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摘要:德育资源包含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两个重要方面,相较于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资源而言,隐藏在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实践中,在排除各种阻碍因素以及把握方向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这三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德育;专业课程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32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148-04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而德育的实施离不开主体、客体、内容、环境和载体等要素。不仅德育内容以及实施德育的环境和载体属于德育资源,德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德育资源的一部分。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很强渗透性的教育过程,除了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外,还有校园文化、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建筑器物以至教师人格等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资源。这些要素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种隐藏的、无意的但却是有效的教育实践。
  一、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隐性德育资源的上位概念是德育资源。如从外延上简单划分,德育资源中,除了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资源之外,其他均可纳入隐性德育资源范畴。按照叶明非、金明亮的分类,隐性德育资源从其构成上可分为六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如思政理论课程等)、非德育认识性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各类专业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如党团活动、主题活动等)、非德育活动的隐性德育资源(如日常学习、闲暇活动等)、体制的隐性德育资源(各种规章制度)和气氛的隐性德育资源(如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与心理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气氛等)。除此以外还应包括以校园物质环境及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学科的及气氛的隐性德育资源,合称为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其涵义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广泛且无意识地实施,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实践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期待、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隐喻的教材内容、课堂氛围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们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其精神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这句话虽然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但其所揭示的道理在其他教育阶段同样适用。如在大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并不会把德育掛在嘴上,但他们的人格和学识魅力就是最好的隐性德育资源,在大学生品格养成上会比单纯的说教作用更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是作用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各环节,而不仅仅是“课余时间”。因此如果以载体划分,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即专业教师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课程内容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以及教学活动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以下的论述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二、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阻碍因素
  无论是显性德育资源还是隐性德育资源,都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而且在日益强调“泛德育”和“无德育”的当下,隐性德育资源以其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在渗透性上的效果更好。但正因为这种作用方式,其目标设定、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等都难以考量;而且因为隐性德育是在教学计划之外的,从教学绩效考核、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各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也阻碍了对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
  1.专业教师隐性德育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精力不济,水平参差不齐
  除幼儿园外,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如中小学的德育处、思政处,大学的学工部、研工部等,其本意是加强德育工作、提升育人水平,但在责任意识和角色分配上往往造成了道德教育和课程教学的分离:中小学老师认为德育是思政处和班主任的事,大学老师认为德育是学工部和辅导员的事。由此造成专业教师开发隐性德育资源的诸多问题。一是意识淡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实践中往往是重教书、轻育人;而且虽然目前各个高校都在重视本科生培养,推行了“教授上课”、“小班化”等诸多举措,都基本都是针对提升教学质量,较少提及育人效果。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近期拟订的《学院本科教学规章》对教师职责的界定只提到了教学,而未及教育或育人。学院规章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育人理念的入脑入心了。二是精力不济。随着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加剧,自然会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完成科研成果绩点。对没有硬性要求的隐性德育自然无暇顾及。因此专业课程隐形德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任课教师个人的觉悟。三是水平差异。没有硬性要求反而是最高要求。因为隐性德育需要根据授课内容、对象、环境、场景等灵活把握,也需要对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就对教师素养和水平的高低提出了很高要求。部分教师虽有隐性德育的意识和愿望,却缺乏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办法,个别教师甚至在教学中流露出有违师德的言语,背离了教师身份。四是学科困境。由于隐性德育作用方式的特殊性,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感性的启发和体悟,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感染和影响。这就与部分专业课程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冲突。这种现象在理工学科为主的大学尤为突出,对理工学科教师把握隐性德育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2.课程内容方面尚未形成专门教学内容

推荐访问:刍议 专业课程 隐性 德育 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