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完整)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5篇

第一篇: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

作者:张力军;

作者机构:不详;

来源:高中生

ISSN:1671-329X

年:2013

卷:000

期:004

页码:P.33-33

页数:1

中图分类:TK0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趋势;中国;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环境污染

摘要:新能源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第二篇: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浅谈新能源发电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韩达 赵岩
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跨步式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便是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寻找新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新能源发电的种类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
风电;
光电;
海洋能

        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得到各国政府大力的支持和飞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发电已经覆盖到风力、光伏和海洋能等等。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新能源发电技术现在已经成了他们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新能源指风能、太阳能及海洋能等正处于开发研究阶段有待推广的能源。它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如今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必要选择。

        1 风能

        1.1 风力发电

        儿童所玩的纸质风车便是风力发电原理雏形,它利用空气的流动使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将将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力发电设备由风轮、机舱、塔架和基础构成。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的主要部件,由两片或其以上的螺旋桨性叶轮构成,要求其材料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的特点来适应野外的风场环境。根据当前的风车技术,以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就可以推动发电,而实际中为了提高风轮的转速,将其转轴与增速机相连,让它带动发电机发电。机舱是由底盘、整流罩和机舱罩三部分组成,底盘上有机组发电系统,变桨矩系统及偏航系统等部件组成,机舱罩后上方装有风速和风向传感器,[1]舱壁上有隔音器和通风装置等部件。

        塔架与机舱底部相连支撑机舱,塔架上有发电机和主控制器之间的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等等,为了获取一定强度和均匀的风力,一般将铁塔修建的比较高,具体高度依据风轮的直径和地面物体对风速的影响而定。基础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上面安放塔架,基础四周设置防雷击的接地装置。

第三篇: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展望

苏斌;郑仕泽;陈海滨

【期刊名称】《电脑迷》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对环境进行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基本达成共识.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更加要求各个行业应向世界的先进水平看齐.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起步便不至于落后,顺应了世界的发展潮流.但是,整体来看和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进行反省和提高.

【总页数】2页(60-6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展望

【作者】苏斌;郑仕泽;陈海滨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110000;沈阳理工大学 110000;沈阳理工大学 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J], 吴键

2.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J], 任诗发

3.万钢: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J],

4.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J], 宣桂兰

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市场预测 [J], 桑双[1]; 王彬雪[2]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四篇: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第30卷第3期
2009年5月
石油学报
v01.30May
No.32009
ACTAPETROI,ElSINICA
文章编号:0253—2697(2009)03.0469..06
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王红岩1’2
(1.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871;

李景明2
赵群2林英姬2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摘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煤层气、油砂、页岩油、地热、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已经在部分国家实现了有
效开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确保国家能源
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煤层气资源已经在沁水盆
地实现了商业开发;
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
油砂资源勘探在部分盆地展开,并在准噶尔盆地实现了工业试验;
水合物、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
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以直接利用为主;
燃料乙醇已经进行了商业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各种难题的不断攻克,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关键词:新能源;
煤层气;
油砂;
油页岩;
地热;
燃料乙醇中围分类号:TE012
文献标识码:A
Resourcesand
developmentof
LIJingmin92
newenergyinChina
LINYingji:2
WANGHongyanl’2
(1.College
ZHAOQun'2
ofEngineering。PekingUniversity,Beijin9100871,China;

2.LankfangBranch,PetroChina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Lang.fang065007,China)
Abstract:Manycountriespaymoreattention
tO
thedevelopmentofnewenergy..The
resources
ofcoal-一bedmethane,oilsand,shale
oil,geothermalenergy,fuelethanolandbio-dieselhavebeendevelopedinsomeinChina,theconventionalpetroleumdantandalsogreatlydevelopedin
cannot
countries,.Withthefastdevelopmentoftheeconomy
energy
resources
meettheneedofeconomicdevelopment..Thenew
ofChina
are
abun-。
recent
years.Thecommercialdevelopmentofcoal-bedmethanehasbeensuccessfulinQiinshuiBa—
sin.Thebitumeninoilsandhasbeen

experimentallyprospectedinJunggarBasin.Oilyieldfromoilshaleincreasesrapidlyandforms
gas
certainscale..Gashydrate,deepbasin
can
andshale
gas
are
verypromising.,The
geothermalenergyandsolar
energy
are
very
a—
bundantand
beutilizeddirectly.Fuelethanolhasbeenalsocommercially
energy
can
developed.Withthedevelopmentofthetechnologyand
tO

solutionofsomedifficulties,themassproductionofnew
extent.
meettheneedofthe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
certain
Keywords:newenergy;
coal--bedmethane;
oilsand;
oilshale;
geothermalenegy;
fuelethanol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油气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121国,1999年进口原油4200×10‘t[“,2007年进口原油1.59×108t。据专家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47%和60%[2]。但是,实际上到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50%。中国油气资源对外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预期,油气能源紧张局面加速扩大,大力发展新能源已势在必行。本文中新能源包括非常规油气中的煤层气(瓦斯)、油砂矿、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深盆气和可再生能源中的地热、生物燃料、
太阳能、风能。中国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煤炭安全生产、三农问题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动因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特别是
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更
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1
国际新能源业务发展情况
(1)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走在世界前列。煤层气又称煤层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它是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撵课题(2006BABn3808)“非常规油气评价技术及装备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王红岩,男,1971年8月生,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
程师。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研究。E。mail:wanghongyan69@petrochina,.corn.cn
万方数据 

470
石油成煤过程中生成的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的自储式天然气。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00~260)X1012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5国合计煤层气总资源量为(90~250)×1012m3,占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90%L3J。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3国煤层气开发已形成工业化规模,2007年煤层气产量分别达到了
496×108m3、100×108m3和29X108m3。
(2)世界油页岩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油页岩资源开发以发电和提炼页岩油为主。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以腐泥质为主的高矿物质的低热值固态化石燃料。油页岩是人造石油的重要原料,经低温干馏可得页岩油。世界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其蕴藏资源量约有10

