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人文课程开设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上,努力朝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作为人文课教师,在学校开设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感到了一些困惑。学校同国内大多数医学类院校一样,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通过对学校人文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思考,希望人文课程能与专业渗透融合,为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起到作用。
  【关键词】人文课程 医学院校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0-02
  人文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更是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2012年5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成立,由中专模式转变成了大专,成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在近4年的时间里,从管理模式,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作为公共课部教师,在人文类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在教育部大力提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院的人文课程设置和建设和国内许多医学院校一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人文类课程和人文课程的教师都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
  一、我院人文课程开设的现状
  1.人文类课程被边缘化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自2012年由中专学校升格转型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以来,招生对象由初中毕业生变成了高中毕业生,原先针对中专生开设的大量公共基础通识课程被大量削减。除去英语、计算机、政治、体育课,所剩公共课寥寥无几。粗略统计,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笔者所属的人文艺术教研室大致开设过这样几门人文类课程:《大学语文》、《人际沟通》、《社交礼仪》、《实用写作》、《商务礼仪》、《大学生文化修养》、《护士人文修养》。而其余系部、教研室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大致有《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职业道德》、《护理礼仪》、《护理学导论》等几门。
  根据各院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上述人文类课程并没有能够在全校开设,并且开设的时间、课时量多少、考核方式等都是在满足各系部专业课程的安排后随机做出安排。比如《大学语文》,一般只针对五年制大专班开设,两学年的开设时间,有时是考试课,有时是考查课。《人际沟通》、《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大学生文化修养》一般只针对药学、医技系学生开设,开课时间在大一大二的某一学期,课时量有时是18节,有时是36节。《护士人文修养》只针对护理系学生开设。
  这样一来,人文课程在学生心里、医学专业教师心里,几乎就没有什么分量和地位。有的学生上课纯粹把人文课当做枯燥专业课的一种调剂休息;院系管理者认为人文课占据了专业课的时间,不开设也罢!人文课程成了无关紧要的课程,人文课教师成了无关紧要的闲杂人。
  2.人文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脱节
  人文课程对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医学人文课程具有交叉性,需要兼具医学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①我校和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一样,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理科出身,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参差不齐;而人文学科教师虽是文科出身,但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无法有效地承担起医学人文教育的重任。再加上人文课程及人文教师的被边缘化,不受重视,使得人文教师出去交流、培训的机会较少;与专业对接少、沟通少,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人文课程贴近专业,为专业服务的想法成了人文课程教师的一厢情愿,只能靠自己的摸索,不断努力朝为专业服务方向靠拢,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尽人意。
  3.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缺乏整合性或融合性,教学形式不丰富,考核方式单一
  (1)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脱节,使人文课程始终处于孤立状态,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性或融合性。由于专业课与人文课“各自为政”的特点,二者缺乏必要的连接和衔接性,使得一些课程内容出现重复,既耗费上课教师的精力,也浪费学生的时间。例如《护士人文修养》中,《护士的护理理念及职业素质修养》一章的内容,就与专业课《护理学导论》有重复。
  (2)在很多发达国家,医学人文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包括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学术沙龙、课外预读、写作训练甚至是角色扮演等,注重让学生早接触临床,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②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我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虽也有角色扮演、课堂训练等方式,但基本上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知识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没能最大程度实现。
  (3)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人文课程教育的性质,考试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考核。但在我国,闭卷考试一直是绝大部分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虽然我校已经采用平时加期末考试两个成绩相加的方式进行考核,但期末的笔试仍然占了最后成绩的60%以上,换句话说,这种考核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人文水平高低。
  二、我院人文课程开设的思考
  1.影响我院人文课程的原因
  我院人文课程开设的现状,绝非偶然,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后发现,我院的种种问题,在全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政府关注度不够,院系各级领导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识不强。在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几乎没有专门下文引导、支持和强制要求高等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院系领导要么是学医出身,要么是非教育类出身,对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敏感,没有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合理地将人文课程设置进去,使得人文课程成为了医学专业课程的附属品,忽略了现代医学模式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2)观念影响。
  受我国国情的影响,目前医学院的培养目标关注得更多的是对医学生实践经验和临床技能的强化和训练,更重视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可以熟练使用医学仪器的“机器人”,而忽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内涵,忽视了医学生作为“人”的一面。③在医患关系紧张,“闹医”事件频发的今天,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推荐访问:红河 浅谈 职业学院 现状及 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