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汉画像石中“升仙”之愿(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汉画像石中“升仙”之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汉画像石中“升仙”之愿(完整文档)

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6篇

【篇一】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探析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形象
作者:韩秀秀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9期

        摘 要:汉画像石是在祠堂、地下墓室等建筑壁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汉代一种特殊的丧葬艺术。汉画像石题材多样,其中伏羲女娲艺术形象在汉画像石上屡次出现,图像形式丰富,出土地域范围广泛。文章从类型分布、组合方式演变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继而解析“伏羲女娲”形象在汉画像石中广泛出现的原因,以及形象背后隐藏的内涵寓意。

        关键词:汉画像石;
伏羲女娲;
阴阳调和

        一

        “伏羲女娲”字样首次出现在战国文献中,到了汉代,“伏羲女娲”形象得到了广泛认可,更是作为人类始祖被列入“三皇五帝”之列。关于伏羲,据《帝王世纪》记载:“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春秋内事》曰:“天地开辟,五讳各在其方,至伏牺(羲)乃舍,故以为元。”《白虎通·号》曰:“臣之誅訣,起之吁吁,饥即求饱,食即弃余。于是伏羲仰观于天,治下伏而化之,谓之伏羲也。”从这些古文中分析,伏羲出身颇具传奇色彩,还能安邦定国。

        古籍中对女娲的来历未详细说明,但对其功绩却记载甚多。《帝王世纪》曰:“女娲氏亦凤姓也,承鹿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未有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郭璞注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栗广野名也。”《淮南子·览冥训》曰:“女娲以五色石补天,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
背方州,抱圆天。”正是“伏羲女娲”本身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因此得到当时人民的崇拜和尊敬。伏羲女娲本为兄妹,后为创造人类而成婚,这是汉代流传下来的一则神话。《路史·后记》云:“女娲,伏羲之妹,祷神祗置婚娲,合为夫妇也。”

        二

        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虽有地域差异,但总体来看不外乎两大类——单个出现或两者一起出现。以单个方式出现时,大多为伏羲捧日,双手擎一圆形轮廓;
女娲则左手擎月轮右手持矩,优雅灵动。两者同现时,部分画像石中女娲人首蛇身,双手叠交于胸前,手中无所持;
也有伏羲擎日,女娲托月;
还有伏羲持规,女娲持矩,身边神人、瑞兽环绕,画面灵动和谐。

【篇二】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汉画像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汉画像石艺术,了解相关知识及基本表现形式;

2、了解部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貌、历史价值,培养自主分析、探讨的能力

3、结合历史等学科,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理解、体验汉画像石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判断、了解有关汉画像石的基本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等。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我国汉画像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思路: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过本课欣赏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汉画像石的产生、盛行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等,并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深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了解和认同,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图文资料,结合历史课所学知识,对我国汉代社会的帝王、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大致描述,教师归纳。

2、分单元组学生进行分析及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欣赏评述。

二、发展阶段:

(一)从汉代历史和社会学角度看画像石。

展示有关画像石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学生欣赏图片资料,验证前面所讨论的汉代社会概况,分析画像石中的内容,感受画像石题材内容表现的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二)从画像石的题材内容看汉代社会。

继续展示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讨论。

分组在欣赏的基础上对画像石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和情节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解画像石产生的背景及其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故事等,以画像石为媒介进一步加深对汉代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三)更深一步对画像石、画像砖进行欣赏分析,转入对其所呈现出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的欣赏分析,感受其独特的美感和意味。结合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深理解,但不必介绍过多过深。

1、艺术语言:

平面镌刻、一线为主、线面结合。

2、表现手法:

阴线刻、阳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欣赏教材图片,了解现代建筑装饰忠汉画像石造型元素的运用。

小组讨论分析图片所展示的建筑装饰物的仿画像石造型,说明哪些地方明显的突出了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

造型特点:线条细腻精致、形象简练概括、人物以体态传达表情。

三、课堂练习:

1、分析课本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像石作品,说明自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尝试临摹汉画像石局部图形。

四、总结与拓展:

1、总结学生临摹情况,对临摹中突出画像石特点的同学予以表扬鼓励。

2、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继续搜集有关汉画像石的资料图片,多方面的了解画像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汉代画像石的发展历程,认识和学习画像石中的装饰纹样以及建筑装饰品德特点,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同时认识到中国艺术的博大。

【篇三】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

董良敏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操蛇图像流行于先秦时期,相关记载只见《山海经》和《列子》,给研究者带来极大困难。汉画像石中也发现了少量的操蛇图像,通常被称为“神人操蛇”图像,它的创作源于先秦时期的操蛇图像。本文在对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进行图像志整理的基础上对其做图像学的分析,针对其出土情况、流行地区、图像内容和图像功能等问题,提出了作者初步的见解。

关键词:神人操蛇、汉画像石、巫觋

[作者简介]董良敏(1987-),男,汉族,山东菏泽曹县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08级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徐州市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105信箱 ,221116。151******** ,dongliangmin0408@163.com。

