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研究


  【摘 要】 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应用后提高了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了净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对净资产和净收益不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应用公允价值后,四个行业的价值相关性表现出一定差异;2007年的数据表现异常,其中新旧准则过渡期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导致的超常净收益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以2007年数据为主进行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可靠性不足。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价值相关性; 价格模型; 净资产; 净收益
  一、引言
  公允价值从其产生开始就颇具争议,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又险被指认为元凶,在经过了美国国会指定SEC进行的为期90天的调查之后,终于尘埃落定,恢复到了其原有的轨迹。然而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和讨论并未就此停息,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应用及其后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政界及社会公众的关注,也吸引了大批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对其进行广泛、全面的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引入、抛弃、再应用的过程。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开始于1998年。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而后,由于发现很多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操纵,因此在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中又取消了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时隔五年,作为我国WTO承诺的一部分,2006年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从而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有选择地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到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基金等17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业务,如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允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其中,较为全面应用公允价值并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是金融工具准则,该准则规定企业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都应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和选择性地应用,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对价值相关的经济信息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特有环境下对公允价值的谨慎采用。
  从国际上看,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公允价值在各国的应用及其效果一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公允价值已成为会计国际趋同中的一个障碍(He,2009)。
  从国内看,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尚未完全成熟,财政部《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表明公允价值已成为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其原因既包括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问题,也包括公允价值确定本身存在的问题①。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二年就遭遇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社会各界对公允价值产生的质疑,尤其是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采取的应急措施,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后果更加扑朔迷离。此外,自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中全面引入后,学术界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后果的研究成果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和公允价值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在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褒贬不一和研究成果多样化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后对我国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几个特殊行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四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从经验角度揭示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情况,并利用Ohlson(1995)的价格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公允价值应用后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变化情况进行检验,实证性地分析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提高了净资产(资产负债表)和净收益(损益表)的价值相关性,以及引入公允价值后不同行业间净资产和净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以期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及今后会计国际趋同的对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文献回顾
  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引进和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晚于国际会计学界。早期以规范研究为主,包括对公允价值的概念的探讨(如谢诗芬,2001;黄学敏,2004);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如葛家澍等,2006;常勋,2004;谢诗芬和戴子礼,2005;陈炳辉和任世弛,2005;王建成和胡振国,2007;裘宗舜和柯东昌,2007);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讨论(如黄世忠,1997;郝振平和赵小鹿,2010)以及对公允价值研究文献的综述(如陈劲松,2007;刘浩和孙铮,2008)等。随着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进入应用层次。如对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的理论探讨(如朱丹等,2010)、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及列报问题的研究(如龙艳、蒋葵,2011)以及对公允价值的改革问题的研究(如黄世忠,2010)。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公允价值在我国准则中的引入,研究者开始关注公允价值应用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主要以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为中心,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研究所选用的样本范围、样本数据的截取时间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结论各异。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如邓传洲(2005)检验了B股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映,以及公允价值揭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持有利得(损失)具有较弱的增量解释能力,而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没有显示出价值相关性;王建玲等(2008)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2007年金融保险行业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对建筑房地产公司盈余的影响不显著,公允价值调整额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在上述两行业内均不显著;赵选民和王家品(2009)验证了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净资产与净收益对股价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相互之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但公允价值调整额对净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较弱,对净资产也没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王樾(2011)发现2007—2009年沪深两市披露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以及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对股价有显著影响,新会计准则中广泛采用的公允价值能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增量的价值相关性信息。胡奕明、刘奕均(2012)的研究表明股价能够反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且在市场波动期比平稳期更显著。

推荐访问:公允 在我国 价值 情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