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抗战文化研究述评


  摘 要:近十年对抗战文化的研究渐受重视。学界对抗战文化的涵义、抗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文化的理论政策及其对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抗战时期的文化论争,以及抗战报刊、抗战时期的学校内迁等,有较多的研究,并体现出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范围、重视不同地区抗战文化的比较研究等特征。但总的说来,对抗战文化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因而对抗战文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抗战文化;中国共产党;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7)04-0123-09
  
  抗战文化是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切为抗战服务和于抗战有利的文化。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中国抗战文化繁荣兴盛、历久不衰,它不仅对抗战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而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抗战文化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十年来学界对抗战文化的研究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本文拟对近十年的抗战文化研究概况作一简要介绍,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
  
  总的说来,相对于抗战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及日军暴行等方面的研究而言,对抗战文化的研究相对要薄弱一些,过去更是如此。但近十年来,关于抗战文化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涌现出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出版的关于抗战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有近30部、论文约700篇,还有一批专题资料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党派、不同时间的抗战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此外,还举办过若干次抗战文化的学术研讨会(主要是在桂林),从而把抗战文化的研究共同推向了新的阶段。
  1.关于抗战文化的涵义。首先,关于“文化”的涵义。学界认为此处所指的“文化”,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狭义的文化;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精神文化,即作为哲学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思想、理论、教育、社会科学等内容。关于“抗战文化”的涵义,张静如、唐正芒的《抗战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文(《求索》2003年第3期)一改过去认为抗战文化必定要是非常先进的革命文化的理解,文章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包括着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以后,就形成了由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和落后文化构成的抗战文化,落后文化经过努力改造后,也成为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有用的抗战文化。只有封建腐朽文化和妥协投降文化才是有害于抗战的反动文化。这一认识对于加深抗战文化中统战工作重要性的理解是不无裨益的。其次,关于抗战文化的期限。关于抗日战争期限的传统观点认为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随着抗日战争14年说,亦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抗战文化上限延伸到1931年9•18事变起,其下限则一般是1945年8月抗战胜利;但也有学者将始于抗战时期创作而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完成的作品等,也纳入抗战文化的范畴。
  2.关于抗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对这个问题学界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产生和发展于伟大抗战年代的抗战文化,对广大的抗日群众起了巨大的动员和警醒作用;对前方抗日将士起了强烈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对抗日同盟者起了有力的团结斗争和争取作用;对日本侵略者起了无情的打击、揭露和瓦解作用;对抗战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注:参见笔者《南方局领导的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前言》,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4月版。]。。高向远认为抗战文化运动“以抗战文化作为反侵略斗争的锋利武器,密切配合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的抗日斗争,在动员民众、推动文化工作者团结抗战、声讨日伪及战地服务等方面,为全民族抗战的进行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1]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如朱强娣的论文《新四军文化工作在抗战中的作用》(《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等。
  3.关于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学界认为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政治性,即抗战文化以民族大义为前提,是以多元政治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多元政治在统一战线之间,在不同政治原则的碰撞之中,不仅没有消融,反而还有各自强化的倾向。不同的政治主张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为不同的政治目的服务。而新民主主义文化则是抗战文化的主流。群众性,即抗日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群众是抗日救亡的主体。而群众中还有相当多的人需要动员、唤醒,现实的需要促使群众性文化在抗战的烽火中崛起,并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这主要表现在建立群众性文化组织、创办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性刊物、创作通俗性作品、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文化活动,还有群众性、大众化的纪念活动等,体现了群众写,写群众,群众演,演群众的特色。批判性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文化的摧残和破坏,坚决揭露、批判、声讨、打击这种文化侵略及汉奸文化;二是统一战线内部不同文化之间的论争,如批判被国民党歪曲了的三民主义及其文化,批判“战国策”派和“与抗战无关”论,还有进步文化界内部的争论,如关于“民族形成”的讨论,关于“主观战斗精神”的争论等[2]。但也有学者认为在这三个特征之外还应加上“艰巨性”(或“艰难性”),即抗战文化经历的是血与火的洗礼,远远不是和平年代恬静安逸的书斋文化,经济贫困、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疾病折磨、日机轰炸、国民党政治高压等等,抗战文化伟业就是在这种常冒生命危险、十分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的,这是不容忽视的特征之一[3]。
  4.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及其启示》(郭伟伟,2003)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主要有民主的文化人政策、团结的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政策、适合部队特点的部队文艺政策等。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概括是不全面也不科学的。认为党的抗战文化政策涉及的范围是很宽的,如关于抗战文化的基本纲领、抗战文化的指导方针、抗战文化队伍的构成、文艺批评的标准、抗战文化运动的任务、方针、步骤、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以及抗战文化运动中必须贯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文化的理论体系或政策体系。这里特别是不宜将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政策仅仅作为一条一般的文化政策,因为它是抗战文化的总政策,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总政策、总路线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而其中的“民主的文化人政策”又是贯彻抗日文化统一战线这一总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后者与前者是包含关系。此外,在中共抗日文化政策中仅列出部队文艺政策也是不妥的,要么就不列具体某方面的政策,如果要列,则还应包括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对敌军、对友军等等的文化政策,对这些都应分别阐述。否则就无法冠之以“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化政策”。
  5.关于抗战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有的学者认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看,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用抗日的口号团结人、吸引人;用爱国的精神凝聚人、激励人;用科学的理论启迪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教育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陶冶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打击反动腐朽文化和妥协投降文化。其基本特点则主要体现为:高举旗帜,加强领导,即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抗战文化的旗帜和指针,加强中国共产党各种形式的领导和中共党员艰辛奋斗的先锋模范作用;主题集中、目标明确,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总路线“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为总主题,紧紧抓住抗日问题开展抗战文化运动;队伍广泛,阵容壮阔,即坚决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文化人;战胜艰险,英勇斗争,即抗日战争是激烈残酷的战争,为抗战服务的抗战文化工作也是艰苦卓绝的,不少人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生命[4]。也有的学者从综合性的角度研究了抗战时期的思想文化,如《论抗日战争的思想文化》(丁守和,1995)一文,即较全面地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的教育、文化、思想、学术状况,仅其中论及的思想学术思潮就包括了冯友兰的新理学,胡秋原的民族主义,贺麟的儒家思想新发展,战国策派陈铨、林同济的战国意志观,以及国民党的民主主义、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等。

推荐访问:述评 抗战 近十年 研究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