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5篇

第1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党政高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博古李德的权力由毛泽东和张闻天接手.红军清理了以前的所谓路线问题,并且改变了原有的长征计划.此时的局势仍然不好!中央军在薛岳的领导下,已经收拾了贵州一号军阀王家烈和二号军阀侯之担,国军内部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全力的对付留在黔北遵义一带的红军.由此,红军开始了著名的四渡赤水的军事行动,并且进入了长征的第四站云南!

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

长征组歌中唱到: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呵呵,分析历史的人就是有这点不好,我们要破除很多以往的观点.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分析四渡赤水,得出二点结论:

一.四渡赤水的前三次并非成功的军事战术行动。而是针对局势的急剧变化作出的应变行为。就当时情况来说,这些行为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还谈不上出色!

二.四渡赤水的前三次,毛泽东并没有拥有完全的指挥权。当时中央的军事决定仍然是中央政治局或者是中革军委集体民主决议的结果。到了四渡赤水以后,毛泽东才逐步拥有最高的指挥权。所以,认为四渡赤水全都由毛泽东指挥,是不符合历史的。

之前的形势

红军为了开遵义会议,已经在遵义附近休整了快二周,在遵义会议之前的重要会议—黎平会议上(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演),毛泽东当时提出-因立即改变李德博古在长征前制定的《前往湖南湘西和贺龙肖克回合》的战略。而是应该改变红军行军方向,立即赶往黔北和川南(长江以北的川南),建立一个新的苏区。老毛认为,黔北敌人军事力量薄弱,并没有湘军桂军之流的强敌。当时盘踞黔北的是侯之担几千大烟兵,数量少且战斗力差,不堪一击,而黔北又有约2万平方公里的不小地域,可以做红军所擅长的运动战战场。总之,如果红军要在近期建立苏区,最实际的选择就是黔北.

这个决定得到了包括博古李德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批准,除了朱德有一些不同意见,作为在西南作战多年的老军阀朱德来说,他深知黔北的贫穷和落后。朱德说:黔北和井冈山一样,贫穷的很,我们三万多人怕是没法长期待下来的,当时毛泽东他们还没有觉得朱德话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到了主力打过乌江,又赶跑了不战而逃的侯之担,占领了遵义,桐梓以后,环顾四周才傻了眼。此时的黔北实在无法用一个穷字可以形容。当时的情况,真可以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来点评: 地无三尺平(多山),天无三日晴(多雨多雾),人无三分银(极端贫穷)。黔北老百姓穷的让红军瞠目结舌,虽然他们很多人也是来自江西南部赣南山区的穷苦农民家庭。但是在这里,他们大开了眼界!红军战士惊讶的发现,此处有很多人家连裤子都只有一条,因为没钱买布。

很多老百姓自称干人(也就是要饭的),他们一年所能得到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八个月的。剩下的时间,只能用野菜树皮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替代,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因为饥饿死去,饥荒基本从没有从贵州根除过。而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生下的女孩因为将来不是壮劳力,往往当场就被溺死.很多男孩生出来也被卖给人贩子,因为家里养不活,由于贫穷,营养不良,弃婴等因素,当地婴儿出生后数周内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在这种鬼地方,由于贫穷是普遍现象,很多小地主和贫农从外貌上看起来都差不多。红军本来每到一地,就通过打土豪获取军事补给的,但是在贵州,很多村子和小镇甚至找不到一个有点钱的土豪,赤贫是普遍的现象!

王家烈说:贵州粮食种植不多,主要靠农民种植鸦片,运出省卖掉以后,再用鸦片款购买粮食回省。所以贵州老百姓平时自己也遭遇严重的粮食不足,哪有多余粮食提供给红军。红军在黔北连柴米油盐也得不到,生存非常艰难,几乎活不下去。除了极端的贫穷,没有军事补给的来源以外,红军在这里也无法获得兵源补给。黔北地区面积虽然不小,但是由于地形等特点,人口并不多。

况且贵州还有的要命的玩意,就是大烟。当地18岁以上的成年男人几乎人人抽烟,妇女有时候也抽,当地还有妇女抽了大烟奶水就好的说法,至于小孩子生病了,也往往用大烟吹到他的鼻孔里面治疗,据说是万能药!红军没法使用抽大烟的士兵,红军战士中也没有人抽大烟(红军抽大烟和赌博嫖妓一样,都会受到毫不留情的严惩,战时还要枪毙的)红军在贵州遵义一带勉强招募了4000人的新兵,其中有不少是有烟瘾的!

因为此地实在找不到没有烟瘾的年轻人,红军只得被迫给这些新兵和当地挑夫一些抽鸦片,让他们在军医的帮助下,逐步将烟瘾戒掉。这种情况下,红军没法招募到更多的新兵,也就没法扩大自己的规模。除了以上的问题以外,遵义地区从战略上来说也是对防御作战极为不利的地区。黔北北有长江,南边和东边又有乌江,西边则是数道横断山脉,很容易被敌人封锁切断。此时薛岳中央军的8个师已经基本搞定了王家烈等贵州军阀,开始把视线放到黔北的红军上。在薛岳的命令下,周浑元和吴奇伟的10万主力开始向黔北靠拢。总之,红军在黔北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的苏区的愿望,现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此,在遵义会议上,中央虽然把毛泽东放到军事一把手的位子上,但是否定了毛泽东在黎平会议提出的建立黔北苏区的提议。

当时刚刚被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四川人刘伯承,在遵义会议上明确说:我们应该打过长江去,到川北和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北苏区.四川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川军战斗力又比较低下,红军还有强大的四方面军的支持,总之条件比贵州好的多。有独眼龙称号的刘伯承,在李德时代,他被解除了红军总参谋长的职位。李德的借口是,刘伯承的能力不足,这个借口显然是虚假的。对刘伯承,在云南当过军阀的朱德也表示认可。朱德还提议应该渡过赤水立即北上,选择长江泸州一带作为渡口。因为此处水流缓慢,渡口又大,适合红军大部队渡江。更重要的是,如果从泸州强渡成功,红军就进入了成都平原,直线行军二百公里就可以赶到川北,这是最近的一条路!

如果不能进入成都平原,那么红军可行的就是必须改道北上,经过四川和西康省交界处,绕一个至少上千公里的大圈子,还有可能爬过危险的大雪山和千里无人烟的草地,才能同川北的四方面军回合。

绕这个大圈子的距离,大约是经过成都平原的三到四倍(这还是地图上的距离,如果加上爬山和穿越高原,至少也是六到七倍),而且行军地形极其恶劣,很多又是少数民族控制区,种种可怕的困难一目了然!

所以,对从泸州一带渡江这个提议,当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一致表示同意,毛泽东也认可了这个决定.

1月20日红军中革军委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规定作战方针是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实行总的反攻,赤化四川。

具体则为: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于是,红军主力1,3,5,9军团从19日开始离开遵义和桐梓火速北上,一渡赤水由此展开了。

但是一渡赤水却并不成功,甚至是比较大的失败。红军本来想占领赤水县城北上,因为赤水县城是贵州境内的一个大渡口,它离川南的长江渡口泸州和合江都是非常的近,就战略上来说是很重要的。要占领赤水县城,就必须先占领赤水县城下面的小城土城。

占领土城的任务,由林彪完成。红军的进展开始确实比较顺利,24日,林彪的红1军团飞一般的占领了黔军控制的土城县城。然从遵义到赤水一带的道路条件恶劣,满是泥泞,很多地方烂泥齐膝。但是这阻挡不了飞将军林彪的部队。

林彪的进军极为迅速,当他火速赶到土城的时候,驻守的黔军根本没有丝毫准备。该部黔军是伟大的侯之担残部,当时侯之担已经扔下部队携宽逃到重庆,后被国民党特工抓获。

余下残缺不全的三个团由侯之担的堂弟副师长候汉佑率领,盘踞在侯的老地盘桐梓,土城,赤水一线。侯之担的残部看到“候大老板”都溜了,谁有心思继续和红军拼命。遭到突袭的以后,黔军立即张皇失措,几乎没有抵抗就望风而逃了!土城的老百姓打着红旗,迎接红军。但红军占领土城并没有多久,就接到川军郭勋祺旅靠近土城的情报:不愿意和红军火拼的四川刘湘。当时控制川南,川东和成都平原的为四川一号军阀刘湘。刘湘1890年出生在四川大邑,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20岁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22岁加入四川陆军,在大名鼎鼎的熊克武麾下任一个营长。刘湘为人非常聪明又颇有政治和军事能力,很快就成为熊克武的爱将,逐步升到团长,旅长,师长和军长等职位。刘湘这个人在四川军界混了20年,先后参加了护法战争,川滇黔战争,北伐和四川内战等等400场各种战斗,军事政治经验极为丰富。在多年残酷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刘湘也养成了冷酷无情和狡诈多智的作风。刘湘外貌忠厚,甚至很多说他看起来傻乎乎的。是其政治手段非常高明,在长期的内战中,其接二连三的斗败四川所有强悍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1920年,刘湘在熊克武的扶持下,任四川省省长和川军总司令。

1925年,刘湘击败他的好友――四川大军阀杨森,将其主力六十多个团打的仅仅剩下残缺不全的六个旅,还占领了杨森在川东的21个县的地盘。森由此元气大伤,5年之内没有敢和刘湘再争高低。

1932年,刘湘和他的堂叔刘文辉激战,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四川内战中,湘利用各种出色的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最终把这个可怜的堂叔刘文辉所部12万人打的只剩2万多人,度控制四川省一半领土的刘文辉狼狈丢掉在四川的地盘,逃到了荒凉偏裨的西康省。自此,刘湘成为四川毫无疑问的一号人物,四川其他军阀如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人,都无力正面对抗。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以后,蒋介石就正式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自此成为中央认可的四川一号人物。当时刘湘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他共有6个师又3个独立旅,一共82个团,总兵力12万人.加上附庸刘湘的军阀,刘湘可以使用的部队约有20到25万!

