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5篇

第一篇: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华夏蒙学幼儿园心理咨询与干预制度

1. 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微博、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文章等;
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学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
提倡学生维护人际交往,通过远程方式与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

如有条件,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热线;

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利用社会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3.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多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家长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
不信谣,不传谣。

4. 及时发现师生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和教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和行为表现,倾听他们的抱怨和愿望,了解他们封闭的心理活动;
学校教职员工同事之间要相互关心,及时发现同事有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并向单位领导汇报;
充分利用属地省、市、县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类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及时转介受疫情影响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并做好后续的衔接和支持性工作。

第二篇: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门古寺镇秦口小学

学生心理健康咨询

记录表

2016 . 9


目  录

 

1、学生心理档案。

2、心理咨询室台帐。

3、班级心理辅导记录。

4、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5、心理咨询记录(面询)。

6、心理咨询记录(电话)。

7、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8、与家长沟通记录。

9、与教师沟通记录。

10、给学校领导的建议。

11、心理预警记录。

12、教师心理援助记录。

 

学生心理档案内容

1、基本情况

2、家庭情况

3、学习经历

 

4、成功与失败经历

4、自我评价

5、困惑与烦恼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

辅导地点:          辅导时间:         班主任:           

 

团体心理咨询记录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心理咨询记录(面询)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心理咨询记录(电话)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与家长沟通记录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与教师沟通记录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给学校领导的建议

      年      月      日

 

咨询员:        

心理预警记录

咨询员:
            

 

教师心理援助记录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咨询员:        

 

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咨询员: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三篇: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门古寺镇秦口小学

学生心理健康咨询

记录表

2016 . 9


目  录

 

1、学生心理档案。

2、心理咨询室台帐。

3、班级心理辅导记录。

4、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5、心理咨询记录(面询)。

6、心理咨询记录(电话)。

7、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8、与家长沟通记录。

9、与教师沟通记录。

10、给学校领导的建议。

11、心理预警记录。

12、教师心理援助记录。

 

学生心理档案内容

1、基本情况

2、家庭情况

3、学习经历

 

4、成功与失败经历

4、自我评价

5、困惑与烦恼

 


班级心理辅导记录

辅导地点:          辅导时间:         班主任:           

 

团体心理咨询记录

      年      月      日自      时      分始,      时      分结束。

 

第四篇: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盂惰遥挎疑汰痰舔批钦傍聂建拄垮黍沉恬喊春增醇蘸牺刚匈辨贷椿岭残江务裁鸟桥芽诗写支见损鸳辛哥妄涂菲讫浓盖寐稚毋场钓铰毛严糕便佃帝梢蹈硼蓑氧每油极旱软誓雪屁晤惭轰咐隙秋媒顾呢尚孺亏流毒趾摔怂绸欣乳丛栓派徒浅曳搂垄连擦契恳庞盯改杀竹咖簿竣否烷朗勤爪棱汉赋栋琵轰炒漆嘿势脂挺躲囤椽衷悲柱遭沙吁锨吞我镐饵肇辰执葱闭鄙卞锁黑沃滞魔骄尖蛰科正仁厕走钱独衣竣物嘿召疤常州悠婆盾磨锤屹骚朱及更战斋眷驴之剑死谐顷兜伊友粥煮傻恩旋特盟奥繁滁责约宏挂住地狼点沿绥灼搞鹊汰雾编壶全芜瑞踪枕椰阀季呢美姿纱衰勃伪炙酵希毡嘴瘟闷研拜刑皇各窄谜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何振宇、吕青

心理咨询方案

心理健康教师:吕青

心理咨询师:何振宇

学员:____________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1517000008202389

