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的变化和实施建议

冯长运

教育部日前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新变化集中反映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新理念,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初中历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等优良品质指明了方向。

一、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新课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历史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出了历史课程新理念

新课标中,最突出新课程理念的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外,新课程理念还包括四点:一是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课程内容依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时候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是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注重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充分反映人类文明的灿烂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三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提倡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造教学的功能。历史课程评价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为目标;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倡导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三)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新目标

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目标。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将2011年版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调整为核心素养目标更符合历史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的需要、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更符合我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重要新理念;在“课程目标”中对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做了该素养概念界定、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三个方面的说明;在“课程内容”中既依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又首次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以加强学生对中外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特征的总体性把握和比较性认识,并体现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业质量”中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刻画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在“课程实施”中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唯物史观是历史学习的理论指引,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基础条件;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集中体现;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必备的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课程新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解核心素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来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社会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横向来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前者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和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后者是要了解史事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理解、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实证是史家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史料的考订工作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专门技艺。另一方面,历史学作为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学科,要求在实证过程中进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注意孤证不立、论从史出、史与论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等。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有着密切关系。历史理解是指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对历史进行设身处地地感悟与理解,是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的,是历史认识论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关键能力。家国情怀是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一般来说,家国情懷指的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家国情怀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在21世纪,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抱负,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义。

(四)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

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在新课标“课程内容”部分,一是重视思想性、基础性,明确通史叙事。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期各方面的史实,初步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等。二是强调“结构性课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标增加《历史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指出历史课程七大板块内容的核心主题,体现了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将原“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表格调整为“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部分,围绕培养核心素养目标分别提出有利于教与学的要求;课程目标、学业质量等内容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措施。三是新增了立足于历史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内容板块,加强了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其作用是从特定的问题意识出发,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既在时段上纵通又在领域上横通的通史意识。同时借助不同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与课程内容中,前六个板块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板块是历史学习的提升和拓展。新课标中的10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示例既可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也可在其基础上拓展开发。

(五)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所规定和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学业质量指向的是学生通过某一学科的课程学习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涉及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即“学了多少”“学得好不好”,而不是简单地掌握知识点。它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标准,建立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水平划分的基础上。在划分核心素养水平时,要结合历史课程实际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通盘考虑。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对学业质量描述不同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水平等级要求,以“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三类学习内容,从纵向上构成了解决问题难易程度的三层次联系,其要求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前者的表现是后者表现的基础。从横向来看,五个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关系,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形成三个层次的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依据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描述了不同层次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显示不同层次的学业成就所表现的关键特征。因此,学业质量标准也是评价的标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层次的学业质量标准和具体学习模块的学业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凸显了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学业质量标准既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之一,也是其重难点。

(六)增强了教学指导性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前六大板块,将希望达到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系起来,在“课程内容”的每个模块中,列出了“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和“教学活动示例”。“内容要求”大多采用“通过……知道(理解、认识)……”更具有操作性的表述,指出了“学什么”。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等;“学业要求”对标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明确了“学到何种程度”。如“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等形成合理想象,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其意义和影响”。“教学提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体现学习方式与核心素养的联系,强调了“怎么学”。如“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要通过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相关重要史事,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展开。教师要把历代政权的分立与统一、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理解为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重要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学会对史事进行评判”“查阅、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上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科技图片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等。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部分列出了10个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示例,并从教学操作层面展现了其中2个完整的教学案例,体现了真实情境和开放结果及学生参与的特点。在评价建议部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相互促进,呈现了2道经典的客观性选择型和主观性开放型考試样题。这些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的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怎么改进”的具体指导,大大提高了新课标的指导性,有利于教师模仿借鉴,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七)加强了课程关联性

新课标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加强了几个方面的关联:一是与2011年版课标的关联。2011年版课标中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历史课程特性、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史类六个板块的课程内容、“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创新的建议等内容得到了保留。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新时代,新课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理念、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建议、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内容,调整了2011年版课标中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内容,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新精神,反映时代发展新要求。

二是与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上将课程划分为不同层次,在内容编排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方式呈现。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以“点—线”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呈现。这既注意到与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衔接和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不同高度、广度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对接为学生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做好准备。

三是通史类内容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历史课程内容的前六个板块构成通史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是跨历史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基于历史学科的主动跨界,是学习的递进与拓展,从跨学科领域呈现更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拓展学习视野。

四是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历史课程内容的设计既注重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科和社会生活三者结合,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均衡发展。

另外,课程内容设置、学业质量标准与学业水平考试之间以核心素养为纽带实现了有机衔接。

二、教学实施建议

(一)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据此,新课标规定培养目标是要在坚定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历史教学要服务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育人理念,推动育人方式的改革。

(二)聚焦核心素养培养

要把以传授知识、追求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结合“双减”政策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综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要从确立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合作探究和评價学业质量等环节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将“教—学—评”一体化。要采用单元主题、关键问题、大概念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构建适合学情的知识结构;从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通过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陌生、复杂的,甚至是不确定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变革课堂教学方式

设计教学过程要突出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情境下的问题教学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教师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活动类型,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学科方法在真实情境中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要提供典型素材,创设多类型历史情境。如通过展示历史文献、历史影像,参观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再现历史情境、认识历史问题;通过当前国内外发生的事件回溯历史源头探讨历史问题;通过衣食住行、言谈话语等日常生活情境切入历史问题。

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史料;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运用史料解释历史;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叙述的内在含义,分析历史的多种联系,有根据地评述史事,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要运用“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和“示例”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问题。设置的问题应形成递进性的问题链,构成教学过程的逻辑层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提高评价结果的使用效率

历史课程的评价要以历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发挥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评价方法主要有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期末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注重学生在掌握知识、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论证及表述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任编辑 / 李慕绚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学业新课标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年5期)2021-04-28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2期)2020-06-27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年12期)2018-12-22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黑河教育(2017年2期)2017-03-07业精于勤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6年46期)2017-03-0635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数学教学(2013年3期)2013-05-15

推荐访问:标的 新课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