但是,刘湘此时情况也不太好,时,刘湘的地盘,面临着三大威胁。

第一就是张国焘的10万红军盘踞在川北一带。众所周知,四方面军在黄埔出身的名将徐向前领导下,纪律严明,作战顽强,颇多强悍的战将(比如许世友,王近山,陈锡联等),战斗力非常可观,刘湘的川军和其比起来,战斗力颇有不如。在和四方面军交手中,刘湘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什么胜迹!

其中最大一战在1933年10月,刘湘集中了四川各军阀的20万主力围剿张国焘的四方面军。结果因为四川军阀各部都试图保存实力,川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双方激战8个月,刘湘被徐向前打的大败,单单被俘川军的就有2万人!刘湘由此了解红军的战斗力远强于川军!所以刘湘一直把张国焘作为心腹之患,一日不除一日不得安宁。

第二,就是四川各地的几大军阀。杨森,刘文辉,田颂尧,邓锡侯之流虽然都暂时臣服于刘湘的势力,但他们仍然各有数万嫡系武装和自己的地盘.他们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争夺四川的大权。

第三,就是中央军的虎视眈眈。可以说,四川省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刘湘自己也心知肚明,四川作为持久抗战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后方,绝对是中央志在必得的一个省份,也是蒋介石计划的红军长征的最后一站。按照川军低下的战斗力和四分五裂的现状,刘湘很难正面和中央军对抗。面目忠厚的刘湘对待中央红军的态度就是堵,他对潘文华下令,用尽一切力量也要把红军挡在长江南岸。

但是,中央方面也有顾虑。川军毕竟有30万之众,加上四川地形的特殊性,中央此时还不便于直接使用武力攻取四川,而还是准备使用对付贵州王家烈的那套,压迫红军进入四川,然后派中央军以追击为名跟进。借机收拾刘湘等军阀,从而尽量较少自己的损失。对比红军,刘湘一直把蒋介石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他说: 我们同红军作战的结果,幸而胜,也是替蒋造机会,若失败,那更不用说了。所以无论如何,要阻止蒋派兵入川。

刘湘对应中央红军的战略

此时面对占据黔北的红军,刘湘的战略很简单,一个字:堵!刘湘绝不愿意让红军渡过泸州一带的长江进入川南他的地盘,也不愿意和红军火拼损失自己的实力。刘湘认为自己本来光是对付以上的三个敌人就已经颇为不支了,尤其他的主力还被川北的四方面军打的一塌糊涂。此时哪还有精力分二线作战,分别对付川北和川南二股红军。

况且张国焘此时虽然在川北活动,但是主要地盘还是在川藏交界处的边远地区,远离刘湘控制的核心地图成都平原。如果中央红军强渡泸州一带长江成功,那么主力直逼刘湘的老巢成都和重庆,这是刘湘做梦也不愿意见到的。如果上面成为事实,刘湘必遭中央红军严重打击。此时,他的三个敌人任何一个都会毫不客气的夺取他的地盘和四川一号人物的位子。这对于有着丰富军事政治经验的刘湘来说,自然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刘湘曾经对爱将郭勋祺说:我和朱毛无怨无仇,他们只要不进入四川,我是不会和他们动刀动枪的。但是,如果他们进入了四川,我就只能和他们刀兵相见了!

刘湘的军事计划很精明,就是拒敌于国门之外,坚决把红军阻挡在长江以南的黔北和川南几县.绝对不允许其渡过泸州一带的长江,进入成都平原。为了这个计划,刘湘使用的是二个相关的战术步骤:

其一,建立铜墙铁壁的沿江防御工事。刘湘在红军有可能渡过长江的宜宾—泸州—重庆的长江沿线修建了一条极其坚固的沿江防御工事。在这条长达六百多公里的沿线上,刘湘修建了大小的上千的碉堡,并且驻扎了45个团的强大部队。当时刘湘部除了唐式尊的5万人在北方封锁张国焘以外,所有主力全部南下到长江一线。按照红军当时3万多人的兵力,要突破依靠长江天险修建的这条坚固的防线,基本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

其二,刘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长江防线的外围部属了8个战斗力很强的主力旅,任命潘文华为长江南岸剿匪总指挥。刘湘命令这些部队在沿江防线外围机动作战,尽量把红军拦截在黔北和川南几县,全力阻挡红军接近长江。

1月16日,刘湘判断红军数日之内就会离开遵义,直逼川南。他下令潘文华所部几个旅,分别从泸州,合江等地出发,抢先占据红军北上重要的道路—赤水县城和土城渡口。

土城渡口,毛泽东曾经在建国后说他之前打了四个败仗,其中最紧张的一次就是在土城!

失利的土城战役

很快,红军和川军在这几个关键地域遭遇。26日,红军1军团1师首先在赤水县城西15公里的黄陂洞和川军教导师章安平旅二个团发生遭遇战。此处道路狭窄,川军又利用之前在高地修建的碉堡,用重机枪把红军的前进道路牢牢封死。激战数小时,红军和川军旗鼓相当,十数次肉搏战不分胜负。但是此时川军达凤岗旅二个团赶来增援,川军兵力大大超过红军1师。红军无奈,被迫后撤。该战川军章安平旅伤亡200多人,红军伤亡约300人。抢占赤水县城这个重要大渡口的军事行动,失败了!27日晨,毛泽东得到川军教导师郭勋祺旅孤军逼近土城,试图占领土城渡口的情报。毛泽东和周恩来说,郭勋祺一个旅4团6000多人,胆敢长驱直入逼近我数万红军集结地,实在是过于狂妄。土城附近的地形三面是山,很适合打伏击战。我们集中二个军团一万多人,把这个旅整个吃掉。这样一来消除敌人土城渡口的威胁,二来打击川军的嚣张气焰。

周恩来和朱德等人都表示同意。于是毛泽东部属了红5和红3军团主力,在土城附近2公里外狭窄地域――青杠坡,围歼郭勋祺旅的计划。这是老毛从遵义接手红军权以后的第一次大仗,但是他的对手郭勋祺也并非菜鸟。郭勋祺17岁参军,由于作战勇敢和善用计策,在川军中颇有名气,有“莽娃”和“熊猫”二个外号。27岁时候,在刘湘部下任少将旅长,由于其头脑灵活,颇受刘湘器重。需要说明的是,郭勋祺在担任旅长之后,曾经和陈毅,刘伯承私交甚好(郭和陈毅都喜爱球类运动,曾经一起踢过足球),并且还加入了共产党。但是,中共大革命失败以后,郭勋祺立即宣布退党,依旧在刘湘麾下效力。

精明的郭勋祺此时判断红军很有可能在土城附近设伏,严令后方潘佐旅保持和自己六小时之内的距离,同时要求赤水县城附近另外二个旅(在赤水获胜的二个旅)也火速赶赴土城。27日中午,红军董振堂的红5军团向进入埋伏圈的郭勋祺旅开火,同时派出红5军团1个主力师迂回郭旅后方,切断其退路。但是,郭旅的战斗力显然超过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想象。红军据传统观念认为,黔军和川军都是大烟兵,装备士气都是中国倒数一二,战斗力不值得一提。按照毛泽东的估计,红军三倍兵力优势,加上抢占有利地形,最多三四个小时就能把郭旅全歼。他是,红军对手并非传统的川军。

1931年刘湘深感老川军战斗力差,武器装备低劣,很多都是流窜各地的四川土匪和地方民团收编而成。这样的部队打打川中内战还可以,根本无力对抗中央军,红四方面军等战斗力较强的军队。刘湘下决心组建新式的川军部队。他一自己嫡系模范大队9个营为基础,加上自己的警卫旅,共编组为3个旅的精锐部队。刘湘为了这支部队,特地从上海花费巨资购买了3000多支德式毛瑟步枪,还有600挺英制路易斯轻机枪。刘湘对这支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并且杜绝抽大烟的行为。该师组建以后,刘湘对他非常满意,给其命名为川军模范师,作为川军样板性质的部队。

至于郭勋祺所在的川军教导师,和模范师也差不多,也是一支新式装备,战斗力很强的新式川军部队。这两个师本来都是刘湘的看家嫡系部队,平时绝对不会拿出来用。但此时红军大火就要烧到眉毛,不用也不行了。郭勋祺的部队,就是教导师第三旅,后面的潘佐旅是教导师独立第四旅,都是刘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这个郭勋祺治军很有一套,他的部下战斗力并不弱!郭旅的川军在战斗中,纪律严明,火力也相当厉害,甚至勇于白刃战。这和一触即溃,看到红军上刺刀就逃跑的黔军完全不同。

郭勋祺遇伏以后,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抢占阵地还击,并且利用旅属炮兵和重机枪部队向红军猛烈开火。

红5军团和郭旅激战3个小时,互相伤亡惨重。但是红5军团面对顽强的川军,没有能够攻陷其核心阵地。在这3个小时内,郭勋祺急令后方不远处教导师潘佐旅火速增援。

此时,迂回到郭旅后方切断其退路的红4师突然和潘佐旅遭遇,双方激战。红军没有能切断郭旅和潘旅的联系,也无法阻挡川军后续部队对这二个旅的增援! 潘旅一部增援过来,川军人数猛增到8个团1万2000多人,和红军的兵力基本相当了。双方由伏击战转变为拉锯战,激战到28日清晨,红军和川军仍然不分胜负。毛泽东见到势头不好,下令后方战斗最强的林彪红1军团2师和干部团火速支援,务必在上午全歼郭旅和潘旅!但是此时林彪的部队已经受命长途奔袭赤水城,主力部队现在离土城较远,大约有半天的距离,没法立即赶到。在附近的只有陈赓的干部团了!

