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启迪有哪些【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启迪有哪些【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启迪有哪些【精选推荐】

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有哪些3篇

第1篇: 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有哪些

执着追求理想作文


  执着于梦想,就应有该有的翅膀和力量,搏击长空的背后,小编收集了执着追求理想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执着追求理想
  梦想是什么?我曾经简单地以为梦想,就是我长大以后,想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什么事情;对于梦想的实现,曾经我幼稚地以为只要长大工作后,儿时的梦想就会实现;然而,当我读完《狼王梦》后,明白了实现梦想付出代价的,有的梦想即便付出生命也未必实现。
  《狼王梦》这本书,讲述了一匹叫紫岚的母狼生了三匹公狼:黑仔、蓝魂儿、双毛,和一匹母狼:媚媚。紫岚的梦想就是让孩子当上狼王,她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用尽力量,把每一个儿子都培养成非常优秀的公狼,但是命运过于残酷,希望一次一次变成了失望,在非常接近成功的时候,三匹小公狼都一个个死去。但是她没有灰心,至死不悔,把希望留给女儿的下一代,甚至为了梦想放弃了亲情和生命。
  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紫岚,不仅因为她有着一颗崇高的母爱之心,更因为她心中怀揣一个当狼王的梦想,并且尽管她梦想不断的破灭,她还是为了梦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这是何等的感人,也让人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人类有梦想,连动物都有自己的梦想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常言道,人生不可无梦,无梦就无望,无望则无成。有些梦想很容易实现,有些梦想遥不可及。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承受了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自己梦想的,才是英雄。一个沙粒,只有忍受了黑暗的包围,才能变成珍珠;一颗石头,只有熬过了焚身的痛苦,方能冶炼成金;一粒种子,只有承受了泥土的压力,方能指向光明。
  我认为一个梦想,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承受了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实现辉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位位追求梦想英雄的足迹,孔子周游列国,是为自己的梦想;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孙中山投身革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刘翔勇夺百米栏冠军,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这些英雄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执着地追求,付出巨大的辛勤汗水,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书中主人公紫岚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梦想着成为能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让人们不再会环境污染与哪个夺命的雾霾而担忧,制造出能消灭癌的药物,挽救无数人的生命,制造出更先进的飞机导航系统,让马航失联飞机惨剧不再发生。我知道当科学家的梦想,需要掌握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我要从现在开始就刻苦学习,为实现自己梦想打下扎实基础。
  我知道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也许会有风雨,也许会有荆棘。但我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我会像《狼王梦》中的紫岚那样,执着追求梦想,相信终会有一天,我一定能站上梦想的天穹!
  第二篇:执着追求理想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孩子梦;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执着心;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未完成的梦
  我想,每个人……
  是啊,每个人都有执着于梦想的心,我又何尝不是,记得有一首歌唱到“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自己创造自己的蓝天,我抱着梦想不知努力了多少年,才刚上初一的小孩子,到现在略微成熟的中专生,这漫长的四年里,我为了梦想奋斗不知有多少的汗水,许多人因此放弃了,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有一份执着于梦想的心,在我看来执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少,失去了多少,都觉得值得。这些年,我就像是一只小小的蜗牛,一步一步的爬着,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着。今天我拥抱着我的梦想走进了成人高考的舞台,踏上了人生新的赛道……
  心里有执着,不管风雨再大再猛,都会变的风调雨顺;心里有执着,不管道路再险再颠,都会一马平川。水滴石穿是执着,愚公移山是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求,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友情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心里世界因为执着而绚丽。
  执着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需要执着来实现。漫漫人生路,不如意的人十有八九,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只有在执着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才能让我们未来大放异彩!
  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让梦想在心灵的高空尽情的飞翔……
  第三篇:执着追求理想
  梦想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或许,你曾为你的梦想奋斗过,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你的梦想是能否实现,但至少你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梦想或许是虚的,但是你为梦想奋斗的过程是真实的。为梦想奋斗,留下真实与感动。
  梦想。如果你真的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可能还答上来,其实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从来没认真的思考过我的梦想。即使现在在回忆中去寻找当初那关于梦想的残缺的画面,那梦想也只能是残缺的,显得那么模糊不真实。那不是梦想,那只是幻想,因为我从来没有为其而付出过努力和汗水,连过程都没有的梦想能说是梦想吗?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依然是很好的典范,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麦哲伦他为梦想而坚持的精神令我挺敬佩,他也有一个梦想就是环游世界证明地球是圆的,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梦想,但难道麦哲伦有特异功能吗?并没有,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他与我们不同,他一直都坚持着他的梦想,直至最后一刻,当他胜利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只有执着于梦想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如今我选择了幼教这个专业,在无形中我就向梦想跨出了新的一步。可能当时选择这专业时也是被父母要求的,但现在仔细想想,当幼师也是不错的。
  既然选择了幼教就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我现在可以说我现在的梦想是考上金职院,毕竟现在要考上金职院的要求也是挺高的,但是我会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3年中我或许会哭,但是我不会放弃。有些时候必须选择勇敢。
  执着于梦想,就应有该有的翅膀和力量,搏击长空的背后,必然会有孤独,再苦再累,一笑而过。

