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魂,,爱国赤心


  陈寿颐(1916.10.12—1987.4.24),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先后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2期、(延安)陕北公学、(重庆)陆军大学19期学习,曾在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13期任研究员和兵学教官,并在美国指挥与参谋大学第3期学习。曾任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随从参谋,国防部参谋总长随从参谋。1949年10月从美国回国,在南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华东军政大学研究班学习,后任教员、研究员。1950年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情报教授会军事教员。1955年12月从军队转业到地方,曾先后任南京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參事、市革命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80年7月,任政协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市政协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学习孙中山思想读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3年4月,当选为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陈寿颐同志1956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曾任民革中央候补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常委兼省民革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南京市委副主委兼市民革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1985年4月,在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陈寿颐同志于1916年10月12日出生在扬州市江都陈夏庄一个破落的工商业者家庭。他从小受到要爱国要努力学习的教导,逐步形成了爱国的思想与刻苦学习、勤奋用功的性格。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陈寿颐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充满了愤恨。1935年夏,他听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便决定放弃有稳定收入的教师工作,投笔从戎,考入军校12期,决心以当兵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南京时期的中央军校主要是为国民党培养和训练陆军基层军官,以此建立一支以黄埔系为骨干并具现代化训练素质的国民党军队。军校入伍生的训练非常艰苦,对陈寿颐来说,这不仅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还造就了他刚毅顽强的性格。他在正式进行分科时被分到工兵队。工兵是军队中担负军事工程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是军队实施工程保障的技术骨干力量。陈寿颐学习认真,训练刻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不久,日军攻克了上海,军校开始西迁,师生们一起从南京出发,经安徽当涂、芜湖迁至江西农村继续训练,后又转到武昌。他们长途跋涉,栉风沐雨,饱尝艰苦。当年12月,日军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陈寿颐和在校学习的学生们纷纷请战,要求到前线打日本鬼子。1938年初,因抗战的需要,为补充前方作战部队,学员们提前毕业,开赴抗日战场。这些黄埔学生被充实到各级部队的基层军官岗位,“黄埔系”挺起了中国军队抗战的脊梁。毕业时陈寿颐的学术成绩是全队第一名,因此他荣获了校长颁发的一枚勤学奖章。
  从中央军校毕业后,陈寿颐被分派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武汉)工兵总指挥部,参与计划和构筑保卫武汉的国防工事。他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工程结束后,他来到新成立的湖南省政府国防工程处工作。当时武汉长沙的抗战气氛浓厚,国共合作的局面也颇为和谐,大量的进步书报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喜欢读书的陈寿颐接触到许多中国共产党的书籍报刊,开始对共产党的理论和主张产生兴趣,并且越来越觉得这些理论和主张有道理。他看到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接连败退丧城失地,而八路军在敌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事实,心中对中共颇为敬佩,产生了去延安的念头。于是,他辞去了在国军中的职务,到长沙八路军办事处报名去延安。办事处原本安排陈寿颐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考虑到自己刚从中央军校毕业时间不长,要求去陕北公学学习。陕北公学是抗战时期中共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陈寿颐在这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几个月后,他和少数学员被挑选进入陕公大学部继续学习,编在第1队担任分队长。1939年的秋天,在随大部队向敌后挺进时,陈寿颐开始生病,且病情不断加重,不能继续行军,学校决定让他在延安休养一段时间。随后,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他回到友区(蒋管区)工作。病愈后的他在新成立的国民党陆军预备第7师任工兵营连长、代营长。
  1940年9月,陈寿颐被调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务处任少校参谋,在卫立煌将军身边工作。此时的卫立煌积极倡导抗战救国,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合作抗日主张。1941年9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兵力分三路渡过黄泛区偷袭郑州,守备空虚的郑州陷落敌手。卫立煌召开军、师长以上的军事会议,他认为郑州是中原战略重镇,不可丢弃,便调集部队于10月13日拂晓实施全面反攻,并亲临前线督战。经过艰苦的奋战,于10月31日一举将郑州从日军手中夺了回来,日军败退到中牟,郑州失而复得。在收复郑州的日日夜夜里,陈寿颐在指挥部里忙于把收集到的战斗信息加以整理分析,然后向指挥作战的长官提供资料和建议。由于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他得到了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嘉奖。
  1942年初,为了接受高等军事教育,陈寿颐考取了国民党培训高级指挥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19期。当时的陆军大学既是中国军事人才的荟萃之地,又是军事学术的研究中心,还是传播西方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讲台。陈寿颐在这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外国军制、军史、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等书籍资料,和许多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论著,从而大大地开阔了眼界,拓宽了他研究的领域。1945年1月陆大毕业时,根据择优升研的原则,他被选中留在陆大兵学研究院13期任研究员,专门从事战术和战史的研究。在陆军大学正则班和研究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使他的军事知识结构和指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陆大的规定,成绩优秀的研究员留校担任教官,因此,陈寿颐获选在陆军大学任战术系上校兵学教官,开始投身于军事教育事业。他先是在重庆教授正则班,后又到南京教授将官班。由于他在教学上表现出的军事谋略,他指挥作战的能力赢得了指挥中枢的赞赏,并引起总部高官的重视。1948年,陈寿颐被举荐到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任陆军总司令官随从参谋,接着,又调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的随从参谋。但是,为了能够继续研究军事学术和取得更高的资历,他放弃了晋升军阶的机会,考取留美军官的资格,在1948年到美国指挥与参谋大学深造。

推荐访问:赤心 爱国 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