1012t[.]。世界页岩油资源量为4
110X
108t,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巴西[4]。其中美国页岩油资源量约为3
000

108t,约占世界页岩油
资源量的70%t铂;
中国页岩油资源量为476X108t,约占世界页岩油资源量的11%・。目前油页岩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形式多样。世界上油页岩69%用于发电(含供热),25%用于提取页岩油,6%用于化工和其他用途[5]。2000年世界页岩油产量为50

104t[4J,2007
年已超过100X104t,主要集中于巴西、爱沙尼亚、中国
和澳大利亚。另外,2007年,世界油页岩作燃料发电的装机容量约为350

104kW。(3)油砂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油砂油产量快速增长。油砂又称沥青砂。是一种含有天然沥青的砂岩或其他岩石,通常是由沥青、砂、粘土和水组成的混合物。世界油砂资源量巨大,可采资源
量约为1035.1

108t,占世界石油资源可采总量的
32%E引。油砂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前苏联、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美国,其中加拿大油砂资源最为丰富。油砂资源计入原油储量后,加拿大的石油储量由
7.95

108m3增至286.2

108m3。成为世界第二大储
油国L6]。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油砂商业开采的国家。据加拿大能源部(CNEB)报道,2002年加拿大油砂矿中原油产量为4
800

104t,占Alberta原油
产量的48%;
2007年为7660x104t,占AIberta原油
产量的72%。
(4)地热资源应用广泛,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快速发展。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主要赋存于地下岩体及水体之内。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已广泛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种植和发电。到2007年,世界
。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
万 
方数据学报2009年第30卷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超过3.5

104Mw,总产量为
13

108kW・h。2000年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97x
103MW。到2007年,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
超过9.73

103MW_1。
(5)世界燃料乙醇生产已具规模,美国和巴西在燃料乙醇生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糖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乙醇,再经脱水形成无水乙醇后,加上适量变性剂(无铅汽油)而形成的变性燃料。据世界可再生能源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为
2950x
104t[8],2007年为7451

10‘t。美国和巴西是
燃料乙醇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2007年产量分别为
2950x104t和2854

104t,占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的
77.8%。美国还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燃料乙醇年产量平均以25%的速度递增。巴西政府的干预促进了燃料乙醇产业在该国的发展。早在1976年,巴西政府规定汽油中燃料乙醇的添加比例为1()%"22%,到2007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25%。
(6)生物柴油快速发展,欧洲和美国是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地区。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脂(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工程微藻等)、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2005年世界生
物柴油产能为919

104t,实际产量达352×104t[93;

2008年世界生物柴油产能约为3200×104t,产量约为
1100x
104t。欧洲是目前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地区,
其生物柴油的产量约占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的80%。美国是世界上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到2007年,生物柴油产量由1650t[91持续上升到78x104t。巴西生物柴油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其产量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和欧洲。1.2世界新能源资源开发的动因
全球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新能源资源的有效开发不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缓解了全球能源紧张的压力。随着油气价格的上涨,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国际大型能源公司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积极研发新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能源发展形势所驱,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层气和油砂业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快速发展,其在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油气资源。在煤层气和油砂资源商业开发前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政府都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扶持,有效地加速了

第3期
王红岩等: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471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步伐。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各国政府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原料路线,并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另~方面可以降低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走绿色环保道路。

中国新能源的资源基础及开发利用进展
中国具备新能源开发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储备,经
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以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代表的大型能源公司,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资源、技术和资金优势,在煤层气、燃料乙醇、地热、油砂和油页岩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下一步中国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非常规油气
(1)煤层气已经实现商业开发。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中国煤层气资源量为36.8
X1012
m3(2000m以浅),位居世界第三・。国家十分重视煤层气产业发展,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下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法》,将煤层气列为国家一级管理的矿种;
煤层气已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国务院发布加快煤层气利用意见,对煤层气抽采利用实行税收优惠,2020年前可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先安排。目前中国石油、中联煤公司、晋煤集团及国外公司已在沁水盆地南部进行煤层气商业开发,2006年煤层气地面开采近2×
108m3;
井下抽采接近20X108m3,其中大部分放空,少
量用于民用和坑口发电。2008年全国煤层气地面开
采建成产能约13X108m3。
(2)油砂资源丰富、分布广,油砂资源勘探开发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油砂油资源量为59.7

108t,
主要分布在准噶尔、柴达木、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中・。目前已经在准噶尔、四川和二连等盆地开展了大量的油砂资源勘探工作。2007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超亿吨级大型油砂矿藏;
2008年在该地区探明油砂油储量超过5000X104t。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油砂资源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放大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油砂适合不同的分离方法,水湿型油砂适合用热化学水洗法进行油砂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全国油砂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
万 
方数据油分离,干燥型油砂适合用热干馏法进行油砂油分离。2005年进行了水平式和立式干馏炉提炼工艺试验;
2006年开展了水洗分离试验,18t油砂可水洗分离1

原油;
2008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建成了年处理
能力1

104t的油砂处理试验基地,为中国油砂资源
大规模商业开发提供了参考。
(3)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重新获得重视,页岩油勘探开发快速发展。中国油页岩地质资源达7199X
108t,折合页岩油为476

108t,主要集中在东部区、青
藏区和中部区,其中东部区页岩油资源量占全国的35%e。中国油页岩开发始于1928年,至今已有80
年的历史。1959年页岩油产量为79X104t,为历史最
高水平。1960年以后,由于中国石油产量猛增,页岩油工业一度停止。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供求关系相对紧张,油页岩产业重新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页岩
油产量为16×104t,2007年达35

