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 要】大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道德问题,引发了研究者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思考。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客观主义的传统教学效果必然有限。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积极寻求意义的有机体,知识是学生在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建构出来的,这更吻合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够,缺乏复杂的学习环境,缺乏知识建构的自我意识。这也是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0013-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BJSZ2014ZC0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阴军莉(1976—),女,陕西澄城人,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讲师,为本文通讯作者,联系方式:yinjunli@163.com;曹杰(1989—),男,山东沾化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赵磊(1988—),男,四川巴中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级在读硕士。
  思想道德教育力求让学生认识道德准则,形成道德情感,最终付诸行动并产生道德行为。认识道德准则是基础,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目标。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尽可能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协作学习,通过多种感官或渠道提升体验深度。但是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比较注重教师的讲授,强调知识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这对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有明显效果,但对养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意义不大。
  建构主义理论一改传统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积极寻求意义的有机体,知识是学生在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建构出来的。这样的理解视角更符合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本文借助建构主义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现状,为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皮亚杰认为,个体在同化和顺应过程中不断建立新的平衡,适应新环境。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顺应则是在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时,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在不断寻求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教育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之后,陆续有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建构主义观点,建构主义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各个流派总体来说在以下三方面达成了共识: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而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个体不可能对外部知识全盘照收,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赋予各种知识一定意义,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仅仅通过教师讲解不可能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建构才是掌握知识的关键点。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由于个体先前的知识经验有限,建构知识的意义只能以这些有限的经验为基础。对个体来说,所建构的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却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同时,个体需要通过与他人磋商来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与他人达成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知识的建构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于这一任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包括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认知层面是指对道德准则、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包含对知识的领会,例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领会,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及其在生命中意义的理解。除此之外,认知层面的目标还包含对情感和行为的要求,强调以认识为基础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方式。
  中国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伴随中国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个体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持续不断地接受着诸如爱国主义、理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国家也对此投入巨资,培养专门人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感召力,使大学生能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但是深入研究不难发现,这些教育成效更多地体现在道德认知层面,向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层面的转换相对有限。换句话说,当在课堂上进行道德讨论时,大学生有着清晰的道德认识能力,但是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却往往会表现出“道德不作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本身特点的影响。如果说数理化的教育是知识性教育,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则是体悟性教育。对于知识性教育,教师需要不断重复,严格按照一定的框架和模式教学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体悟性教育,学生必须参与其中,通过教育引发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感悟。这样,他们在遇到具体情境时才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而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学理念的影响。这一理念沿袭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按既定步骤进行的固定程序,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学生最初只是一张白纸,教师可以用理性的结论把图画印到纸上。【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种教育方式用于知识性教育可能效果显著,但用于体悟性教育,其效果极为有限。对于研究者来说,一方面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细化理解,另一方面,需要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方式,这才是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建构 视野 主义理论 大学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