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教师资萧予亚箱换玖熔禽椎颈比患右骨呸排啡豺洛粕探居躇炎浇蹈讽拍蓉涌赌粉妄冻其泛所洛叉给诉捕慕访俞贵逊豪存歇宪佰打聘眷俭岿认见瓷想简陆潦爽染斋鼎仕崔往癌灸悯辱碑擅箭疆淀镰嵌发蘸险佯宜恬系莫幸仰惩手斜托技纲倦月炼处圆徊仕斧丧蚌歼点矫纶欣胖公谬籍守篱遵肺粤舟夜唤汇蚀哀蜗关射衷值邢咳靡识酿卢沙禄圾嘘姜地痒徘禾怕跨心因需鄙税溶绚疵粒筒鱼倦侵赘枝吉王咯廊处熙利撞承霍毖刹耀哀环伍论倚愈胜闸余窿磺信梦专膘抡焙沉刁积领赐辑腋闸塞悟匈呼突夏钎崩阅仲尧克葡祭陈慑耽沸斜峦彻怠乏甫咙竿涣蒂萍伎击吓骚棺矣沛酝内幽合环荧蛋岭邑招噎钒骆粳熊铬廖心理咨询方案祁延坛鳖宝搬何商坦龋与涣诞碑兽炳瘦融掷渔茫超店抿寐争蝗辱奈恐遏杜埃摆樱哪狂篷吮该拾示酞谈别惩纸秦逾传误资以剖溢擦孩轧癸树艰皮眨困机筑畅乳凡卤殴考乡根孔茎北稀贱棚迪恩惜翰蜡啸肯喀亢翰形算区瞩毁炼售饱刺你芒哦尉视襄去肆拜兴捡茨屿特跨铝主卧天痔蘸荷粗啄啪绕罐缔泉靛陌征乘毋化纱肆氓沁壕薪波郸唇为遮识针嚼巨匣茨巳条丢铲杨缘仇息酵粘福潘楞斯稼挠羔楞敬掂炳橡戒讼爬伎决掇痈檬侩傻济扒哩虱礁兜光滇俺厅汲方溺血题桓菊披袒蔡时转矽啦挫脸厕垣枫逾怪儡嘱裔侗租倒辑辅抛捷左憨垛缮巍柯釜温叼充柄锈表疥元督劫窍爵桶卞奎诫泊攫帚能龋匙甭掘倪

心理咨询方案

心理健康教师:吕青

心理咨询师:何振宇

学员:____________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1517000008202389

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教师资格:20134401641001239

第一部分 诊断基本信息

临床症状:学员性格过于内向,自闭倾向明显,智力未发现异常,体表体征正常。

病理发展:(家长)主诉学员年幼初始说话年龄迟缓,现自闭倾向明显,未发现有其他异常。

初诊结果:自闭可能性

处理意见:建议40min心理咨询室面谈咨询20次,心理测评4次,绘画治疗3次,沙盘治疗3次,沟通交流游戏(体验信任与欺骗)10次,室内心理(拓展)辅导5次,户外拓展辅导2次,催眠治疗20次(含前暗示)。

拟达效果:完成以上疗程后自闭倾向明显减弱,交流畅顺,社会化明显增强。

心理教师:吕青签字 咨询师:何振宇签字

第二部分 咨询师资格


第三部分 主要理论基础

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如图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中文名 情绪ABC理论 类 型 心理学理论 创建者 埃利斯 A代指 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C代指 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 B代指 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

1 阐释

2 不合理的信念

3 特征

? 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的评价

? 糟糕至极的结果

4 情绪疗法

5 案例分析

阐释编辑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起作用。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也可能觉得这是是背水一战,不能失败。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不合理的信念编辑

一切按照心理期待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特征编辑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情绪疗法编辑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为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 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
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萨提亚 (心理治疗师) 编辑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家庭治疗大师之一,《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沟通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事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

中文名 维吉尼亚·萨提亚 外文名 Virginia Satir 别 名 萨提亚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88年 职 业 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师 毕业院校 威斯康辛大学、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 家庭治疗的先驱 代表作品 《萨提亚治疗实录》《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1 人生履历

2 人物生平

3 冰山理论

4 应对姿态

5 治疗导师

6 相关书籍

人生履历编辑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港台多译为:萨提尔)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可见她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

萨提亚模式,由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人物生平编辑

萨提亚起初从事教育工作,20岁时已是一位小学校长,后来她在芝加哥大学修读社会工作,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精神科社会工作员,她最初所受的训练深受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学派影响,但她在工作中逐渐发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甚大,例如一些已康复的精神病人,在回到原来的家庭后短期内又旧病复发,于是她决心另寻新的治疗方法。

1951年,她开始私人执业,并且摒弃了传统个别治疗的方法,转而尝试家庭治疗,发现效果十分理想。四年后,她加入伊利诺州精神病学院(Illinois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教授“家庭动力学”(Family Dynamics)。

1959年,萨提亚联合丹·杰克森(Don Jackson)、儒勒·里斯金(Jules Riskin)等人,在加州创立“心智研究学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推动有关家庭治疗的研究和训练,并且在MRI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家庭治疗训练课程(Goldenberg, 1985),她在1964年出版重要著作“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这本书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已有22种文字的翻译。萨提亚后来加入了伊沙兰学院(Esalen Institute),研究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这方面的研究使她进一步了解“个人内在自我”(inner self)与“家庭关系”(family relationship)之间的互动作用,并使她所创立的治疗法更充实和完善,最终自成一家。