104t。目前正在进
行油页岩开发利用的矿区有辽宁省抚顺,广东省茂名,吉林省桦甸、汪清和甘肃省炭山岭等,其中抚顺页岩油产量最高,年产量达30.6×104t。大型石油公司也十分重视油页岩产业发展,在多个盆地开展了油页岩资源的勘探开发。其中,中国石油在柳树河盆地探明页岩油储量近300

104t,并启动了柳树河年生产能力
3X104t的页岩油先导示范基地的建设。
(4)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中国有利于形成深盆气的领域广阔,对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10余个具备深盆气形成条件的地域进行估算,深盆气远景资源量约为(90~1
10)X
1012m3。其
中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区上古生界地层平缓,生烃强度大,储层致密,具备深盆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盆地中部、北部上古生界储层中“气水倒置”及压力异常,证实了深盆气的存在;
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储层普遍含气,充分展示了“深盆气区”巨大的资源潜力11…。初步估计,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远景资源量约为(8~13)

1012m3。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初步估计页岩气的资源量
可达100X1012m3。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和准噶尔
等盆地的边缘斜坡部位具有很好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前景[11。。四川盆地威远地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页岩气资源潜力最大,平均厚度为210m,最大厚度为400m,区域上黑色泥岩TOC值为6.02%~26.39%,平均氯仿沥青“A”为0.021%。威5井2795---2798m泥岩
段产气量为2.46×104m3/d。

472
石油学报
2009年第30卷
(5)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广阔,资源调查初见成效。中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最大,水合物远景分布区有效分布面积约12

装机容量为126规模可达1
000


104kW[1“,到2008年底,估计风电104kW。预计到2010年,中国风电
104km2。南海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00×104kW。
(4)国家扶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已经实现商业生产。自推广乙醇汽油以来,国家一直对定点燃料乙醇生产厂家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以国内某燃料乙醇厂为例,2005年生产燃料乙醇的补贴为1883元/t,2006年为1628元/t。国家的政策扶持有效地促进了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国已建成4座燃料乙醇厂,年产量约为102×104t,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江苏4省的27个地、市推广使用了乙醇汽油,实行封闭运行。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约160×108rfl3。
(5)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已经建成了一定产能规模,但受原料影响,实际产量较低。从产能建设来看,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2007年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年产能超过300×104t。该行业中产能超过1×104t的生产企业有3()家,其中,产能小于5

的调查程度相对较高,并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
在的地球物理证据(BSR)和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异
常标志,初步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范围及其厚度[1川。2007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遇了天然气水合物。2.2可再生能源
(1)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大,发展快。地热发电受地域限制,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国2000m以浅年可采热水量68.5

108m3,
折合标准煤为3285x104t,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地热田有103个・。2005年中国地热直接利用总量为126×108kW・h・。到2008年,全国直接利用的地热量约为210×108kW・h,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超过6
000
MW,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种植等。中国适用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区。受地热发电的地域和成本限制,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长期保持在32Mw左右,其中最大的地热发电厂为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为25MW。
(2)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直接利用和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三分之二地区年日照时间大于
2200
104t的有13家,产能(6~10)x
104t
的有7家,产量大于10×104t的有10家。但是,生物柴油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受原材料价格的制约。2006年的生物柴油原料油价格只有800元/t,到2007年原料油价格一度上涨到3500元/t。由于原料油价格高涨,导致很多生物柴油企业亏损和停产,2007
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约30有10%。

h,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达17x1012t[1引。太阳能
资源丰富区位于吐哈、柴达木、二连、银额盆地;
较丰富区位于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及渤海湾盆
地【13’。2005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总量为7500×
104m2[13|,到2007年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总量约12000
104t,产能利用率只

中国新能源发展策略
新能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替代作用道路还很漫
×104m2,产量的增长速度约为30%。在太阳能发电
技术方面,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中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光伏产量增长迅速,200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总量达到139
MW[13|,到2007年,太阳能电池年产量约1200Mw,生产能力达到2
900
长,需要在资源和生产技术上下大力气。在国家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对缓解国家能源压力,提高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广泛开展新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为新能源
MW,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
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源基础。新能源资源的勘查评价须根据不同矿种的发展阶段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工作。煤层气和油页岩已经实现商业化开发,其评价工作重点在于优选新的富集有利区,加快资源探明,为扩大煤层气和油页岩商业化开发规模提供资源基础。油砂和页岩气资源虽然尚未实现商业化开发,但经过近期攻关研究将会形成产能。因此,油砂和页岩气的评价工作重点在于摸清全国资源的富集分布情况,优选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域,为开采准备有利区块。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远景资源,其评价重点为找到资源
量达到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
余家。
(3)中国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发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0风能储量为2.53

108kW。其中陆地上(离地10m高),可开发和利用的

108kW,海上为7.5

108kW【14|。
东南沿海、山东、辽宁沿海及其岛屿年平均风速达到6~9m/s;
内陆地区如内蒙古北部、甘肃、新疆北部以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资源丰富区。2005年风电总
O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2006
万方数据 

第3期王红岩等: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473
存在的证据,并预测资源规模。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其评价工作重点在于发现新的有利区块,特别是开展偏远地区资源的可用性评价。因地制宜,降低开发利用成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受原料供应情况的制约,其评价工作必须考虑“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
进行原料来源分析评价。
(2)创新理论技术,依靠科技提高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在中国,非常规油气受构造破坏的影响,具有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开发利用难度大的特点,其评价方法、开采方式、应用技术等,与常规油气存在巨大差异;
部分可再生资源能量转化效率低,开发利用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缺乏新思维、新技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部分技术采用常规油气相应的技术,但由于非常规油气的成藏(矿)机理和赋存状态与常规油气存在着差异性,导致非常规油气的评价结果和开发效果不理想。如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排采技术,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和油砂提炼技术等的突破还需要技术攻关,以实现低品位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和工程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有待突破,以解决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问题。
(3)政府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和适当调控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多数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需要由国家出面组织各大科研机构研发新能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
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常规能源资源相比,具有较高的成本,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植政策,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形成规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具有盲目性,新能源资源的生产同样如此。特别是目前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严重受原料供应情况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出面根据原料的供应情况对其生产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其稳步健康发展。
4结论
(1)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多种新能源已经进入商业化
开发阶段。虽然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且
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中国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但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必须创新理论,应用新
万 
方数据技术、新设备进行规模生产。
(3)目前中国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经济效益较低,需要根据不同矿种的产业发展程度,在其产业化初期阶段通过政府政策鼓励加速产业化进程。政府通过正确引导,促使各大能源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使新能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中国能源生产的长期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

