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乔文博,朱彬彬,俞臻梁,王 薇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2.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顶层设计来看,“课程思政”是目前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2],这就要求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自然、合理、有效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3]。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浙江大学全日制护理研究生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如何营造健康环境、传播健康信息,提高健康意识、倡导有益健康行为。以往的专业课教学多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4]。本研究设计借鉴“课程思政”理念,着眼于护理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人文”,实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以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选取浙江大学选修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课程的15名全日制护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女13人、男2人。课程共32学时,其中教学20学时,线上会议4学时,实践8学时。

1.1 确立思政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信念,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引导学生选择对社会有价值的科研方向,在健康促进中甘于“坐冷板凳”,为健康中国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同理心,对每一位患者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1.2 选择授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长期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德育导师,具有多年丰富的思政教育经验。根据课程大纲,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授课团队,最终确定授课教师共9人,其中2位为急危重症和感染性疾病领域护理专家,3位从事护理科研工作20余年,2位长期从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工作10余年,2位从事护理教育及管理工作近30年。

1.3 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课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展开,根据授课内容将其分为爱国篇、敬业篇、诚信篇和友善篇四部分。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设计、小组汇报、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在各个部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如将“抗疫精神”与“新冠肺炎的健康促进”相融合、将“科教创新”与“国家需求”相联系、将“研究成果”与“患者获益”相平行等,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5]。

1.3.1爱国篇

牢记使命,凝聚人心,以真实故事感染人。2020年,无数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体现出了医务工作者无私的专业精神与爱国情怀。此部分邀请2位参加抗疫一线的老师讲授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运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指南的制定、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氧合指数的重要意义、隔离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康复出院后的长期随访及健康促进工作等,从不同方面传递出护士群体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融入老师对护理职业的情感,分享老师主动参加抗击疫情时的心境,在专业教育中增加学生对护理的认同感。

1.3.2敬业篇

兢兢业业,护理创新,以执着坚守打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足见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课程邀请3位老师分别从“护士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护理健康促进与教育策略及科教创新”“健康教育的设计过程”3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科技强国。课程以行为矫正知识和健康信息传播程序为主线,以案例引导为主体,分散难点、强化实践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科教创新的方法。3位老师中年资最高者以自己的科研经历给学生分享从健康促进项目的选题,到项目申报、成果发表,一路走来脚踏实地做实事的历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护理创新的道路上不惧困难,勇于挑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1.3.3诚信篇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以真诚态度引导人。授课教师在分析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科研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结合自己负责的研究课题与案例,如从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动态变化,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相关性肺炎的研究,再到睡眠质量与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等,详细介绍了每个选题的初心和实施过程中面对困难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一定要做对患者有价值的护理研究,把研究做到实处。在数据不理想时,更要具有慎独精神,要不怕失败,分析原因,而不是修饰数据,使研究结果看起来更“漂亮”。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科研一定是以科研诚信作为基础,科研诚信是对科学真理的尊重和患者生命健康的责任。

1.3.4友善篇

不忘初心,造福患者,以专业热情鼓舞人。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涉及内容,邀请3位老师分别讲授“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脑卒中患者”三类群体的具体健康促进方案。引导学生根据疾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促进方案。如帮助人们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疾病预防、早期发现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引导人们合理膳食,对一般人群、肥胖人群及营养不良人群、孕妇、老人等特定人群给出膳食指导建议;
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和患者,给出自我健康管理、膳食、运动等的建议及举措等。该部分主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造福患者,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友善态度温暖患者。

2.1 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上交1份“课程思政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中实施的看法与建议”,满分10分,学生平均得分(8.00±0.14)分。从学生提交的作业中提炼出以下主题:“护理教育与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牢记使命”“理想信念与专业发展”“是金子总会发光,专业能力是迎难而上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表达出了对专业的认同:“护理是有温度的,我们要注重的不仅仅是患者躯体上的病痛,更要注意他们心理上的护理”;
“坚实的专业知识是最大的底气,良好的创新思维是最大的助燃剂,伟大的专业精神是最大的动力”。

2.2 综合成绩

本课程注重过程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将每个课程评价得分相加形成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包括“对于课程思政的看法与建议”“健康促进项目资料收集方法”“行为矫正计划”“颈椎健康促进计划”“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规划”“基于健康中国的健康促进案例设计”“到课率”7个方面,分别占10分、10分、10分、10分、20分、20分、20分,满分100分。其中“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规划”进行课堂汇报,由学生和老师根据考核标准判断该项目是否达到课程要求,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个人汇报成绩。“基于健康中国的健康促进案例设计”则由学生3人为1组录制视频,并将视频和PPT资料上传至课程钉钉平台,老师及学生可以随时观看,由负责案例设计的老师进行打分后,汇总给课程秘书存档。所有学生均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参与率100%。最终学生综合成绩均在良好(80分)以上水平,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能力。

3.1 “课程思政”提高专业认同感

通过在每位学生上交的“课程思政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中实施的看法与建议”,可以看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对未来职业的思考。也有学生提出,希望看到更多的当下中国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与本课程相结合,在不断解决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当代护理研究生的思想与活力。这也提示在今后的“课程思政”设计中,应更加注重当下国家、社会最关切的健康问题,并根据本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使学生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作为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首要责任。

3.2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身边的案例素材与教学内容、思政教育目标巧妙融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王亚心等[6]在中医理论与中医文化“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中,融入了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任柳等[7]通过案例融合、专题嵌入、热点分享及情景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本课程在最后阶段小组汇报的“基于健康中国的健康促进案例设计”中,学生汇报内容基本契合当下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融入了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3 不足与展望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部分章节内容专业性较强,较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如果生搬硬套,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此部分内容,寻找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不能只依赖于授课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反思、讨论。在进行效果评价时,很难用量化指标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评价。因此,本课程从学生作业、汇报及论述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专业内容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今后有更多的相关研究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此外,在今后的“课程思政”探索中,更应该关注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感受。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案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样板案例机电信息(2021年7期)2021-03-28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3期)2020-02-07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6年4期)2016-05-14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4年6期)2014-09-18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