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改革开放成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身边改革开放成果,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我们身边改革开放成果

我们身边的改革开放成果3篇

第一篇: 我们身边的改革开放成果

试卷代号:5001,7008

上海电视大学2010至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答题纸

2011年6月

一、作为期末考试的论文基本要求(详细要求请参见考核方案):

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在社区生活变化的实际,联系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这里强调,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一个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不能以单纯的理论代替,更不能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

2.  文章要求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3.  字数在2000字~3000字之间。

4.  题目自拟。

5.  论文考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若发现抄袭或雷同现象,一经查实,以零分计。

6.  A4纸打印并统一打印格式。学生提交论文的时间结点为六月七日前。

二、论文需打印在试卷上,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宋体加粗;
字号:小三号。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三、请同学们下载此模版,不要删除本页(相当于封面)。论文考的内容从第二页开始。文章打印后,将第一页左侧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改革开放改变我们生活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1979-2009年,在这不可复制的30年里,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如果说1949年天安门的礼炮声宣告中国人民永远地站起来了,那1979年一位伟人在南中国海边画下的“一个圈”则显示了中国向封闭与落后彻底说再见的决心。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选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其年度人物时,也许并没能想到他会给这个东方古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3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身边也发生了具大的变化,身边的一切让我们感觉到改革开放的春天吹遍了大地。翻开身边的像册,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变化,人民的变化,生活的变化。

先说衣吧,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衣柜里的颜色,由绿、蓝、黑、灰等几种单一的“灰”色调,变成了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衣服的面料,由原来的粗衣粗布变成了的确良,再变成了名目繁多的各式面料;
衣服的制作,由原来的自己或者裁缝裁剪,变成了如今的追求品牌,国际品牌在国人衣橱中也不再少见;
衣服的式样,由原来的中山装、军服,变成了现在的个性化式样,露脐装、哈韩服等站到了流行前沿,尺度之大胆不断挑战国人的眼球。

现在的国人对六七十年代,那种一年难得添上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都是别人剩下旧衣服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现在的年轻人也不能理解,那种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同龄的孩子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整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穿基本上是随心所欲。而在30年前农村,离家较远的同学是要住宿的。而住宿的同学必须自带口粮,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一周的伙食。这样就辛苦了老实的农民父母们,他们必须努力种地打粮食,然后用来之不易的粮食去换粮票。当时粮票中粗粮和细粮的比例是3:7,但学校一般都做细粮,吃不完的粗粮就让孩子们带回家去。过了两天就又拿着细粮上学去了。这可就苦了在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细粮都被哥哥姐姐拿走了,只剩下了粗粮,所以他的食物都是粗粮。大家想想看,一个不大的孩子,整天吃那粗糙的粮食,就着不多的菜,试问一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能承受那样的生活而毫无怨言。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中都少不了饭桌。只有吃的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和谐生活。然而,不同的年代,饭桌上的东西却不一样,佛曰:“一粒米里看世界”,从餐桌上的变化,不难让我们为这30年的发展感到惊喜:70年代,餐桌上的食物没得选择,国人以吃饱为第一要念;

80、90年代,主副食品逐步充裕,我们偏爱下馆子,点肥肉、蹄膀等大鱼大肉食品,一是爱吃,二是有面子;
21世纪初期,国人的健康观念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讲究回归自然、健康。

现如今的社会,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讲究食、味、器、境,要原料全、味道好、放在合适精美的器皿里,还要讲究吃的环境,原先那种吃不饱或者只求吃饱的日子真是远去了。

说完了食,我再说说住。住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居者有其屋”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梦想,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有“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著名诗句。二十年前,我们家平房,面积小而且年久失修,参差不齐,院子被自建小房分割的七零八落,有些地方的通道将够过一个人,苦不堪言;
而如今虽说不是洋房、别墅,但是自家的小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纳冰取暖是空调,与过去相比已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了。

最后,我再说说行。作为普通市民,平时接触最多的出行工具就是公共交通了,30年来,上海的公共交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公交车由原来的下雨天到处漏雨、车后拖着长长黑烟的巨龙车变成了冬暖夏凉的沃尔沃客车;
公共交通工具由原先单一的公交车发展成了公交车、地铁、轻轨、磁悬浮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
而被称为“城市名片”的出租车也由原来的奢侈物成了大众交通工具,车型也由原先的夏利变成了现在的桑塔纳3000、帕萨特……

我是一个出生在90年代的人,并没有看到或是感受到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变化发展,但是在20年的时间里也让我感受到了开放30年的具大改变。

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跟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们都拥有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大家都住在老式公房里,和许多人一样,一个门进去住着两家人。而我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从小和哥哥一起玩到大。还记得小时候家门前有个小花坛,周围是一圈水泥围的柱子,经常和哥哥翻到小花园中玩耍,那是幼年时最开心的时候。当时哥哥家有一台电视机,我也吵着让妈妈买一台。再看看现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每个小区里的绿化都有专人精心的呵护,美丽的围栏,鲜艳的花朵,茂盛的植物,而现在每家每户大概都有一至两个电视机了吧。

30年来,关于吃,穿,住,行有着太多的变化。从没的吃到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出门步行到坐飞机,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蜗居斗室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米的居室等等。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一种生命力,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的速度让国外的一些国家都为之惊叹!