此时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候,朱德总司令亲自带领警卫员去一线督战。毛下令,让陈赓的干部团迅速加入战斗。这支部队战斗员多是五年兵龄以上的老红军,以往都是排长连长的军官,只是由于特殊的需要加入这个团的。该团从事军事教学和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一般绝对不会参战。该团有1000多人,和红军大部分部队不同的是,他装备不少自动武器,重机枪和迫击炮。

这个团加入战场以后,川军开始不敌了。川军最前面的一个团开始被迫后撤,莽娃郭勋祺此时下达了后退一步,就地枪决的命令。该团团长袁治得到郭勋祺的命令以后,亲自赤膊持大刀上阵,舞刀阻止溃败下来的川军后撤。川军士兵面对大刀不敢后撤,只得硬着头皮就地抵抗!此时红军已经看到胜利的希望,朱德为了鼓舞士气,冒着炮火亲自赶往红3军团前线督战。

但是就在此时,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川军模范师廖泽旅突然在郭旅后方出现,他的二个团开始向红军发动反攻。红军已经到达强弩之末,无力阻挡这支生力军,川军一路打到离毛的白马山指挥部一二里的地方。双方实力天平再次迅速扭转。

面对蜂拥上来的川军3个旅,土城内的毛泽东这时候还是比较务实的。他认为既然没有短时间吃掉郭旅,再打下去川军只会越来越多,即使把红1军团调来,也无法全歼川军。这样打消耗战没有意义!

毛提议红军火速脱离战斗,放弃遵义会议决定的从赤水县城渡河,然后强渡长江的计划。改从土城西渡赤水,伺机夺取叙永,古蔺县城,从赤水以西找机会渡过长江。这个提议被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一致通过。

1月29日凌晨3时,中革军委发出了一渡赤水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拟于今二十九日拂晓前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西进。原计划北渡赤水后从泸州至宜宾之间再北渡长江的方案取消,改为西渡赤水经古蔺南部寻机从宜宾以上的金沙江抢渡。红军主力迅速渡过土城一线的赤水。

土城战役,川军损失约3000人,其中郭勋祺旅伤亡800多人,红军损失也大体相当。这个损失对于用兵10多万的刘湘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只剩下3万多人的红军来说,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基本相当于损失掉了在遵义招募的3000新兵。此战后,熊猫郭勋祺得到蒋介石的提升,从少将升为中将!

毛泽东出山的第一仗就打败了!

红军渡过赤水以后,发现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此时川军另外几个旅已经控制了红军北上必经的叙永,大坝等几个县城 。2月2日,红1军团2师受命攻打叙永,但是面对川军优势兵力激战二天没有打下。

2月3日,红军转向叙永西方大坝,试图通过此处北上长江,又被川军刘兆藜旅拦截。

3日到6日,红军接连在叙永,毛坝,大坝,天堂坝从东到西的一线和川军遭遇激战,但都没有取胜。毛泽东他们由此判断,川军为了组织红军北上接近长江,已经在长江南岸一线驻守8个旅的重兵,拼死阻止红军北上。加上此时中革军委也通过敌人俘虏和截获电报得知刘湘用了30个团来防御长江沿线。毛泽东对朱德说:长江是大江和乌江不同,没有渡口肯定渡不过去。红军就算突破了外围敌军防御到达长江,恐怕也是无法渡过从宜宾到泸州一线的长江。北上不行了,其他方向也走不通!

与此同时,中央军和黔军此时逐步向川南集结,云南龙云的滇军3个精锐旅向扎西不远的镇雄急进。这种情况下,一渡赤水北渡长江的目的显然不能完成。2月9日,各部红军纷纷向西进入云南省扎西地区集结,此时正是农历新年的猪年,但是红军已经没有时间过年了。在扎西,红军召开扎西会议,会议有几点:一是彻底罢免了博古总书记的位子,由洛甫担任。二是决定回师黔北建立根据地,重新夺回遵义,也就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方案。当时,仍然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决策,由毛泽东提议!2月15日,中革军委下达《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并于18日到21日 ,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准备在黔北建立根据地。一渡赤水,试图强渡长江的目的完全没有实现!

在扎西,红军还做了整编,全军除干部团,共编为16个团,红一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3个团,总兵力共3万人。这和从中央苏区出发时候的8万6000多战士相比,已经损失了65%的实力。

二渡赤水的渡口--太平渡

二渡赤水的目的是建立黔北的苏区,那么必然要打下黔北桐梓,娄山关,遵义等几个重镇。

驻守这几个区域的,仍然是伟大的王家烈所部――黔军8个团。当时蒋介石知道红军二渡赤水以后,就让王家烈的黔军顶在黔北的第一线。这并非老蒋信任王家烈部队的战斗力,而是一种借刀杀人的举动。此时王家烈的核心地盘贵阳一带已经被中央军控制,王家烈固有地盘全失。但是老蒋鉴于王家烈还有1万多人的军队,不便于继续对其动手。老蒋此时命令王家烈开往黔北驻防,为的就是借刀杀人,拼光王的主力部队。王家烈能够坐上贵州省主席,对此自然也清楚,但此时他也没有了退路。王家烈已经丢掉了在贵阳的地盘,如果此时还能占据黔北。一是有自己部队对保护,可以保全自己的小命。二是有了地盘和军队,还有和中央讨价还价的本钱。结果红军二渡赤水进攻黔北时,中央军,川军,滇军全部坐视不理。王家烈的双枪军战斗力极差,根本无法和红军对抗。林彪红1军团2月24日占领桐梓,防守桐梓黔军一连,还没有见到红军就逃走了。25日,彭德怀的红3军团奇袭娄山关。红军以令人无法相信的速度,强行军五十里,一举击溃了措手不及的黔军一个团。这么关键的地方,居然只有黔军的一个团,也不知道王家烈这个蠢货懂不懂军事。

红军冲锋上去以后,防守黔军看到红军雪亮的刺刀就丢了魂,大部或是投降或是逃走!但是红军登上娄山关以后,惊讶的发现黔军另一个团的增援部队离他们仅仅有300米的距离。如果红军行军稍慢一些,娄山关战斗的结果就很难说了!

红军依靠地形优势,又一举打垮了黔军那个团的增援。

该战红军伤亡约200人,黔军伤亡600多人!红军占领娄山关以后,王家烈真正慌了手脚。

他自然明白,娄山关一失,遵义就危在旦夕了。王家烈一面命令所部5个团在遵义四周布防,一面再次火速向中央军和川军求援。

但是,在赤水的川军并不理会。因为红军既然不准备渡过长江就和刘湘无关,他不可能损兵折将的去帮助王家烈。至于中央军,他们本来就希望借助红军把王家烈主力消耗掉,自然也不会帮助他。其实早在红军刚刚二渡赤水时候,王家烈就向薛岳贵阳的薛岳求援。薛岳在2月18日,假模假样的命令吴奇伟从贵阳出发增援遵义的王家烈。

但是直到2月25日,吴奇伟的部队还没有渡过乌江。其实这么短的距离,一周时间吴奇伟的部队就是爬也爬到了!

2月26日,王家烈看到娄山关失守,被迫直接电告蒋介石求援。次日,吴奇伟部才缓慢渡过乌江。此时遵义已经被红军占领。王家烈防御遵义的5团有3个被击溃逃散,2个被重创。王带领剩下2个团狼狈逃出遵义,和渡过乌江的中央军回合。要说明的,王家烈在遵义的抵抗还是相当强烈的。这是因为王知道如果丢了遵义,横行贵州10多年王家烈一派的势力也随即灰飞烟灭。遵义战役中,由于红军持强硬打,王家烈拼死抵抗,遵义城墙坚固等原因,红军损失也不轻。

27日一天的强攻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还被黔军狙击手击中头部阵亡,这是红军长征中牺牲军衔最高的指挥员。邓萍牺牲后,叶剑英成为红3军团新的参谋长!

27日,吴奇伟的中央军二个师和王家烈二个团在乌江边上回合。此时吴奇伟所部不过1万多人,按照常规他应该暂时固守,等待薛岳的几万人到了以后再发动反攻。但是吴奇伟认为红军攻打遵义消耗不轻,他正好可以来捡现成的便宜。

吴奇伟命令部下中央军93师作为预备队,由中央军59师进攻红3军团核心阵地老鸦山,一旦打下老鸦山,红军阵地防御体系就会崩溃,遵义可以轻易收复,这也是很毒辣的一招。

吴奇伟决定由自己中央军主攻,黔军残部二个团(实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负责对遵义方向的警戒和阻援。

战斗开始以后,中央军59师以火力上的优势,一路击退红固守老鸦山的红3军团10团,很快攻占了老鸦山核心阵地。防守老鸦山的红军10团虽然极为英勇,但是毕竟是一个团对一个师,火力又不是对手,全团在战斗中伤亡殆尽。团长张宗逊负伤,团参谋长钟伟剑阵亡!

此时红3军团另外几个团,由于持续作战,失去进攻的能力。总之,红军实在没有反击夺回阵地的能力,遵义危急!彭德怀急电林彪,让林彪的一军团立即发动反攻!