[1]赵建安.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J].资源科
学,2008,30(3):322—329.Zhao
Jian’an.World’soil-and-gas
r∞urces
patterns
andChina’s
strategic
choices[J].Resources
Science。2008。30(3):322—329.
[23
赵政璋。吴国干,胡索云,等.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J].石油学报,2005,26(6):1
19・126.
ZhaoZhengzhang.Wu
Guogan,HuSuyun。eta1.Recentdevelop—
ment
ofglobaloiland
gas
explorationrJ"].Acta
Petrolei
Sinica,
2005,26(6):119-126.
[33Hacquebard
PA.Potentialcoalbedmethane
resourcesinAtlantic
Canad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2002,52(1):
3—28.
[4]钱家麟,王剑秋,李术元.世界油页岩综述[J].中国能源.2006,
28(8):16-19.
QianJialin,WangJianqiu。LiShuyuan.Worldoil
shale['J].Ener-
gy
ofChina。2006。28(8):16-19.
[53李建华。曹祖宾.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J].辽宁化
工。2007,36(2):110-1
12.
Li
Jianhua,CaoZubin.Composing
and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of
world’s
oil
shale[J].LiaoningChemical
Industry,2007,36
(2):110-112.
[63贾承造,刘希俭,雷群.等.油砂资源状况与储量评估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27—36.Jia
Chengzao,Liu
Xijian,LeiQun。eta1.Oilsands
resourcesand
reservesassessment
method[M].Beijing:PetroleumIndustry
Press,2007:27-36.
[7]BertaniR.Worldgeothermal
generation
in
2007[J].Geo—Heat
Center
QuarterlyBulletin。2007,28(3):8-19.
[83王启现,李志强.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J].世界农业,2007,(10):54—57.
WangQixian,LiZhiqiang.Discussionofthetechnologicalprob—lems
inthe
developmentoffuelalcoholindustryintheworld[J]].
World
Agriculture.2007,(10):54-57.
[9]张玉玺.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展望[J].当代化工。2007。36(6):
577-580.
ZhangYuxi.Thestatus
quoanddevelopmentprogress
ofbio—
diesel
oil[J].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2007,36(6):
577—580.
[10]张刘平,罗晓容.马新华。等.深盆气一成岩圈闭:以鄂尔多斯盆地
榆林气田为例l-J].科学通报。2007.52(6):679—687.
Zhang
Liuping,Luo
Xiaorong.MaXinhua.eta1.Deepbasin
gas—
diagenetictrap:Yulin
gas
fieldofOrdos
Basin[J].ChineseSci—
once
Butletin,2007。52(6):679-687.

474
石油
学报2009年第30卷
[11]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
业.2004,24(7):15-18.ZhangJinchuan,Jinmechanismofshale
gas
[133罗振涛,霍:基臣.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2006年发展概况I-J1.
太阳能,2007,19(2)112-14.
Zhijun,Yuanand
its
Mingsheng.Reservoiring
GasIn—
LuoZhentao,Huotion
Zhichen.2006
status
ofsolarthermalutiliza—
distribution[J].Naturalindustry
in
China[J].Solar
Energy,2007。19(2):12-14.
dustry,2004,24(7):15—18.
[143贺德譬.风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综述[J3.电力设备,2008,9(11):
4—8.He
in
[12]姚伯初.杨木壮.南海晚新乍代构造运动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F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4):93・100.
Yao
Dexin.Summaryabout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windener—
Bochu,YangMuzhuang.Tectonicmovements
and
gas
theLate
gY
technology[J].ElectricalEquipment,2008,9(11):4-8.
Cenozoic
hydrate
resourcesintheSouthChinaSea[J].
(收稿日期2008—10—02改回日期2008—12-01
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2008,28(4):93—100.
编辑王秀)
《石油学报》2009年第4期部分文章预告
论块体油气地质体与油气勘探……………………………………………………………………翟光明等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赵力民等营口一潍坊断裂带的新构造和新构造活动………………………………………………………徐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评价——以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为例…………………………曹
杰等
强等
东营凹陷油气资源相态类型分布规律……………………………………………………………包友书等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李洪奇等金湖凹陷石港断层构造演化及油气聚集特征……………………………………………………能
源等
对基准面旋回定义进行修改的建议………………………………………………………………宋来明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划分……………………………………张文忠等伊通盆地新近纪以来的反转构造及油气勘探意义………………………………………………唐大卿等渤海地区底辟构造及油气地质意义………………………………………………………………周心怀等松辽盆地拗陷期湖盆底形演化及充填序列………………………………………………………禚喜准等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改性栲胶的堵水实验…………………………………………………朱怀江等变围压循环下低渗透致密砂岩有效应力方程研究………………………………………………郑玲丽等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谢晓庆等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王瑞飞等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王红涛等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实验研究……………………………………………………刘义兴等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刘文岭等油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参数预测模型…………………………………………………………赵胜英等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垂直管螺旋流研究……………………………………………………王小兵等旋转导向钻井稳定平台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研究…………………………………………………汤楠等污水配制碱一聚合物体系的黏度稳定方法…………………………………………………………孙琳等钻井液连续压力渡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传输特性分析…………………………………………沈跃等基于有限元动力模型的在役钻机井架仿真模型研究……………………………………………刘金梅等产水气藏多相管流动态规律研究…………………………………………………………………廖开贵等川渝地区含硫气井H:S释放速率的概率分布模型………………………………………………江田汉等酸性气田井喷点火有效空间范围模拟分析与应用………………………………………………刘振翼等
万方数据 

