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土地上的英雄壮歌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大余、信丰隆重举行

本刊记者骆奇姚耐报道 一部浴血坚持的悲壮史诗,一曲艰苦卓绝的英雄壮歌。85年前,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曙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走出丛林,下山改编,汇集成一支铁血之军,开赴抗日前线。这支部队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的新四军。

8月30日至31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信丰县隆重举行。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将、装备部副部长徐红少将、江苏省军区原司令员于中海少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和南方8省党史、档案部门、新四军研究会系统、社科理论系统、军地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新四军老战士代表,部分新四军革命先辈后代,江西省和赣州市党政领导共260余人,聚集这片红土地,深情回顾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和新四军的光辉历程,缅怀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探讨党领导红军游击队和新四军矢志不渝、浴血奋战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纪念活动由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赣州市委联合主办,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以及中共大余县委、中共信丰县委组织承办。

中共赣州市委副书记熊运浪主持开幕式。大余县委书记韩相云,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梅仕灿,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六华,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将,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作视频发言。

朱文泉将军欣然题诗:七律颂陈毅大鹏一举引飞幢,域外蜚声和万邦。曾记挥旌招旧部,每思饮马渡长江。黄桥饼犒兵团勇,白镇狮吞顽伪降。谈笑当年淮海胜,舟车挑破蒋家窗。

徐承云将军在致辞中说: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和新四军华中抗战在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举办纪念活动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告慰,是以史聚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的务实举措,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入开展理论研讨是这次纪念活动的重要特色。年初研讨会征文通知发出以后,截止8月上旬,共收到来自10多个省市的研究论文120篇,经专家组评审入选论文97篇,优秀论文37篇(消息另发)。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蒋金法、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路奇分别主持了理论研讨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部门、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博物馆的专家学者龙新民、魏海生、田延光、王路奇、徐占权、姜廷玉、董志铭分别作了主旨发言。经专家组推荐,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缪毅,南昌大学历史系原主任、教授刘勉钰,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副主任王盛泽,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左用章,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原主任胡日旺,信丰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赣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庄春贤,大余县委党校三级主任科员皮建文等7名同志进行了学术研讨发言。

理论研讨涵盖南方8省15块根据地和新四军组建的多个领域,既有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意义、重大贡献、历史经验的综合性宏观论述;
也有关于党的领导、理想信念、统一战线、群众路线、青运工作、文化卫生工作和关于共产党精神谱系问题等专题的深入探讨;
还有对一些具体事件、英雄部队、重要人物或局部区域进行的中观和微观研究,其中许多问题是以往所不曾有过或甚少为人关注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大余县属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地带,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和指挥中心。与会同志带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坐落在绵延群山中的纪念馆,是全国首座全面展示南方8省15个游击区三年游击战争光荣历史的红色基因库,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破山而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气势如虹的旗帜仿佛述说红军游击队为理想向死而生的悲壮故事。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时,留下了红二十四师和10个独立团约1.6万人,加上地方干部、伤病员约3万余人。这些留守者被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伯里称为“死亡之师”,他们掩护主力红军转移后,陷入几十万国民党军包围,在9路突围时遭到惨重损失。1.6万多人大部分在战斗中牺牲,有的被俘惨遭杀害,2万多伤病员失散失踪。瞿秋白、刘伯坚、何叔衡、贺昌、李乐天……烈士们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是三年游击战争中红军将士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缩影。1936年冬,陈毅在梅岭被围20多天,没有粮食,旧伤复发,默吟写下了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参观者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青松翠绿,竹叶葱葱,赣南游击词主题园显得格外庄重肃穆。与会同志沿着游击小道,重温这段艰苦斗争的红色历史。1935年春,在项英和陈毅的率领下,以油山为中心坚持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邻近地区的游击战争。在国民党军重重包围下,红军游击队被困在深山密林里,昼行森林、夜宿山洞,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饥,像野兽一样生活。陈毅在这里写下描述艰苦战争环境的《赣南游击词》。

通过实地研学,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百折不挠,英勇奋战,护卫了共产党的旗帜,保留了革命火种,为南方革命斗争和全民族抗战准备了基本条件。这里是新四军的发源地,是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南方实现的标志,是南方红军游击队从土地革命战争向全民族抗战转变的起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苦难辉煌。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赣州新四军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12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世纪风采(2021年10期)2021-10-21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党史文苑(2020年8期)2020-08-20新四军广场扫墓大江南北(2019年7期)2019-11-12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8期)2018-05-2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与华南武装斗争红广角(2018年6期)2018-02-18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红广角(2017年6期)2017-08-18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红广角(2017年5期)2017-07-25璀璨的明珠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6年38期)2017-03-06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铁军(2016年1期)2016-01-15

推荐访问:壮歌 血染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