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贫困理论的演进、比较及其理论意义


  提要
  
  发展战略贫困理论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一个国家整体发生贫困的机理、原因以厦如何打破贫困陷阱,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它包括结构主义贫困理论、新古典主义贫困理论和激进主义贫困理论。处于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原因、反贫困理念以及反贫困策略主张上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对宏观层面上的发展战略贫困理论予以整体认识和理解,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反贫困战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发展战略;贫困理论;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
  对贫困问题研究,可以划分两个层面:一种是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个人或者家庭)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来考察贫困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这种贫困状况的理论,可称为微观层面的个体贫困理论,如“贫困功能理论”、“个体缺陷贫困理论”以及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等;另一种是从宏观层面,研究一个国家整体贫困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打破贫困陷阱,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可称为宏观层面的发展战略贫困理论,这一理论发展经历了结构主义贫困理论、新古典主义贫困理论和激进主义贫困理论。对这一理论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对宏观层面国家发展战略贫困理论予以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一、结构主义贫困理论
  
  二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大规模的经济重建和摆脱贫困的重大使命,结构主义贫困理论为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发展路径、措施等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依据。结构主义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时,倾向于把经济分解为几个构成部分,通过结构剖析来认识和研究经济发展的贫困原因。结构主义贫困理论的代表有:纳克斯(Nurkse,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Nelson,R.)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缪尔达尔(Myrdal,G.)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大推进理论”以及刘易斯(Lewis,w.A.)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等。
  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结构中存在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系列”,正是这些恶性循环系列,致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封闭的贫困陷阱,导致经济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恶性循环系列中,其产生贫困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缺乏和资本形成的不足。从资本供给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低导致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低造成资本形成低,资本形成低造成劳动生产率低,并进一步造成人均收入水平低,从而形成资本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从资本需求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往往产生较低的购买力,而较低购买力将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会使资本形成不足和生产率难以提高,这样又会导致新一轮的低收入,形成资本需求不足方面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导致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经济停滞和贫困陷阱之中。针对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的“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上打开一个缺口,作为发展的起点,必须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通过扩充市场容量和完成投资诱导机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这样可以打破资本需求不足带来的恶性贫困循环。同时,通过全面投资可以促进行业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这样又可以打破资本供给不足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由此,可以从资本供给和资本需求两方面破除贫困的恶性循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全面增长。
  继纳克斯之后,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处于仅能维持生命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即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这种均衡是稳定的。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相比,纳尔逊进一步证明了发展中国家贫困再生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理论,莱宾斯坦-罗丹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必须通过足够高的投资率,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即为“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发展中国家就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强调了资本形成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及摆脱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冈纳·缪尔达尔与其他结构主义的经济学家不同,他试图从更广泛的层面上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发展态势。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一级变化)会引起另一种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二级变化),而这一变化又会进一步强化起始因素,导致经济发展过程沿原先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不是均衡的、守恒的,而是一种“累积性的循环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会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健康受损、教育水平低下等,由此带来人口质量下降、劳动者素质低、就业困难等,这些因素又成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停滞、产出水平低等原因,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低收入与贫困的累积恶性循环之中。缪尔达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重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而收入水平低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平等。为此,缪尔达尔主张通过权利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增加储蓄促进资本的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缪尔达尔贫困理论与纳克斯的贫困理论相比,更强调贫困原因的复杂性,并在摆脱贫困上强调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两个异质的部门构成:一是传统的人数众多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农业部门,其显著特点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另一个是城市中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过程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生产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现代工业部门中投资的多少和资本积累的高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理论实际上描述了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

推荐访问:理论 演进 发展战略 贫困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