第2篇: 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有哪些

两本书给我们的启迪

放假之前,我给大家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日本人稻盛和夫的《干法》,另一本是美国人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假期中,老师们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了这两本书,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总务处于水主任自己到书店买了《干法》,读完之后跟我说,日本人干工作,简直有种“宗教”精神。还有位老师发短信跟我说,《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部让我觉得当教师是可以如此富有激情的书,只要足够用心,就可见证奇迹。我建议,开学之后,以级部为单位,召开读书会,时间提前告诉我,我去听一听,老师们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不要长篇大论,拣自己感受最深的谈,三、五分钟就可以。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1959年他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实践中,稻盛和夫还创立了他的企业哲学——“稻盛哲学”,被誉为“经营之圣、人生之师”。《干法》是稻盛和夫的新著,是《活法》一书的姊妹篇,在日本一经出版就成为超级畅销书,一年内再版19次。在这本书当中,稻盛和夫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成长历程,向读者讲述工作的意义,尤其是告诉大家在工作和创造性劳动中找到成功与幸福的方法和路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是美国一位小学教师,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教育心得。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把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

这两本书,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向我推荐的,我觉得好,就推荐给大家了。《干法》我读得比较细,并且做了笔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读了之后我有四点体会:一是要热爱工作;
二是要努力工作;
三是要用心工作;
四是要创造性地工作。这四点,应当成为我们新学期工作的基本要求。

其一,要热爱工作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不少人觉得无聊,觉得腻烦,觉得没意思,这叫“职业倦怠”,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思进取,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我在上次教职工会议上分析的影响教学改革的四大思想障碍,即不顾大局、不愿出力、不敢担风险、不相信学生,说到底也是“职业倦怠”的表现。这种“职业倦怠”,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
不光教育行业有,其他行业也有。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在《干法》序言中说,77%的美国人痛恨他们的工作,由此导致的生产率降低使美国企业每年损失3500亿美元。

怎么样克服“职业倦怠”呢?热爱工作。稻盛和夫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稻盛和夫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有机化学,我只是在毕业前为了求职,突击学了一点无机化学。可是当时,在我还是一个不到25周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全都得益于我专心投入工作这个重要的决定。与此同时,进公司后要辞职的念头和“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和烦恼,都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仅如此,我甚至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简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这样的感觉。

怎么样才能热爱工作呢?追求成功之后的幸福感。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工作造就人格,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拚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我的经验是,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
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夸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第56号教室的主人公雷夫老师也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说,一旦成功,它带给我的满足感,足以补偿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我的心痛、头痛和微薄的薪资。看来,雷夫老师对工作环境也不满意,但他追求的是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有时跟老师们开玩笑说,当教师比当校长更有幸福感,学生毕业之后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却没有几个人能记着校长。

热爱工作应当到什么程度呢?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达到这种程度,才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老子讲天人合一,稻盛讲人事合一。第56号教室的主人公雷夫老师就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得离酒精灯很近,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感觉。其实这样的事很多老师也能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那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我觉得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经常反思,我能如此投入教学吗,我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吗?

其二,要努力工作

稻盛和夫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他发现,现在年轻人当中有一种旺盛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甚至会对积极工作的人抱以嘲笑,人们越来越追求轻松挣钱且最好是不劳而获、及时行乐哪怕是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了。并且,他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厌恶工作,说基督教思想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与此同时也将“劳动乃苦役”这一观念植入人们心中。根据《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上帝的禁果,从伊甸园被驱逐出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被驱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痛苦地终日劳动。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救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但稻盛和夫强调说,观察一下自然界,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何种动物、植物都在拚命地求生存,从来没有好逸恶劳的动植物能够生存。他举例说,在柏油马路的缝隙中生长的无名小草,在连水分也极端缺乏的、炎热如地狱般的环境中,各种草儿为了比其他草类更多地接受阳光,就拚命地扩展草叶、伸展草茎,为生存互相竞争。为了生存必须拚命努力,自然界的“道”本来如此,此乃宇宙的铁则。按照这一铁则,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工作,不然就会被淘汰。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作为教师,雷夫的信念是,“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努力工作应当“努力”到何种程度呢?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是他的口头禅。他说,这必须是强烈的愿望,而不是随便想想。“不管怎样,无论怎样,一定要这样!”“一定非如此不可!”必须是这种由强烈的意念支撑的愿望或理想。废寝忘食,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反复思考,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整日里只想这一件事,这样的愿望就会渐渐渗透到“潜意识”中。所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平时它不出头,但在无意识中或在某一特殊时刻它会闪现,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努力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如果我问“你努力了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是的,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不管这样的努力持续多久,这不过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做到这个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要保持这种待续的、无限度的努力,就要像火箭和动车一样有持续的动力。这种动力从哪儿来呢?从对工作的热情中来,从对事业的热爱中来,从对每天的自我反思中来。当我们进行学分认定考试之后,当一学期结束之后,当一项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应当像稻盛和夫那样扪心自问: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工作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