此时林彪又体现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他认为此时中央军已经占领高地,威逼遵义。如果用一般的军事战术,是很难夺回阵地的。就算夺回了,在中央军火力和地形优势的情况下,红一军团必遭严重打击。

娄山关的地形并非很险,但是战略上的意义非常重要

就在这时,周恩来将破获国军密电传给林彪,里面有吴奇伟各部所在位置的具体信息。林彪看到这些资料,立即发现吴奇伟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由于过于自信,吴奇伟的指挥部位于非常靠前忠庄铺。此时林彪决定擒贼擒王,他命令主力部队隐蔽行军,突袭黔军来击破他的防守,直接攻击吴奇伟的司令部。此时王家烈的黔军又是发挥的超人的能力。他的二个团并没有警戒,在发现林彪一军团进攻以后,他们没有通知中央军,而是自顾自的后撤狼狈逃走了。王家烈本人骑着马在众多卫士的保护下飞奔而去。

林彪火速率部通过黔军让出的防区,出兵急袭吴奇伟指挥部忠庄铺。吴奇伟主力已经全部派了出去,指挥部附近只有一个团。遭遇突袭以后,吴奇伟自己都险些中弹。仓促间,他只得扔下主攻部队后撤。林彪率领红军连续追击近一天,吴部狼狈逃过乌江,随后炸毁了江上的浮桥。可是此时还有1000多人的后卫部队没有渡过乌江,他们大部分被林彪俘虏了。当时中央军59师一部占领老鸦山,还有一部攻入遵义城,正要获得全面胜利。但是中央军两个师长发现突然失去了和吴奇伟的联系,又发现后方有林彪的主力部队。他们慌乱之下很快停止进攻,纷纷后撤。红军反击,损失较大的中央军59师狼狈向南方逃走,而93师并没有在战斗中遭到什么损失,本可以增援59师,稳住败局。但是由于师长唐云山指挥失措,全军撤退时候陷入混乱,各部失去组织,相当一部没有遭遇红军攻击就溃散。逃走中,两个中央军师都遭受一定损失,一部溃散,但战斗伤亡却并不严重!

整个遵义战斗中,国军一共损失2400多人,被俘4000人左右。其中伤亡主要还是王家烈黔军的8个团!蒋介石的中央军虽然也损失了1000人,被俘2000人,但是成功消耗了王家烈的主力。下面蒋介石使用各种小手段,把光杆司令的王家烈从贵州赶了出去。

不过蒋介石本人对吴奇伟稍遇红军打击就溃败,非常生气,称作:中央军追击历史上最大耻辱。稍后下令将撤退时候有重大失误的93师师长唐云山撤职查办,师长职务由黄埔1期生 甘丽初担任。59师由于孤军深入失败,有请可言,师长韩汉英撤职留任,戴罪立功。吴奇伟本人记大过一次!

但是整个遵义会战中,红军由于是在土城新败之后很快迎战,损失也不轻。

当时负责主攻娄山关,遵义的战斗力最强的红3军团损失更大,彭德怀在打下遵义以后向中央的报告中写到:现在红3军团4个团中,只有1个团能维持原编制。但就是这个团,每连也只有五六十人。其余各团,每连仅编4、5个班。只有大量补充才能维持4个团的编制。此战两位团长负伤,六位营长伤亡,十团参谋长钟伟剑和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现在各团部及军团参谋处一空如洗,希望军委能够即刻派一位军团参谋长和其他指挥人员,以便继续战斗。

可以说,二战遵义红军仍然再打攻坚战和消耗战,这和毛之前所推崇的运动战背道而驰。

三渡赤水

打下黔北桐梓,遵义,娄山关以后,红军的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做一些修整了。用党的领导人张闻天的话来说:我们现在不是逃命了,有希望了,有办法了。但是,红军的喜悦没有多久。因为此时黔北的局势没有随着王家烈的黔军的毁灭而好转,吴奇伟的2个师损失3000多人,对中央军也算不了什么。其实,红军此时的危险反而迅速增大了。

红军一占遵义非常轻松,是因为蒋介石和王家烈都无暇顾及红军,同时都想借刀杀人的搞掉盘踞遵义的贵州二号军阀侯之担。

当时侯之担拿着九响棒棒(赤水土造步枪的蔑称)的几千大烟兵根本不是红军3万人的对手。二占遵义就比较难了,虽然没有中央军的帮助,但是黔北是王家烈最后一块地盘,所以王自然会拼命抵抗。

红军打遵义有一定损失,但王家烈的8个团大烟兵,无论从哪点来说,也不是红军的对手。

二占遵义以后,形势就完全不同了。此时贵州军阀王家烈,侯之担全部在红军打击下垮台,贵州已经被中央军牢牢控制。由于借红军消灭贵州军阀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央就再也不允许红军占据贵州的任何一块地方了。

吴奇伟败退以后,蒋介石立即重新调整战术并且在3月2日亲自赶往重庆,协调川滇黔和中央军的协同围剿,同时中央军开始增兵。

蒋介石部属如下:

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同时把新调来的中央军上官云相部两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这二支部队3万多人从北往南压,目的是收复遵义。中央军周浑元主力2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防止红军向黔西转移。

薛岳的派出在贵阳的92师和90师火速赶往吴奇伟2个师所在,这样共4个师则在乌江南岸一带布防,防止红军南下,渡过乌江,同时随时增援各部。贵阳只留下一个99师郭思演部驻守。另外还有湘军3个师在乌江东岸驻防,防止红军再次南移,回到湖南。由此,黔北赤水以南,中央军在少量地方军的配合下,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锁圈。但是此时红军军事高层的自我感觉却还是很不错。

在遵义击溃了中央军吴奇伟的2个师,红军损失不大。这让红军高层对中央军追击部队的实力比较轻视。老毛他们认为应该首先击溃离遵义最近的中央军周浑元部2个主力师(此时在鲁班场布防),把中央军在乌江以西的主力歼灭,从而彻底打垮中央军的封锁。

3月6日,朱德、毛泽东发布《前敌司令部关于消灭周浑元部两师的部署》。这表明军委已决心打击贵州境内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消灭这支部队,红军就可以较为从容的建立黔北根据地。3月8日发表《党中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贵州告同志们书》:打大胜仗,赤化全贵州,赤化整个云贵川三省。但是,此时红军中有些人的观点和毛泽东不同。他们就是林彪和彭德怀!

3月4日和6日,红军二次诱引鲁班场的周浑元部出击,试图将其引出工事后伏击歼灭。但是老将周浑元看出了危险,他不但按兵不动,还命令2个师立即靠拢并且开始在鲁班场抢筑工事,同时急电薛岳,要求增援。

3月10日,中央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林彪鉴于周浑元不肯出击,提出立即转兵攻打打鼓新场的黔军。

林彪此时认为,现在黔北形势非常严峻,并没有中央估计的那么乐观。遵义之所以击溃吴奇伟的2个师,主要还是红军突袭了吴奇伟的司令部,吴奇伟仓促逃走,导致中央军失去指挥后全军混乱。如果真的硬拼的话,结果还是很难说。

三渡赤水的渡口--小镇茅台,他以盛产茅台酒而闻名天下。面前单靠红军的现有实力很难击退中央军的四面堵截。

红军不应该急于和鲁班场的中央军火拼,而是因为火速击溃在打鼓新场的黔军,打通从西南到云南的道路。红军应该立即赶赴摆脱国军30万大军的围追,火速前往云南,从云南境内渡过长江。这个观点受到大部分红军高层的支持。

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彪的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林彪在3月10日发电给中革军委:关于目前行动,建议野战军应向打鼓新场,三重堰前进,消灭此地之敌。

朱周也是老将了,他们感觉林彪的意见很好。他们接到电报以后,决定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讨一下。需要说明是,当时毛泽东不过是红军前敌总政委,并非一个人拥有指挥权。他的提议仍然需要通过二十多人的中央政治局的批准。

此时,大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赞成打 打鼓新场,这里面包括毛的支持者――党的书记张闻天和总司令朱德。

但是,毛泽东坚决反对攻打打鼓新场。因为如果打了打鼓新场,就意味着红军从西南方向突围到云南。这实际就是对毛泽东提议的一渡和二渡赤水做了全盘的否定。况且毛认为此时打周浑元还是比较有把握,他坚决不同意发动这场战役,理由是打鼓新场是固守之敌,红军打了就是攻坚战,不符合运动战的宗旨。毛的原话是:这样打又是啃硬的,损失了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在运动战中去消灭敌人嘛。

但是此时,其他人表示反对,博古表示鲁班场的敌人也不出击,要打也是硬攻,仍然是打固守之敌。博古认为打鼓新场只有黔军一个几千人的杂牌师,怎么也不是上万红军的对手。他建议立即攻打打鼓新场,让红军打破封锁,获得喘息的机会。

之后,张闻天让中央政治局投票表决,结果绝大部分委员举手同意。

此时毛泽东突然大怒了,这也是他湖南人火爆性格的又一次体现。

毛说:诸位如果坚持这样打,我这前敌政委就不干了!

毛的蛮横态度让其他的政治局委员都很生气,博古的朋友,共青团的负责人凯丰说:这是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你这是什么态度!博古说:难道只有你老毛一个人永远是对的,大家都是错的吗!一贯支持老毛的张闻天和朱德也动了气。

朱德本来还在犹豫,听到老毛的这句话以后,果断的举手同意了。张闻天觉得他一直无条件的支持老毛,帮助他恢复军事地位。现在老毛刚上任几天,就公然给他难堪,实在是有些过分。他生气的说:你要不干那就不干了吧!毛看周恩来,当时在红军军事上处于二号人物的周虽然没有举手,但是一语不发。

老毛看没有人站在他一边,气乎乎的摔门走了!

毛走后,张闻天随即作出了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同时撤销毛泽东前敌政委的职务,由彭德怀暂时代理!毛3月4日当上前敌总政委,3月10日就被取消,仅仅当了6天。

但是毛泽东摔门走了以后,觉得这样闹,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也不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他连夜打着马灯找到周恩来,对其进行劝说。一夜长谈,周恩来最终接受了毛的意见!

