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2022年)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5篇

【篇1】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大班游戏活动课程计划:角色课程计划

大型游戏活动角色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材料准备,设计思路,活动流程等.孩子们分配自己的游戏角色来执行,掌握游戏规则,可以在活动后开发对象.习惯,适合幼儿园老师去大班游戏活动课,来看看角色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孩子们分配他们自己的游戏角色来表演.

2,掌握游戏规则,可养成事后回到原处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实验的精神.

4.提高幼儿和同龄人玩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乐趣.

5.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并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要点:

重点:分配游戏角色并投入游戏

难点:掌握每个游戏角色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娃娃家庭活动区的各种材料

设计理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在家庭角色中发挥作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家庭生活做出反应.通过儿童表达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沟通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活动过程:触发兴趣 - 独立游戏 - 组织场地 - 分享快乐

首先,引发兴趣

简介:今天我们打算玩娃娃屋游戏,快乐吗?

激励幼儿分配游戏角色.请告诉孩子,你今天想和谁一起玩?你和谁一起玩?

第二,独立游戏

1.孩子根据愿望选择游戏角色来玩游戏.

2.老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并根据幼儿的活动进行干预和指导.

第三,组织会场

第四,分享快乐

a)孩子们谈论它.我今天玩了什么?你好吗?怎么玩?

b)孩子互相介绍.

【篇2】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还孩子童年的样子

每每看到女儿拿着电视遥控、拿着手机、玩着IPAD,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可怜,物质条件不比过去差,却失去了童年的那个样子……

小时候,没有电视,我们也能用沙子做饭,用树叶做菜、用瓦片做碗。办家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依然玩得很开学、很快乐。

小时候,没有超级粘土,我们也能用泥巴加水做出想要的车、房子、娃娃……

小时候,没有游乐场,没有攀岩墙,我们却能在大树上爬上爬下,山上、河里无时不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免不了一顿挨骂,不过第二天还是要偷偷的去玩。

小时候,没有风筝,我们就几个小伙伴一起,你找竹片,我找纸,他做浆糊,虽然做了好几次才能飞起来,但是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可有成就感了。

小时候,没有积木,每到玉米收成的季节,最喜欢的就是给大人们剥玉米粒了,剩下的玉米梗就是搭建高楼大夏的法宝。

抓石子、玩小棒、跳房子、跳皮筋、跳竹竿、丢纸牌、还有还有……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

回想在幼儿园做幼教的那几年,为了迎合家长,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很多字,还会背诵好多诗词。而户外除了那个能让家长一目了然的大型塑料滑滑梯外,再无其他。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无游戏时代,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国家对幼儿教育慢慢的重视起来,去小学化,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们就大量做区域角,做教具,设计或采购一些逼真的高结构材料,并且给这些区域或者材料制定玩法。这个时候的老师们特别辛苦,做了很多材料,一个一个的区域角在幼儿园的大小角落,班级角落随处可见。可孩子们依然不开心、不快乐,他们就像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每一道工序都在机械性的重复。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假游戏时代。

快乐的游戏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是孩子,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游戏。可我们也曾经是孩子,那些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游戏……而这些快乐的游戏都不是成人安排我们玩的,而是自发的,没有成人规定,也没有成人的约束。这些游戏都不是关在室内就能完成的,大多都是在户外进行游戏。

孩子应该在哪儿玩?玩什么?

材料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孩子自身而产生。游戏材料的准备、投放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而产生(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投放什么)。

孩子可以掌控的材料:还原真实,来源生活,来自自然,坚实耐用(才能大胆去使用)

底结构材料:底结构-才能高创造,才能易设计。(积木-孩子可以设计高楼大厦,可以设计长城,车等,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简单材料:玩具的设计理念,越简单的材料就是越复杂的材料,不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老师不设计,孩子才能最大限度的去设计自己想要的作品,材料越简单,孩子们才能搭建出复杂多样的作品。

一次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调整和设计自己作品,孩子们设计各种玩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当这种难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会加大难度,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老师只有一双眼睛,仅凭老师的一双眼睛很难去发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然而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发展区的知情者。(一个梯子可以有多种玩法,一物多玩,一玩多物,当梯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孩子们会增加高跷,增加梯子,在平衡板上走高跷,增加了游戏的难度。)

