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研究


  【摘 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区,“倾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道路上掉队”。然而,由于历史、自然、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存在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云南扶持人口较民族发展政策实施的成效,以及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分析,提出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云南;扶持政策成效;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对策建议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底子薄、起点低,虽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集中扶持,但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群众增收较困难,社会事业总体滞后,发展差距较大,仍然是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基本概况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之一。全省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的少数民族16个,特有少数民族15个,人口较少民族8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5733.7万人,占全省总体人口的33.37%,其中人口在3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和景颇族8个,主要聚居在保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迪庆、丽江、临沧,涉及38.3万人,占全省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的91%。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建设滞后,贫困程度深,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和安居问题,德昂族、怒族、独龙族基本上处于整体贫困状态。这些地区劳动者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较低,平均文盲率为42.3%。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传染病仍较多,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二、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实施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施以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交通、水利、通讯、环保、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通油路率达95%,175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通电话的目标,解决了23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0年,175个建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5元,比2005年的845.7元增加了1419.3元,年均增长21.8%。12.9万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56.3%降至2010年的13.6%。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至2010年底,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已全部实现了“普九”。在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中,157个村有了文化室、172个村有了卫生室,建设了7个人口较少民族特色村寨,启动了德昂族、基诺族、普米族、独龙族4个民族特色博物馆建设项目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有所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明显下降,群众生活日益丰富。
  (四)民族团结和祖国边防进一步稳固
  通过扶持政策的实践,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士气不断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不断增进,各民族相互间的交往联系更加广泛,并在交往中实现平等对话,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加快边境地区的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加快了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促进了边境地区与邻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对外开放,增进了睦邻友好关系。
  三、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扶持政策取得良好政治、经济效益的同时,这项政策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扶持政策解决突出问题的力度不够强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从总体实际情况出发,着重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村“四通五有三达到”问题,但此标准只属于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公路标准普遍偏低、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农田水利设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居住在边境的人口较少民族还面临着境外宗教、文化的渗透和毒品、艾滋病的危害等。
  (二)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不够强
  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在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人口较少民族进一步发展中的分类指导还应再明确和具体化。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特色产业规模较小,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村寨、不同发展程度的人口较少民族应在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建立、支柱产业的探索等方面再进一步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三)扶持过程中传统观念与习俗的制约
  思想文化、观念意识、宗教习俗等对民族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是政策执行中不可忽略的相关因素。这些民族原有的传统观念与宗教习俗等,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民族的发展进程。如生产生活缺乏计划意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较为浓厚,以及其他一些落后迷信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遗留了下来,这些问题阻碍了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四)扶持政策执行中自然因素的制约
  自然因素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从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说,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地处偏远,距离中心城市或经济文化中心较远,交通不便,这些必然影响到与外界的交往与联系。此外,这些地区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乱开山地、砍伐森林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象普遍。这既不利于发展的客观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执行效果。

推荐访问:云南 较少 扶持 人口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