操蛇图像是流行于先秦的一种特殊的图像范式,它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人蛇关系。当时的人们对于蛇怀着恐惧和崇敬的双重心理,于是人们既希望能够将蛇制服,同时也将其加以膜礼崇拜。从操蛇图像上来看,人对于蛇的操控不限于手持(操)的单调方式,珥蛇、践蛇、啖蛇、腰缠蛇等制蛇方式的发现大大的丰富了操蛇图像的内容和形式。操蛇神的记载仅见于《山海经》和《列子》,而《列子》一书通常被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伪书,文献资料的不足给操蛇图像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文献的记载来看,操蛇主要是先秦时期某些神祇与巫觋的行为方式。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图像内容向我们传达了大量汉代及其以前社会的文化信息。流行于先秦时期的操蛇图像在汉画像石中已不再是流行的装饰题材,但在汉画像石中时有发现。一直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汉画像石中的神人操蛇图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图像志没有得到整理,图像的流行地区、内容的释读和图像功能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神人操蛇汉画像石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本文试图对其形式背后隐藏的意味进行初步地探讨。

一、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出土情况

从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神人操蛇图像并不多见。与先秦时期流行的操蛇图像不同,汉代艺术中流行与蛇有关的图像主要呈现人首蛇身的形态(伏羲、女娲等)。然而,神人操蛇图像在汉代并未消亡,在山东地区、淮北地区和四川境内的一些汉画像石中时有发现。

1.山东地区

1959年,山东安丘在修建牟山水库时发现了一座雕刻精美、画像内容丰富、雕刻技法多样的汉画像石墓,由于该墓原在董家庄村北,因此称为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据考,该墓的年代为东汉晚期。墓中发现的汉画像石数量丰富、艺术水平高超,在224块石材中,有103块刻有精美的画像。画像内容涵盖了汉画像石的诸多流行题材,如拜谒出行、乐舞百戏、珍禽异兽、仙人神祇、辟邪禳灾等。尤为重要的是,在东后室北壁和前室封顶石第一石上,(图1)发现了流行于先秦时期的操蛇图像。东后室北壁画像由上下两块画像石构成,神人操蛇图像位于下石。该石画像内容为:左边刻一凤鸟,由九只小鸟围绕着,紧挨着凤鸟的是一虎捕食,口中衔一兽。画像石右边刻有一山,山上有兽,山的右边有一人张弓欲射,山左刻一虎兽人身状神怪。画像中部刻一人呈蹲坐状,双手操蛇,张口衔住蛇身,蛇头向右,蛇尾向左,其下刻一鱼。该墓前室封顶石第一石画像中间刻伏羲女娲交尾图,四周为异兽,右上刻一操蛇神人,与东后室北壁神人操蛇形象基本相同。

a b

图1 董家庄汉墓 [a] 东后室北壁画像 [b] 前室封顶石第一石画像

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位于临沂盛庄街道吴白庄村的吴白庄汉墓,这座砖石结构的墓葬发现了49块雕刻精美的画像石。雕刻技法成熟、丰富,采用减地平面线刻、高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据考古研究者的推断,该墓的年代为东汉晚期。该墓画像石多分布在墓室的门扉、门楣、横额、立柱等处,画像内容主要有女娲、神农、东王公和西王母、青龙白虎、玉兔捣药、仙人云车出行、车马出行等,是汉代艺术以升仙长生为主导思想的体现。该墓前室北壁立柱画像

a b

图2 [a]临沂白庄汉墓操蛇图 [b]局部

a b

图3 [a]嘉祥县刘村洪福院操蛇图 [b]局部

上部刻有一操蛇神人,体形巨大,(图2)神人呈蹲坐状,双手握住一条缠绕其颈部的大蛇,胯下刻一壁虎状怪兽。其下刻神农氏肖像,神农氏双手握耜而立,肩生两翼,两侧各有一只小鸟。其下刻一鸟首兽身状怪兽,最下刻二人。

嘉祥县刘村洪福院早年曾出土一块东汉早期画像石,(图3)纵九十四厘米,横四十三点五厘米,原石现藏山东省博物馆。拓片被收录《中国汉画像石全集》

第二卷,画面内容有伏羲女娲、操蛇和泗水升鼎等。画面分三层,上层残石为伏羲、女娲画像,下层为泗水升鼎,操蛇图像见于中层。操蛇者圆脸大眼,双手操一长蛇,蛇头伸向右边的人物头部,右边人物头戴高冠,身佩长剑,左手执锤,身体似舞姿。

最新的发现丰富了山东地区的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资料。2010年4月,滕州市滨湖镇山头村村东的平山前山坡上发现多座石匣墓,并出土画像石。经过文物管理人员对画像石清理、修复,共组成8块画像石,画像石来自于两座墓葬。画像内容涉及生命树、鱼、阙、泗水升鼎、武士饮酒、西王母、玉兔捣药、九尾狐、三足乌等。画面构图单调,略显生硬,应为早期的汉画像石作品。据考古工作者的推断,两墓的年代一为西汉早期,一为西汉晚期。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石椁的两壁侧板上除刻有双龙、人物、马、二鸟、厥张外,在该石最右侧刻有一双手操蛇的神人。(图4)若考古工作者的推断确切的话,此石当为西汉晚期的作品。