第二天,3月11日,周恩来又召开政治局会议,用他特有的雄辩能力,把其他委员说服了。红军决定仍然去打鲁班场,并恢复了毛前敌政委的职务!

中革军委以朱德的名义颁发《关于我军不进攻新场的指令》,取消了前一天会议的决定,并召回了已经向新场运动的红1军团。

此时毛泽东又向张闻天和周恩来抱怨,自古打仗也没有让二十多个人一起决策的情况。况且中央政治局中还有一半委员并非军事将领,很多人根本不懂军事,这样会严重的贻误战机。

12日,经过毛泽东提议,党的负责人张闻天表示同意,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组成新的三人军事指挥团(原本是博古,李德和周恩来,后被毛泽东以军事独裁作为理由推翻,现在自己也搞了)。

虽说是三个人决策,但是众所周知,军事上毛泽东比周恩来要强,周大多数都是听从毛的意见。至于王稼祥是政治部主任,是负责党的政治工作,并不懂什么军事。

毛说,如果他们三个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由总书记的洛甫来协调。可是洛甫本人更是不懂军事,用李德的话来说:洛甫只是读过一些古今兵法的书籍,懂得一些大道理,但是对于具体的军事一窍不通,也从没有带兵打过仗。

所以,洛甫显然也不可能在军事上作出什么决定。

所以三人团的实权就在毛泽东的手上!

彭德怀和林彪得知中央决定打鲁班场以后,在13日联名提出异议,彭说: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对我不利,无攻破周浑元可能。似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两敌,寻求机动。

但是毛泽东对这个异议,不予理会!

3月15日,中革军委下令攻打鲁班场,战斗随即开始!鲁班场战役和彭德怀,林彪预计的完全相同。

此时周浑元早以判断出红军要向他进攻。他命令所部利用5天时间,在鲁班场修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野战工事,并且聚集了2个主力师,还有1个师在稍远距离火速赶来增援,这3个师一共有15个满员团。红军集中全部可以使用的主力,不过残缺不堪的15个团,兵力还没有防御中央军多。结果红军多次强攻中央军阵地,双方展开激烈肉搏战。据当时红军战士回忆,鲁班场双方打的极为惨烈,其程度丝毫不比土城打郭勋祺要弱!虽然红军战士非常英勇,但是毕竟中央军火力兵力都占优,红军每一次进攻都被国军击退。双方激战一天,红军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此时中央军援军第一纵队1师已经赶到离鲁班场几小时内的地域,准备增援。毛泽东被迫下令停止进攻,按照彭德怀之前的建议,全军转移到仁怀和茅台地区。此战,红军损失2000多人,其中阵亡500人。国军由于是防御,仅仅损失1000人左右。但是,噩梦还没有完。周浑元在鲁班场损失不大,再和增援的中央军回合以后,其火速追击红军。此时北方川军乘着红军打鲁班场兵力不足的时候,一举攻陷了遵义城,中央军其他各部也向红军压迫过来,黔北看来是待不住了! 由于鲁班场的失败,中革军委认为:鲁班场不胜,导致建立黔北根据地的计划失败。

为了甩掉中央军的追击,毛泽东决定再次渡过赤水,寻找战机。3月16日18时,中革军委发出了三渡赤水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决于今16日晚和17日12时以前由茅台附近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

鲁班场战役的失败,导致红军被迫第三次渡过赤水,甩掉中央军的追击!

四渡赤水的二朗滩

三渡赤水以后,红军顿时发现赤水以西形势比鲁班场一带更为严峻。此时川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叙永,古蔺一线全部县城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利用这段时间在此处一线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工事,红军北上再渡长江根本没有可能。往南,滇军孙渡的三个精锐旅在扎西,镇雄一带的云贵边境严密布防也有一月,从此处前往云南,然后北渡长江也没有可能。

同时,中央军各部开始向赤水集结,准备修筑沿岸防御工事,把红军困死在这一带。

鉴于这种情况,中革军委在三渡赤水仅仅三天以后,3月20 日,红军以中共中央和总政治部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布命令,要求各部四渡赤水:我再西进不利,决东渡。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的发展严重紧急关头。各军团首长要坚决迅速组织渡河。必须做到限时渡毕。

此时,毛泽东在彭德怀等人的建议,已经决定南下绕过贵阳,渡过黔南北盘江,进入防御空虚的云南。彭的理由是,此时中央军主力都在黔北,川军刘湘处于自私考虑决不会派兵南下,滇军主力又在扎西固守,红军一路不会遭遇强力阻击。由于川南的长江无法渡过,也就无法经过成都平原和四方面军回合。红军必须进入云南,渡过长江上游的支流――金沙江,然后继续北上,经过西康省,绕路到川北和四方面军回合,建立川北苏区。毛的这个决定,才是四次渡过赤水中,唯一一次军事上的出色之处。毛泽东命令红军一部迅速占领古蔺县城,然后回师西进,吸引川军和滇军的注意力。

红军22日清晨从二朗滩,太平渡一带四次渡过赤水.但是,这是红军形势并不好,中央军各部火速转向,一部尾随红军猛追,一部准备迎头拦截。周恩来和毛泽东判断形势,感觉这样孤军硬闯,前景难以预料。周恩来和毛商量以后,大胆决定使用非常手段调开围堵的国军。中共军委二局在周恩来的命令下,通过伪造蒋介石的密电(以前蒋介石的密码已经被中共特工破译),让中央军吴奇伟部改变行军路线,改向泮水,新场,三重堰方向迂回前进。

吴接到伪电以后,根本没有怀疑,率部向其他方向进军。红军由此成功争取到时间渡过乌江,长驱南下甩掉了国军数万大军的堵截。

红军22号从川军和中央军的空档中突出重围,又调开中央军部队,全军火速南下突击。26日迫近遵义,但是红军并没有在遵义附近停留,火速南下。

27日,毛泽东命令罗炳辉的红9军团离开红军主力部队,自己向西面打鼓新场一带急进,吸引中央军主力。

周浑元和黔军一部被红9军团迷惑,率领大部分主力追赶9军团去了。31日,红军主力连夜冒雨经江口强渡乌江,中央军此处几乎没有军队布防。4月2日,红军赶到息烽一线,离贵阳近在咫尺。蒋介石在之前的3月24日带着夫人宋美龄亲自赶到贵阳督战,此时由于主力全部在黔北围剿红军,贵阳处只有中央军99师4个团的部队驻守。

和我们宣传不同的是,此时蒋介石并不慌张,也没有准备逃走。实际上,他的那架专机总是二十四小时待命,老蒋可以随时离开贵阳。但是他认为红军攻打贵阳可能性不大。况且贵阳城市城墙坚固,还有数千中央军驻守,红军就算打,也是很难打下的。作为一个军事领袖,蒋介石不愿临阵脱逃。他决定坐镇贵阳,稳定军心。但是,为了避免万一,蒋介石命令离贵阳最近的滇军孙渡部三个旅2万人火速增援贵阳。

4月3日,贵阳附近部分黔军叛变,开始攻打贵阳附近的飞机场。此时蒋介石才有些着急了,因为贵阳除了他自己以外,还有夫人美龄,陈诚,顾祝同,英国顾问瑞纳等十多名中央高级官员。

蒋介石亲自去检查城防情况,与此同时他的心腹大将陈诚将军则找到贵州城防司令王天锡,让他立即准备2顶轿子,12匹马和20名忠实可靠的向导,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

王天锡此时也很紧张,他甚至把城里面的1个营的宪兵,2个消防连和城里的警察地源组织起来,共300多人,作为预备部队!

但是红军此时并没有攻打贵阳的计划,4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贵阳南下,17日渡过北盘江,6天后进入云南境内!5日,孙渡所部滇军3个旅赶到贵阳。蒋介石对孙渡很满意,提升他为中将并且赏金2万元。滇军三个旅长各奖赏1万元。作为诱饵的罗炳辉红9军团在4日击溃打鼓新场附近的黔军5个团,黔军损失2000多人。9军团打破黔军封锁以后,随即火速西进,也摆脱了中央军的追击。自此,红军四渡赤水行动灵活,又使用了疑兵。最终成功的甩掉了国军20多万人的包围圈,突入云南境内,在军事指挥上算得上非常精彩。红军第四次渡赤水由于急行军数百公里,减员也比较严重。红军渡过云南金沙江的时候,大约剩下2万5000人,但是红军在云南并没有和滇军有过什么战斗。也就是说,四渡赤水的七十天内,红军损失了大约1万4000多人。其中战斗伤亡大约有1万人,还有4000人都是在高强度的急行军中或者掉队或是开小差了。

结尾

-土城战役时候,红军使用了剩下二门山炮中的一门。在射完所有炮弹以后,那门山炮被丢进赤水河。最终只有这一门炮经过了之后的雪山和草地,带到了陕北。

第一渡,是因为土城战役的失败,北上道路被川军封死,红军无法实现从赤水县城渡江北上强渡长江的既定计划。这是一个应急的决定。

第二渡,红军本来是试图在赤水以西寻机渡过长江,结果一渡赤水以后,发现川军已经占据叙永大坝西线北上的所有道路,滇军三个精锐旅又死死封锁了西进云南的边境。红军被迫又决定回师赤水以东,再次建立黔北苏区。

第三渡,在遵义会战的胜利以后,红军本来想一鼓作气消灭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三个师,从而建立黔北苏区。但是鲁班场战役又失败了,周浑元不断没有被打垮,反而回合其他中央军围追上来,川军此时又打下了遵义。红军无法再建立黔北苏区,只好再次渡过赤水,甩掉中央军的追击。

第四渡,红军三渡赤水以后,发现赤水以西情况比二渡时候更为恶化,川军和滇军都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封锁线。红军只剩一门山炮,无法攻打成功。毛泽东再三思索以后,决定再次渡过赤水,绕过遵义和贵阳,长驱直行数百公里,渡过北盘江,进入防御空虚的云南。

大家可以看到,前三渡都是根据时局变化的应急行为,只有第四渡才是一个出色的突围举动。红军在20多万大军的封锁线,从各部缝隙中突围,急行军数百公里进入云南境内。

红军四渡赤水是把滇军孙渡部从云南边境诱引到贵阳,为红军进入云南让开了路。

但是实际上,孙渡驻守的是云南最东南端的扎西和镇雄,而红军突破的地域是滇东面的盘县,这二地距离很远,山路又难行,大约相当于贵州省从南到北四分之一的距离。孙渡的目的只是固守滇东南,至于滇东昆明一带则由另外的滇军防御,所以孙渡是否北调走,和红军之后进入云南没有大的联系。最多只是让龙云在昆明受了受惊吓!