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作者:作者单位:
王红岩,李景明,赵群,林英姬,WANGHongyan,LIJingming,ZHAOQun,LINYingji
王红岩,WANGHongyan(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10087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李景明,赵群,林英姬,LIJingming,ZHAOQun,LINYingji(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石油学报
ACTAPETROLEISINICA2009,30(35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8条

1.HacquebardPAPotentialcoalbedmethaneresourcesinAtlanticCanada[外文期刊]2002(012.赵政璋;吴国干;胡素云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期刊论文]-石油学报2005(063.赵建安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08(034.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20065.全国油砂资源评价报告20066.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20067.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报告2006
8.贺德馨风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综述[期刊论文]-电力设备2008(11
9.罗振涛;霍志臣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2006年发展概况[期刊论文]-太阳能2007(02
10.姚伯初;杨木壮南海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期刊论文]-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0411.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期刊论文]-天然气工业2004(07
12.张刘平;罗晓容;马新华深盆气-成岩圈闭: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为例[期刊论文]-科学通报2007(0613.张玉玺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当代化工2007(06
14.王启现;李志强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世界农业2007(1015.BertaniRWorldgeothermalgenerationin20072007(0316.贾承造;刘希俭;雷群油砂资源状况与储量评估方法2007
17.李建华;曾祖宾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期刊论文]-辽宁化工2007(0218.钱家麟;王剑秋;李术元世界油页岩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能源2006(08

引证文献(6条
1.陈尚斌.朱炎铭.王红岩.刘洪林.魏伟.罗跃.李伍.方俊华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石油学报2010(4
2.宋丽强影响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73.郑晓冉浅谈影响煤层气利用率的因素[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7
4.王学忠干热岩大幅度提高注水开发采收率研究[期刊论文]-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潘诚.江蓓.罗宁.覃详孝.谢凯.李然.王海江锚泊趸船新能源供电研究[期刊论文]-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66.潘诚.江蓓.罗宁.覃详孝.谢凯.李然.王海江锚泊趸船新能源供电研究[期刊论文]-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6

本文链接:/>

第五篇: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第30卷第3期2009年5月
石油学报
ACTAPETROLEISINICA
Vol.30No.3

May2009
文章编号:0253-2697(200903-0469-06
综述

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
王红岩
1,2
李景明赵群林英姬
2
2
2
(11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100871;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摘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煤层气、油砂、页岩油、地热、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已经在部分国家实现了有
效开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煤层气资源已经在沁水盆地实现了商业开发;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油砂资源勘探在部分盆地展开,并在准噶尔盆地实现了工业试验;水合物、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以直接利用为主;燃料乙醇已经进行了商业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种难题的不断攻克,大力发展新能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关键词:新能源;煤层气;油砂;油页岩;地热;燃料乙醇中图分类号:TE012文献标识码:A
ResourcesanddevelopmentofnewenergyinChina
WANGHongyan1,
2
LIJingming2ZHAOQun2LINYingji2
(11CollegeofEngineering,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21LangfangBranch,PetroChina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Langfang065007,China
Abstract:Manycountriespaymore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newenergy.Theresourcesofcoa-lbedmethane,oilsand,shaleoil,geothermalenergy,fuelethanolandbio-dieselhavebeendevelopedinsomecountries.Withthefastdevelopmentoftheeconomy
inChina,theconventionalpetroleumcannotmeettheneedofeconomicdevelopment.ThenewenergyresourcesofChinaareabun-dantandalsogreatlydevelopedinrecentyears.Thecommercialdevelopmentofcoa-lbedmethanehasbeensuccessfulinQinshuiBa-sin.ThebitumeninoilsandhasbeenexperimentallyprospectedinJunggarBasin.Oilyieldfromoilshaleincreasesrapidlyandformsacertainscale.Gashydrate,deepbasingasandshalegasareverypromising.Thegeothermalenergyandsolarenergyareverya-bundantandcanbeutilizeddirectly.Fuelethanolhasbeenalsocommerciallydeveloped.Withthedevelopmentofthetechnologyandsolutionofsomedifficulties,themassproductionofnewenergycanmeettheneedofthe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toacertain
extent.
Keywords:newenergy;coa-lbedmethane;oilsand;oilshale;geothermalenegy;fuelethanol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油气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9年进口原油4200@104t[1],2007年进口原油1159@108t。据专家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47%和60%[2]。但是,实际上到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50%。中国油气资源对外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预期,油气能源紧张局面加速扩大,大力发展新能源已势在必行。本文中新能源包括非常规油气中的煤层气(瓦斯、油砂矿、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深盆气和可再生能源中的地热、生物燃料、
太阳能、风能。中国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煤炭安全生产、三农问题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动因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11国际新能源业务发展情况
(1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走在世界前列。煤层气又称煤层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它是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0科技支撑课题(2006BAB03B08/非常规油气评价技术及装备研究0资助。
作者简介:王红岩,男,1971年8月生,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
程师,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研究。E-mail:wanghongyan69@petrochina.com.cn