图4 滕州出土画像石操蛇图 图5

另外,山东诸城地区尚有东汉光和年间操蛇画像砖发现。(图5)光和为东汉灵帝的第三个年号,从公元178年到公元184年。与其他操蛇图像不同的是,操蛇神人为鸟首、熊身,双足践蛇,手操一蛇,与传说中的帝俊“鸟首熊身”相似。这块有确切纪年的东汉操蛇画像砖对于研究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流行年代树立了参照的坐标。

2.淮北地区

淮北地区也发现了几块神人操蛇汉画像石。

淮北市临涣文昌宫收藏有两块石雕。两块石雕上的内容相同,为大力士操蛇、践蛇的形象,大蛇缠绕着力士。(图6)由于受到重物的压迫,力士双目圆睁。石雕原为南阁建筑物的底座,据《淮北汉画像石》一书的观点,该石雕应为汉魏后期的遗物。

淮北市梧桐村汉墓出土了一件鼓形器石,上刻乡礼酒礼画像,局部刻有一操蛇神人画像。(图7)操蛇神人头戴平帻,身著短袍的武士,双手操蛇并啖之。蛇形较大,蛇头在画面左部、操蛇者的右边,蛇尾下垂作蜷曲状。

图6 淮北市临涣文昌宫操蛇石雕 图7 淮北市梧桐村汉墓操蛇图

淮北市蔡里集出土一墓前左边抱鼓石,石上刻一头扎发髻、面孔肥硕的巨形神人,他一手操蛇,用口咬住蛇身,蛇头扬起。(图8)拓片收录在《淮北汉画像石》一书,可惜书中未提到原石的出土时间、制作的年代和原石的存放地点。笔者在与徐州师范大学汉画研究专家朱存明教授谈论操蛇图像问题时,朱教授说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就收藏一块神人操蛇画像石,(图9)并建议去看一下。看后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该石为东汉时期的一块抱鼓石,画面与《淮北汉画像石》一书中蔡里集的抱鼓石画像完全相同。可以肯定,该石正是出土于淮北蔡里集的神人操蛇抱鼓石。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对该石的介绍为:东汉,石刻外形呈石鼓状。画面刻一土伯食蛇,土伯为地神,蛇为恶虫,此图有保护墓主不为蛇扰的意思。

图8 淮北市蔡里集操蛇抱鼓石 图9 神人操蛇抱鼓石

3.四川地区

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发现不仅限于山东、淮北地区,在西南的四川地区同样发现了类似图像,而且呈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四川乐山东2.5公里处的柿子湾山崖上分布着一批著名的东汉崖墓葬,由杨枝高于1937年首先发现。柿子湾崖墓现存东汉时期墓葬约一百余座,其中汉画像石崖墓16座。柿子湾崖墓以其雕刻精美的画像石刻和文字题记闻名于世,成为研究汉代画像石及汉代历史的宝贵资料。蛇的题材常常出现在崖墓画像中,可能与古巴蜀人的图腾信仰有关。在一崖墓后室甬道口侧,刻有一神人操蛇画像(通常认为是镇墓神怪),(图10)神怪呈兽首人身状,头上生角,牛耳,吐舌,左手执武器(斧),右手操蛇。

应与先秦时期一手执武器(斧、戈,见淮阴高庄战国墓)一手操蛇的图像有一定传承借鉴关系。另外,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和重庆市化龙桥东汉砖墓也有相似的操蛇镇墓兽雕塑出土,(图11)从而丰富了四川地区汉代神人操蛇图像的资料。

图10 四川柿子湾崖墓操蛇神怪 图11 重庆化龙桥东汉砖墓操蛇镇墓兽

图12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漆棺画操蛇神怪

除汉画像石外,汉代另在其它器物上发现神人操蛇图像。最著名的是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漆棺画。马王堆二号墓的主人是西汉年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主是利苍妻,三号墓主是利苍之子。一号墓的漆棺画绘有一系列的动物和神怪,在云气中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棺盖和棺盖下部发现了神怪、仙人啖蛇、操蛇的画像。(图12)另外,旅顺营城子汉墓壁画有仙人操蛇的图像。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流行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区,即山东地区、淮北地区和西南的古巴蜀地区。山东和淮北地区古属东夷族的鸟图腾崇拜地区,从先秦时期的操蛇图像都与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海外北经》:“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早在先秦时期,这一地区的淮阴高庄战国墓铜器纹饰上就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操蛇图像。西南的巴蜀地区也是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流行地区,古巴蜀人兼有蛇图腾和鸟图腾的信仰,是神人操蛇汉画像石得以存在的文化土壤。

二、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内容及功能

操蛇之神闻知,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列子》所记载的愚公移山的故事现已是家喻户晓,然而人们对操蛇之神多有不解,一般认为此处提到的操蛇神为山神。唐邱鸿渐《愚公移山赋》:“山神操蛇闻之,乃壮其功,深其计,将惧不已,先谒于帝。”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操蛇,夸蛾太行王屋二山之神名也,出《列子·汤问》篇。”尽管《列子》一书通常被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伪书,但它还是向我们提供了研究先秦及汉代操蛇图像的若干信息。那么,是否就能简单的认为操蛇图像就是山神的肖像呢?除《列子》外,操蛇及相关控制蛇的方式的记载主要见于《山海经》。通过整理研究发现,《山海经》中操蛇形象可分为神怪类和巫觋类。