把游戏还给孩子,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玩什么和跟谁玩,可以自由的选择游戏材料,玩法由孩子自己决定。没有了游戏规则的限制,没有玩法的规定,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个时候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的自信告诉我们,他们是快乐的,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真游戏,这才是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

浙江阿凡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安吉游戏”器材。

学前事业部总监:小周老师180********(微信同号),欢迎您咨询。

【篇3】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原创 早期教育 2018-05-09

作者 王满霞 丁海东

“安吉游戏”用实际的行动落实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游戏故事”是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这里所谓的“游戏故事”指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游戏的主题、内容、情景、体验等为内容所绘制的绘画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故事与学习经验。“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的一种积极探索,载寓着现代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新取向。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实践

安吉“游戏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自主游戏、后续解读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

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故事”。为什么会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呢?安吉的幼儿又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首先,为什么选择绘画方式记录“游戏故事”?

塞茨认为,人类“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是绘画表达,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孩子天性喜欢画画,他们的画是其所思所想最自然的表达。孩子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涂鸦。安吉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经常将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发现的事情、遇到的困难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除了绘画,孩子也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象征符号加入到“游戏故事”中。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是那么自由,他们自主地选择绘画主题、随心所欲地创作。所以,安吉教师认为,支持、引导幼儿将绘画应用到“游戏故事”的记录上来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是可取的。

其次,安吉的幼儿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安吉教师先是让幼儿一张一张地画,然后借助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画自己的故事本。安吉教师精心筛选不同主题、内容、表达方式、布局(图与文的关系、一事一页、一事多页、一页多幅)的优秀绘本,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词汇、语句、画面、节奏语气等有益经验,学习里面的词汇、符号、肢体动作、环境暗示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然后逐渐迁移到“游戏故事”中。幼儿慢慢学会了用线条、颜色、图形、符号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他们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能力都获得了发展。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画的画和“写”的字跟大人的很不一样,他们担心自己会被笑话。教师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孩子画画、画字的同时,注意营造鼓励、接纳的环境氛围。当孩子用线条勾勒出画面、用符号或线条画出文字似的图形、写出自创式文字的时候,教师予以鼓励、接纳的回应: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好。在安吉,“坚持就是胜利”这一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自主游戏

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的流程,具体的流程也会根据游戏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以建构游戏为例,大致流程如下:“选择、设计、确定游戏主题——自由游戏——拍照片/视频——(照片/视频/图纸)展示、分享——绘画+符号文字记录——(图纸+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交流——游戏故事本(可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教师将符号文字转化为书面文字(撰写典型游戏故事)——游戏故事墙展示”。我们可依据此流程划分为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阶段来展开阐述。

1.游戏前: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建构游戏的典型特征,其他类型游戏则可以在游戏前让幼儿自由讨论游戏的主题、内容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自由分组后就开始讨论、确定搭建的主题、内容、画图等,最终合作完成一幅设计图。

在讨论中,幼儿积极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自主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此过程有利于幼儿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绪情感、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不同小组的设计进度有快有慢,先设计好的小组可以带着游戏图去玩;
进度慢的可以设计好之后再去;
实在设计不出来,也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跟别的小组协商加入别人的游戏,或者到游戏场地后边玩边设计,教师不会轻易介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游戏主题、设计及实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充分相信幼儿,扮演好观察者、支持者、记录者的角色。

2.游戏中:自主探索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利用手机等设备拍照片和视频,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瞬间。进入游戏场地后,孩子们自己搬运所需的材料,有的是边搬边搭,有的是先搬一些材料搭建,不够了再去搬。谁来搭建、谁来搬运、谁来搭建哪一部分等都是自主协商决定的。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与冲突,教师不会去干预,而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游戏结束后,幼儿自己将材料送回材料区,有负责搬运的,有的则在不同材料区负责整理、归置。

3.游戏后:分享交流

游戏结束后,幼儿把游戏画在自己的游戏故事本上,有的会被教师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加上符号文字。最后,幼儿作品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

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
第二次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和图纸进行分享交流。前者是小组内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样解决的等,其余组员可以补充;
后者则是针对幼儿个体的作品,更加侧重幼儿游戏故事作品与原来图纸设计的异同和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影响至深的体验等,其余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同想法、建议等。

