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徐艳红 马云驰

(佳木斯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1 年4 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对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同等重要,应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新时代任务,各地方各高校高度重视,纷纷制定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课程建设。通过调查显示,高校教师中80%以上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中80%以上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以上是专业课学习,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因此所有课程都要担负起育人责任,教师必须把专业课和教书育人结合在一起,才是合格老师、好老师、“大先生”。各专业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占据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思政效果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接班人、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等问题。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和育人特色相结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备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远大抱负等综合素养的有用之才。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高校实施思政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各类知识、资源、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发展。不同学科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深入研究育人育德目标,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提炼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理想价值,增加课程的人文性、知识性、引领性、时代性,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层面的新举措。以“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建设始终贯穿于一流学科、一流课程、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创新发展契机,各专业教师挖掘其丰富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人人有参与、门门有思政的良好局面,铸魂育人。以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抓好课堂育人主阵地,同时要不断深化认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握“四个关键环节”,持续精准发力,着力推进“五维育德工程”,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切实做到为党育才、为国育才。

教育部指出课程思政总体思路是在理念上更突出“教学口”、文字上更突出“专业味”、内容上更突出“新要求”、举措上更注重“真效果”。下面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角度出发,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境。

(一)思政建设广度有待提高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认识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认为只有承担思政示范课程才需要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忽视了所有任课教师都需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思政课与专业课、通识课各行其政,没有形成合力。“双一流”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广大专业教师的要求。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有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仁爱之心、扎实学识的教师队伍,当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其次,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走向形式化,难以达到创新化、高阶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要求。部分教师授课艺术有待精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更加有效的课程思政教法,让课堂有灵魂、有生命、有情感、有温度。

(二)激励学生内生动力有待提高

“00 后”大学生已逐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主体,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敢于挑战权威,面对社会转型与多元文化冲击,加之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的涌入,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e 一代”大学生思想敏锐、眼界开阔、勇于创新,喜欢在网上进行交流联系和互动讨论,容易受到网络冲击。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摇篮,高校要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知识体系构建,要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锻炼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服务学生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用心用情引导大学生修德修身、明辨是非、勤学苦练、笃实笃行,增加学生的自觉意识,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一)课程思政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

首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任务相一致。高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引领课程思政目标建设,不论何类专业、何种学科、何门课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都建立在高尚的文化道德培育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教育基础上。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建设实践,只有以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作为牵引,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够确保正确的方向。

其次,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一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两味良药”,课程思政是关键环节,思政课程是关键课程,只有双管齐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才能发挥良效,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一致性原则要求教师将思政教育统筹到专业课程的讲授、设计、实践、作业等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2.协调性原则

首先,课程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相协调。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专业课教师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互相学习促进,逐步增加专业思政覆盖面,提高思政意识,及时发现、宣传和推广优秀教学案例,自觉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课程思政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调。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情、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等,这些涉及原则性的、根本性的理论观点,教师应传递给学生。教师应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准讲对,直面学生困惑,提高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将显性的“灌输”与隐性的“浸润”相协调,能够使课程思政既发挥显性的“德智体美劳”作用,又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

3.适应性原则

首先,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性质相适应。高校各专业立足自身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例如公共理论课程注重综合素质、体育、美育,专业教育课程注重拓展广度、温度、深度。教师选取的思政元素要能主动适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软性的方式植入课堂教学之中,将教学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学生在吸取知识过程中形成价值认同,培养学生为人服务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课程思政”中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投放比例相适应。适当投放具有激励效果的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明晰专业课程的原则、立场、目标和培养方向,有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专业课教师需要采用潜在恰当的的教学方式,把握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比例、方法、时机、频次,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相辅相成,使学生思想观念自然内化于专业课学习中。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特色化着眼,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着手,从理念、原则、路径、方法、内容、评价等各个环节要素着力,高校建立一套符合专业育人特点、认知科学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使教师理念认同、能力胜任,使思政工作落地见效。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建构体系化去缓解课程思政实施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

1.推进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

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存在明显的课程差异性与知识差异性,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特色解析课程思政元素,确保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生动融合,不是硬融入、表面化,力争实现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比如理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科学思维和逻辑方法的训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引入科学伦理、工程伦理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奋斗精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成为大国工匠;
工学类专业课程要用当代中国成就鼓舞学生自信,用高深学问探索增强学生本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信念担当和家国情怀;
文史哲类专业课程要讲好中国故事,直面学生困惑,实现思政与学术精神的学理性融合;
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引入中国历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典型案例,培养学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精神;
艺术类课程重点强化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农学类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强农兴农、知农爱农情怀;
教育类专业课程以教师为典型示范,注重言传身教,增加学生责任心;
经管法类专业课程引导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等。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岗位、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去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只传授书本,不能只有学科水平,要打造有知识、有学问、有信仰、有力量的“金课”,塑造政治立场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技术方法娴熟、育人水平高超的“金师”。比如案例教学注重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发掘资源,注重选择中国自己的杰出人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典型人物、科学进展、重大事件和时政热点等;
日常注重文献精读,结合专业知识,结合学理阐释,结合社会现实,深度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正确解读中西经典;
课上注重启发研讨式教学,将专业知识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相融合,开展课上课后研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课堂活力;
课下进行实践教学,注重知行合一,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归纳起来,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现场讲课、服务学习等,锻炼学生敢闯、会创能力。

2.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应积极探索课程育人路径,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涵。比如以创新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将专业核心课程纳入示范课程建设;
注重示范课程在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设计,采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课程思政,课程目标、教学大纲、课件、教案、教材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等方式;
建设示范课程教研室,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立足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推进系列“慕课”和在线课程建设,配合课程思政,创新拓展第二课堂育人格局;
完善教学管理,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开展全面研究和探讨;
建立常规化的在职教师政治理论培训机制,以示范促引领,发扬“为国育才”优秀教学传统。

高校教师要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的载体,依托国家战略或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典型人物,如大国工匠、学术大师等,实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新性化发展,注重在知识传播中提炼价值,在价值传播中汇聚知识。教师要紧扣时代脉搏,将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造、创新、融合,在教学授课、研讨、作业、论文、考试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使之反映出新时代的新要求,同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与学生互动,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教师要把课程思政当成一门学问、一种价值、一种信仰刻苦钻研,借助政法实务、经济、新闻传播、艺术等中国系列大讲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实践实习活动,创造出生动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教师要探索社会实践、网络运用、课堂教学三维课程组织形式,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3.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师是育德成才的引路人,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知识、技能、素质的习得者。课程思政的效果要注重“过程化考核”的激励作用,构建过程贯通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是观察上课状态。通过课程思政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1+1 >2”的作用,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适当引入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增设视频、图片激发参与性、互动性,设计问答环节促进学生思考,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回答问题,不喜欢讨论,那么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必然也不够理想。

二是考查作业质量。教师根据课堂所讲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实际的作业,包括社会观察、调查问卷、PPT展示、情景化演出等作业形式,依托典型案例或典型事件,在案例式、情景化教学中融入价值选择与判断,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从而检验课程思政效果。

三是开展问卷调查。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掌握大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的理解、态度、认知,设计出科学、简练、通俗的调查问卷,实时动态监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认同、发展倾向,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提高思政课水平。

四是纳入评优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一流专业建设、双一流建设、双高计划评价、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学科评估、教学成果奖、教师评奖评优等项目,实现真评价、真激励、真成效。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9期)2022-10-19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高教学刊(2022年11期)2022-05-05“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8期)2022-04-13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推荐访问:探析 路径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