神怪类多为水神和山神。《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沣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神怪,状如人而戴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郭璞云:“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也。”汪绂云:“帝之二女,谓尧之二女以妻舜者娥皇、女英也。相传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二女奔赴哭之,陨于湘江,遂为湘水之神,屈原九歌所称湘君、湘夫人是也。”四海之神也是有蛇相伴的,且多珥蛇、践蛇。《海外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號。黄帝生禺號,禺號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號处东海,是为海神。”《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大荒西经》:“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茲。珂案:此神与北方神禺彊、东方神禺號(大荒东经)似均同属海神而兼风神。”水神多有蛇相伴可能跟蛇的习性有关,蛇在古人会看来是一种神圣的物种,它们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因此人们将水神与蛇相联系。

除水神外,《山海经》中的操蛇神也与山有关,或与《列子》操蛇神一样为山神。《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郝注:案《列子·汤问篇》说“愚公事”云: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操蛇之神概即此。于儿神的居所在夫夫之山,然而他常游于江渊,因此与水也有关联。珥蛇操蛇的夸父神也与山有关,《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另外尚有北极天櫃的彊良,《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鳯。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蹏长肘,名曰彊良。”

《山海经》中的操蛇形象多与巫觋相关,古代的巫师并非人人可以为之,她(他)们往往具有某种常人所不具备的非凡的能力。能操蛇弄蛇便是巫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概因蛇外形恐怖,一旦被毒蛇咬则性命危在旦夕。而巫师却可以把蛇玩弄于手掌之间,在常人看来是神圣的。《说文》:“古者巫咸初作巫”,许慎认为巫咸是巫的发明者。《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
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巫咸显然是十巫的首领,郭璞《巫咸》诗曰:“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术艺是综。采药灵山,随时登降。”巫咸是巫的代表,他双手各操一蛇,这一动作似乎成了巫觋的代名词。

雨师妾为求雨的巫师,《海外东经》曰:“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黒身人面,各操一龟。”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中认为:“黑齿国和雨师妾,一男一女,形象相似,动作相同(皆使蛇,蛇皆一青一赤),表明两者是一对不可分的配偶神。两者夹扶桑树,比肩而立,与扶桑树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场景。如上所述,扶桑-十日是春风测日的表木,表明由黑齿国、扶桑树、雨师妾构成的整个场景是春分仪式活动的反映。雨师妾之名,则暗示这整个场景是一场春社祈雨。” 雨师妾浑身上下用蛇来武装自己,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工具。鉴于水神与蛇的关系非比寻常,故而在后来的求雨巫术中,巫师常用蛇作为助手。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云:“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铸社稷山川,家人祀户,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蛇,八日,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

张光直认为《山海经》本身是一部“巫觋之书”,书中描写的巫师常常珥两青蛇,令人想到半坡巫师“珥两鱼”的可能性。《山海经》中常出现有“两龙”,或者“两蛇”相伴。张光直认为,“《山海经》和《楚辞》里都提到“二龙”或“两龙”,是巫覡通天常用的标准配备。”

从文献上来看,操蛇是某些神怪和巫觋们的行为。先秦时期的文物上发现的操蛇形象也多与二者相关。汉代画像石上的操蛇形象源于先秦时期,其内容也无非是某些神怪和巫觋。我们知道乐舞百戏在汉代兴起,其中有弄蛇一戏,张衡《东京赋》载:“水人弄蛇,竒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注曰:水人俚儿,能禁固弄蛇也。那么,汉画像石中的操蛇形象是否为“弄蛇”之戏呢?这还要根据实物资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汉画像石中的操蛇形象的内容有三类,即神怪、巫觋和百戏弄蛇。

操蛇神多见于先秦时期的画像,如禺疆画像、夸父画像等。先秦时期的操蛇神多呈现人鸟合体的形态,在许多的这一时期操蛇神画像上可以看到这点。随着操蛇图像的演化,操蛇者最终由人鸟合体而变成纯粹的人形,我们认为人形的操蛇图像已经不再是神祇的肖像,而是巫觋的肖像。从现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来看,神人操蛇大部分是镇墓神怪和巫觋形象的刻画。

