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冬奥相伴的日子

范堡斐

2022年,北京终于成为双奥之城,绽放在世界的舞台。2021年,我欢欣鼓舞地去了北京冬奥组委,有幸在开闭幕式工作部(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担任演出训练主管,承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的演出和训练工作,主要负责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演出训练。演出训练工作是为了帮助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四场仪式前期策划方案的落地实施,设计并制定演员和演出的训练构架和计划,配合导演组及主创团队落实演出流程、应对突发状况和对各个涉及演出工种进行合理调度。

如果说以张艺谋导演为主的创作团队是幕后,那我就是幕后的幕后,在四个仪式现场见证了“燕山雪花大如席”“折柳送别”“冬残奥圆舞曲”和鸟巢地面巨大的留声机,我陪着“它们”一起走过了170余个日日夜夜。在从创作到演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所有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他们把当代中国精神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艺术表达的一种升华形式。

我把经历的这些台前幕后的故事分享出来,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份意外的温暖和感动。

众所周知,任何大型的演出离不开舞台装置,开闭幕式也不例外,尤其仪式中重要的点燃主火炬环节,火炬装置是保证点火仪式成功的基础,更是总导演的创意点,与以往的大型活动不一样,此次为了保障开闭幕式的万无一失,舞台装置(含火炬装置)的研制都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他们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理工科博士,我们私下里称他们“理工男”。开闭幕式演出是在演员、导演、舞台装置的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下运行的,理工男和“搞艺术”的我们大概都是第一次合作,在前期的训练中,我们有过很多次“擦枪走火”,主要的矛盾点都集中在时间安排上。

“万千雪花,竞相开放……”被公众喜欢的雪花火炬装置在我们的训练中,它并不那么招人“喜欢”,为了保障训练的正常进行,雪花装置的运行和演员的排练产生了无数次冲突,导演需要演员在场地的排练时间,演员的表演需要和地屏融为一体,而“理工男”们需要对雪花装置进行调试,测试吊装、旋转的时间和速度,演出不允许任何一方失误。对于安排时间,是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每当我们把日程公布出去,“理工男”总要跑到我们的办公区或者直接在协调会上“抗议”。有一次,某个理工男说:“给我的时间不行,至少需要四个小时,我要测转速,到时候雪花升不起来。”这些人真是张嘴就来,拉大旗扯虎皮,各个环节导演们的训练时间已经摆不平了,这不是来添乱吗?实在忍无可忍,就问他,火炬的转速是多少,每小时都转几圈?“理工男”犹豫了一下,果断给了我几个数据。我拿着他给的数据默默坐回工位,打开手机的计算器开始鼓捣,确实没整明白,出师未捷,这个时间必须给他们了,就这样跟“理工男”相识了。后来,不管是演员通宵达旦的排练还是临时有突发状况,“理工男”们总是毫无怨言地和我们在一起,有万能的他们在,火炬能转、地屏能亮、地仓能开、道具能“飞”,原来之前他们并不是故意“找茬”,就是博士们修炼得还不够,并没有上升到人情练达的境界罢了。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演训工作开展得很困难,开闭幕两个仪式里表演环节80%的演员需要共用,并且这些演员里有70%(近400)的残疾人,其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残疾人艺术团和山东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演员承担了两个仪式所有表演部分的演出任务。受疫情影响,浙江团和山东团在2021年12月才开始了当地的排练工作,当导演们带着排演任务去当地和他们见面了,我心中的石头才落地,并沾沾自喜:训练算是步入正轨,这下高枕无忧了。

第一天排练完,派往两地的导演就给北京发回了训练视频,原来这两个团并不能算是职业的艺术团,浙江团的听障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叉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和务工人员等等。而山东团的听障演员基本没有舞蹈基础,他们全是特教学院的美术生,尤其看到山东团的视频,说绝望不为过,他们就是跳广播体操的水平。当时我已经打退堂鼓了,这可是个国际舞台,浙江团还能练出来,山东团可怎么办?换演员对他们伤害可太大了。咱抗不过那就问导演吧,此时回想,真要感谢导演团队的坚持,我那时的小苦恼跟他们后期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夜夜不休的排练,算是微乎其微了。

导演们不抛弃、不放弃这些“不专业”的演员们,改变了训练的套路,重新分配了演员的表演部分,用专业的演员跟他们互相配合,让我认为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载入史冊的闭幕式熄火环节的“倒计时唱盘”,是用一对对男孩配合的群舞来表现,专业演员和“非专业”演员在一起,尤其这些“非专业”的全是听障演员,他们双方如果不打破交流的鸿沟,很容易“相看两生厌”。“非专业”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短板,只要一进排练厅就是工作狂的状态。第一次集中排练,编导挑了浙江残疾人艺术团的一个男孩,让他和北京舞蹈学院的男孩一起做组合动作,颇有些PK的意思。我正紧张着,一组动作过后,专业的他们“首战”就完败了。败了不说,编导继续火上浇油,请浙江的听障演员介绍下自己,原来32岁的他,本职竟是一名叉车司机。后来的“事发”现场,先安静再涌起了如雷的掌声,我就知道童话故事里的“大团圆”结局很快就要在现实上演了,各种不可能都成为可能。