红军四渡赤水的核心意义,是保证自己没有被消灭,而且也执行了北渡金沙江的意图。从战略上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但是就如后来林彪和彭德怀分析的那样,开始对局势判断有错误,几次在建立黔北苏区和北渡长江之间犹豫。但是事实上,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刘湘已经玩命的要守住长江,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地盘,中央军又要拼死消灭掉王家烈,占领贵州。无论是北渡长江还是建立黔北苏区,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二渡赤水的时候,林彪等人就认为应该打打鼓新场战役,打通西进云南的路线,从云南北部渡过长江。但是毛泽东等人并没有这样决定,导致了三渡和四渡赤水。这二次造成了红军大约6000人的减员,其中3000人是非战斗减员(掉队或者开小差,高强度的行军,如果稍有些疾病就)这在林彪来看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所谓走弓背路,不走弓弦路!

至于李德对于四渡赤水也有异议,他认为之前都没有错,但是到了一渡赤水到扎西以后,应该果断的去打守在云南边境的孙渡三个旅2万人,然后迅速进入云南境内,渡过金沙江。如果这样部属的话,红军就不需要在多走之后的数百公里的路程,也不用。李德认为,红军甚至没有和滇军碰一下,也不知道他的战斗力如何,李德认为这是很不对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滇军战斗力不强,他向来和黔军并称为西南二羊!

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红军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实力,伤亡也相当不轻。四渡赤水保证了红军北渡长江的成功,也就保证了自己的生存,意义还是非常深远的。

第2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四渡赤水的故事

推荐答案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首歌唱红了大江南北,这就是《长征组歌》,其中马国光演唱的《入云南》中“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几句,更是唱得铿锵有力,回肠荡气,令人过耳不忘,于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神话就这样伴随着毛主席的光辉,被编成电影电视剧,在全世界广泛传颂。

然而,根据我手上的资料,当时的毛泽东既不是“四渡赤水”指挥者,更不是提议人,而是坚决的反对者。毛泽东之所以强烈的反对“四渡赤水”,那是因为“四渡赤水”根本就是军事盲动主义的残余。

大家知道,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密谋下,改组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取消了原红军指挥机构“三人团”。顽固为自己辩护的博古,李德坐了冷板凳。张闻天因其与苏联的关系出任中共新的“总负责”,“而(原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人”(选自《中共党史资料第8册》)。毛泽东只是重新在政治局获得了一个席位。文革中,林彪出逃苏联在蒙古坠机身亡,周恩来心情愉快,口风稍松,在某次会议上透露了一个在长征中发生的小故事:二渡赤水后,多数红军指挥员都同意去攻打“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那个堡垒。只有毛泽东不同意,张闻天这个“明君”开会让大家表决,结果毛是少数,气得毛撂挑子说“我不干了”,而大家的回答是:“不干就不干。”言下之意,不能因为你毛一个人不同意,就否决大家的意见。然而毛是固执的。周恩来后来说:“半夜里,主席提着马灯到了我那里,劝我还是想一想,不要去攻打那个堡垒,我同意了主席的意见,第二天一大早我说服了大家,放弃了那个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鸭溪会议”。以后,红军三渡赤水,到了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村子(今云南扎西县境内),由周恩来提议,重新组建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以便机断处理军事行动(用举手表决的形式处理军事,的确是个大笑话),毛才在新“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中忝陪末座(另二人是周恩来和王稼祥)。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当时的毛泽东并不是后来的英明领袖毛主席,连一个小小的意见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才可行,又怎么可能象三国时大权在手的诸葛亮一样,随心所欲的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呢。据说,周恩来很喜欢听《长征组歌》每当有人唱到“战士双脚走天下......”时,都要小声跟着哼唱。如果我们非要说“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话,那也应当是“周总理用兵真如神。”因为整个“四渡赤水”的军事行动,都是周恩来的指挥。

长征一开始,中央红军有一个预定的目标,就是到湘西去与贺龙任弼时的红二军团会合,然而这一企图很容易就被国民党的智囊猜中,湘江一战,红军钻进了国民党军预设的圈套中,八万六千多红军只剩下两万多人。湘西去不成了,于是开了通道会议,决定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贵州进发。到了贵州的黎平,又在匆忙中开会决定向黔北进军,要“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苏维埃新区”(选自《中共党史资料第8册》。到了遵义一看,地瘠民贫,人口稀少,况且国民党四十万中央军地方军已从四面合围拢来,根本不允许红军有立足的余地。紧张的“遵义会议”又再次决定红军转移,到四川的西北部去与张国涛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壮大力量,以抗拒来自国民党方面的强大军事压力。

那么,从那条路去四川西北部呢,走弓玄直线距离最近,从遵义到赤水县城,然后渡过赤水河通过四川腹地直达川西北。遵义会议就是这么确定进军路线的,然而事实上却行不通。部队才开到距离赤水县城不足十公里的土坪镇,就遭到国民党川军的顽强阻击。土坪一战,战况惨烈,红一军团主力团一团团长 阳新战死。这一仗,根据中共后来的说法,是因为川军郭勋琪旅增援上来了,我军主动脱离战斗的。胜败我们姑且不论,反正不可能从赤水县城过河了。于是退回来改从靠南的二郎滩渡过赤水河。红军渡河以后,国民党川军蜂拥而至。四川军阀刘湘,邓锡侯等人,一是怕红军来了赤化全川,更怕尾随红军追击的蒋介石的中央军乘机进入四川,抢占他们的地盘,重演贵州军阀王家烈被架空解除兵权的惨剧,所以拼命也要把中央红军挡在四川境外。渡过赤水河的红军左冲右撞,奈何敌人兵力太强,冲不过去,只好退回来再渡赤水河,重打天险娄山关,二攻遵义城。二次攻打遵义城时,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中弹身亡,这是长征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红军指挥员。

一渡二渡赤水河是军事上的盲动主义,那么三渡赤水河又是不是巧妙的声东击西呢?仍然不是。既然“遵义会议”已经决定要到川西北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当然要执行,但应从那里渡河呢。从赤水县城渡,锋芒太露,阻力太大,代价太高,于是迂回一下,改从再靠南一些的仁怀城渡河。这是中共“鸭溪会议”的决议。为了保证渡河时的侧翼安全,于是就有了攻不攻打“打鼓新场”之争。毛泽东不同意攻打打鼓新场,根本上说,就是不同意从仁怀三渡赤水。然而此时的毛,还没有军事上的决策权,只能去说服周恩来。打鼓新场一仗在毛的干预下,没有打成,但国民党中央军和滇军已从黔西地区逼近仁怀,红军为了保证侧翼的安全,另在仁怀的鲁班场与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打了一场恶仗。这一仗,惨烈不下于土城战役,三十年后,仁怀县地方政府在此地找到的红军烈士遗体,通过辨别能够确认的就有四百多个(参见《遵义地区文物志》)。三渡赤水,红军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三渡赤水后,红军仍然不能攻入四川,又向南迂回到云南的扎西县,在“鸡鸣三省”这个地方成立了“三人军事领导小组”,至此毛才算正式有了参与军事决策的权利。然而红军迂回的圈子太小,阻力仍然很大,以后红军又只好再回渡赤水河(根据《遵义地区文物志》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三次红军渡河都是搭浮桥,二四次渡河则是用船摆渡,也显得去时准备充分,回时显得仓促。好在冬季的赤水河水浅河窄,渡河不难)。红军四渡赤水河后,已不再迟疑,大军直指南下,红军要绕一个更大的圈子,避开四川腹地迂回到川西北去。这一次,才是毛泽东的路线。不过这个圈子绕得实在太大了,首先遭到了号称是毛泽东的学生的林彪的反对。红军渡过金沙江,到了会理后,林彪写了封信给中央,大意是毛的领导不行了,尽领着部队走弓背而不是走弓玄,冤枉路走得太多,迟早会把部队拖垮。要求毛交出军权,随军主持大计,把红军的指挥权交给彭得怀,自己坚决服从彭的指挥。这封信让毛恨得牙梗痒,当时他斥骂林彪道:“你还是个娃娃,懂得什么,必要的路还是要跑的。”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58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差点没有说得清,林彪叛逃后,这又成为人们攻击林彪一贯反对毛主席的证据。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毛的抉择是对的,如果真按遵义会议的决议,或者说按林彪的主意,走直线,走弓玄,通过四川腹地到川西北,红军不定会在渡长江时,或者在其他什么地方被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象湘江战役一样包饺子吃了。不过;
林彪的话也得到了应验,以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到陕北时中央红军只剩下七千人。红军没有被拖垮,倒真是个奇迹。