1.神人尺郭,以鬼为饭

临沂白庄汉墓操蛇形象(见图2)与其它不同,不仅在于其蹲坐的姿势(在青铜器纹饰中常是神灵的姿势),更在于蛇的巨大和操蛇方式的不同。由于蛇的形体较大,重量较重,因此神人将大蛇绕在颈部,这与东方朔《神异经》里记载的神人尺郭相吻合,张道一先生曾在其《汉画故事》一书中提到。汉东方朔《神异经》曰:“东南方有人焉,周行天下,其长七丈,腹围如其长。头戴鸡父魌头,朱衣缟带,以赤蛇绕其项,不饮不食,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此人以鬼为饭,以露为浆。名曰尺郭,一名食邪,师道云吞邪鬼,一名赤黄父。今世有黄父鬼”之所以将临沂白庄汉墓操蛇图像称为是神人尺郭,是因为他体型的巨大和独特的操蛇方式。图中尺郭呈蹲坐状,尽管如此,通过与图像下方二人的对比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体型的巨大。下方二人呈站立状,却不及尺郭蹲坐是高大。文献中记载的神人尺郭是个巨人,“身长七丈,腹围如其长”。明孙瑴编《古微书》中收录《山海经》大人国的一段文字:“按《山海经》:大人国在嗟丘北,为人大,坐而削船。又东海之外有波谷山,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土,张其两耳。郭璞注:‘秦时大人见临洮,身长五丈,脚迹六尺。’《埤雅》:‘东南有人长七丈,名曰尺郭,一曰黄父。’”从郭璞与《埤雅》的注中可以看出,尺郭与《山海经》记载的大人之国有一定的联系。从操蛇的方式上来看,图中尺郭颈部绕一大蛇,与记载的“以赤蛇绕其项”相符。因此,将该石所刻神人操蛇画像看做神人尺郭是可靠的。

尺郭不同于人类,他不饮不食,专以恶鬼为食,正是由于他的这个特性,尺郭画像被刻于汉人墓中的功能就很明确了。汉人将坟墓视作“永恒的家园”,然而阴间也是各种恶鬼的聚集地,尺郭画像的功能就是震慑恶鬼,保护阴间安宁。

2.镇墓神怪,制蛇御鬼

东汉末年的巴蜀地区发现了一类操蛇镇墓俑,镇墓俑多呈人形,图像特征为头上生角,大耳吐舌,一手操蛇,一手执一武器(多为斧钺)。吴荣曾先生根据四川东汉墓分期标准认为,凡出这类操蛇镇墓佣的墓葬均属东汉晚期。不仅限于镇墓俑,四川乐山柿子湾一东汉崖墓发现的神人操蛇画像石也属于这种镇墓神怪。从该墓神人操蛇画像石的图像特征来看,与操蛇镇墓俑并无二致。(见图九)头上生角,大耳,吐舌,左手执斧,右手操蛇。

孙作云先生在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漆棺画操蛇、啖蛇神怪时认为该神怪为一种镇墓兽,并提出镇墓兽与土伯的关系,他说:“我认为镇墓兽和土伯有及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同一物。首先,二者同是镇压墓中的鬼怪,保护墓中的死者。其次,二者的形状及相似。镇墓兽有长鹿角,兽头,身似人。其三,镇墓兽有的作人面形,这是因为它的前身是禹,本来是人。”淮北市蔡里集出土的墓前左边抱鼓石神人操蛇画像就表现的是这种镇墓神怪。图像位于一块墓前的抱鼓石上,抱鼓石是位于宅门入口两侧、形状犹如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建筑构件,汉代常出土这种抱鼓石形状的画像石。据研究者认为,抱鼓石是一种“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的高低。

而从建筑力学的角度来看,抱鼓石主要起到了稳固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具有守卫门户的象征意义。因此,淮北市蔡里集墓室前的抱鼓石上雕刻的神人操蛇画像可以看作如同巴蜀地区柿子湾崖墓操蛇画像一样,是一种镇墓神怪。从图像上来看,他体型巨大,面目狰狞,身后有鸟翼,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称该石神人操蛇画像为土伯食蛇,解释说土伯为地神,蛇为恶虫,此图有保护墓主不为蛇扰的意思。

与尺郭画像的功能一样,操蛇镇墓神怪的功能也是为了镇邪驱鬼和保护阴间的安宁。执斧操蛇与土伯操蛇衔蛇是对蛇的制服,一方面是防止蛇对墓主人尸体的侵扰。古人采取了多种方法来保护死者的尸体不受侵害,其中随葬玉饰品(如玉衣等)是为了保持身体不腐。操蛇镇墓神怪画像也是对尸体的一种保护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蛇钻进墓主人尸体,这是汉代丧葬中防蛇风俗的体现。另一方面,蛇是整个阴间邪恶势力的象征,操蛇镇墓神怪画像的功能便是驱鬼辟邪,保卫整个阴间的安宁。

3.操蛇巫觋,神人使者

古代的巫觋被认为无所不能,他们既非神灵,然而也不同于普通人类,他们是神人、天地的使者,代表神灵向人们发号施令。通过歌舞等技能沟通于天地、神人之间是古代巫师的主要功能。《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巫觋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夏商及其以前的社会,国王、部落酋长和军事首领同时也是巫师。张光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大观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天”和“地”。其关系不是隔绝、不相往来的。古代巫觋的任务便是在世界不同层次间进行沟通。因此他说:“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 战国及汉代,尽管巫觋的地位有所下降,然而在民间和宫廷仍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更主要的工作在于主持打鬼、驱邪、求雨等宗教性巫术仪式。