其三,要用心工作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有句名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他提出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即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别人、我要守规则、我能体谅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环环紧扣,步步递进,完全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无疑是用心工作的结果。在《干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也说,如果你爱上了你的工作,爱上了你自己制造的产品,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你凭直觉就能知道问题在哪。稻盛先生将其称为“产品的哭泣声”。只要你用心倾听,你就一定能听到产品发出的“窃窃私语”,你就能找到问题的线索。上次考试结束后,级部主任领着学部主任、副主任向我汇报考试情况,说成绩不理想,我问为什么,原因在哪儿?大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说不上来呢?说到底还是用心不够啊。稻盛和夫制造的是没有生命的产品,我们教的是活生生的人,他能听到产品的哭泣声,我们怎么就听不到学生的心声呢?稻盛先生曾经抱着水管睡觉,他说我在炉窑附近温度适当处躺下,把水管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整个通宵我将水管慢慢转动,用这种干燥方法防止水管变形。我想,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肯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作为教师,用心工作,这“心”应当用在哪儿呢?成绩当然需要关注,但两眼仅仅盯着成绩肯定不行,我们必须把心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用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雷夫老师班上的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事实上,他的学生几乎都出自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家庭。雷夫并不是靠大量的作业、罗嗦的说教才让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相反,他并不看重考试,而看重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学习”,所以他的学生并没有一味地学习,却仍然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我们所倡导的教学改革“六个三”,目的也就是通过有效自习和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心”用在这上面。

用心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干法》的结语部分,稻盛和夫列了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热情和能力如果用分数表示,都是从“0”分到“100”分,思维方式则是从“—100分”到“100”分。就是说,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哪怕是很小的负数,乘积一下子就变成了负值,而“能力”越强、“热情”越高,反而会给人生和工作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无情的事实。稻盛先生还列举了能给工作和人生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
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
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
充满善意;
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
诚实、正直;
谦虚谨慎;
勤奋努力;
不自私、不贪欲;
有感恩心,懂得知足;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加强道德修养,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为用心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否则的话,你越“用心”,破坏性和危害性就越大。

其四,要创造性地工作

伊建立在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写的序言中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
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尺度的是老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一位读者在读后感中说,学生的潜力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就看我们把学生放在多大的自由空间里。教室显得大还是小,学生有多大的自由空间,说到底取决于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老一套、老样子,教师倦怠,学生疲惫,教室只能越来越小,我们的教育也只能越办越糟。

所以,稻盛和夫说,每天每日,哪怕很小一点,也要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为了说明这一点,他经常用“扫地”做例子,说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试试会怎么样呢?或者,光用扫帚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一切亦非不可能。如果另有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个例子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不可以说,不想当骨干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呢?要想成为骨干教师,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必须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教学改革“六个三”的过程中,级部主任、学部主任都跟我谈到一个苦衷,说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考核。其实,在上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讲过,教无定法,谁都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任何办法都是好办法,全凭任课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在工作实践中摸索,这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提是,必须去想,去思考,去探索。稻盛和夫说,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想肯定不成功。我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也说过,可以允许改革不成功,但不允许不改革,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第3篇: 为理想执着追求,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有哪些