教师是幼儿语言的记录者,有时会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以供档案保管或教研时使用。教师要将幼儿的符号语言译成书面语言,要将其口头讲述转化成书面语言,不必讲求语法、用词是否规范。但是教师示范书写要基本规范,如笔画顺序、字的组成、字与字之间的空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的过程中,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此时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语言转换的思考过程,渗透前识字、前书写的意识。因此,幼儿也会在自己的符号语言被写在纸上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书写过程做深入思考。比如教师想让幼儿注意文字书写对应关系,可以在记录时读、写都慢一点;
如果教师想让幼儿注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则可以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说,“哦,这句话我还没说完,我要用‘,’说完了就要用‘。’”等等。

后续解读

后续解读堪称是安吉的游戏教研的重要内容。这种解读一是指向于幼儿的游戏行为,二是解读幼儿的“游戏故事”作品。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主要是依据《纲要》和《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譬如,通过拍摄幼儿游戏活动的片段,一同来分析和研讨视频中幼儿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事情,它实现或促进了幼儿哪些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这种解读,教师们领会到:原来游戏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活动内容,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也会形成日后游戏活动开展中要努力的方向和需加强的策略。

解读幼儿游戏故事作品,有在形式上的对于画面分隔布局及其线条勾勒等方面的注重,但安吉教师更加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游戏过程及其内心体验的感知,并表现出对于幼儿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接纳与欣赏。借助于对幼儿所绘画的“游戏故事”解读,教师日渐累积着对于孩子们的感知与认同。

儿童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的,教师是通过理解游戏及其绘画作品对儿童发展价值来体现其专业性的。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的这些成长与发展观察出来、记录出来、解读出来的时候,家长会对教师表现出一种崇敬感。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对儿童、对游戏的理性看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深远眼界,更加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幸福感。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价值取向

安吉的“游戏故事”的课程实施形式,蕴含着现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这主要表现在: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儿童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接受”,更是生动开放的“表达”,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更关注于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一)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性知识的掌握,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学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多年,可是并没有真正落实。以游戏的名义在游戏幼儿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切实能够放手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的又有多少?孩子们是最敏感和最真实的,他们玩得开不开心、是不是在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给出了答案。幼儿的学习就在他的生活中、他的游戏里、他的每一次冒险和尝试之中。所以说,我们应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学习。

安吉教师相信,幼儿学习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发展也是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这一概念对于幼儿来讲,不是认识多少汉字或者能背多少古诗……而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的获得。所以,他们成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游戏的记录者和反思者。他们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去经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出现材料不够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情况,教师不急于介入,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会调动已有或者从同伴那里学到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选择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或者学着谦让与原谅。在记录、分享“游戏故事”时,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这些有益的游戏经验传递给所有小朋友,让幼儿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故事、游戏经验成为课程的源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坚持以幼儿经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在问题解决中、在分享交流中去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定位在“经验中心”,落实了《纲要》和《指南》的精神。

(二)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幼儿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

传统幼儿园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是封闭的、高控的,难以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难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维持其参与性和积极性。安吉刚开始探索游戏课程时也走过弯路——开展区域活动,教师为幼儿制作游戏材料、设计游戏步骤、加班加点、费尽心血,结果却是孩子们的不开心。安吉教师反思后发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宰者,才是课程开发的源头。自此,安吉教师以游戏为抓手,生成了“游戏故事”等实践方式,安吉游戏课程体系也依托于此而架构。

“游戏故事”课程不是教师的生硬预设,不是从教科书中搬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植于幼儿及其游戏过程,是游戏活动生成的现场的、即时性的教学活动。幼儿自由、自主地玩,在游戏中假想、体验、大笑、奔跑、跳跃、坚持、克服困难等,从中获得了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交往、情绪情感以及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接受”更是生动开放的“表达”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其教学过程要么是按照教学用书按部就班进行,要么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内容进行。它们使得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产生脱节,造成幼儿只能被动地、单一地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幼儿的兴趣无人追随、幼儿的想法无人问津、幼儿的需要无人关注,幼儿变成了“提线的木偶”“架子上的鸭子”。

在安吉,幼儿自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游戏经验就是“游戏故事”课程生成的源头和归宿。源自于幼儿的“游戏故事”课程,不仅能显示出对幼儿和对幼儿游戏的尊重,也能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愿意与人分享,愿意动手做、动脑想。这样一来,幼儿的发展就能让教师和家长听得到、看得到、解读得到、感受得到。比如,集中分享时,能积极上台前分享;
玩游戏,同伴合作无间;
做事情,有耐心能坚持;
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
受到别人帮助,懂得感恩。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提炼问题与经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渗透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常规等粗浅的概念。这样一来,“游戏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就不只是单一的接受,而是趋向于更加生动开放的表达,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四)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而更关注于每一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及其“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安吉教师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更进一步,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独特的。