巫觋自然不同于常人,他们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能力和技巧。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一书说:“巫觋们常自称能呼风唤雨,能使人生病并为人疗病,能预知吉凶,能变化自身为动植物等,能够与神灵接触或邀神灵附体,能够用符咒、法物等作各种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先秦的巫觋多操蛇,因此能操蛇制蛇便被认为是巫觋基本技能之一。一方面,人们都惧怕蛇而巫觋却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常人看来是不可企及的。另一方面,蛇与龙有关,是人们崇敬的对象,巫觋操蛇,用蛇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的工具也就提高了自身的话语权。

巫师操蛇的传统源于《山海经》,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一书是一部 “巫觋之书”,其中描写的巫师常常珥蛇、操蛇、衔蛇、践蛇等。作者认为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滕州市滨湖镇、淮北市临涣文昌宫收藏有两块石雕、淮北市梧桐村汉墓汉画像石中神人操蛇形象为汉代巫觋的刻画。在丧葬艺术中表现巫觋形象,其目的不仅充当死者与神灵交流的中介,而且也通过一定的巫术仪式为死者升仙扫清障碍。汉代人视死如生,升仙长生思想泛滥,因此形成厚葬之风。汉画像石往往勾勒出一个极乐的世界,安丘董家庄汉墓画像石内容就有乐舞百戏、珍禽异兽、仙人神祇等,这是汉人认为的死后理想世界。然而死者不能直接与神灵交流,聆听神灵的教诲。巫觋的出现满足了死者欲与神灵(包括祖先神)交流的愿望。《风俗通义》:曰“男巫掌望祀望衍,旁招以茅。”到了汉代,巫觋主要从事的工作还是祭祀祖先与神灵,充当的是一种中介。死者正是靠得巫觋与神灵沟通,传达升仙的愿望。

然而升仙路上并不太平,汉人认为四方、天上、地下都是极端危险的地方。巫觋操蛇是在举行一种巫术仪式,目的在于清除恶鬼,为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安宁扫清障碍。古代丧葬仪式中,下葬之前有一种驱鬼的巫术仪式。《周礼·夏官·方相氏》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方相氏在下葬棺椁之前到墓室用戈击打墓室的角落,目的是驱除恶鬼。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曰:“《春秋左氏传》曰:鲁襄公朝楚,会楚康王卒,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叔孙穆叔曰:‘祓殡而襚,则布帛也。’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这也说明,巫觋在丧葬仪式中这要起到“祓殡”的作用,即于殡时从事祭祀仪式以驱除凶恶,为的也是让死者顺利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那么,一方面操蛇的巫觋依靠蛇的神圣与神灵沟通;
另一方面,蛇又是阴间一切凶恶的象征。巫觋操蛇象征着他们已经对凶恶进行了有效地控制,保护了死者在另一世界生活的安宁,为死者及早升仙扫清了障碍。

4.乐舞百戏、水人弄蛇

从神人操蛇图像的发展演变来看,整个过程体现了由神圣到世俗的发展线索。起初,蛇害严重,人们对蛇即怀有敬畏的心理,又同时希望将其制服。原始的制像具有巫术的功能,在人们发现有些鸟类食蛇的天性后,将鸟衔蛇、践蛇的图像制造出来,目的是施与巫术用来制蛇。后经一系列神化,鸟与人结合,形成人鸟合体的操蛇神灵,这样的造神过程体现了古人的灵感思维。战国以后到汉代,随着“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操蛇神不断退化形成了人形的巫觋操蛇图像。这时,巫觋操蛇仍具有一定的神圣性。随着巫觋的地位不断地下降和乐舞百戏的发展,操蛇的巫觋最终沦落为耍蛇弄蛇的艺人,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风光。张衡《东京赋》里记载的“水人弄蛇”已经成为专供人们娱乐的乐舞百戏。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嘉祥县刘村洪福院出土的东汉早期画像石操蛇图像就属于弄蛇一戏。图中两人在表演,一人双手操一长蛇,蛇头伸向右边的人物头部;
另一人头戴高冠,身佩长剑,左手执锤。二人表情丰富,圆脸大眼,右边一人在翩翩起舞,说明他们在表演耍蛇弄蛇的技术,应是“水人弄蛇”一类乐舞百戏的刻画。汉代有“东海黄公”的角抵戏,《西京杂记》载:“有东海黄公,少时为术,能制御蛇虎。佩赤金刀,以降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备,饮酒过度,不能行其术。秦末有白虎鉴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
术既不行,乃为虎所杀。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汉武帝时期的黄公戏讲述东海黄公的故事,其中必然包括黄公制蛇的故事。由此可见,黄公制蛇已是汉人的一种娱乐节目。

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百戏弄蛇图也向我们证实了汉代弄蛇之戏的存在。集安高句丽长川1号墓壁画发现一幅百戏弄蛇图,图中一女子正在抚琴,伴随着琴声,一条大蛇从她前面游过,旁边一男子正在舞蹈。蛇的动作可能是由琴声控制的。在今天的印度,耍蛇人通过神秘的笛声控制蛇的动作,这一方式很可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结语