执着的追求
高二(1)班陶肖凌
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朋友约好去学校图书馆借书,呆在家里也无事可干,我于是带着借书卡早早地出门。我想,自己些许是提早了有一段时间罢,来到约定的地点,朋友果然还没到,也好,这么个春光明媚的下午,驻足欣赏大街上的风景也是挺不错的。热闹的大街上,沿街有一家小百货商场正在搞换季大甩卖。几堆车的衣服裤子摆在商场门口,本不起眼,但商家为招揽顾客,大声地吆喝起来,甚至还搬出了“麦克风”卖力宣传,倒也引来了不少路人。看着路人与商家讨价还价,而后商家将大把的钞票塞进袋袋里时的喜悦,我不禁摇头感叹道:哎!这帮生意人!
当我的视线跳离这番热闹的景象时,就在它不远处的一个老人在我的视野里定格。他铺了张报纸在路边的一级台阶上,然后静静地坐在那儿,面对着脸前的什么东西,思索着。我对这老人的举动深感好奇。但似乎好奇的人不止我一个,你瞧,老人身边就已经站了两三个路人,他们的年龄,相貌不同。但好奇的表情却是相同的,站着看了一会儿,究竟看什么哪?我向朋友常走的那条小弄堂望去,连个影子都没有。于是,我踱向那一群是我更感到好奇的人,决心看个究竟。在那个蹲着的年轻人身边,我停下了脚步。老人和年轻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一盘象棋。哦!原来如此!我从俯视的角度端详起那老人。他,穿着很朴素,但显得很干净。头顶的一片灰白的头发中掺着几缕黑发,额头上那几道车水马龙似的深深皱纹,让我猜想这老人应该近古稀了吧!我对象棋是一窍不通,但对这一老一少的举动却颇有兴趣看下去。老人和年轻人对着那一盘象棋看了老半天。他们的思索时的神情极为认真,又有些可爱,像个孩童,我禁不住在心里笑出声来。这时,年轻人突然想到了什么,伸手拨动了一颗棋子,然后小心谨慎地抬头看了老人一眼。老人先是一怔,随后,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样走,不还是进了死胡同了吗?”他也移动一颗棋子,然后看了看年轻人,年轻人原本有些舒展的眉头又皱紧了,年轻人稍稍直了直身子,一手伸进裤子的口袋,边掏着什么,边问老人:“给多少钱?”老人被年轻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怔住了。但马上他回过神来,刚才还很慈祥的脸,一下子严肃了起来,还涨得通红。这接下来就该是那年轻人大惑不解了,其实,我们似乎明白了年轻人的意思,只听那老人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以为我摆这棋让你们下,是为了赚钱?你认为所有人都只认得钱吗?”听得出来,老人的语气中带着强烈的不满,而他这一连串的反问,倒确实怔住了围观的我们,我偷偷地看了老人一眼,那模样和刚才可真是判若两人,这会儿,那模样倒还有些怕人,年轻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做错了什么,顿了顿,他有些“胆怯”地说道:“那――,还是再把那两颗棋子放回原位吧,让我仔细地想想。”那只伸进口袋的手,也立即抽了出来。老人终于消气了,听了这话,他边伸手重新摆放棋子,边语重心长地说:“这辈子呀,该赚钱的时光早就过去了,我现在只想发挥余热,让这晚年生活自由些???”两人又陷入一阵沉思??哦!我总算是看明白了!老人摆了盘他所认为的“死棋”为的只是要让大家帮忙找出一条活棋的路!我被老人的一番话所感动,没有看清这张脸,却已被他的言行所折服???,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差不多已有五六个了。大伙儿有的盯着棋

盘在琢磨;
有的想到什么,用手指在可空中比划着什么;
有的还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语地在向老人和年轻人出主意??。
我正看着,背后有一只手轻轻拍了我一下。转过身来,真是我那姗姗来迟的朋友!她瞧了我们身边那一堆人的架势,问道:“看什么哪?――又是那种小摊贩弄出来的骗钱的玩意
儿?你也爱看这个?”说着,还用手指了指她所说的“这个”,“什么呀!一群人在‘对弈’哪!”我解释道,“好了好了”,朋友做了个夸张的看手表的动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咱们呀,还是去办正事吧!”还没说完,就把我从人堆里往外拽。
我回头望了望那几位认真的路人,又想到那老人的模样,心头不禁涌起一种钦佩感。那几个嗓门粗大,唾沫乱飞的生意人还在为着鼓鼓的腰包卖力吆喝着,这情景与路边对弈者的画面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一位淡薄名利的老人可以为了一盘棋,一件小事,而如此认真、执着,多难得啊!
而撇开他们,想想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已不再是单纯的往来,金钱这东西就是因为被那么多人看作是“万万不能没有”,才能被俸作为“神”。孰不知,我们在拥有它的同时,也会被它一点一滴地吞噬。巴尔扎克笔下的“葛郎台”父女便是金钱的牺牲品。为着金钱而活着,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相比之下,古人们眼中的富贵、权势、就没有达到这种举足轻重的地步,陶明渊一生鄙夷权贵,他只向往过世外桃源的生活,我想,毕竟还是有许多人向往和他一样,“洁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的,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又不该放弃那些更美好的东西。就像那位对弈的老人一样,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哪怕仅仅是一盘未下完的棋,――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位银发老人的认真,执着,才是普天下最平凡却最可贵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给我们 启迪 执着 为理想执着追求 给我们人生启迪有哪些 为理想执着追求 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有哪些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