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及对青年的教育启示

任晶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幸福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人们所谈论的话题,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影响,对什么是幸福、如何实现幸福的理解各抒所见,产生了多种幸福观。步入新时代,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幸福思潮,在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错误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重要论述的提出及时有效地规范了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奋斗幸福观。其以通俗易懂的话语阐明了幸福的本质、来源及实现途径,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延续与创新,而且是对百年来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总结。如今广大青年作为祖国的希望,正奋力前行在新的伟大长征路上,慢慢奋进之路仍会面临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准确把握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对青年正确前行提供了积极的教育引导。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实际所需形成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与日俱增,人们在受到国内外一些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影响了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及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需要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为之不懈奋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奋斗幸福观应运而生[1]。

(一) 时代使命的艰巨性需要奋斗幸福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幸福需求发生质的转变,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幸福,同时在精神层面、环境层面的幸福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广大青年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崇高使命历史地落在了他们的身上。而如今社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严峻,贫富差距悬殊,城乡之间、东西部区域之间差距依然较大,突出表现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各国之间零和博弈积重难返,贸易战、思想战时常发生,加之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发展难度持续加大。所有这些难题都给我们完成时代使命提出挑战,为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一道道难关,在奋勇前行中创造出新的辉煌[2]。

(二) 时代使命的长期性需要奋斗幸福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梦的顺利实现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站在前人成就的肩膀上接续奋斗。当前,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保卫战,城乡差距逐步缓解,美丽乡村日益增多,农民幸福感显著增强。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依然是我们今后为之长期付出巨大努力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继而实现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一基本国情要求我们继续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更需要广大青年释放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勇担时代责任,做引领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如今,我们生活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科技技术日益强盛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容易实现中国梦,但这一目标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容易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

(三) 国内外价值观念的冲击需要奋斗幸福观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转变,西方各种思潮逐步传入中国,其中不乏有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观念,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尤其是进入新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人们为了赢得胜利,不惜牺牲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采取各种手段实现自身幸福,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团队合作能力差等问题。还有部分青年由于受到“佛系文化”“内卷化”的影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感受到奋斗带来的愉悦感,为此选择“躺平”,对待任何事物都选择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他们视平庸为幸福。其次,互联网的发展升级,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出现使得网红经济、速食文化加速推进,一些青年其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幻想着一夜暴富的虚假现象,极大地追求物质世界带来的快感,利用“花呗”“京东白条”的超前消费功能助长及时行乐的不良行为。最后,当代青年从小生活无忧,长期受到父母的保护,为此,他们总是希望借助他人力量来满足自身需求,实现幸福。未能亲自体会奋斗带来的幸福感、成就感。种种社会思潮都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相违背,而青年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实践行动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为此,必须转变社会风气,调整青年对奋斗、幸福的理解[4]。

奋斗幸福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基础上,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实践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后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其创造性地将“奋斗”与“幸福”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即奋斗是实现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的目标和结果、奋斗本身就是幸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主体维度、实践指向及价值取向。

(一) 为谁的幸福而奋斗——奋斗幸福观的主体维度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幸福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虚幻宗教世界的彼岸幸福,从“现实的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求此岸世界的现实幸福。同时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幸福的创造者,也应是幸福的享受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奋斗幸福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幸福,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

幸福是奋斗的目标和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人民通过不断奋斗创造的。百年来,在全体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下,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逐步发展成当今引领时代进步的强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这一切成就都是人民的幸福目标,也是人民奋斗的结果。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力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为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幸福成为我们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奋斗的目标,不断在奋斗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期满足人民幸福所需,推动社会进步[5]。

(二) 如何奋斗实现幸福——奋斗幸福观的实践指向

奋斗是实现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幸福。“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也就是说,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劳动的结果。早年马克思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为了生存及获得更高级别的幸福,首先需要通过劳动实践满足吃喝穿等基本的物质需求,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同时,就幸福的性质而言,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幸福的物质体验和精神感受,实现幸福。基于此,奋斗幸福观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同时,这种劳动必须是人们自觉自愿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异化劳动,新时代的劳动不仅是创造物质生产的劳动,更是个体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劳动是光荣的,是伟大的,幸福生活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得来的,人们在劳动中实现了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同时,幸福的发展性、动态性特征要求广大青年还要不断奋斗、接续奋斗、永久奋斗[6]。

(三) 实现什么样的幸福——奋斗幸福观的价值指向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首先,幸福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们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物质财富,获得物质幸福,同时在这一过程,人们能够不断发现自身潜能,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为创造更高级别的幸福提供了精神动力。为此,奋斗幸福观强调“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当物质需要得以较大程度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级别的精神幸福。步入新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显著提升,开始追求更加丰富多样的美好生活,以期实现全面发展。其次,幸福是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社会上的人,决定了幸福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社会的整体幸福。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的整体幸福得益于个体的不懈奋斗。为此,只有全体人民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融合,在不断奋斗中才能创造更辉煌的成就。最后,幸福是人民幸福和人类幸福的统一。“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全球生态危机、疫情蔓延等威胁人类幸福生活的挑战依然众多[7]。基于此,中国在借鉴传统“大同”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的幸福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同时明白在实现本国人民幸福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为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为此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希望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共同为实现人类幸福生活而奋斗。

奋斗幸福观深刻地阐述了奋斗与幸福的辩证关系,成为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前进路上的精神支撑,更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广大青年作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积极开展奋斗幸福观教育,有利于青年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奋斗幸福观的内在要义,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幸福观,自觉做奋斗的坚定信仰者;
同时有利于帮助青年自觉投身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做奋斗路上的幸福者。

(一) 有利于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追求梦想的最好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确立成熟的关键期,青年一代的思想行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来说,一个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对其一生成长至关重要。为此,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向学生开展奋斗幸福观教育,将幸福观教育融入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练就扎实本领,也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将理财教育、生命教育、四史教育融入幸福课堂教育中,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懂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不仅在于追求物质,精神幸福是更高级、更持久的,广大青年要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选择努力奋斗,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明白实现幸福的奋斗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积极面对前进路上的失败与挑战,以奋斗者的姿态去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8]。

(二) 有利于帮助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看到许多“90后”“00后”正积极地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他们冲锋陷阵地走在了扶贫的路上、抗疫的路上、实现航空梦、奥运梦的路上,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断奋进,诠释了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内在价值。如今,中国的改革与建设还继续走在前进的路上,仍然需要青年时刻牢记奋斗幸福观,不断在奋斗中锤炼自身。为此,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使他们亲身体会到通过努力奋斗实现成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加深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青年认识到为集体共谋利益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帮助青年科学认识自我、认清现实,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在那里为实现个人梦想与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不断奋斗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做奋斗路上的幸福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为奋斗者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是国家向我们所发出的号召,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唯有深入学习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不负青春,不负人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接续奋斗、永久奋斗的历练中,才能创造不朽的辉煌,实现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当一代代青年都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崇高的使命意识,并能以青春的热血为实现梦想接续奋斗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实现。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广大青年劳动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保健与生活(2022年14期)2022-07-0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09-10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退休老人经典感悟中老年健康(2018年1期)2018-04-10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求知导刊(2017年4期)2017-04-15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学雷锋要有新发展中国青年(1983年4期)1983-08-21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青年文摘·上半月(1982年5期)1982-01-01

推荐访问:启示 奋斗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