神人操蛇并非汉画像石的流行题材,但这一非主流的题材却向我们揭示了汉画像石的创作主导思想。孙作云认为,汉人的升仙长生思想及与此相关的打鬼辟邪思想是汉代画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李泽厚认为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艺术的灵魂是“蕴藏着原始活力的浪漫幻想”。这正是楚人“信鬼而好祠”的体现。神人操蛇汉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有镇墓神怪和巫觋,百戏弄蛇表现较少。它的创作体现了汉人在丧葬仪式中打鬼驱邪的需求和升仙的理想,二者相辅相成,与汉画像的主要创作思想是一致的。神人操蛇汉画像石体现了汉人渴望通过操蛇神怪和操蛇巫觋图像所发挥的功能,在另一世界得到安宁的精神信仰。

注释

【篇四】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汉画像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汉画像石艺术,了解相关知识及基本表现形式;

2、了解部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貌、历史价值,培养自主分析、探讨的能力

3、结合历史等学科,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理解、体验汉画像石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判断、了解有关汉画像石的基本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等。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我国汉画像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思路: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通过本课欣赏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汉画像石的产生、盛行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等,并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深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了解和认同,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图文资料,结合历史课所学知识,对我国汉代社会的帝王、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大致描述,教师归纳。

2、分单元组学生进行分析及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欣赏评述。

二、发展阶段:

(一)从汉代历史和社会学角度看画像石。

展示有关画像石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学生欣赏图片资料,验证前面所讨论的汉代社会概况,分析画像石中的内容,感受画像石题材内容表现的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二)从画像石的题材内容看汉代社会。

继续展示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讨论。

分组在欣赏的基础上对画像石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和情节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解画像石产生的背景及其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故事等,以画像石为媒介进一步加深对汉代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三)更深一步对画像石、画像砖进行欣赏分析,转入对其所呈现出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的欣赏分析,感受其独特的美感和意味。结合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深理解,但不必介绍过多过深。

1、艺术语言:

平面镌刻、一线为主、线面结合。

2、表现手法:

阴线刻、阳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欣赏教材图片,了解现代建筑装饰忠汉画像石造型元素的运用。

小组讨论分析图片所展示的建筑装饰物的仿画像石造型,说明哪些地方明显的突出了汉画像石的造型特点。

造型特点:线条细腻精致、形象简练概括、人物以体态传达表情。

三、课堂练习:

1、分析课本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像石作品,说明自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尝试临摹汉画像石局部图形。

四、总结与拓展:

1、总结学生临摹情况,对临摹中突出画像石特点的同学予以表扬鼓励。

2、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继续搜集有关汉画像石的资料图片,多方面的了解画像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汉代画像石的发展历程,认识和学习画像石中的装饰纹样以及建筑装饰品德特点,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同时认识到中国艺术的博大。