四渡赤水究竟是不是出奇兵,还可查查老帅们的回忆录,《彭得怀自述》中对四渡赤水只字不提,倒是对娄山关一战记录有加,聂荣臻回忆录中倒是说了。聂作为红一军团政委,又是遵义会议的参加者,算是中央红军高层决策人之一吧,奇怪的是,他当时不知道四渡赤水是出奇兵,过后也不知道,却在解放后听没有参加长征的陈毅说四渡赤水出奇兵是毛主席军事指挥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参见《聂荣臻回忆录》)

结论是:“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文艺作品在塑造毛泽东的神圣形象时的虚构,它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四渡赤水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
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
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
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

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减,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

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是日中午,我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接触,我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经反复拚杀,敌军大部被歼,吴奇伟带领残部企图逃过乌江,除少数人员跟随其过江遁去外,其余尚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我俘获。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并摆脱敌人。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我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我军之际,3月11日,我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敌误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我军,企图再次对我形成合围,聚歼我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为进一步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3月21日,我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引敌向西。我主力则以快速的行动回师东进,于22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次折回贵州境内。28日,红军穿过鸭溪、枫香坝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29日夜,我军先头团1个排利用雷雨掩护,乘竹筏到达对岸,顺利地攻占了渡口,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

渡过金沙江挥师北上。我军南渡乌江后,开辟了进军云南、从金沙江北渡入川的前景。但在黔滇边境有数旅滇军据守,不利我军北进。毛泽东在部署我军作战行动时指出: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首先以部分兵力向黔东的瓮安、黄平方向佯动,摆出东出湖南与红2、6军团会合的姿态,主力则经息烽、扎左,直趋贵阳。此时,蒋介石已由重庆赶赴贵阳坐镇。当时贵阳及近郊守敌仅有4个团,蒋介石感到守备空虚,既怕我乘虚攻占贵阳,又怕我东进湖南与红2、6军团会师,故而急调龙云的主力3个旅兼程增援贵阳,令薛岳兵团和湘军何键部在川黔湘边界布防堵截。在滇军主力已完全东调的情况下,我红1军团于4月9日突然对贵阳东南之龙里镇实施佯攻,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我主力却从贵阳、龙里之间突过敌军防线,以每天120里的行军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15日渡过了北盘江,并相继攻克贞丰、龙安、兴仁、兴义等城。蒋介石对我军神速西进大为震惊,急调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和湘军3个师以及滇军一部,沿黔滇公路对我实施追击。与此同时,原留乌江以北的我红9军团,在胜利完成了牵制任务后,也已进至黔西的水城附近地区。

4月下旬,当我军威逼昆明城下时,各路敌军尚距我3日以上行程。故我乃以一部兵力占领杨村,佯攻昆明,主力即向西北方向的金沙江岸挺进。红1军团经武定、元谋抢占了龙街渡;
红3军团经马鹿塘抢占了洪门渡;
中央军委纵队和红5军团,经龙塘进至绞平渡,其先遣队干部团一部已先于5月3日晚在绞平渡偷渡成功,全歼对岸守敌,并击溃了川军两个团的增援,俘敌600余人,控制了渡口。由于龙街渡江面宽且有敌机骚扰,洪门渡江流湍急,均不利于我渡江,中央军委决定,除留红3军团第13团在洪门渡过江外,红1、3、5军团自5月3日至9日,利用仅有的七只小木船,全部由绞平渡渡过了金沙江。北路的红9军团,也于5月4、5两日,在会泽西北的巧家附近渡过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尾追之敌全部被我抛在金沙江以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狂妄计划,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我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等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其次,我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四渡赤水战役,从总体看是敌强我弱,红军在各路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但是,由于毛泽东等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我军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我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我军的战略计划。最后,我军在运动战中,正确地处理"打"与"走"的关系。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消极避战,实行逃跑主义,只走不打,始终摆脱不掉敌人的围堵。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直接指挥下,我军避敌之长,击敌之短,一再造成敌人的错觉,积极创造战机,大量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没有向扎西的"走"和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调动敌人和造成有利战机,取得遵义地区歼敌的胜利。如果没有以后的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敌之错觉,牵着他的鼻子来回打转,以至将其拖疲、拖垮,使我乘隙实现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

第3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四渡赤水简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3万红军来到赤水河畔,并与堵截红军的川军相逢。毛主席、周副主席、总参谋长刘伯承对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立即抢占附近渡口以摆脱敌人。红军一渡赤水进入云南扎西地区,蒋介石命督察室主任王道元对红军加紧围剿,王赶到贵阳,并调集四十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我方认真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于是,我军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际,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率领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蒋介石闻知此事大发雷霆,命令重兵进攻红军,将红军消灭在乌江以北。毛主席经慎重考虑,决定三渡赤水。红军三渡赤水后又突然调头四渡赤水,将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但红军将疲惫不堪的滇军牵到东面并给予沉重打击。红军主力终于大步开进云南,并从容渡过金沙江,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红军三大主力

中央原计划把彭德怀的三军团改称三方面军,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

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战略撤退,史称“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第一方面军

1930年8月,红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成立了第一方面军。由于该军团负责中央苏区的军事安全,也称中央红军。兵力最高达24个军共7万馀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1932年6月改称红一方面军。

第二方面军

1936年5月,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途中,奉中央命令,组成第二方面军,并将红三十二军(一方面军)编入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共1万馀人。

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

第4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四渡赤水

百科名片

赤水大瀑布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中外。

目录[隐藏]

概况

战役简介

历史背景

突破乌江

战役经过

1.故事

2.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3.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4.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胜利原因

历史意义

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相关歌曲

同名电影

1.概况

2.演员

3.剧情介绍

  

[编辑本段]

概况

  

四渡赤水示意图

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

  参战部队:红一方面军;
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作战结果: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相关介绍: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为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界河。

[编辑本段]

战役简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王明等人 把毛泽东的兵权夺走,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编辑本段]

突破乌江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编辑本段]

战役经过

故事

  当年红军为了突破蒋介石的包围,反复在赤水河渡了四次,终于突破包围 。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伟大的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四渡赤水第一渡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先头部队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进。25日,红3军团抵达土城。26日,红1军团在黄陂洞、复兴场遭遇川军章安平旅、达凤岗旅阻击,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特遣支队徐国瑄部阻击,红军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从丙安回援的红1军团2师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郭勋祺旅、潘佐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和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青杠坡战斗遗址

2月上旬,红军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寻机北渡长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
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

  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人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四渡赤水第二渡

  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

  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夜占领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了敌人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次攻占了遵义城。是日中午,我军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敌驰援遵义的吴奇伟纵队2个师接触,我军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经反复拚杀,敌军大部被歼,吴奇伟带领残部企图逃过乌江,除少数人员跟随其过江遁去外,其余尚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我俘获。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四渡赤水第三渡

  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我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我军之际,3月11日,我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敌误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我军,企图再次对我形成合围,聚歼我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四渡赤水第四渡

3月10日1时,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一个“万急”电报建议中央红军改驻打鼓新场(时属黔西县,今金沙县城)的国民党追剿军王家烈纵队(黔军)。红军总司令、前敌司令部(3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提议成立的)司令员朱德认为:打鼓新场是黔北首镇,又是通往毕节的要塞,黔军比国民党中央军好打,打开打鼓新场有利于中央红军拓展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共中央政治局扎西会议决定创建川滇黔边根据地)基础。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时称前敌总指挥)毛泽东在云南威信县境就构思好把滇军调到贵州腹地来,绕个大圈子把中央红军带出蒋介石大包围圈套小包围圈的绝境,北渡长江(金沙江)去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创建新根据地的战略计划;
同时军委二局戴镜元截获敌方向遵义调动部队的电令,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正从四面八方向遵义、鸭溪、枫香、打鼓新场压来;
同朱德产生分歧。

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收回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权和指挥权,中央红军的每一个军事行动都须经中央政治局召集有20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张闻天接替博古职务后,几乎天天都要召集20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

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在遵义县第十二下区平安乡苟坝新房子(今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四合村民组)召集驻苟坝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部分中革军委局以上首长开会,专题讨论进不进攻打鼓新场问题。会议从早上开到夜间,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其余参会首长都赞成林彪、聂荣臻 “万急”电报建议。毛泽东来了脾气,对主持会议的张闻天说道:“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大长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版195页)。在座的首长毫不客气地顶撞毛泽东:“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81页)。毛泽东离开会议,张闻天搞了个举手表决(电视剧《长征》中有这个场境),结果把毛泽东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表决掉了。深夜,毛泽东独自一人打着马灯,去到周恩来住处,要周恩来晚一点下发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说服周恩来后,又同周恩来一起去说服朱德。

3月11日一早,周恩来提议继续召开20多人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经过争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终于说服参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使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再一次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没有毛泽东当夜此行,历史的结局会改写成另外的样子”(石仲泉·《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4页)。会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成立中央新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周恩来将毛泽东的提议转达给张闻天。

3月12日,张闻天召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议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三人团。毛泽东1943年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说:“在打鼓新场,洛甫每天要开二十余人的中央会议。洛甫提议要我为前敌总指挥……以后组成三人团(毛、周、王)领导”(《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页)。1959年初努力纠正已发现的“大跃进”的一些“左”的错误的时候,毛泽东在讲到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时说:“大多数人也可以搞错的,而一两个人可能是正确的。列宁那个时候有这种情况。我也有许多经验。比如,苟坝会议,我先有三票,后头只有一票,就是我自己。我反对打打鼓新场;
要到四川绕一圈,全场都反对我。那个时候我不动摇,我说要么听我的,我要求你们听我的,接受我的这个建议。如果你们不听,我服从,没有办法。散会之后,我同周恩来讲,我说,不行,危险,他就动摇了,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开会,听了我的了”(石仲泉·《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页)。