比如,在解读“ 我和我的好朋友”的游戏故事中,教师立足于语言领域分析了小作者在记录与表述上的发展。一是,从幼儿的记录来看:借鉴了图画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封面中“文/图”符号的运用;
标注数字页码,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用“云朵”“箭头”“爱心”等特殊符号,表现人物对话与角色动态——这种“图加文”的书写和表达正是前书写与前识字的内容,整个记录非常清晰完整,富有创意;
二是,从幼儿的表述来看:亲子讲述时,整个故事围绕“朋友”这一核心完整展开,小作者在讲述中用到了“像兄弟一样的朋友”“爽快地答应”“哇哇大哭”等语句,清晰完整地描绘了游戏中自己因为朋友和别的小朋友去玩了而大声哭泣,最终在小伙伴帮助下找回朋友的故事。

【篇4】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跳房子教案

教师:金亚林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 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结束
  幼儿擦汗,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练习跳房子游戏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对游戏充满了好奇感,十分感兴趣。幼儿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少部分幼儿身体平衡掌握较差,在单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出现双脚着地或是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对于平衡差的幼儿,除了用言语鼓励外,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一旁进行保护行进。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再加大难度,以达到游戏的要求。

【篇5】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大班游戏活动教案1000 传帽游戏舞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群众游戏的快乐。

1音乐帽子若干2大鼓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向老师问好。

导语:这天,来了许多老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此刻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师问个好。(老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导语:这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此刻帽子在我手里,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导语: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貌真漂亮。你们明白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此刻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听儿歌玩游戏,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导语: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此刻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导语:此刻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学习玩传帽游戏 导语:此刻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此刻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先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齐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导语:此刻我们一齐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导语: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后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邀请老师玩传帽游戏。

导语: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齐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邀请老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小结:今这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能够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老师再见。

找位置 目的:1.教孩子学会将象棋子摆在棋盘的固定位置上,认记读象棋上的字。

2.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感知力。


准备:32枚与棋子一样大的圆形纸板,将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红绿两色笔分别照抄在圆板纸的一面。

玩法:1.将棋盘铺好,成人用胶水将圆纸板粘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将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为红绿棋两组,成人引导孩子根据棋子上的字在棋盘上对号入座,把棋子摆在棋盘的对应位置上。

3.孩子会摆会,成人和孩子各摆一组,看谁速度快,谁为第一。

4.孩子摆熟后,将圆字板拿走,让孩子试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摆好。

《两人三足》 1.锻炼下肢力量,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2.学会合作、协商。

皮筋、平衡凳、轮胎、音乐(热身、放松)
跟音乐互动身体关节,重点活动下肢关节 1.幼儿自由俩俩结合,用皮筋绑在一齐,试着走一走。在走的过程中,注意走得好的。

2.小结,引导幼儿为什么有的小伙伴走的好,不摔跤。让幼儿明白要协商,喊口号一齐走,节奏、脚步统一。

1.第一关,小伙伴自由分成两组,看哪组走的快。

2.第二关,加大难度,从低到高放置平衡凳。让幼儿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走过平衡凳。

3.第三关,全部放置轮胎。每组投放8个轮胎,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走过去。

4.第四关,要求幼儿协商好,一只脚在轮胎里面,一只脚在轮胎外面,一齐跳过轮胎。

跟小伙伴坐在地上互相捶捶腿,蹬自行车,抱一抱拍拍后背。


两人三足要求幼儿互相协商,喊着统一的口号往前走。刚的时候幼儿之间缺乏商量,按自己的节奏走,刚走几步就摔跤。透过练习,老师的引导,幼儿学会了协商,适应对方的节奏,逐渐找到了。在活动中不断地加大难度来增加幼儿之间的默契,大部分走的很好。再跳轮胎的环节中难度最大,有的幼儿能互相协商喊着“一二跳”的口号顺利的过关,有的幼儿之间缺少沟通,节奏不统一导致摔跤。再放松的环节中,互相为对方着想,增进两人之间感情。总的来说本节课的目标基本能实现,再配合方面有待加强和锻炼。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安吉 大班 教案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 大班安吉游戏活动教案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