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解释框架下“一带一路”协同创新的探析


  摘 要:“一带一路”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处理沿线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真正地实现协同创新。从宏观上认识“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包括把握协同域和协同体两大内容,需要从理论层面对“一带一路”协同创新进行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共建、共享的系列论述,集中表现在“两大步骤、一对关系、五大内容、五个原则”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传统性和现代性,本土性和世界性的特点。运用共建、共享理论解释“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与我国作为发起国、核心国的角色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相适应。从共建、共享视角看,“一带一路”协同创新是“一带一路”协同体在协同域上共建、共享的过程,其中“创造资源,共建成果”是协同创新的基础;“發挥功能,共享成果”是协同创新的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 协同创新 ; 共建共享; 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F1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3-0025-08
  一、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主动发起的具有国际性的外交合作内容、项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带一路”不仅是“亲善之路”“繁荣之路”与“交流之路”,它还是一条“和合之路”“共创之路”与“超越之路”[1]。“一带一路”追求在坚持“和平、平等”原则基础上,建立与沿线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启全面的战略合作,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因此,“一带一路”的倡议是要促进沿线国家更好地合作发展,这种合作、发展不是机械的、表面的、单一的、短期的,而是有机的、深层的、全面的、长期的“协同性”合作,“创新性”发展,“协同创新”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根本机制。“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赢”,打造“三个共同体”(利益、责任、命运),实现“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协同创新是具体实现这一核心理念的机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创新的研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话语权的解释框架下进行研究。
  (一)“一带一路”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协同创新机制是一种合作状态、过程的呈现,如何利用这种机制切实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涉及“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有很多,比如:余晓钟、高庆欣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协同创新管理,具体合作机制,合作模式,金融、科技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如何协同创新[2]。王娟、沈悦通过建立精神网络模型深入研究了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科技战略与协同创新的支持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3]。陈相芬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协同创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4]。周容容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5]。
  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协同创新方面的文献在协同创新机制本身研究上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协同创新的宏观性把握,二是缺乏对协同创新的理论性分析。然而,正确认识、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尤为重要,这需要对“协同创新”机制本身进行深刻的研究,要站位高,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握;要研究透,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从当前文献研究看,虽然对“一带一路”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宏观性、理论性研究缺乏,但是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比较多。
  “一带一路”既是国家改革战略,也是国家外交战略,如何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把握,是“一带一路”更好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对“一带一路”进行理论把握的文献主要有,柳思思运用次区域合作理论对“一带一路”关注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中介效应以及建构跨境区位经济功能进行了研究 [6],王丰龙等运用尺度理论研究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影响和风险 [7],董千里从集场理论研究了“一带一路”跨境物流网络构建的产业联动发展[8],科林·弗林特、张晓通以“一带一路”为切入,拓展了地缘政治理论的相关内容[9],贾根良运用新李斯特理论视角,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破解进行了研究[10],张峰运用国际交往理论,对“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11],赵永华等通过全球治理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媒体之间的合作及路径[12],李金华运用分享经济学理论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不确定因素及激励机制等 [13],夏立平从共生系统理论出发,论述了“一带一路”建成共生型国际关系的相关问题[14]。
  总体来看,在运用理论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上,多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或主要依据西方的理论进行研究。这种仍然停留在运用西方的理论与视角看待问题的现象,一是与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起国、核心国不相适应,二是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不相适应,三是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关“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5]不相适应。“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重大战略,既为我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话语权的重大机遇。
  (三)“一带一路”协同创新研究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的理论视角

推荐访问:探析 共建 协同 框架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