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未来

司马勤(Ken Smith)

谈到创作,因抗击疫情而居家办公未必是一件坏事。当然,没有这些的话,一切都会更好——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我认识的作曲家都曾埋怨,过去几年的经历让他们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只要你备足了自己的物资,居家隔离的日子可以提供给你足够的时间,来提炼出自己的创作灵感。

有时候,甚至可以酝酿出多个创作项目的想法。诚然,一切重新步入正轨还是费了一些时间,但是今年的演出季对许多作曲家来说,都是丰收的一年。有人甚至把过去三年所创作的作品在同一时期推出。早前我们曾谈过瑞奇·伊恩·戈登(Rickylan Gordon),他有两部备受瞩目的歌剧相隔几天在纽约首演。还有黄若,本演出季有两部新歌剧世界首演(在圣达菲及华盛顿特区),再加上他还有几部近期的作品首次在纽约亮相。而我今天要提到的人物,是卡玛拉·桑卡拉姆(Kamala Sankaram)。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疫情,我不太确定我是否会接触到桑卡拉姆这位作曲家。早在2020年,她创作了“全球第一部Zoom歌剧”,名为《全部决定皆由协商一致做出》(All Decisions Will Be Made by Consensus),吸引了不少眼球。作品只有15分钟时长,歌剧描述的故事围绕着几个激进主义者讨论如何策划一场抗疫活动一用的媒介当然就是Zoom——但众人在讨论过程中无法达成共识。歌剧很有趣,同时也很大胆。音乐格调或演出方式中规中矩,但创作概念与屏幕上所展现的视频效果却别开生面。还有,这部歌剧的15分钟时长恰到好处。多年后看到这部作品的观众可能不会找到太多的艺术满足感,但他们肯定能体会到疫情与隔离是多么令人沮丧,以及当一大堆人在网上交流时,所要面对的网络流量拥挤与视频不连贯的问题。

我第二次碰上桑卡拉姆是在现实世界中,今年3月中旬,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一场备受瞩目的首演式上。华盛顿国家歌剧院为了庆祝肯尼迪中心成立50周年,委约了一部名为《石刻的字句》(Writtenin Stone)的歌剧,请来了四组年轻艺术家,每组都必须以美国首都的某个纪念碑或建筑为主题创作一部短歌剧。桑卡拉姆与她的编剧A.M.福尔摩斯(A.M.Holmes)选中了创作于1921年的、鲜为人知的一组杰出女性的大理石雕塑作品。雕塑作品中的人像包括卢克雷蒂亚·莫特Lucretia Mott)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Elizabeth Cady Stanton)与苏珊安东尼(Susan B.Anthony),她们都是为美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领袖。歌剧取名为《崛起》(Rise),直截了当。故事刻意开了个玩笑,讲述的是一个女学童跟着老师与同学参观美国国会大厦时迷路了,偶然遇到了一位“有权威的女士”。桑卡拉姆公开承认,这位女士的角色原型是美国现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整场演出只有女性演员,饰演的角色包括石雕艺术家阿德莱德·约翰逊(Adelaide Johnson),甚至是雕塑中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黄若也参与了《石刻的字句》这个项目。他与编剧黄哲伦合作的歌剧《大地开裂》(The Rt),重温了多年前设计与建造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的争议。纪念碑的设计师林璎(Maya Lin)是歌剧的主角。

一个多月后我与桑卡拉姆的缘分再次延续,但这一次的演出场地一点都不富丽堂皇。在疫情还未发生的日子里(2019年),桑卡拉姆的独幕歌剧《艾达·洛夫雷斯的无穷动力》(The Infinite Energy of Ada Lovelace)迎来世界首演,编剧是罗伯·亨德尔(Rob Handel,也是先前提到那部Zoom歌剧的编剧)。首演版本由纽约州北部的伊萨卡歌剧院(Opera Ithaca)制作,随后也到过美国几个大城市(包括芝加哥)巡演。这部歌剧终于登陆纽约,由新室内歌剧团(New Camerata Opera)主办,在曼哈顿下东区(Lower East Side)面积极小的迪克森剧场(Dixon Place)亮相。这个小小的剧场自称为“前瞻性艺术家的重镇”。

歌剧的故事源自历史,同时也跟当今社会十分贴近。艾达·奥古斯塔·拜伦(Ada Augusta Byron)的父亲就是一生风流的英国浪漫诗人拜伦。为了远离她父亲当年放荡浮夸的私生活绯闻,艾达嫁给了拥有名誉地位的洛夫雷斯伯爵(EarlofLovelace)。事实上,艾达不仅有一位才华横谥的诗人父亲,还有一位数学天才母亲,艾达的数学天赋完全继承了拜伦夫人,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婚后的艾达更被邀参与先驱哲学家与机械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的研究计划。

历史称誉艾达为“全世界首位计算机程序设计师”令人疑惑,因为她于1852年逝世,比计算机发明的日子早了大约一百年。但是巴贝奇提出的“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的分析功能,要比当年的计算器精密得多,而艾达是首位发布利用这种分析机算法潜能的学者。

