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优化设计


  [摘 要]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策划和指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的情境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得不到体现。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的叙述和记录,案例教学是教师选用教学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帮助学生分析、使用已有信息进行决策和行动,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适时地选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案例,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达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负责任有担当的公民。
  一、选用“鲜活”案例
  课本展示的事例和情节非常有限,学生看久了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素材,在素材的把握上多体现时代的鲜明特征,紧扣社会的思想热点或者是有争议的行为,引导正在接受知识、可塑性强的中学生更快融入到教学主题中来。
  七年级思想品德《自强自立》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笔者准备了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以及贝多芬、康德等人的故事,还有桑兰、邓亚萍等人的事迹。这些内容很有针对性,但是学生都太熟悉了,自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之后在教学时,笔者从“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好人”等新闻媒体中选取鲜活的事例,捕捉主人公身上直面挫折、自立自强的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科版八年级《诚信支撑经济》一课,课本上的是“立木取信”的经典案例,以此突出“重信守诺,是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法宝,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坚持的做人原则”知识点。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一个更有时代感的案例:江苏扬州大学附中17岁学生徐砺寒骑着自行车途经瘦西湖新天地路段时,不小心剐蹭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他没有溜走,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车主。在原地等了20分钟,车主还没出现。眼看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徐砺寒只好到附近的书报亭借了一支笔,在纸条上写下“尊敬的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随后还留下了联系电话。“就在我写完纸条后,车主过来了,我和他说明情况后,他笑着向我挥挥手不要我赔偿,让我赶紧去上学。”徐砺寒说,那一刻,他才终于如释重负。这件事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来无数人转发并赞扬。“我想当面向车主道歉。”徐砺寒说,“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诚”,就是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在当时的情形下,徐砺寒本可以一走了之以“避祸”,但他却原地等待车主,留下一张写有联系方式的道歉纸条。在这个90后男孩看来,做错了自然要承担责任,否则留下的就是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祸”。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二、多用“暖心”案例
  要行动必先心动,设计生活化“情”境,对学生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实践证明,利用案例引入课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但总按以前固定的计划来实施,教学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打折扣。之前在教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走近父母》一课的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导入主题。听完歌曲之后,笔者随即板书活动主题,指导学生围绕以下方面展开活动:(1)找一找父母的优点;(2)回忆受父母关爱、呵护的甜蜜时光;(3)谈一谈我或父(母)生日的时候,各自为对方做了些什么;(4)说说在每年的父(母)亲节之际,我有哪些惊喜送给他们等活动。后来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从英语单词Family入手——“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引入课题。在最近的教学中,笔者引用2014年春晚歌曲《时间去哪儿了》,由“走心”的歌词“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引出:(1)《时间都去哪了》句句歌词打动心扉,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2)年轻的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郑重审视个人行为,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唤醒学生的践行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接地气”,即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解放学生思维,释放学生的生命力。因此,在教学案例选用上教师要敢于打破固守计划,多选用一些生活性强的“暖心”案例,注重正面教育原则,突出思想性,用事迹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三、巧用“不良”案例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大量涌入,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诚信缺失、贪污腐败、享乐主义、啃老族、社会不公平等现象层出不穷,学生在心理、道德、法律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思想品德课上,面对负面案例或信息,教育者往往避而不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侧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意志与信念的培养、行为实践的引导。长期以来学生把课文中的概念、原理背诵得很熟,但对此仍存在疑虑,“知”与“行”根本不一致,课本给学生的印象是空洞、无用、“假大空”,思想品德课学习从知到信、从信到行,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距离。在教学上,不妨用社会中的一些反面素材,帮助学生辨别是非,促使他们在案例中思考,从而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正能量,让教育不再有死角。
  如在教授“文化交往”时,笔者引用了这样一则消息:2013年5月24日晚上11点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我很想把它擦掉,但很难擦掉中华儿女引以为豪几千年的方块字啊!”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请你就“丁锦昊到此一游”发表看法。(2)假如你是一个出国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你会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在教学时,笔者结合《旅游法》的规定,引导学生在境外旅游时,既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爱护文物和旅游资源;注重文明礼仪,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尊重、学习别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中可以用真善美教育和感化学生,也可以用假丑恶的事例来警示、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面对善恶共存的道德两难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只要运用巧妙得当,列举的材料和案例都能发出强大的正能量。
  精心选择适合课型特点的案例,是实施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前提。课堂上所选择的案例,其事件要突出典型性,否则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案例的启发和示范功能也将明显弱化;要突出时代性,立足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改革开放的实践性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思想品德是一门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奠基的课程,首要任务是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为幸福生活创造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 张淑光

推荐访问:思想品德 优化设计 初中 案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