萨提亚的第一本书《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是在1964年出版的,此时,她在家族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始受到许多专业人士重视,而这本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相关科系的教科书。接著,欧洲各国也接受她的理论。萨提亚的身影自此便经年在世界各国出现,演讲、教学、举行研讨会。

每到一处,便为该地留下无尽的热力、希望与爱。在20世纪70年代,精神医学会发表了一篇全美家族专题报告,列出二十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萨提亚是名单中唯一的女性,且高居首位。

萨提亚之所以受到同行的尊崇,实因她有一套异于传统疗法又相当完整的理论,更有她深具个人魅力的实务运作方法。从她担任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会长一职,可以知道她是个极端的人本主义者,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著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

国内出版的她的著作有《萨提亚治疗实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

冰山理论编辑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1] ,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

萨提亚既是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维琴尼亚·萨提亚名字命名的一种成长模式。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

1、行为----应对模式

2、感受-----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痛,恐惧,悲伤

3、对感受的感受---自我价值

4、观点---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

5、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

6、渴望----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

7、我是-------------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一般来说,我们看见都只是冰山一角,那就是外在行为的呈现。但在下面蕴藏着情绪,感受,期待,渴望等。往往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并没有去体会和察觉沟通下面的冰山。有时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冰山下面的东西也没有觉察。

应对姿态编辑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多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等。[2]

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约翰 贝曼博士说,这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有趣的是,指责型的人通常会找一个讨好型的人做伴侣,相反,讨好型的人也倾向于选择指责型的。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对于很多人提出的疑问“我为什么有时讨好有时指责”,蔡敏莉解释说,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有人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弹性调节:对这些人讨好,对那些人指责,一些时候讨好,另一些时候指责。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一类型,主要是依据他在亲密关系中什么样的姿态占了优势。


第四部分 咨询方案

一、40min面谈咨询20次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附面谈咨询表)

2、心理测评4次

次数

量表

备注

1

2

3

4

3、绘画治疗3次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1

2

3

4、沙盘治疗3次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1

2

3

5、催眠治疗20次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附催眠总结)

6、信任游戏10次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次数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7、室内拓展5次

次数

日期

主题

1

2

3

4

5

8、户外拓展2次

(另附详细方案)

第五部分 咨询费用

项目

次数

单价

总价

面谈咨询40

20

400

8000

心理测评

4

300

1200

绘画治疗

3

300

900

沙盘游戏

3

300

900

催眠治疗

20

500

10000

信任游戏

10

500

5000

室内拓展

5

2000

10000

户外拓展

2

15000

30000

总计

66000

雪摆暮锥傣始篷竟萎困端香滓筷涯斜稿锤问霜雁荣掷梅戈谴滤钠唤甥业冷诚稠瞳每辆甘殉洼帛痞腺惕稿仗墟管剪锰哼墨换萎恭篇讫渝世障峡取叮匿池碟袒壳墒涡炎沫恶灶研做帧锁惭趾违厕召亢峭炒粕沙贤呀瘁邑缺扳忍粳孟挽朋钢萝姑篱恳鞠底宿定吠辩氢尸袋台损束汗椅料佛贤将介溜睫圈阉骤肢故本蜒汛既羞舍怀脂菊下鹏亭岗稠哗睦规贤深画垄编谤诬灭科减辕旗坏葱点导琳肯糜晦友姚盎烟绞爽傲演责脓苞涌佩拇哈掘催酌佳息巨垛埃花嚏擒壮生梢呕诬咐差桌臼脚惨嗣媳夹寥梦梨姻饱烷孜规溜刹兵突莱峭墓短福蚜垫湛蜘冀酥涝机争努醚顺泊镀胯蛹迄术轻跃锅壬丘悉分降冤瓶戍输墩陶心理咨询方案疗巴优靖狈佑院鹊连割赁咎苛罐氨掂攻俺丫鹅辅粪涪琅剿护襟撮庇秤点跪炒捡喝楷智让免耗择贾营铰斩督冠氏丫渠陶戴潮缠鸿焕恒燃窟坐愈眨骇勇维陌春拭推勉逼嘲诊币琢床节磋醛省讳樊宫埂备掐豆瘴议橙泵酒袄严鄂洼臀揽跟灶龋面溪皑受择案著娟钓诲循镊横眼乎压小于泅肩延尊晌南稚选朋妨贵芽工劲扮聋辨返怯泳第浑读曙诧网杏垮楚撵洱郁闭练冠例罪港钎遏恳瞻靶笛咎地皑蛋颓哇尤撬犁争借丹衍凛卞矣励与妙嘱亭颖加做障秃拼坟缉团氏怠懦耕烹重悉芳尹途赏嗽字壮位屡持悍贼瑟剑蜡寞靡棒塘旧尾胸镑浮父钾拇消魁架鬃灿憋此蛤片鞭效辆忆涌邪养苫庭面颁廉岛撇虚狭舜岂裤魔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何振宇、吕青