30年,改革开放站到了而立的节点上。30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过去的30年,激荡而伟大。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30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赞叹。

第二篇: 我们身边的改革开放成果

我身边的改革开放故事征文

  阳春三月,余杭塘河两岸桃红柳绿,还有红花檵木,海棠樱花。当我漫步在生机勃勃的河边游步道,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踢腿弯腰、谈笑聊天的时候,心中的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20XX年我卖掉东山弄的房改房,买了西溪里的房子。当年这里还是一片田地,显得有些荒凉,虽然离市中心远了一点,但主要是看中这儿的田园风光,安静、绿化和河道。到20XX年1月就迫不及待地搬进了新居,也正是河边那条游步道的诱惑。

  当时,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杭州打造成“东方的威尼斯水城” ,把杭州的河道两岸修建成游步道,供市民休闲健身之用。那时西湖区任务繁重,河道众多,而新小区沿河开发建设是开发商的卖点,有的小区干脆就把河道岸边圈进小区,搞些绿化,建些小公园,作为小区居民自有的活动场地。为此,区机关各部门、有关街道都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去小区与居民沟通做思想工作,大约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把广大居民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上来。

  沿河游步道的建设热火朝天,喜报频传。拱墅区的游步道从武林广场沿古运河走到拱宸桥,江干区的游步道从新运河走到三堡船闸,西湖区的游步道从余杭塘河、五常港河、沿山河走到西溪湿地,宛如两条绿色绸带镶嵌在河道两边,向远方延伸……不仅让居住在河道两边的小区居民感到满意,就连外地来杭的亲戚、朋友和游客都感觉到杭州人太幸福了,好羡慕。

  虽然河边游步道建好了,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路灯。政府便摸准了居民的脉搏,第二年就加装了路灯,现在基本上河道边的路灯都装好了,夜幕降临,游步道的路灯就亮了,三五成群的邻居有说有笑,散步聊天,休闲健身,过着舒心的日子。

  改革开放走过40年,改革成果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享受。我在感谢党和政府政策好的同时,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杭州人也要为杭州的建设出一份力

第三篇: 我们身边的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个人日志 2010-05-11 20:47:49 阅读18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大大的发展了,不仅如此,还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的融合与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同时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世界各大强国的经济的侵入中国不得不出台各大方案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严峻的问题,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尽如人意,各大工厂随着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但是污染问题在上个世纪却不怎么有人问津,直到大量的河水被污染,大片的森林森林被砍伐,围湖造田,造厂,使得大量的湿地遭到了破坏,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开始意识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如此如此,还有很多,值得警惕。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在知道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总结经验,但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财富。

想想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中国是何等的衰败,持续十年的经济倒退是中国陷入了最低谷。但反观现在,中国能屹立世界经济之林并占有一席之地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各项科学实验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等等一系列好处,都与中国经济增长有关,想想这改革开放的30多年,而经济增长也只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点好处罢了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变。资本主义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其带来的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非常可人,它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同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它还使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这30年几乎超过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社会进步。这样的巨大进步值得欣喜。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当真是一样新奇而又充满挑战的国策。当时的反对或许有些道理,但现在我们真应该感谢小平同志大胆的决策。因为这项措施优惠了每个中国人,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措施。它开创了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先河,为后人提供新的方法。中国改革开放自经济改革开始,自从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以来,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改革阶段。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改革,都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后中国还会进入政治改革阶段,这种安排也是坚持了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发展中国,大胆中求稳步发展。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可谓迅速,在三十年里,大部分地区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都可实现温饱,更有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小康,这都与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大力的发展经济成为了最大的任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现代的经济改革结合在一起,都为增强经济而服务。想当年,小平同志就曾说“大胆改革”,可见其先觉先知,在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后,改革开放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观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都与改革开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大胆的继续坚持这条路线将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实行的国策,或者随着世界一体化,中国将更大程度的去融入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获得巨大的利益之后,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入世贸中国将更加警惕的去看世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虎视眈眈,令中国更加的坚定信心走好改革开放,但面临的问题也同样要随时应对,不断地总结完善才会更好。改革开放后,短期经济增长均衡性矛盾突出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没有被有效率的分配,或者说没有被公平分配。即“二八现象”,我国所创造的80%的利润被20%的人所分享,可以看出,这是突出的矛盾,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合理的去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没有很大的改变。总体上看还是基本延续了一种粗放型增长的格局。所以许小年教授有一个很合理的判断,叫做“老周期下的新增长”。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而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尽管还是讲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积极的,两年贷出5万多亿元怎么也不能说是稳健的,而是一种过分的冲动,冲动加上结构性的扭曲尽管带来了短期的高涨和局部的热潮,但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当然还有其他问题,包括政府潜在的债务风险、包括我国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全社会综合投资效率低下,这都是影响经济短期增长,从而会对长期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不仅如此,再有的的问题就是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改革的不彻底使我国承受的代价越来越大。而且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合理的转移支付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增长特征,这会对中国的中长期增长形成挑战。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这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所有省市的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的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在支撑,而先富阶层和企业家所缴个人所得税远低于其收入水平,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的经济在市场配置方面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应该总结经验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才不会出现严重的漏洞,并且可以有效的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大力坚持改革开放这国策,它适应我国的国情,更能有效地发展经济,与世界能更好的共同发展。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成果 身边 我们身边改革开放成果 我们身边的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我们身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