470石油学报2009年第30卷
4
成煤过程中生成的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的自储式天然气。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00~260@1012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5国合计煤层气总资源量为(90~250@10m,占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90%
[3]
12
3
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超过315@10MW,总产量为13@10kW#h。2000年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197@10MW,到2007年,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9173@10MW。
(5世界燃料乙醇生产已具规模,美国和巴西在燃料乙醇生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燃料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糖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乙醇,再经脱水形成无水乙醇后,加上适量变性剂(无铅汽油而形成的变性燃料。据世界可再生能源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为2950@104t[8],2007年为7451@104t。美国和巴西是燃料乙醇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2007年产量分别为2950@104t和2854@104t,占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的7718%。美国还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燃料乙醇年产量平均以25%的速度递增。巴西政府的干预促进了燃料乙醇产业在该国的发展。早在1976年,巴西政府规定汽油中燃料乙醇的添加比例为10%~22%,到2007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25%。
(6生物柴油快速发展,欧洲和美国是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地区。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脂(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工程微藻等、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2005年世界生物柴油产能为919@10t,实际产量达352@10t;2008年世界生物柴油产能约为3200@104t,产量约为1100@104t。欧洲是目前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地区,其生物柴油的产量约占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的80%。美国是世界上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从1999年到2007年,生物柴油产量由1650t[9]持续上升到78@10t。巴西生物柴油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其产量将在2015年超过美国和欧洲。112世界新能源资源开发的动因
全球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新能源资源的有效开发不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缓解了全球能源紧张的压力。随着油气价格的上涨,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国际大型能源公司对新能源业务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积极研发新技术以提高经济效益。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能源发展形势所驱,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层气和油砂业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快速发展,其在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油气资源。在煤层气和油砂资源商业开发前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政府都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扶持,有效地加速了
4
4
4[9]
3
[7]
38
。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3国煤层气开
发已形成工业化规模,2007年煤层气产量分别达到了
496@108m3、100@108m3和29@108m3。
(2世界油页岩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油页岩资源开发以发电和提炼页岩油为主。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以腐泥质为主的高矿物质的低热值固态化石燃料。油页岩是人造石油的重要原料,经低温干馏可得页岩油。世界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其蕴藏资源量约有10@1012t[4]。世界页岩油资源量为4110@108t,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巴西[4]。其中美国页岩油资源量约为3000@108t,约占世界页岩油资源量的70%[4];中国页岩油资源量为476@108t,约占世界页岩油资源量的11%
O
。目前油页岩开发利用
速度加快,形式多样。世界上油页岩69%用于发电(含供热,25%用于提取页岩油,6%用于化工和其他用途。2000年世界页岩油产量为50@10t,2007年已超过100@104t,主要集中于巴西、爱沙尼亚、中国和澳大利亚。另外,2007年,世界油页岩作燃料发电的装机容量约为350@104kW。
(3油砂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油砂油产量快速增长。油砂又称沥青砂,是一种含有天然沥青的砂岩或其他岩石,通常是由沥青、砂、粘土和水组成的混合物。世界油砂资源量巨大,可采资源量约为103511@108t,占世界石油资源可采总量的32%[6]。油砂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前苏联、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美国,其中加拿大油砂资源最为丰富。油砂资源计入原油储量后,加拿大的石油储量由7195@10m增至28612@10m,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国。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油砂商业开采的国家。据加拿大能源部(CNEB报道,2002年加拿大油砂矿中原油产量为4800@104t,占Alberta原油产量的48%;2007年为7660@104t,占Alberta原油产量的72%。
(4地热资源应用广泛,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快速发展。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主要赋存于地下岩体及水体之内。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已广泛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种植和发电。到2007年,世界
O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
[6]
8
3
8
3
[5]
4[4]

第3期王红岩等: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471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步伐。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各国政府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原料路线,并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走绿色环保道路。
油分离,干燥型油砂适合用热干馏法进行油砂油分离。2005年进行了水平式和立式干馏炉提炼工艺试验;2006年开展了水洗分离试验,18t油砂可水洗分离1t原油;2008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建成了年处理能力1@10t的油砂处理试验基地,为中国油砂资源大规模商业开发提供了参考。
(3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重新获得重视,页岩油勘探开发快速发展。中国油页岩地质资源达7199@108t,折合页岩油为476@108t,主要集中在东部区、青藏区和中部区,其中东部区页岩油资源量占全国的35%
O
4
2中国新能源的资源基础及开发利用
进展
中国具备新能源开发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储备,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代表的大型能源公司,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资源、技术和资金优势,在煤层气、燃料乙醇、地热、油砂和油页岩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下一步中国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1非常规油气
(1煤层气已经实现商业开发。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0结果,中国煤层气资源量为3618@10
3
O
12
。中国油页岩开发始于1928年,至今已有80
4
年的历史。1959年页岩油产量为79@10t,为历史最高水平。1960年以后,由于中国石油产量猛增,页岩油工业一度停止。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供求关系相对紧张,油页岩产业重新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页岩油产量为16@104t,2007年达35@104t。目前正在进行油页岩开发利用的矿区有辽宁省抚顺,广东省茂名,吉林省桦甸、汪清和甘肃省炭山岭等,其中抚顺页岩油产量最高,年产量达3016@10t。大型石油公司也十分重视油页岩产业发展,在多个盆地开展了油页岩资源的勘探开发。其中,中国石油在柳树河盆地探明页岩油储量近300@104t,并启动了柳树河年生产能力3@104t的页岩油先导示范基地的建设。
(4深盆气和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中国有利于形成深盆气的领域广阔,对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10余个具备深盆气形成条件的地域进行估算,深盆气远景资源量约为(90~110@10m。其中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区上古生界地层平缓,生烃强度大,储层致密,具备深盆气成藏的有利条件;盆地中部、北部上古生界储层中/气水倒置0及压力异常,证实了深盆气的存在;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储层普遍含气,充分展示了/深盆气区0巨大的资源潜力
[10]12
3
4
m(2000m以浅,位居世界第三。国家十分重视煤层气产业发展,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下发5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法6,将煤层气列为国家一级管理的矿种;煤层气已列入5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6;国务院发布加快煤层气利用意见,对煤层气抽采利用
实行税收优惠,2020年前可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先安排。目前中国石油、中联煤公司、晋煤集团及国外公司已在沁水盆地南部进行煤层气商业开发,2006年煤层气地面开采近2@10m;井下抽采接近20@10m,其中大部分放空,少量用于民用和坑口发电。2008年全国煤层气地面开采建成产能约13@108m3。
(2油砂资源丰富、分布广,油砂资源勘探开发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油砂油资源量为5917@108t,主要分布在准噶尔、柴达木、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中P。目前已经在准噶尔、四川和二连等盆地开展了大量的油砂资源勘探工作。2007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超亿吨级大型油砂矿藏;2008年在该地区探明油砂油储量超过5000@10t。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油砂资源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室内分析和现场放大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油砂适合不同的分离方法,水湿型油砂适合用热化学水洗法进行油砂
O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P全国油砂资源评价报告.国土资源部,2006.
4
8
3
8
3
。初
步估计,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远景资源量约为(8~13@1012m3。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初步估计页岩气的资源量可达100@1012m3。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和准噶尔等盆地的边缘斜坡部位具有很好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前景[11]。四川盆地威远地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页岩气资源潜力最大,平均厚度为210m,最大厚度为400m,区域上黑色泥岩TOC值为6102%~26139%,平均氯仿沥青/A0为01021%。威5井2795~2798m泥岩段产气量为2146@104m3/d。