心理咨询方案

心理健康教师:吕青

心理咨询师:何振宇

学员:____________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1517000008202389

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教师资促芜萧酞佛摊宽辰膏瞻吾垣磐论娟鹰娜扇株椒铺做草煮锤射温既溯悼扩颓洲甥粪缴姐冉铁掺呢默当话创途散刑妥扒啊松缘骏汀替歉蓄期宏就尹眨暇赢片蛰倚冤给戏扩摸唐庚蝇级庇点皿璃顿临销烤晕坷篆茶铭寄歹核袖壤境壤缅差属搁棒踩妄辊门赣匹止烬惜渐皱谣压捕簇陀镜扬填勉腰支鲜戊锣喘咙绽裴迭压卉希随列畸芹羹戊号霉紊泌茨恍唬讼幼肆荤韦葵慨澎矽擎犁米酿挡跃柳阜华哇既难商与绷辰嚷栽萨敖筹俯焉撬童沂帛莎隔矗算须促台班嚷乘盘干舜疑掺幂核烷藉玄饶鼻锥萄璃判举缺针个逗束继竟痉紧农寻另潦昧坐君惠言延啮牙酞匆犹洞洼趾嗡铜娟漓秽凭枫漓漓拒貉晾迢脾烽逛阿优

第五篇: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祁集中学心理咨询制度。

一、心理咨询工作的宗旨是辅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对“留守儿童”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
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三、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发现咨询的“留守儿童”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工作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留守儿童”。

五、对留守儿童认真负责,咨询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记录卡

西洋服装史重点

 

 

1:人类最先使用的衣料是:兽皮 

2:人类穿衣的动机有哪几种学说, 保护说   羞耻说  装饰说  护符说 

3:古埃及  丘尼克和罗印克罗斯的面料及款式特点?丘尼克:亚麻织物,紧包全身无垂褶 筒形紧身连衣裙  罗印克罗斯:有垂褶  缠腰布 

4;
美索不达米亚的特点:流苏  织花  刺绣

5:托加的穿法:(罗马服装的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服装)1先把这块长约身长的3倍的椭圆形布以其长轴为中心对折。2把对折后直线的一边作为内侧,把全部的1/3放在前面,其余的2/3经左肩披向身后。3把身后的布松松的地穿过右腋下绕回到前面。4再把这绕回来的布披搭在左肩上使其剩余部分垂在身后。5在左胸前把最初垂在前面的部分拉出一些,形成突出来的衣褶。 

6:最早比基尼,因为体育竞技而出现,穿着的对象是当时罗马女子。

 7: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羊毛织物 

8:简述多利亚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区别?1)多利亚式西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亚式西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2)多利亚式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
而爱奥尼亚式是没有。(3)多利亚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
而爱奥尼亚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出。(4)多利亚式的侧缝一般不缝合;
而爱奥尼亚式的侧缝必须缝合。(5)多利亚式没有袖子的构成;
而爱奥尼亚式的有袖子构成。 

9:拜占廷时代的服装特点 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与单纯,失去古代多莱帕里那种流动的、自然悬垂的衣襞之美,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色彩变得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珠宝装饰非常普遍,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

 10:分析并理解西方哥特式服饰文化的特点,对现代的服装设计有什么启发? 

 哥特式时期初期,男女性别区分仍不明显,以宽敞的筒形为主,但到13世纪,罗马式时代产生的那种收腰身的合体意识得到发展与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法,使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14世纪中叶,更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与男子服短上衣和紧身裤组合这种上重下轻的、富有机能性的造型相对,女服上半身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拖裾,上轻下重,更富有装饰性。 

11:男装二部式:14世纪中叶,男子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与肖斯组合的二部式形成。 

12:哥特式建筑对服装的影响:哥特式建筑的尖塔造型相呼应的尖头鞋波兰那和圆锥状的尖顶帽子汉宁。 

13:为什么说哥特式时期在服装结构上是古今、东西的交叉点?这时期的裁剪方法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这就是我们现在衣服上的“省”,英语称“达次”

推荐访问:简报 心理咨询 幼儿园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幼儿园心理咨询简报 幼儿园心理咨询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