【篇五】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汉画像石的考古研究分析

汉画像石的历史价值
在我国,汉画像石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大的区域:一是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地区;二是豫南、鄂北地区;三是陕北、晋西北地区;四是四川、重庆、滇北地区。全国范围内汉画像石的发现数量,大概在六千余石。现代研究汉画像石的学者,把这些汉画像石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主要有生产活动、社会生活、历史故事、远古神话、天文星象、祥瑞辟邪、图案装饰等,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画像石以不同的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和法律,成为形象化的汉代史料、汉代百科全书。
1973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王寨汉画像石墓出土一块画像石,上刻一彗星图。此图刻绘在前室石梁下面,画像左边刻有背负日轮的一只阳乌,东边刻一满月,月中有蟾蜍。画像表现的是日落月升的傍晚,日月之间刻有六星连线组成的“∪”形,是省略化的天庙星。月亮右边又有六星也有线相连,是与天庙星相邻的东欧星。东欧星上下各刻一彗星,两彗星皆彗尾向东,彗头向西。依照古代星图,天庙、东欧为南宫朱雀十七度张宿统辖的二星。《后汉书•天文志》载:“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为楚,是周、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俱攻破南阳……光武兴于河北,复都洛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研究者魏仁华先生认为,此图所绘,即是新莽地皇三年出现于张宿的彗星,而且较《后汉书》的文字记载更为形象生动。文图相映,为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的画像石中,首次发现了一幅描绘汉代刑徒的画像。“画面周围有执笏而坐的官吏,中间在腰佩弓箭手执长刀的武士围绕中,有一群蓬头散发的人,其状悲惨,有的被一个或两个手执长刀或三角刀形器的武士揪住乱发,有的匐伏地上,有的没有头发,这些人就是汉代的刑徒。
古人不剃发须,剃掉发须是判罪的刑罚”,这幅画像就表现了对刑徒髡发的情景。汉代刑徒是官府手工业的重要劳动力,还从事国家的各种劳役,是和农民、手工业工人一起创造汉代物质文化的大军。研究者认为刑徒画像是研究汉代阶级关系、政治、法律等的珍贵形象资料。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出土的有纪年的汉画像石刻,则以直接的方式、可靠的形式把历史的瞬间清晰地刻录在了石头上。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全国有纪年文字的汉画像石刻有七十多处。南阳也有发现,如唐河郁平大尹墓主室中柱上刻“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始建国天凤五年十月十七日癸巳葬千岁不发”,天凤五年即公元18年。纪年汉画像石刻准确地提供了墓主人的姓名、官职、下葬时间、地点等,对研究画像石墓的断代、汉代职官制度、民情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汉画像石作为一种成熟的石刻艺术品,在中国美术史、雕塑史上的地位也不可小觑。由于年代久远,汉画像石成为保存下来的研究汉代绘画的实物资料。由汉画像石可以看出汉代绘画的特色:题材多样,形式独特。石刻与绘画相结合,既表现了汉代美术的多样化,也表现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其吸引力和震撼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是在汉画石刻艺术的款式、透视方法和精神境界三位一体完整地出现后才得以真正形成,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品种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完善的”。“中国画成熟于汉代,中国画成熟的标志是汉代石刻画像艺术”。
汉画像石的文化价值
汉代画像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衍生产品上。汉代画像石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独特的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奠定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汉画像石的制作,包括绘画和雕刻两种技法。既有绘画的经营布局,又有雕刻的刀工笔法,两者相得益彰,创造出汉代这一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具体来说,汉画像石在画面的布置上,既有散点透视的效果,又有留白的处理,完全是绘画的手法。而一块成型的汉画像石,又完全是一件雕刻作品,是浅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类。刀笔结合,创造出汉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伟大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赞叹说:“唯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在艺术形式上,汉画像石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其表现内容,既有神话传说、仙人故事、祥瑞异兽,又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狩猎、农耕、收获、采莲、纺织、酿酒、冶铁、车骑、百戏、宴乐、市井等。这些题材内容以恢宏的气势、疏朗的布局、生动的造型、夸张的变形表现了一个质朴与华美、现实与虚幻、工整与随意、外张与内凝对立统一的精神世界。王建中先生认为,“作为世界东方文化之光的艺术,它(汉画像石)集中国先秦绘画艺术之大成,开辟了中国古代线描、雕刻、彩绘艺术于一体之先河,形成了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从而“拓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内容”,“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技巧”,“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实基础”。
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影响深远,可以说从古代到现代,从精神到物质。汉画作为南阳独特的文化遗存,它的各种衍生品也以其独有的艺术品味成为人们收藏的佳品。汉画像石在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为例,该馆的文化产业,以汉画开发为主。因这个博物馆的馆藏特色就是汉画,所以,产业开发也是围绕汉画来展开的。开发的产品主要有金箔汉画、丝帛汉画、汉画拓片、汉画礼品书籍、汉画扑克等十余类四十几个品种。
因为文化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丝帛汉画和汉画礼品书籍更是成为河南省文物局指定的对外交流馈赠的专用礼品。南阳市博物馆根据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像,开发了七盘舞、建鼓舞、长袖舞等汉代乐舞展演项目,开辟专门场地进行表演,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寓雅于俗、寓教于乐,取得了不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汉画像石以其在考古、历史、文化三方面的卓越价值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本文作者:徐颖 单位:南阳市汉画馆

【篇六】汉画像石中的“升仙”之愿

汉画像石中剑文化的研究
作者:王琼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85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2

        摘 要 汉代是剑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从军事实用性逐渐过渡到生活娱乐性,汉画像石中有不少图片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现象。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汉代这一特殊时期,汉画像石中剑文化表达的现象和主要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使人们认识和了解剑文化在汉代时期的发展状况,同时对剑文化的传承以及为现代剑文化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剑文化 特征

        画像石简单的说就是刻在墓中的画像。“画像石可认为是刻在石材上的画。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还应包括墓葬封土中的祠堂)、石胭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1]”。张道一先生将汉画像石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人间社会,其中包括人物造型、世俗生活、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历史故事、生产劳动、战争狩猎、楼阁建筑、装饰纹样九个小方面;
2.自然风采,其中包括禽兽虫鱼、花木山石、日月天象三个小方面;
3.神仙世界,其中包括神话传说、祥禽瑞兽、人神之间三个小方面[2]。它包罗万象,将汉代人的生活场景、自然风光和鬼神图腾等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人更直观的了解当时社会的现状。在汉画像石中,可以发现很多与剑有关的画像石,有佩剑武士图、剑舞图、击剑图和跳剑图等等。这些与剑相关的画像石丰富了汉代剑文化的内容,展现的剑文化在当时开展的状况。

        一、汉画像石产生的条件

        汉画像石的产生汉代历史的产物,与当时经济和政治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综合产生的时代结晶。

        (一)经济的发展对汉画像石的促进

        西汉初期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在经历过秦朝残暴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已经困苦不堪,后经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云集响应。动荡、战乱的年代使社会生产发展停滞不前,最后由汉高祖刘邦结束了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局面。中国由此进入了第二个相对完全的统一时期。西汉初期,为了使战争带来的萧条经济得以复苏,统治者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生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从“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3]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4]。国富民强的汉王朝开始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和更高精神享受,汉代人们不满足于当世的荣华富贵,渴望享有永恒的幸福,永享极乐,于是他们就把墓室改成生前享乐环境的样子,厚葬之风大炽。而且汉人信鬼神,认为人死之后在墓室中刻有升仙图,就会羽化成仙,进一步促进画像石的产生。其农业、商业、水利业、手工业的大力发展,为画像石墓的兴起做了很好的铺垫。

推荐访问:汉画 像石中 ldquo 汉画像石中的 升仙图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