倘若你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科学论点不太适用于歌剧情节,那么让我们来探索下故事中的感情线吧。即使艾达与丈夫竭盡所能地想要摆脱社会指责,树立社会栋梁的正面形象,但她也面临着一个在19世纪当时惹人争议的决定:是留在家中做一位贤妻良母,还是到伦敦去跟一位并非自己丈夫的男人一同工作,从而惹来更多绯闻。

桑卡拉姆谱写的后简约主义音乐节奏紧凑别说像数学般环环相扣——与《全部决定皆由协商一致做出》形成很大对比,因为后者考虑到互联网数据流量拥堵导致的延误潜在问题。音乐中隐约藏着从古至今的各种流行音乐风格,旋律丰富。我很少有机会像那天一样,只靠聆听就能明白唱词,而不需要频繁地依靠字幕。

但是,《艾达·洛夫雷斯》令我刮目相看的还有着另一个原因:故事很明显地推崇女性赋权,但是这个具有政治色彩的主旨却从未压倒故事中人物的人性。这部作品虽然着重描述坚强的女性,但也刻画出男性角色细腻的感情,显示了他们个人与专业的疑虑,以及面对社会成就与舆论判断的思考。

这个故事是源于那个时代最进步的思想,还是带着对当下的感性审视过去?我不太确定。令我惊讶的是,无论是配器(“乐队”只是钢琴与四重奏)还是戏剧性(可以在任何空间演出,导演处理手法亦相当有弹性)上,这部歌剧显得很轻便。虽然歌唱技巧上仍然传统,演员们在咬字方面却清晰易懂。你可以说这部歌剧没有开辟什么新天地,但它却令人感觉清新。故事情节来源于历史,但这部作品本身似乎引领着未来的潮流。

***

关于回首当年,我应该早一点就提到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1984年,我还在念高中,刚巧赶上阅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那本大名鼎鼎的、划时代的反乌托邦小说(一年之后,这本书就变成“历史小说”了)。1999年除夕,我跟几百万人一起跳舞,正如已故唱作歌手普林斯(Prince)号召大家“像1999年那般狂欢庆祝”那样。百多年前,中国已经赶上潮流:早在1890年代,首部西方小说的中文译本(盡管经过了大量的编辑)已经面世。为什么我的反应这么迟钝,到了后疫情时代才开始阅读贝拉米写于19世纪的、描述公元2000年的畅销小说呢?

我猜原因是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全世界飞来飞去飞得太多了。无论如何,上个月我终于阅读了《回溯过去》(Looking Backward,又译为《回顾》),这部小说让我兴趣盎然。在疫情期间,我重读了不少书籍一加缪的《鼠疫》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这些故事令人鼓舞,因为历史已成往事,那几波疫情早已平复下来了。可惜的是,在贝拉米的故事中所描述的千禧年(也只不过就是20年前的世界),很多问题仍然存在。

小说里有一个伏线令人印象深刻。“韦斯特先生,你喜欢音乐吗?”屋里的女主人询问那位穿越了时空、从1887年到访的时空旅客。朱利安·韦斯特(Julian West)对这个提问求之不得,他相信认识音乐动向可以让他了解过去一百年里人类的进展。他得知的信息如下:现在人人都懂唱歌了,但是大家都不开腔,这就是职业歌手存在的理由。韦斯特先生被主人带到音乐室,给了他一部电话,还有一本根据时间安排好的冗长的每日节目册。他听到了管风琴音乐,但他对看不到真正的管风琴乐器在哪里而感到困惑。

“音乐没有什么神秘之处,”那位女士说道,“它是由善良、诚实和非常聪明的人经手制作出来的。”她更补充道,在今天的社会里有过多的职业音乐家,因此每位音乐家只需要简单地弹奏一小段落就可以了。但音乐可以通过电话每天24小时地播放,听者更能随时点播特定的曲目。

“普罗大众无法接触到真正值得欣赏的音乐,只有社会最受青睐的阶层大费周章后才有机会偶尔聆听一小段落,”她解释道,“想想从前的世界多令人惆怅:为了能听到自己心仪的作品,却先要听一大堆你毫不关心的作品几个小时!”

在小说的其余部分,韦斯特先生充分利用了他的音乐电话,尤其是在晚上。与小说中提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自由主义社会价值观不同,《回溯过去》中关于“未来音乐”的那部分却差不多完全实现了。就像巴贝奇的“差分机”一样,贝拉米的“音乐电话”回应了社会的一种追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尽管他无法捕捉到技术发展的精确细节。

回溯到1880年末,贝拉米也无法预知,大概十年之后,普罗大众确实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聆听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但不是通过电话,而是在留声机唱片上。

猜你喜欢 艾达歌剧音乐 风眼法人(2021年9期)2021-09-18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张学良和墨索里尼千金的一段情女士(2016年8期)2016-05-14歌剧琴童(2009年11期)2009-11-30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童话歌剧琴童(2009年8期)2009-08-12童话歌剧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歌剧琴童(2009年2期)2009-02-26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永不沉没青年文摘·上半月(1993年4期)1993-01-01

推荐访问:回溯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