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与温特的世界国家


  摘要:在进入21世纪不到几年,温特就用一篇《为什么世界国家不可避免?》,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引起不小的争论。本文将其所设想的“世界国家”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比较,一探“世界国家”结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世界国家;温特;共产主义社会
  作者简介:李泽生,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讲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141-03
  如果人类历史是条长河,那么它流向和处?最终,历史的“大海”将是怎么样的?见人见智。但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历史走向灾难论,历史循环论,和历史进步论。前者是一种较为悲观的认识,在一些宗教思想或部落传说中尤为明显和顽固;历史循环论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线形的,而是反复的,这在现实主义者中间得到广泛的支持;而历史进步论则认为纵然历史在短暂时期内会进退反复,但是最中的走向是进步的,是越来越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的加深,和利用自然力量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的提高,持有后一种历史观的人的越来越多。表现在具体的时代认知心理上就是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多于或替代了对过去生活状态(包括传说中的)的怀恋和向往。但是这些认识中能够系统地提供一个最终的宏伟蓝图的不多。国内最熟悉的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对国际关系的理论流派划分方面,马丁·怀特把马克思主义归于康德传统之下,与霍布斯传统和格劳修斯传统并列为三大传统。霍布斯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由于缺少一个国家之上的最高权威,而国家又是自助性的单位,因此追求权力和安全的最大化成了国家的主要目标。在该传统看来,历史的进程倾向于反复:占主导地位(或霸权国家)的国家可能变了,但是国际关系的主调仍然是为了权力的斗争。格劳修斯传统(理性主义传统)则虽然大致认可霍布斯传统关于无政府状态的假定,但却认为为了权力的斗争不是国际关系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部分。这种传统更关注在规范,制度等的作用下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和非国家或非政府的因素在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理性主义的认识较现实主义更积极,因此其历史观也更乐观。但是这两种传统都主要着眼于现实,没有顾忌去思考历史走向的终极状态问题。
  康德传统则对现实持批判态度,并努力寻求用更合理的社会安排取而代之。构想一个历史终极状态也成为该传统不少思想家的努力。康德本人就提出了共和国联邦的设想,以最终实现永久的和平。马克思更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认为人类历史总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高级,并相信最终会到达几乎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走向最乐观的认识和科学预测。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之上的,而2003年以唯心主义立名,强调观念的建构主义大师温特也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国家。世界国家的提出显然不是温特一时兴起之举。我们可以在其以前的论文和专著中看出作者对这方面的思考已由来已久。同时世界国家的最终提出也是建立在较严密的推理之上的。该文将对这两种终极的历史状态的特点和实现过程的推导进行比较,并进一步追问世界国家是否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终极状态。
  完美的社会和最理想的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劳动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在是生活的手段和保障,也不再关乎个人尊严,而是成了人心理上的一种需求。在这样的社会关系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没有现在意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雇主和雇员,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同时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也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主旋律。当然到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已变得相当的纯粹和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成为了自我(self)与自我的关系。
  这样完美的社会是建立在两个假定的基础上的。首先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会带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亲自见证了自英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西欧各国的工业革命给欧洲大陆,特别是德意志境内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敏锐的预见到这样的变化将通过提高生产力,大大推动和加速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到来时,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劳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因此有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一种手段,本身成了目的。人们与劳动的关系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人们劳动不是因为劳动是生存的必须,而是因为劳动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一种渴望。
  但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仅仅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不够。想一想现实主义的老祖宗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的观察:“人的贪欲是没完没了的,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不渴望,这是自然使然。”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是建立在人性可以完善的认识基础上的。受到基督教,特别是奥古斯丁原罪宗教哲学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主流思想对人性和人生活的此在持否定态度,现实主义理论继承了这样的一种人性观,认为人类只有两种:“坏蛋和蠢者,前者则利用后者。”自由主义者则坚持人性是一种矛盾体:人固然是罪恶,好战和非理性的动物,但人也有理性的一面。而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革命主义传统则在人性的认识上倾向于乐观和完美主义。因此当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把人从生存的必须和生活的压力之下解放出来后,人们之间冲突的根源也就随之消失。世界一片和谐。作为曾经的暴力机器的合法拥有者和基本秩序的维护者,国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也就此消失。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样的社会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和完美状态。
  而在温特的世界国家里,基于国家间已有的集体身份认同,原有的国家主权转移和集中到全球层面。普通的国家还存在,但个人的身份认同已不在受国家边界的限制。国家和个人一样没有了单方面实施暴力的的自由。也就是说世界国家是一般的国家之上的利维坦,消除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性,结束了“国际关系”。

推荐访问:共产主义 社会 国家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