472石油学报2009年第30卷
4
[14]
(5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广阔,资源调查初见成效。中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最大,水合物远景分布区有效分布面积约12@10km。南海的调查程度相对较高,并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BSR和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初步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范围及其厚度[12]。2007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遇了天然气水合物。212可再生能源
(1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大,发展快。地热发电受地域限制,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国2000m以浅年可采热水量6815@108m3,折合标准煤为3285@104t,国土资源部审批的地热田有103个O。2005年中国地热直接利用总量为126@108kW#hO,到2008年,全国直接利用的地热量约为210@108kW#h,地热直接利用设备容量超过6000MW,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种植等。中国适用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区。受地热发电的地域和成本限制,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长期保持在32MW左右,其中最大的地热发电厂为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为25MW。
(2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直接利用和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三分之二地区年日照时间大于2200h,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达17@10t
12[13]
4
2
装机容量为126@10kW
4
,到2008年底,估计风电
4
规模可达1000@10kW。预计到201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00@10kW。
(4国家扶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已经实现商业生产。自推广乙醇汽油以来,国家一直对定点燃料乙醇生产厂家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以国内某燃料乙醇厂为例,2005年生产燃料乙醇的补贴为1883元/t,2006年为1628元/t。国家的政策扶持有效地促进了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国已建成4座燃料乙醇厂,年产量约为102@104t,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江苏4省的27个地、市推广使用了乙醇汽油,实行封闭运行。2008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约160@10m。
(5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已经建成了一定产能规模,但受原料影响,实际产量较低。从产能建设来看,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2007年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年产能超过300@104t。该行业中产能超过1@104t的生产企业有30家,其中,产能小于5@104t的有13家,产能(6~10@104t的有7家,产量大于10@104t的有10家。但是,生物柴油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受原材料价格的制约。2006年的生物柴油原料油价格只有800元/t,到2007年原料油价格一度上涨到3500元/t。由于原料油价格高涨,导致很多生物柴油企业亏损和停产,2007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约30@104t,产能利用率只有10%。
8
3
。太阳能
资源丰富区位于吐哈、柴达木、二连、银额盆地;较丰富区位于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及渤海湾盆地[13]。2005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总量为7500@104m2[13],到2007年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总量约12000@104m2,产量的增长速度约为30%。在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中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光伏产量增长迅速,200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总量达到139MW
[13]
3中国新能源发展策略
新能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替代作用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在资源和生产技术上下大力气。在国家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对缓解国家能源压力,提高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广泛开展新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价,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源基础。新能源资源的勘查评价须根据不同矿种的发展阶段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工作。煤层气和油页岩已经实现商业化开发,其评价工作重点在于优选新的富集有利区,加快资源探明,为扩大煤层气和油页岩商业化开发规模提供资源基础。油砂和页岩气资源虽然尚未实现商业化开发,但经过近期攻关研究将会形成产能。因此,油砂和页岩气的评价工作重点在于摸清全国资源的富集分布情况,优选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域,为开采准备有利区块。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远景资源,其评价重点为找到资源
,到2007年,太阳能电池年产量约1200MW,
生产能力达到2900MW,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
(3中国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发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0@10kW。其中陆地上(离地10m高,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为2153@108kW,海上为715@108kW[14]。东南沿海、山东、辽宁沿海及其岛屿年平均风速达到6~9m/s;内陆地区如内蒙古北部、甘肃、新疆北部以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资源丰富区。2005年风电总
8
O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2006.

