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在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造性建树


   [摘要]本文侧重论述了毛泽东在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和突破,主要包括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同对民族资本主义团结、教育和改造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分步实施,和平改造,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可以说,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主要在于毛泽东的创造性建树。
  [关键词]毛泽东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创造性建树
  
  一、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仅突破了理论上的禁区,也体现了毛泽东巨大的政治勇气
  建国之初,毛泽东在讲到将来在全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时候,只是从总的方向上指出“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对于如何实现国有化,建设社会主义则说得很少。国家政权巩固以后,这是一个大事情,对此,毛泽东付出了大量心血。
  从1950年到1952年,毛泽东在通盘考虑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他不仅在考虑着中国如何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还在酝酿提出一个对今后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即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毛泽东不仅在思考,而且在理论上进行探索。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话,他说:“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他根据对建国三年来实际生活的仔细观察,认为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已经是一种新式的资本主义了,并且认为,按照这个趋势,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以后就会从总体上变化。资本主义“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了,离不开共产党了”。“他们的子女们也将接近共产党了”。对毛泽东的这些论点,中共其他领导人没有提出异议。他的这些讲话也表明他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步骤、方法,同原来的设想发生了变化。原来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设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里,首要任务还不是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而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始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为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基础。待条件成熟后,再视情况,一举进入社会主义。
  到1952年夏秋之际,也就是中央书记处会议前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国营和私营工商业的变化,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也促使毛泽东作出新的理论思考和政策思考。对此,毛泽东提出了改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步骤,即提出了从现在起就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等十年或十五年以后才向社会主义过渡。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工商业怎么转向社会主义,毛泽东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在1952年10月,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去参加苏共十九大时,毛泽东委托他就这个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刘少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在分析了国有和私人工商业比例的变化的同时,认为“在征收资本家的工厂归国家所有时,我们设想在多数的情况下可能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功告资本家把工厂献给国家”。斯大林看了信后,作了肯定的评价,他认为:当我们掌握政权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应该采取逐步的办法。你们对中国资产阶段采取的态度是正确的。这样,争取到了斯大林在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持。二是在酝酿的同时,集中思考并反复讲、听取意见。1952年11月3日,毛泽东提出: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是要有步骤,一要消灭,二还要扶持一下。1953年2月中旬,毛泽东到武汉,在同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的王任重询问武汉市工业、手工业、和公私合营及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时,毛泽东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时间。 2月29日,毛泽东又找中南局几位负责人谈话,指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三是注意集中智慧。毛泽东反复讲他的思考,就是让党内、特别是高层的同志注意思考。1953年春,在李维汉的带领下,中共中央统战部到民族工商业比较集中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组的本意是为了解决“五反”运动之后对资产阶级的工作如何做的问题,但在调查中,关于公私合营以及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经济问题反映得很多。调查组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学习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的论述进行了现实思考,写出了《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了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让资本主义工业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因为它非常适时地对毛泽东正在寻求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与毛泽东的思路不谋而合的答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首次解决资本主义所有制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尝试,也是在现实中和平解决所有制改造问题,具有切实可行性的重大步骤。但是,在理论上,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两条路线》一书中就有对布哈林关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批判。党内高岗等在私下里就提及到斯大林对布哈林的批判,不过,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时却没有说。但这个观点的提出与毛泽东一步一步地把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的想法是吻合的,毛泽东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毛泽东还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生长着社会主义。
  二、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同对民族资产主义团结、教育和改造结合起来,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在比较准确地把握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有把握的了解和判断后,毛泽东十分注重具体策略和方针的考虑,因为这是真正成功实施改造的关键所在。
  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听取了李维权所作的《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经修改,形成题为《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的文件,毛泽东在审阅时作了不少修改。当时,毛泽东把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同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改组区别开来,即对工业采用加工订货,公私合营两种方式加以改造;对商业则是“逐年把它挤掉,使商业资本家转为工业家”。6月15日和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讨论会,讨论李维权的报告,主题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在6月15日的会议上,毛泽东首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毛泽东在全国财政会议上对新税制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了批评,这样,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同时为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定了时限和方向。
  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后来逐步更加完善,这主要在毛泽东对私营商业的改造措施的改变。在《关于利用、限制和改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非常明确地赞同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而对资本主义商业则采取利用、限制和排挤的方针。1953年9月7日,毛泽东在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代表座谈时说:“私营商业亦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以‘排除’二字了之”,这样,逐步形成了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总方针。
  方针确定以后,毛泽东认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在方法上要注重团结教育。1953年9月15日,毛泽东约请盛丕华、荣毅仁、包达三、郭棣活、胡厥文五位工商界著名的代表人物座谈,这既是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又是调查和宣传。五位工商界人士都支持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并就企业有大有小、机器加工订货不要变动太多、利润分配等发表了意见。毛泽东借此机会了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工商界的影响,并表示用三五年時间看一看,要看人心归向。同时提出对工商界人士工作要安排,鼓动公私合营,要讲清楚,大家想通,要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赞同。同时表示,对工商界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要安排他们参加全国政协等机构。

推荐访问:工商业 建树 在我国 资本主义 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