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六大新变化

陈雁飞 周志勇

与2011年版相比,《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有六个方面的新变化。

变化一:明确了以健身育人为本质特征的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全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并根据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明确了以健身育人为本质特征的学科课程理念。具体体现在:第一,凸显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思想;第三,加强了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的思路;第四,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只有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统领下,体育与健康才能达到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的课程目标,从而为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价值。

变化二:凸显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表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其中,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三个维度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变化三:聚焦了核心素养统领下的课程内容结构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促进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在内容结构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五个方面(如图1)。并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如表1)。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以1~2年级学生发展基本运动能力为主,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变化四:整合了运动项目六个方面的内容要求与学习运用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运动项目特性的把握和学习运用,旨在让学生更完整、更全面地在实战比赛、球场意识、角色分工、规则裁判、观赏评价等方面的体验和运用,更加注重项目完整内容在比赛和生活中的深度学习,而不是学习从项目中剥离出来的碎片化知识和割裂化技能。其具体表现为六個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我们要把握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文化、运动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动作技术、组合动作技术等;在技战术运用中,我们要体现基本技术、战术内容的学以致用等;在体能中,我们要设计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练习等;在展示或比赛中,我们要强调在比赛条件下的展示、团队精神和自我发展等;在规则与裁判方法中,我们要注重理解规则、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在观赏与评价中,我们要强化观赏重要赛事、进行简要评价等。在内容安排上,我们更加强调在同一个运动项目各水平之间要体现出逐步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保证各个水平的学生能接受较为完整运动项目内容的学习,通过项目学习、任务学习、主题学习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

变化五:倡导了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大单元教学

如何构建高质量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如何上好高质量的体育课?在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以大单元教学架起连接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桥梁,并明确了大单元是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大单元教学适应动作技能(泛化—分化—自动化—动力定型)的形成规律,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技能,又能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当前体育教学深度变革的硬核挑战,以大单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结构化、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避免把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割裂开来,断断续续实施教学,或在一个时间段内教授不同项目。同时,“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强调要加强课内课后、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学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倡导体育大单元教学是站在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衔接的角度,为国家实用型建设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体魄健康的物质基础。

变化六:构建了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评价举措

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和考试评价的依据,是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工具和评价手段。“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以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了整体刻画和架构,明确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即知识和技术、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战术和比赛、健康意识和行为养成、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敢于挑战和体育精神等综合能力及表现,而不是知识和技术点学习之后的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重点凸显了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的具体表现,对如何评价核心素养等问题予以很好地回应。学业质量标准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科学测评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专项运动技能不同水平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水平,全面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合格标准。

猜你喜欢 学业水平新课标 张水平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2年3期)2022-04-27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2期)2020-06-27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黑河教育(2017年2期)2017-03-07业精于勤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46期)2017-03-0635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数学教学(2013年3期)2013-05-15

推荐访问:大新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