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文物唐匍匐红陶俑


  1985年咸阳市三原县唐代臧怀亮墓出土了一件匍匐俑,泥质红陶,通体施白色彩绘,通长60厘米。俑为男性,头戴进贤冠,身着宽袖官服,腰束带,作叩首匍訇状,面部表情恭敬谦卑,目微左视下方。俑造型丰满,做工精细,衣服下摆及袖上的褶皱、纹饰表现得极为精细、美观。
  墓主臧怀亮,东莞(今广东东莞)人。祖父曾任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长史,父为银州刺史,兄臧怀恪拜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公。臧怀亮自幼受家庭熏陶,早年从军,因战功突出,累官至冠军大将军,开元十七年(729年)卒于长安家中,终年68岁。臧怀亮墓绘有壁画,出土随葬品300多件(组),这件匍匐俑就是其中的重要随葬品之一。
  在汉代以前,中原地区还没有高座的椅子,人们在进食、议事、读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重席子,以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之物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王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图案的屏风,屏风前面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垫子,给王者凭依。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上。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以当时席地而坐的姿势而言,跪拜是一种动作较少、省力而又方便的相互致敬的普遍礼仪,所以古代不论尊卑一律跪拜相待,并没有任何屈辱的意味。
  汉代以后,由于凳椅的传入而有了高座,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逐渐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运用于官场之中。汉代帝王为了显示尊贵地位,制定了严格的“下跪叩头”朝仪大礼,始作俑者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大臣叔孙通。公元前200年,汉长安城的长乐宫落成,为体现君王的威仪,刘邦正式启用了叔孙通修订后的“朝仪”大礼,文武百官跪地齐声朝贺,刘邦乐得连声说道:“我到了现在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
  唐宋时期,日常生活中的桌椅高坐取代了跪坐,于是跪坐的礼节革故鼎新,站在地上作揖成为常用礼仪,跪拜从此成为费力而又繁琐的礼仪。此时,跪拜才从形式上拉大了尊卑距离,从心理上抑制致敬者的人格,成为表示特别尊崇的重礼。
  跪拜之礼延续到近代尤其是清代,成为显示尊卑、突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标志。民国建立后逐步对外开放,西方礼节引入以及人格平等意识的增强,使鞠躬和握手成为了中国普遍的社交礼仪,跪拜礼仪淡出社交礼仪的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跪拜礼仪有多种形式。据《周礼》记载,古代官方规定的跪拜有九种不同名目: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每种跪拜如何动作,适合何种场合与何种对象,当时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前三种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双手掺合,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也是最恭敬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显而易见,三原县出土的这件匍匐俑在中国古代跪拜礼仪的多种形式中所表现的是“稽首”的礼仪形式。匍匐俑双手掺合,支撑在地:头于手后轻放在双手掺合部,这正是“稽首”中缓缓叩首到地,稽留时的情景。人们常说佩服得“五体投地”,即是这种情形。
  墓主人臧怀亮为名门望族,世代为官,生前曾担任要职,地位显赫,荣耀富贵。然而他认识到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和祖先所赐,所以选择这件匍匐俑作为随葬品,正是臣子对君王和后辈对先祖最尊崇、最恭敬的表达方式。
  这件匍訇俑由于造型生动,保存完好,在全国出土的同类器物中实属少见,弥足珍贵。经鉴定属于一级文物,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服饰、丧葬制度以及古代跪拜礼仪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推荐访问:陶俑 匍匐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