《未来赞美诗》是残奥会会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重庆特教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孩子们奏响了天籁。回想第一次在排练场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挨个儿手搭肩膀,另一只手抱着乐器,在行进的时候每个人都那么开心地笑着,那一瞬间我就泪目了。   对看不见的他们来说,带来的挑战不只是记谱、排练和演奏,而是站立、队列行走和微笑。

第一次合成排练,30米的距离他们用了8分钟走到位,但是,没找对位置;第一次进鸟巢排练,不到300米的路程,走了近半个小时,哪怕用灯光把演出区域给他们点亮,他们依然找不到位置。第二次、第三次……就这样无数次的枯燥行走,终于在演出前的两天,他们精确无误地走到了演出的准备位。

站在会旗旁奏会歌,一定会给他们近景镜头,就意味着他们所有人都可能出镜,可是他们每个人的微笑“千姿百态”,在我们看来,艺谋导演要的是“中国式浪漫”,孩子们的笑跟朴实自然可挂不上钩。练习微笑,他们需要去摸着老师的脸感受每一块面部肌肉的起伏,然后再摸着自己的脸,大概像捏泥娃娃那样,为自己尽量塑造一个最自然的表情。

刚立春,我去训练基地看排练,是个下过大雪的午后,我看到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站在室外抱着乐器在排练,小手小脸在寒冷的天地里红彤彤的,我噌的一下“火”就上来了,明明给他们安排了室内场地,可以暖和地坐着,这是什么情况?原来,铜管乐器在寒冷的空气中暴露太久可能会被冻住,鸟巢的演出场地算是半户外,他们担心奏出来的第一个音跑调甚至吹不响,为了习惯寒冷,他们需要坚持每天在户外演奏。

演出当天,这些孩子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看不见世界,但要让世界看见我们,让世界看到面对困难不放弃的中国孩子。”

“这是一份人文情怀的会徽,它不是一个大装置,更不是一个通过其他的所有设备拼接而成的没有情感的会徽。这个会徽它和五环是一样的,它寓意着我们所有残奥精神、历届残奥人的那份努力、智慧和拼搏,全部凝聚在这儿。这个节目是我在整个开幕式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意亮点,到目前为止,用最小的一个会徽展现最大的一份力量。”沈晨导演如是说。

残奥开幕式会徽展示环节,《心中的会徽》的残疾人演员是从社会各个行业精挑细选而来的,有盲人小女孩、残健的双胞胎兄弟、作家阿姨、拿过奖牌的退役运动员夫妻、电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爷爷等等,要求他们本色出演。在外场排练,排练场地不是和鸟巢1:1那么大,从近处看,这些从没表演过的演员们确实还能打动我们,大家为了鼓励他们,给予了他们无数个“赞”。可是进鸟巢后的第一次审查,艺谋导演就说:“他们演得太‘小’,大家根本看不到他们在干什么,你们要去调,不然这个创意就不成立!”此刻,距离冬残奥开幕还有5天,距离下一次的重要审查还有不到24小时,如果调整不好,舞台就会失去他们,他们也就无缘冬奥会。我在现场听到总导演的要求,头大如斗,“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这是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啊,这些角色演员全部都是“素人”,别谈表演体系了,三个月陪他们一点一滴地走来,他们目前的表演已经算是“破茧成蝶”了。

然而,机智的导演们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放慢了所有的情景表演,把演员的情绪拉满,最后给两个小朋友足够长的时间用彩笔在盲人演员手心里画会徽,残奥会的会徽对于盲人演员的感知来说,就像在手心里写了一个汉字的“心”,把心握在手中,当所有的演员一瞬间把手心画的会徽向上展示出去的时候,之前所有的“慢”都是在铺垫和叠加之后情感的爆发。他们成功了。

“最小的会徽”,娓娓道来了我们共享未来的决心和力量。这些“素人”演员从一开始演得不行,到开幕式当天的“我行”,他们每个人都做到了突破自我,他们对于生命极限的探索,值得我們每个人好好体悟。

我们的“2022”,简约而精彩,以上的几个故事,关乎我的想当然,我的误解,我的感动和我的希望,每一个向往光明的群体,都值得被尊重。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当代中国民众的缩影,我们终会无惧外界的眼光,只是坚定于自己内心的信念,当你用“中国精神”“冬奥精神”定义了自己,就可以成为照亮别人的星星。

特约编辑 苏 苔

猜你喜欢 会徽理工闭幕式 冬残奥落幕看世界(2022年6期)2022-04-08卜梅玲、荆忠杰作品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2期)2021-04-12会徽公布环球时报(2020-09-03)2020-09-03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2期)2018-03-03第九届中国花博会会徽吉祥物揭晓绿色中国(2017年4期)2017-04-17高冷理工也有呆萌专业高中时代(2016年10期)2017-01-03小康微博互动小康(2016年17期)2016-09-10基于CDIO的“教产结合,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的新型高职理工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6期)2015-12-09闭幕式小樱桃·童年阅读(2015年8期)2015-08-20理工人之歌科学导报·学术论坛(2013年7期)2013-08-26

推荐访问:相伴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