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礼之核在于仁,礼之本在于敬,礼之得在于和。礼仪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非礼不成。
  关键词:礼;礼仪文化;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9-0005-0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的“礼”即“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两个方面。“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经典之作,涉及行、走、坐、立、洒扫、应对、冠、婚、丧、祭诸多方面,细致周详,无与伦比。然而,令人惋惜的是。
  “五四运动”后,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国人对于礼仪文化的认识却渐趋淡漠。在我们的现代人看来,古圣先贤们所推崇的“繁文缛节”与高效的市场经济的运作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是过时的“古董文化”。那么,传统的礼仪仅仅是卑躬屈膝和九叩三拜吗?孔子毕生所推崇的以礼治国的主张仅仅只是为了祭祀祖先神明而不惜倾家荡产吗?或者,所谓的礼仪只是为了用于社交的一种表面应对的施为吗?对此,本文拟从《论语》中关于“礼”的章句的论述出发,试图寻求问题的解答。
  一、礼仪文化的源起与发展
  从现存资料来看,《周礼》、《仪礼》和《礼记》是我们研究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典籍。什么是“礼”?根据甲骨文的记载以及商人重鬼神的史实,学者们普遍认为,礼的起源与原始社会对天地鬼神的崇拜有关。伴随着《周礼》的出现,礼又与血缘和宗法密切结合,成为了一种对于人性和亲情的内在要求,礼的内容也逐渐地囊括进了各种纷繁复杂的关于社会关系的规定。成书较晚的《礼记》是对此的最好说明。“古人把合于德性要求的行为称为‘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释义: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语和动作;礼物;以礼相待。礼仪文化虽历经风雨沧桑,但其主要方面都被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礼仪文化的本质
  明礼是道德修养的首要前提。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可见,无礼不成君子,礼仪的背后包含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1礼之核在于仁
  仁与礼的关系,学术界早有研究,但争论不休,分歧主要在于二者何为儒学之本。事实上,对于该问题,孔子似乎已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论语•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从字面看,“为仁”和“归仁”意义明显;从内容上看,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目的在于君仁而后天下归仁,在于实现王爱民和民互爱之盛世。另一方面,从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来看,良好的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知、情、意而最终得以外化的,也就是说,主体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有其相应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作支撑的。生活中,时刻践行着待人以礼的人,其内心必定存在着一个能量之核的推动,而这个能量之核就是仁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这里说的正是此理,即只有具备了仁心,他方能待人以礼,方能发自内心地敬重对方;相反,缺乏仁心的礼仪则是虚假的、伪善的礼仪,所以他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缺乏内在的仁爱,纵使表面上礼数周全,也是枉然。
  2礼之本在于敬
  孔子爱礼如命,这一点也曾招致了诸多的误解。有人认为,孔子崇尚的礼是为了祭祀祖先神灵而大摆排场,是不惜倾家荡产的一种奢礼。其实,这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典型的偏见。孔子好礼不假,但却不是奢礼的倡导者。《论语•八佾》篇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子罕》载:“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阳货》载:“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显而易见,所谓“玉帛”只是表达礼仪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礼仪的根本在于主体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的谦恭心态。《论语•八佾》载:“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子罕》上说:“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乡党》上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可见,无论在朝廷、在宗庙、还是与乡党在一起,孔子处处都表现出对对方浓浓的敬意,那是“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君子情怀。
  还有的学者提出,礼之本在于“情”,理由是“礼”是古代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标准”。这种说法似有道理,但人情这一概念未免过于宽泛,因而是否仍需有进一步的更明确的定位,即它究竟是基于人情当中的何种“情感元素”来调节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所以笔者还是认为,“礼”之本在于“敬”比之在于“情”要更合理一些。
  3礼之得在于和
  “礼让三分”是古圣先贤的处世之道。《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要“立于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那么,“礼”与“立”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孔子所说的“礼”与“立”,意在说明人是因“礼”而立足世间的,众人之间也是因礼而互帮互爱的。《论语•学而》篇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一生推崇“为国以礼”,目的就在于要建设一种建立在礼治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倘若人人都能行之以“礼”,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和矛盾就会消减,因为有了对于他人的诚意和敬意,无理冒犯和尔虞我诈之类的行为就必将失去生存的空间。
  对于现代人而言,社会交往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和谐相处、能顺利与人沟通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就至关重要。这样,为了表现对对方的尊重,礼节之用就必不可少,这正所谓的“礼多人不怪”。在许多情况下,礼不仅表现为一种尊重和敬意,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包容。在社会交往中,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往来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人人皆能知礼行礼,能理解和包容对方,做到以和为贵,就势必能建设起一种良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08年,有这样一则新闻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贵州省黄平县一所小学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过往的车辆敬礼,目的在于让过往的司机减缓车速,以确保学生的安全。果然,敬礼制度在该校推行四年来,该地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交通肇事而导致学生伤亡的事故。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针对此事的网上调查,大部分网民却并不赞成这种做法,理由是这种做法过于滑稽,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在搞奴化教育。笔者再次提及此事不是为了争辩此类做法是否会导致奴性教育,而是要提醒社会关注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该校的做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1礼仪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必要条件
  从礼仪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来看,礼仪与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礼仪文化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它的部分内容和要求对于人的思想和欲望有规约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意愿,更是因为其中也蕴涵着更为深刻的道德内涵。《礼记•曲礼上》有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有学者统计,《论语》中论“礼”多达75次之多,其中不乏“礼”与人的道德修养之间关系的论述。《论语•为政》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以礼相约能使个体加强道德修养,萌生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相对于苛刻的刑罚而言,人的发自内心的耻感对于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加有效。可见,礼仪对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使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正是礼仪文化的价值之所在。

推荐访问:儒家 礼仪 本质 当代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