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永留传——海宁皮影戏三代人的守望

□吴梦

海宁皮影戏

暮色四合,浙江海宁一处乡镇中心广场却人头攒动,一场皮影戏正在上演。

“60年前,我们撑着船给海宁水路沿线的村镇居民表演皮影戏。60年后,年轻人又沿着我们的足迹把皮影戏送到全国各地,再送出国门。”看着戏台上再熟悉不过的龟与鹤,海宁皮影戏非遗传承人郭志英感叹。

一代代皮影人由满头青丝演到两鬓斑白,而灯下舞动“皮囡囡”的人总是年轻。灯影留传数十载,薪火相传背后是三代人难以割舍的初心与热爱。

郭志英没有想到,40年后她竟能再次与皮影戏相遇。

2004年,剧团老同事沈圣标找到已经退休的郭志英,邀请她加入刚刚成立的海宁皮影艺术团。“我们的皮影剧团竟然又重组了?”郭志英心绪难平,这个好消息唤起了她尘封多年的青春记忆。

1965年,18岁的郭志英收到浙江皮影剧团的录取通知书。那时,剧团是全省唯一的专业皮影表演团队,有演员班、乐队班、造型制作班等。从没接触过皮影戏的郭志英,跟随剧团老艺人,从熟悉演出流程开始,一点点学习表演、唱腔等技艺。

很快,郭志英的“课堂”就顺着海宁四通八达的河道,搬到了田间地头的舞台上。短短一年时间里,她跟着剧团跑遍了海宁24个公社,走过100多个村镇。

诞生于南宋的海宁皮影戏,骨子里流淌着浓浓的水乡韵味,是江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皮影戏非遗。武戏惯用“弋阳腔”,文戏惯用“海盐腔”,前者高亢激昂,后者柔和婉转,配合着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800年来一出出龙争虎斗、才子佳人传唱不息。

“那时一场表演两小时,票都是被‘抢’光的。”郭志英回忆,台下经常是几千人挤得无处下脚。看着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脸,寒冬酷暑演出的艰辛,便融化在一句句悠扬唱腔、一次次皮影舞动中。

20世纪60年代末,皮影剧团解散。郭志英时常想起和同伴们一起学艺演出的那段青春岁月,却再没摸到过一张“小皮人”。

和郭志英一同见证了皮影戏昔日辉煌的还有剧团主胡沈圣标。剧团解散后,闲暇时他便拿起二胡自拉自唱一段,但皮影戏已经成为他心中遥不可及的梦。

谁知道一场重逢不期而至。2003年,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邀请海宁皮影戏前去演出,沈圣标再次为皮影戏拉起胡琴。此次演出,收获了新西兰时任总理克拉克和当地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次“出海”点燃了沈圣标埋藏心中多年的念想——恢复皮影戏剧团!

少年结识,老年重聚,这次全凭一腔热爱。除了郭志英,同时被沈圣标请回的还有原剧团的6位老同事。上手、下手、主胡、道具制作……表演所需的最基本阵容终于凑齐。曾经的师父们又再次指导郭志英演出,仿佛时光倒流。

“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只要还有人关注这古老的艺术,我们就要演下去。”郭志英说。

2006年,海宁皮影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当剧团受到的重视日盛一日时,团长沈圣标却倒下了。

沈圣标走了,皮影剧团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演出邀约难以维系,眼看着就要陷入低迷。

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日,沈圣标的女儿沈凤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结集成册的皮影戏音乐曲牌和一沓沓声腔研究文章,又看到父亲在日记里写的:“如果海宁皮影戏在我这一代手里消失了,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沈凤娟如梦初醒,顿觉满心遗憾:“父亲病重时我们虽然常伴身侧,却不懂他的心。”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沈凤娟放下经营20年的皮革制衣企业,全身心投入到皮影剧团的管理。

22002222年6月2233日,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沈凤娟在海宁南关厢皮影戏演艺中心影偶展示墙前讲解。吴梦/摄

“剧团先要活下去,皮影才能传下去。”沈凤娟一人扛下剧团“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奔走于各个历史街区和剧场之间,寻求演出机会。

在沈凤娟的争取下,嘉兴梅湾街、桐乡乌镇景区、海宁盐官景区、海宁中国皮革城等地的常驻剧场先后为皮影戏敞开大门,海宁南关厢历史街区又为剧团免费提供了演艺中心场地,如今每年接待观众十几万人次。

“传承皮影戏于我而言,最初是为了情怀,后来已经变成责任。”沈凤娟说。

随着演出安排日益增多,沈凤娟又有了新愁。

海宁皮影又叫“五人忙”,顾名思义,一场戏至少要五个人才能演起来。剧团能挑大梁的艺人屈指可数,且年龄最小的郭志英都已年过花甲。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剧团还能走多远?