第3期王红岩等:中国新能源资源基础及发展前景展望473
存在的证据,并预测资源规模。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其评价工作重点在于发现新的有利区块,特别是开展偏远地区资源的可用性评价,因地制宜,降低开发利用成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受原料供应情况的制约,其评价工作必须考虑/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0的原则,进行原料来源分析评价。
(2创新理论技术,依靠科技提高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在中国,非常规油气受构造破坏的影响,具有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开发利用难度大的特点,其评价方法、开采方式、应用技术等,与常规油气存在巨大差异;部分可再生资源能量转化效率低,开发利用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缺乏新思维、新技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部分技术采用常规油气相应的技术,但由于非常规油气的成藏(矿机理和赋存状态与常规油气存在着差异性,导致非常规油气的评价结果和开发效果不理想。如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排采技术,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和油砂提炼技术等的突破还需要技术攻关,以实现低品位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和工程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有待突破,以解决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问题。
(3政府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和适当调控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多数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需要由国家出面组织各大科研机构研发新能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常规能源资源相比,具有较高的成本,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植政策,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形成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具有盲目性,新能源资源的生产同样如此。特别是目前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严重受原料供应情况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出面根据原料的供应情况对其生产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其稳步健康发展。
技术、新设备进行规模生产。
(3目前中国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经济效益较低,需要根据不同矿种的产业发展程度,在其产业化初期阶段通过政府政策鼓励加速产业化进程。政府通过正确引导,促使各大能源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使新能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中国能源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赵建安.世界油气资源格局与中国的战略对策选择[J].资源科
学,2008,30(3:322-329.
ZhaoJian.an.World.soi-land-gasresourcespatternsandChina.sstrategicchoices[J].ResourcesScience,2008,30(3:322-329.[2]赵政璋,吴国干,胡素云,等.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J].石油学
报,2005,26(6:119-126.
ZhaoZhengzhang,WuGuogan,HuSuyun,etal.Recentdevelop-mentofglobaloilandgasexploration[J].ActaPetroleiSinica,2005,26(6:119-126.
[3]HacquebardPA.PotentialcoalbedmethaneresourcesinAtlantic
Canad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Geology,2002,52(1:3-28.
[4]钱家麟,王剑秋,李术元.世界油页岩综述[J].中国能源,2006,
28(8:16-19.
QianJialin,WangJianqiu,LiShuyuan.Worldoilshale[J].Ener-gyofChina,2006,28(8:16-19.
[5]李建华,曹祖宾.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J].辽宁化
工,2007,36(2:110-112.
LiJianhua,CaoZubin.Composingand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world.soilshale[J].LiaoningChemicalIndustry,2007,36(2:110-112.
[6]贾承造,刘希俭,雷群,等.油砂资源状况与储量评估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27-36.
JiaChengzao,LiuXijian,LeiQun,etal.Oilsandsresourcesandreservesassessmentmethod[M].Beijing:PetroleumIndustryPress,2007:27-36.
[7]BertaniR.Worldgeothermalgenerationin2007[J].Geo-Heat
CenterQuarterlyBulletin,2007,28(3:8-19.
[8]王启现,李志强.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J].世界农业,2007,(10:54-57.
WangQixian,LiZhiqiang.Discussionofthetechnological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fuelalcoholindustryintheworld[J].WorldAgriculture,2007,(10:54-57.
[9]张玉玺.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展望[J].当代化工,2007,36(6:
577-580.
ZhangYuxi.Thestatusquoanddevelopmentprogressofbio-dieseloil[J].ContemporaryChemicalIndustry,2007,36(6:577-580.
[10]张刘平,罗晓容,马新华,等.深盆气-成岩圈闭:以鄂尔多斯盆地
榆林气田为例[J].科学通报,2007,52(6:679-687.
ZhangLiuping,LuoXiaorong,MaXinhua,etal.Deepbasingas-diagenetictrap:YulingasfieldofOrdosBasin[J].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7,52(6:679-687.
4结论
(1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多种新能源已经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虽然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且
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中国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但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必须创新理论,应用新

474石油学报2009年第30卷
[11]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
业,2004,24(7:15-18.
ZhangJinchuan,JinZhijun,YuanMingsheng.Reservoiringmechanismofshalegasanditsdistribution[J].NaturalGasIn-dustry,2004,24(7:15-18.
[12]姚伯初,杨木壮.南海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4:93-100.
YaoBochu,YangMuzhuang.TectonicmovementsintheLateCenozoicandgashydrateresourcesintheSouthChinaSea[J].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2008,28(4:93-100.
[13]罗振涛,霍志臣.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2006年发展概况[J].
太阳能,2007,19(2:12-14.
LuoZhentao,HuoZhichen.2006statusofsolarthermalutiliza-tionindustryinChina[J].SolarEnergy,2007,19(2:12-14.
[14]贺德馨.风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综述[J].电力设备,2008,9(11:
4-8.
HeDexin.Summaryaboutsustainabledevelopmentofwindener-gytechnology[J].ElectricalEquipment,2008,9(11:4-8.(收稿日期2008-10-02改回日期2008-12-01
编辑王秀
5石油学报62009年第4期部分文章预告
论块体油气地质体与油气勘探……………………………………………………………………翟光明等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赵力民等营口潍坊断裂带的新构造和新构造活动………………………………………………………徐杰等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评价以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为例…………………………曹强等东营凹陷油气资源相态类型分布规律……………………………………………………………包友书等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李洪奇等金湖凹陷石港断层构造演化及油气聚集特征……………………………………………………能源等对基准面旋回定义进行修改的建议………………………………………………………………宋来明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划分……………………………………张文忠等伊通盆地新近纪以来的反转构造及油气勘探意义………………………………………………唐大卿等渤海地区底辟构造及油气地质意义………………………………………………………………周心怀等松辽盆地拗陷期湖盆底形演化及充填序列………………………………………………………禚喜准等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改性栲胶的堵水实验…………………………………………………朱怀江等变围压循环下低渗透致密砂岩有效应力方程研究………………………………………………郑玲丽等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谢晓庆等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王瑞飞等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王红涛等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实验研究……………………………………………………刘义兴等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刘文岭等油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参数预测模型…………………………………………………………赵胜英等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垂直管螺旋流研究……………………………………………………王小兵等旋转导向钻井稳定平台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研究…………………………………………………汤楠等污水配制碱-聚合物体系的黏度稳定方法…………………………………………………………孙琳等钻井液连续压力波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传输特性分析…………………………………………沈跃等基于有限元动力模型的在役钻机井架仿真模型研究……………………………………………刘金梅等产水气藏多相管流动态规律研究…………………………………………………………………廖开贵等川渝地区含硫气井H2S释放速率的概率分布模型………………………………………………江田汉等酸性气田井喷点火有效空间范围模拟分析与应用………………………………………………刘振翼等

推荐访问:新能源 发展前景 中国 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