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精选文档)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6篇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1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村土地和林地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对机动田、机动山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有丰富矿、滩等资源的村,在有效利用、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制定长远规划,开发利用,变资源为效益。

二是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三是通过工业强村。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环境保护允许的前提下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强村。
2、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公正、透明,按时公布,让广大村民都来进行监督,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3、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总之,只有切实搞好集体经济,壮大了集体经济,才能使老百姓得实惠,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2

2018年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五、突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输出培训的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政府,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实现多工种、多行业的覆盖,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2017-2018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xx人,劳务输转xx人,创劳务收入xx万元;

xxx村民委员会

2017年xx月xx日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3

李庄村经济发展规划

(2009年---2015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县、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李庄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经济发展现状

李庄村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镇政府西4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辖5个村民小组,260户950口人,近年来,该村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求真务实,全镇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总值达314万元,林业生产总值达

5万元,牧渔业生产总值达20万元,增速分别为15%、14%、15%,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3:2 ,农民储蓄存款余额1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达2270元,村级集体经济达414.9万元,位于全镇前列,随着经济发展,全村5.6里道路全部硬化,已于2002年全村电网改造完毕,移动电话持有率占98%;
固定电话入户率占20%,卫生厕室占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80人,占本村劳动力总数的86%。

二、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农业和农村经济优惠政策,紧紧围绕优农富民的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抓手,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住我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有利因素,突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运输业等有关产业,以实现村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尽快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二)发展思路

1、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李庄村是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村,有先期的平韭生产基地、李庄繁育基地等特色产业,近年来的香菇、黑木耳生产已逐渐形成规模,为了做大、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十一五期间,村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以韭菜生产为主的蔬菜生产和以杏、李子、草莓等为主的瓜果生产,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板块化,形成以村南420亩杏、李生产基地,村西和村北 亩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村东2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
其次继续抓好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全面按照绿色农产品的标准生产;
继续申报绿色农产品的商品注册,积极申办无公害农产品及其基地的认证,全力打造品牌效应,通过抓基地带农户,抓管理促生产,抓品牌见效益的发展思路,把李庄村特色农业转变为镇域经济增长的亮点,村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按照整治村庄规划,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抓好路、沟、桥、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规划改造中低产田600亩,新打机井40眼,疏通排水渠2600米,埋设节水农地管道1500米,整修机耕路3400米,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林成行的建设目标。

3、做活“三产”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仙台镇李庄村紧邻焦邱公路,村庄相对集中,做活“三产”条件具备,规划沿公路充分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引导,扩大宣传,兴建一批有特色,上档次餐饮服务业,以此来促进村域乃至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4、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和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争取每个年轻劳动力掌握一门技术,至2015年车辆驾驶员由现有的20人,增加至100人,砖、木、漆、电技术人员由现有95人,增加至220人,汽车、摩托车修理工由现有9人增加至20人。

5、积极编制项目争取上级支持。

6、发展农民股份制企业4个。

(三)发展目标

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十五”来的314万元增加到520万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70元增加到3620元。

三、发展措施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证,以“双培双带”为抓手,培养致富带头人10人,加强发展党员力度,培养6个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具有带领大家致富本领的先进分子成为党员。

2、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

4、建立科技、劳务、医疗、培训制度,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

5、严格依法保护耕地。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4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
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
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
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
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
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
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5

山东经济发展规划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篇6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XX村根据这几年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究,现制定了全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1、**村全村人口1405人,耕地面积5458亩,低保户128户,全村有荒地12030多亩。

2.经济发展情况。**村各项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

二是土质不好,产量低,农业增收缓慢。三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集体企业;

四是农业产业链短,没有农产品加工业;

五是畜牧业发展停留于各家各户散养,形不成规模;

六是自然条件差,农民大多外出。

3.农业生产主要谷物类、豆类、薯类轮作为主,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6230亩,产值达143万元。劳务经济近年来有较快发展,常年劳务输出412人次,创收达1030万元。

4.公共事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村交通条件历年仅仅靠


第 1 页 共 7 页

维修水毁工程,20多年来没有较好的改观,现在仅仅有规划,明年将艾好峁至魏家楼的柏油路面做了规划,也不知何时实施,农民出行难,农产品出不去,肥料运不回来,严重制约着我村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条件(一)存在的劣势1、主导产业不突出,标准化水平低。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生产力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急需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

2、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村级没有集体收入,公共资金仅靠上级扶持,严重制约着公共福利、公共设施等事业的发展,也给村级开展工作带来难度。

3、基础设施不完备。村内自然队之间均为土路,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为自然排放,一遇下雨东挪不得西转,制约着艾好峁至魏家楼和高镇石湾四乡镇的交通,车辆无法行走,严重制约农产品的销售,农户仍使用旱厕,有线电视没有通达,网络宽带没有连接。

4、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在选定生产项目上往往只抱着老祖宗的“传承”,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项目顾虑较多,同时先进适用技术还未得到广泛普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优势1、**村有滩地、荒地的开发资源,急需


第 2 页 共 7 页

土地流转。

2、**村人**劳朴实,有强烈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十分高涨。

3、**村“两委”班子人员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善于谋大事,敢于谋大事,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三、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土地流转、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畜牧、饲养、蔬菜植种繁育、运输四大支柱产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二)规划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

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




第 3 页 共 7 页

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

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三)规划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一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有较快发展,乡村风气健康向上,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效果显著;

三是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

农村社会安定,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四化即道路硬化、街道净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

五有即增收有门路、活动有场所、生活有新风、管理有制度、村容有变化;

六促进即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转型、促进文明新风形成的目标。村级组织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四、建设重点和布局(一)2011年将充分利用我村的荒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开发、改造,新建家兔养殖厂1个。




第 4 页 共 7 页

(二)新建水浇地30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完成全村农网改造。

(四)2012年完成黄家峁组,沟台组,艾蒿界,**,王路山,**半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

(五)赶年底完成庙界组的文化娱乐广场建设,场地硬化,设施器材健全。

(六)年底完成艾好峁村到髙焉的道路泥泞问题。

(七)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维修任务,在现有的村委办公室再向东扩建新修两孔石窑用作会议室和县党建员办公室。

(八)2012--2013争取上级部门扶持项目要资金把我村农路全部整修硬化。

(九)2012年上半年完成全村移动网络覆盖率100%,不留死角。

五、规划保障措施1、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村实际,在土地贫瘠、缺乏水利设施的队发展地膜绿豆地膜洋芋等耐旱性较强的经济作物;

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的队,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鼓励农户养兔、养羊,引导具有经济实力的能人投资养殖业。形成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产业,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见效最快的措施。要充分发挥我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减


第 5 页 共 7 页

少贫困人口。

2、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按照“一建三改三化”的要求,强化对村容村貌的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布局合理的新农村。3、要大力招商引资。认真学习“三争双招”活动文件精神。积极走出去,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完成荣亨达公司招商项目,完成招商引资100万元,力争年内在招商引资方面有较大突破。

4、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扎实措施,实现村容整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群众生活的更干净、更舒心。实现“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

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扎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和救灾救济工作,让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评选文明村、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养成良好习


第 6 页 共 7 页

惯,崇尚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7、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扩大群众参与度,党员群众对村“两委”满意度达到98%,提高10%。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名。让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班子,要特别注重从发展经济的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培养妇女党员,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8、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工作,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抓好法制教育和宣传,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切实打牢社会治安防控基石。使我村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发展。

**村党支部本文来自xxxx


第 7 页 共 7 页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楼宇 思路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思路 楼宇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