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教育课堂,切实打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摘要】依托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将成为我军培养干部的必由之路,国防生培养日益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本课题围绕“专业教育与军事教育相渗透、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国防生培养思路,着力于构建“四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化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到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相辅相成,从长远目标看,对于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保证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落实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防生  思想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9-02
  为国防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为海军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海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自2002年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协议以来,坚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核心目标,把紧密联系海军实际不断创新发展作为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形成了“专业教育与军事教育相渗透,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国防生培养思路,大力培养适应海洋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高素质海军后备军官。
  学校从海军转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教学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国防生培养工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国防生培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一、注重实效,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立体教育课堂
  学校党委对国防生培养工作高度重视,提供了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在文化氛围营造中突出海大特色,努力搭建各种实践平台,促进国防生素质全面提高。
  1.强化政治理论教学“主课堂”,在理论灌输中打牢思想根基。
  依托学校教学资源,设立马克思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国防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每学年聘请海军潜艇学院教员为在校国防生讲授军事理论课程,将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贯穿于军事教学中,激发国防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坚定国防生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2.打造校园文化环境“活课堂”,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价值取向。
  聘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南沙守礁卫士龚允冲同志担任客座教授,到校为国防生讲述海洋权益斗争形势。积极邀请“蔡一清先进事迹报告团”等先进团体来校,为国防生宣讲英雄的先进事迹。邀请“感动中国人物”、南沙守礁卫士著名校友李文波结合自身经历,为在校国防生和其他师生作“能受天磨为铁汉”专题讲座。举办以“海洋、使命、责任”为主题的海洋军事论坛,每季度邀请1名将军或者舰艇长、海洋专家作一次专题报告。在“八一”建军节期间以庆祝建军节为契机,邀请老红军、英模走进海大校园为国防生讲战史、讲传统、讲奉献。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事件、钓鱼岛事件等,专门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国防生党支部举办“忠诚于党、磨砺思想刀锋”系列讲座,铸牢国防生军魂意识。
  3.用好驻地教育资源“大课堂”,在感悟变迁中坚定事业追求。
  利用驻青部队多的优势,分别在甲午战争博物馆、古镇口军港、海军博物馆建立国防生德育教育基地。每年利用国防生暑期航海实习进行海洋观和国防观教育,通过开展忠魂碑下的演讲和宣誓,组织国防生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白云山塔,使国防生了解屈辱历史,在参观见习中回顾惨痛的历史教训,深刻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真谛;组织参观驱逐舰第一支队军史馆,促进国防生了解新中国海防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他们把个人追求融入国防事业中,打牢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激发国防生投身海军转型、走向深蓝的不竭动力。
  4.完善国防生网络“新课堂”,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能力素质。
  在校园网建立国防生之家网站,开辟“谈兵论战”“兵器广角”“军事论坛”等专栏,开展网上政策咨询、谈心答疑等活动,发布国防生大队各项活动新闻,定期发布大队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学员的专访;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党建微博,让国防生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军营的舆论热点,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建立国防生“学员之家”微信平台,方便学员及时了解与国防生相关的政策和舆论热点,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学员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国防生的凝聚力。
  二、创新机制,做好国防生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结合”
  从军事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出发,遵循高校教学规律,注重培养牢固思想、提高科学素质和提升任职能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始终把课堂作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督促抓好“两课”学习的基础上,严格抓好军政理论课教学的落实。在国防生中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聘任部队领导、表现优异的毕业国防生和返校读研的优秀国防生做国防生的部队导师,使国防生尽快了解部队岗位需求,筑牢第一任职能力的根基;聘任学院优秀教师做国防生与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业导师,在岗位素养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予以国防生与相关专业学生系统指导,以达到培养“政治合格,学业优良、军事达标、作风过硬、能力全面”优秀国防生的目的。
  二是坚持严格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把经常性管理作为巩固思想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实行国防生相对集中居住,按照院系设置成立国防生中队、区队、班,严格落实请销假、内务评比和军容风纪检查等制度,由国防生轮流担任各级骨干,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进作风养成。制定科学的国防生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国防生的专业学习、军政训练课程,把提升第一任职能力与积蓄发展潜力结合起来;启动“将军梦想档案”和“将军梦想导航”计划,为每位学员建立人才成长档案,全程记录国防生学员在校期间发展情况,为学员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规划,为实现人生理想指引正确的航向,同时加强对国防生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和现实表现等情况的跟踪考察,将考察结果与评奖评优、组织发展、毕业分配等直接挂钩。
  三是坚持校园文化与军营文化相结合。注重把优秀的军营文化元素引入高校,组织国防生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兵味”的文化活动。成立国防生国旗班、足球队、篮球队,每年举办“海军杯”篮球赛、“海军杯”足球赛,丰富国防生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爱我海洋,强我国防”军事文化节,举办国防生军政训练大比武,组织国防生参观海权馆,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兵魂”图片摄影展等,创办了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生报》;定期组织国防生举行紧急拉练,磨砺国防生快速反应能力,塑造国防生的战争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在全国首推由国防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模式,2007年实现由国防生独立承担新生军训任务,2014年在新生军训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引入“连长课堂”、激光模拟打靶、轻武器分解组合、海军旗语、男子军体拳和女子防身操等训练内容,丰富新生军训形式,提高新生军事技能。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防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的军训模式已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对高校新生军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双赢”的新举措:一方面解决了部队教官短缺问题,减轻了部队的负担,为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军训工作提供保证;另一方面给国防生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能力、展示精神风采的良好机会。该模式获得广泛好评,许多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向全国高校宣传推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予以特别报道。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海大国防生大显身手、成才报国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国防生工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海军与海大同以海洋为舞台,学校将紧密围绕海军部队的人才需求,积极发挥海洋特色,努力探索国防生培养教育的新路子,向部队输送更多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军事素质优良的国防生,为海洋强国、科技强军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陈鹂(1980年-),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研究生,武装部秘书,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推荐访问:切实 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 课堂 国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