苟坝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突围转移(“长征”的提法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彝民区后朱德提出的)中的中共中央,主要是领导红军打仗、求生存。毛泽东在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复执中国工农红军最高领导权、指挥权,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命运实现了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在帮助周恩来指挥军事时,就构思成熟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这个计划是从一渡赤水河、二渡赤水河两次被动转移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不放弃进攻驻仁怀坛厂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反对进攻打鼓新场;
就是希望从长计议,实施把滇军调出来,进滇入川战略计划。

3月13日,毛泽东命令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指挥红十团、红十三团由枫香坝奔袭驻遵义县第十二上区西安镇(今泮水镇西安村)、泮水镇黔军犹禹九旅周相魁团、宋华轩团,佯攻黔西县打鼓新场,是毛泽东实施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之始,目的是把固守在仁怀坛厂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引出来聚歼。彭雪枫指挥红十团、红十三团一举将黔军周相魁团、宋华轩团驱逐到打鼓新场,驻进遵义县第十二中区岩孔场(今金沙县岩孔镇),开展打土豪、建立苏维埃政权。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倾巢而出,向打鼓新场开进;
前锋行进到三元洞,发现主力红军没有去进攻打鼓新场,急返鲁班场修筑碉堡、工事固守。

3月14日,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率领红十团、红十三团奉命由岩孔场赶往鲁班场参加会攻国民党军周元纵队,途经遵义县第十二上区(泮水区)洪关坝(今洪关苗族乡),遭溃驻小坝场(今洪关苗族乡小坝场村)的黔军伏击,牺牲30多名红军战士,当地农民将这30多位烈士掩埋在皂角树梁子山上。时已9岁的老农马光昌述说:他亲眼看见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头剥光了红军尸体上的衣帽,挑到马家沟河中冲洗。那个老头还送给他一顶帽子,帽子上有红布五角星,他戴着跑回家遭到老父亲一顿臭骂。如果皂角树梁子山上埋的是土匪或黔军士兵的尸体,我宁可相信那些土匪或黔军官兵没有父、母、兄、弟等亲人,也不敢相信他们的亲人那么狠心! 3月15月2时,红一、红三、红五军团和军委干部团各部由现驻地向鲁班场运动,对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3个师形成扇形包围,拉开决战态势。目的是要把各方面的国民党军都吸引到黔北来,找个缝隙突出蒋介石设置的大包围圈套小包圈。双方激战至下午5时,毛泽东、朱德接报:距鲁班场西北60里,川军8个团向鲁班场开来;
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鲁班场开进,前锋已到遵义县第十二下区枫香坝、花苗田。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央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县中枢镇(今仁怀市中心城区)、茅台镇转移。16日,朱德从坛厂经怀阳洞向中枢镇行进,前往茅台镇指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第二次挺进川南。如果说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二渡赤水河是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所迫的被动转移。那么,从茅台三渡赤水河就是带有战略性的主动转移。

3月16日17日,中央红军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县。渡河前,毛泽东吩咐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派工兵去二郎滩和太平渡查看二渡赤水河时架设的浮桥是否存在。虽然时任中革军委工兵营营长王耀南的回忆有待考证(因为当时为了摆脱国民党军追击,后卫部队过河后是要毁桥的),但是却佐证了三渡赤水河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迷惑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态势。蒋介石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

3月20日~22日,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3月23日经习水二郎、仁怀三合、大坝、高大坪。

3月24日经小箐沟到喜头的石火炉、李村沟及鱼塘。

3月25日进驻闷头台(今仁怀市喜头镇)竹林湾、 3月26日经土地坎、天子庙(今喜头镇共和村)、火石坪、当晚进住洞口坪(今遵义县芝麻镇竹元村) 3月27日经草皇坝到干溪、到干溪后,朱德命令红九军团,立即移狗(苟)坝西之马鬃岭(苟坝与纸房的界山)为暂时活动枢纽。从28日晨起分两部:一向长干山(今仁怀市长岗镇)、一向枫香坝(遵义县枫香镇)伪装主力活动。

3月28日,朱德再次命令红九军团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枫香坝至长干山至坛厂路上)摆露天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散消息,伪装主力将在此地区诱敌向北出击消灭之的模样,掩护主力秘密迅速南转移。

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指挥下,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中央纵队秘密、迅速地钻过鸭溪至白腊坎不足15华里国民党军封锁线缝隙,转移去黔西县沙土镇后山乡, 3月30日从后山的梯子岩、江口、大塘河3个渡口全部渡过乌江,进入息烽地域,跳出蒋介石精心设置的“绝境”。

3月31日,毛泽东去到红二师,在路旁摊开地图,在图上画了一道从贵州省向东南、向西、向西南,入云南,经昆明附近至元谋、金沙江畔的一长条大迂回的红杠杠,第一次公开他把“滇军调出来”的战略构想。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说:“在茅台附近四渡赤水河,除留一支小部队牵制敌人之外,其余急行军通过枫香坝,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并且分兵一部东击瓮安、黄平。这时候,蒋介石亲自在贵阳督战,慌忙调云南军阀部队来‘保驾’……在部署这次行动时,毛主席就曾说:‘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 四渡赤水河,是中央红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都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帮助周恩来、朱德指挥和在苟坝会议进入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核心后亲自指挥的,一渡、二渡赤水河的过程是毛泽东构思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的基础;
苟坝会议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为毛泽东实施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萧华将军《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本人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笔”,广义上指一渡、二渡、三渡、四渡,狭义上特指三渡,四渡。

[编辑本段]

胜利原因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四渡赤水战役,我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主席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但是,红军一渡赤水后,由于敌情急剧变化和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北渡长江已不可能,又果断率师向扎西集结,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其次,我军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争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四渡赤水战役,从总体看是敌强我弱,红军在各路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但是,由于毛泽东等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隐蔽我军战略意图,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造成了我军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从而使整个形势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变化,终于打破了敌人妄图围歼我军的战略计划。最后,我军在运动战中,正确地处理"打"与"走"的关系。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消极避战,实行逃跑主义,只走不打,始终摆脱不掉敌人的围堵。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直接指挥下,我军避敌之长,击敌之短,一再造成敌人的错觉,积极创造战机,大量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没有向扎西的"走"和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就不可能大量调动敌人和造成有利战机,取得遵义地区歼敌的胜利。如果没有以后的三渡、四渡赤水的"走",就不能加深敌之错觉,牵着他的鼻子来回打转,以至将其拖疲、拖垮,使我乘隙实现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

[编辑本段]

历史意义

  

土城渡口纪念碑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编辑本段]

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第5篇: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征文

四渡赤水过程简介 四渡赤水的结果是什么

本文导读: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台或东入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台,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月中旬,薛岳兵团的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滥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以西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建立新的苏区。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军团分3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续永等地推进。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军团、红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岗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分3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茼、叔永地区前进。川军立即以12个旅分路追截,并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军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军3个旅向贵州省毕节和云南省镇雄急进,企图截击红军。2月2日,右纵队红1军团第2师进攻叙永不克,继续西进,在毛坝、大坝等地遭川军截击。7日,毛泽东等鉴于川军已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酉向东的有利发展。接着,红军印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1路军,何键为总司令,以其主力在湘西“围剿”红2、红6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军队组成第2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线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薛岳兵团的8个师组成第1、第2纵队,滇军4个旅为第3纵队,黔军5个师为第4纵队,在川军及第1路军一部的协同下,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叔永以西地区。
  二渡赤水
  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红军我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
  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这时,第2路军各纵队分向扎西迫近。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毛泽东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方向开进,以吸引追击之川军。

  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4日,红1军团先头部队第1团进占桐梓,桐梓守军退守娄山关。25日,红5、红9军团在恫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1、红3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并在红1军团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溃黔军的多次反扑。接着,红1、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7日,在遵义以北的董占寺、飞来石地区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占遵义城,并控制了城西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高地,这时,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上纵队第59师进至遵义以南的忠庄铺地区,第93师已进至新站,正向忠庄铺开进。毛泽东等当即决定.乘援军孤军冒进之机,集中兵力,求歼其于遵义城以南地区。为此,红军以~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第59师的进攻,主力从左翼向忠庄铺突击,直插第1纵队的指挥部。第1纵队指挥部经红军突然打击,丢下部队,慌忙夺路南逃,红军乘胜发起攻击,迅速将其2个师大部歼灭于忠庄铺、遵义西南及乌江北岸地区。遵义战役从24~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叉8个团,俘敌约3000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在此次战役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
  三渡、四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由遵义再进川南遵义战役后,蒋介石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其部署: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第9军2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2纵队主力3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向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进攻}第3纵队4个旅进至大定(今大方)、黔西地区防堵;第4纵队一部集结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红军向西发展;第1纵队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策应其他纵队作战。此外,第1路军第53师由镇远向石阡推进,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筑堡,阻止红军东进。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今长岗)寻机作战未果。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第2纵队,因其3个师密集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第1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红军遂转兵北进,于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豉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3月21日晚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医。27日,红g军团由马鬃蛉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际,乘虚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河,是中央红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都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帮助周恩来、朱德指挥和在苟坝会议进入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核心后亲自指挥的,一渡、二渡赤水河的过程是毛泽东构思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的基础;苟坝会议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为毛泽东实施把“滇军调出来”战略计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萧华将军《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本人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最得意之笔”,广义上指一渡、二渡、三渡、四渡,狭义上特指三渡,四渡。
  战役结果
  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等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刨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推荐访问:起航 征文 再度 四渡赤水感党恩、再度起航跟党走 征文 四渡赤水感党恩 再度起航跟党走 征文 红军四渡赤水有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