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意走进我们的课堂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要求下,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此,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美术全民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创意中激发美,在审美中开拓思维,是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标准;创意课堂;案例分析
  一、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现状中,中小学美术属于“小三内”的边缘学科,美术学科的地位与价值远不及主科,无需结业,没有升学压力。虽说已经推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但是力量薄弱。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这样的现状:
  (一)对美术兴趣浓厚,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是追求美并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可以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升华为美,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们,对世界仍然存在着认知与探究的心理转变过程,面对一切未知的、新鲜的、美丽的事物,具备了无限的渴望与热情。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是对美术感兴趣的。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压力大,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无暇为兴趣腾出空间。面对一周仅一节的美术课,学生应该加倍珍惜,但很多教师反映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既然对美术保持着那么高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浪费这宝贵的45分钟?中学生自控能力差,美术课堂纪律不够理想,美术课后作业没有时间完成是普遍现象。
  (三)课后通过阅读与上网来学习美术。教学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周45分钟远不能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我国,与美术相关的专业书刊杂志甚少,适合青少年的读物更少,中学生所接触的美术读物大部分是动漫作品,从而导致中学生群体出现爱动漫、爱画动漫、只会画动漫的现象;21世纪,网络资源丰富发达而又鱼龙混杂,在没有辨识能力的中学生面前,很容易选择错误,走向与“真、善、美”背道而驰的道路;走进博物馆、观看美术展览,是很直观的学习美术、接受艺术熏陶的过程,而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在出于安全、常规课堂标准、升学压力等各种理由下,完全丧失了行动的能力,无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健康的发展空间。
  二、改进策略
  通过调查,学生对课堂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创意,熟悉技法。对学生来说,在其美术学习中掌握哪项能力更重要?首先,思想是关键是财富,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激发创意,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构思,才能创造出更新颖的作品。其次是熟悉技法,只有有了更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让自己的创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者相辅相成,并驾齐驱。
  (二)情境创设的烘托、教师示范的直观。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好的课堂?最具发言权的是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最直接的受众对象。对于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你认为什么最重要?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情境的创设,这关乎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突出强调教师精心准备内容的同时也要用心创设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融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创作灵感。而教师的示范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做好表率,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捷径。
  (三)互动多、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在新课改实施以前,基本的教育教学基本以教师的说为主,课堂氛围呆板僵硬,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低,无法实现应试教育下的人才多样化发展。近几年,改革措施大力推进以来,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专属,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问、自主交流探究,参与到教与学中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活动的设置,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改变活动的方式,增进生与生之间,师与师之间的交流。
  三、实践探索
  针对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我们在以新课标为背景、教育教学方针不变的情况下,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创意为前提,是教师变通思维模式迈出的第一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室的45分钟,更多的是来源于对平淡真实的日常生活的感悟、对历史长河的优秀作品的学习欣赏、对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触动。学生大多希望在课堂上能见到多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要有足够吸引力,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增添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促进审美培养的全民化和普遍化发展。要想给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找出路,为学生的兴趣提供发挥的空间,必须先选择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改变和创新:
  (一) 教学内容的创意。在美术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中都涵括了大量的信息,美术新课标中根据活动的设置还将其划分了四个大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都规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专家们编订教材的水平上看,是非常用心且考虑全面的。但很多一线教师反映,每学期的美术课程往往是无法全额完成的,而且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和顺序,按照规定好的计划和步骤,根本无法达到使学生全部消化的水平。因为美术新课标的内容设定中虽然绝大部分已考虑到形式的大众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大众审美观和全面性,但是本着激发学生“个性”与“创意”的宗旨,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与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表达方式,给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空间,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其中,教学内容是课堂的核心与灵魂,教师必须学会找亮点,能够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挖掘出学生们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导与启发学生。
  案例一:湘教版美术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卡通小故事》,以本文对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现状分析可知,学生对卡通动漫非常感兴趣,课后作业的创作中出现很多优秀的动漫形象,但是存在风格类型大致相同,缺乏个性与活力的现象。学习绘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图画表达内心的情感,能够画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固然很好,但是否加注了画者的情感?如果没有很精湛的技法该如何表现?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插画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与动漫有着无尽联系却又迥然不同的小画种,在现代插画领域,尽管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气息,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插画师在真诚地描述内心。教师想到了以插画为切入点,并以《插画艺术》命名为课程名称。课堂中举例名家作品,如台湾的几米,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故事的讲解,学习插画的表现形式,利用图画、文字与色彩的合理搭配,完成内心世界的记录和宣泄。课堂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真诚地表现。课后,学生的作品让人震惊,他们的创造力是丰富的,与《卡通小故事》的作业相比,虽是稚嫩的手笔,色彩则更多了目的性、情感更加深厚、构图更添设计感。

推荐访问:创意 课堂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