扩充队伍、寻找传承人,迫在眉睫。对于年轻传人的挑选,沈凤娟不愿妥协。

如今,剧团成立18载,一批传承者也从学徒变为独挑大梁的主演。目前的23名成员中,40岁以下的表演者占一半以上,其中还有00后。

寻找传人之时,创作新剧也是剧团工作的一大重点。脚本撰写、影偶设计、配乐道白、排练演出……新剧创作的每一步沈凤娟都严格把关。

“是真心投入,还是敷衍了事,一看便知。”沈凤娟说,“我们做皮影戏一定要对得起观众。”

伴随着一部部新戏从无到有,沈凤娟的成就感和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如何协调创新和传承,沈凤娟心里有一杆秤。“父亲创建剧团的初衷,就是让传统剧目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发光,这点我们一直在坚守。”沈凤娟说。

纤细笔触勾出上扬的眼角,五彩墨水绘出飘动的裙裾,徐芦燕笔下眉目含笑的华服女子逐渐“苏醒”。

1987年出生的徐芦燕是海宁市皮影戏影偶道具制作最年轻的传承人之一。

说起和皮影戏的邂逅,徐芦燕称之为“美丽的缘分”。

2010年,大学动画专业毕业的徐芦燕被海宁市文化馆“皮影戏道具制作”工作招募。“上班第一天,我去看海宁皮影艺术团排练《闹龙宫》,竟然不知不觉看了一下午。”徐芦燕说。

这一眼,便再没有挪开视线。

最初两年,徐芦燕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钱松家“全职”学习皮影戏影偶制作工艺。

越是厚重的文化,越不可急功近利。徐芦燕明白,慢下来才能更快。

“头两个月我连一张牛皮都没摸到,一天8小时就是练习最基本的勾线。”对待千年瑰宝,徐芦燕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线条画流畅了,她才“允许”自己临摹原稿。

两年过后,徐芦燕才掌握了起稿、选皮、过稿、剪形、清洗、晾干、勾墨、上色、缝接等一整套皮影制作流程。12年来,她制作的影偶上千套,仍然觉得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件。“我研究了海宁传统戏影偶的衣着图案,发现宋、元、明、清的服饰都出现过。”一个想法涌上她心头:如果皮影戏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演进的,那现代元素是否也能和皮影结合?

说干就干,徐芦燕尝试将卡通形象、现代图形融入设计,还把静态影偶做成工艺品。“我们的皮影线条细腻,经得起端详,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光,透光才能让晶莹的色彩流转。”为此,徐芦燕跑了几十家广告公司,才定制出5厘米厚的便携灯箱,实现了海宁皮影装裱形式的新突破。

但只有一个人会画远远不够,幼苗奋力成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开枝散叶。

2016年,海宁市文化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为期100节课的皮影制作工艺培训班,徐芦燕担任主讲。3年前,她也开始为海宁市周王庙镇文化站的文化管理员和文化下派员授课,每周四下午向15名固定学员传授制作技艺。

“由我师父这一颗种子,如今种出了一树果实。”对于皮影艺术的未来,徐芦燕并不担心。“越中国、越时尚”,她相信传统文化的千年底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会在新时代获得新解读。

“皮影掂在手里轻飘飘,但舞起来却要显得千斤重。说的既是手上功夫,也是为人品格。”从学徒“小郭子”变成如今的“郭老师”,郭志英对皮影戏的理解经过60年发酵,变得越发醇厚。

“学会快,学精难,要想做出成绩首先要沉下心。”郭志英感叹。

年轻时,郭志英从助演的“下手”开始练起,边演边观察主演“上手”的动作要领,琢磨竹竿捏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小皮人”的活灵活现便是在一年上百场戏的历练中实现的。

2009年,大学毕业的85后郎章铭来到皮影剧团后,接受过郭志英在内的多位老师的指导,他从老一辈人的教诲和自我实践中悟出,皮影戏表演没有捷径,只有勤学多练肯琢磨。

与皮影戏相伴13载,如今的郎章铭已成为剧团年轻一代的主力。除了帮助沈凤娟分担部分管理工作,他还负责带队下乡演出,在多部新戏创作中挑大梁。

“观众的最大褒奖是‘身临其境’,演员的最高境界是‘人偶合一’。”这位年轻传人自有一套心得,“海宁皮影戏影偶是没有表情变化的,喜怒哀乐只有靠我们把感情融入双手的表演中,才能为皮影注入真实的生命力。”

每次表演结束,贴着“海宁皮影艺术团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醒目大字的小货车,就像一块流动的招牌,又好似一句表决心的标语,慢慢地驶向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地平线,缓缓离开。

明天,太阳将从那里升起,继续照耀这片孕育千年皮影文化的热土。

猜你喜欢 海宁皮影戏皮影 指间功夫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2年2期)2022-03-12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共产党员·下(2022年1期)2022-02-13有趣的皮影戏作文·小学中高年级(2021年8期)2021-11-07有趣的皮影戏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2020年28期)2020-07-23天下奇观海宁潮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试探民间文学(2018年9期)2018-12-13皮影戏的超级“迷妹”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7年12期)2017-12-11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意林·作文素材(2017年17期)2017-10-19皮影的来历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4期)2017-04-18“海宁丹”与“兰山爱”网球俱乐部(2009年17期)2009-10-09

推荐访问:海宁 皮影戏 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