指导水稻种植大户严格按照富锌技术规程和订单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在包装上要标识含锌量、产地,保证富锌农产品营养、安全、优质。

1.6.5 富锌土壤调查。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开展桐城市大沙河流域土壤锌元素分布调查,以条田为单元,采集桐城市大沙河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不少于500件,分析测试土壤pH值、总锌含量、有效锌含量3项指标。收集利用调查区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及高精度(分辨率1 m)卫星遥感影像图等图件资料,以条田为单位,建立空间数据库,创建土壤锌分布属性数据库和编制土壤锌分布专题图。11月底提交成果报告及分析报告,并通过主管部门及专家验收。

1.6.6 开展技术合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锌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合作,为桐城市富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与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桐城市功能性稻米公共品牌[2],围绕富锌大米制定一套覆盖本产地环境、栽培、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技术规程(规范),推动制定一批本地锌产品推荐性标准和行业标准。利用长三角食品行业协会和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优势逐步挖掘、培育、创新、传播富锌区域公共品牌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1.6.7 品牌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范标准的富锌大米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每个使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都有基地支撑、每个基地都有规范化体系保障。示范基地主要建设在大沙河、挂车河流域的青草镇、新渡镇、双港镇,其中土壤含锌量较高区域作为全市富锌农业标准化生产核心区域。

1.6.8 宣传推介。在各类新闻媒体和高速公路出口处进行宣传,设立宣传灯箱、宣传栏;
在各类农产品推介会、交易会、文化旅游节庆等活动中展示富锌大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在大中城市酒店、超市设立富锌大米专柜;
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名优农产品交易会。围绕桐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诠释富锌农产品或食品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社会人情等之间的关系,依托桐城市作家协会,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富锌农产品或商品与名人之间的故事。聘请桐城市作家协会作家深入到土壤含锌量高的村落,采访当地居民,体验生活,了解并收集当地民间故事,编写出脍炙人口的“锌”故事。

2.1 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抓水系建设、抓领导重视。一是要开展农田水系调整、完善和清理工作,做到涝能排、旱能灌[3];
二是把土壤改良工作提升到党政工作重要位置;
三是规范农田管理,落实主体责任。

2.2 建立党政同责制度

在党政同责问题上,需尽快研究制定一套规范化、可操作的措施,将稳定粮食生产纳入考核体系中,还要配套制定考核办法和硬措施,真正明确党委和政府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各自需承担的具体职责。

2.3 建立农业专家联系种植大户制度

有很多规模种植大户之前不从事农业生产,在承包土地前不懂得如何科学种田,承包田产量低、成本高、效益差。建议建立农业专家联系规模种植大户制度,让专家与种植大户双向选择,让种植大户在专家的指导下节本增收,获取更高效益。农业专家深入承包大户田间地头,开展技术、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培训,可提高种植大户的科技水平和产业融合发展意识、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依靠科技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4]。

2.4 建立奖补制度

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粮食生产、购买加工机械设备、购买粮食生产农机设备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购买相关服务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5]。

2.5 打造“安庆大米”区域公共品牌

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和维护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落实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用电优惠政策。

2.6 完善种粮保险政策

种粮农户迫切需要农业保险降低风险。建议将水稻保险、水稻大灾保险整合成一个保险,结合水稻种植成本变动,建立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动态调整机制,对种粮大户、散户实行强制保险,做到种多少保多少,让种粮实现“旱涝保收”。调整水稻保险保费分担比例,保费由中央、省级兜底,中央出80%、省级出20%。

猜你喜欢 安庆市大户基地 秘密基地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2年4期)2022-06-06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撮粮之术(下)奥秘(2019年7期)2019-07-29愿招聘大户来的更多!大学生(2017年4期)2017-04-13船祸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6年11期)2016-12-21船 祸故事林(2016年15期)2016-08-042014年安庆市8个中稻品种试验示范初报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5期)2015-03-23安庆市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9期)2014-06-23数学问题与解答数学教学(2013年2期)2013-05-15

推荐访问:安庆市 高质量 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