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摘 要: 高效课堂应具备两个条件:一要高效全面地实现三维目标;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道德,发展人格。作者结合人教版必修一《解放战争》的教学分析如何紧扣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解放战争》 高效课堂 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
  构建高效课堂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换句话说就是高效全面地实现三维目标;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学习体验及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最近,笔者上了一堂公开课,主题是《解放战争》,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尝试紧扣三维目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合理整合教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尽管改变旧教材“繁、难、偏、旧”,倡导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但现在的教材编写者基本是大学的教授、学者,按照他们的思路、观点编出的教材不太适合中学课堂,让学生很难学、教师很难教。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教材重新整合。
  《解放战争》一课,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从“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强调历史事件的主要要素是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或影响。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主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教材进行整合。
  (一)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方的态度。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内战”、共产党“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美国实施“扶蒋反共”。(2)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是参加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学生知道解放战争是“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政策的必然结果。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过程。(1)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战略决战的条件、时机已经具备,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4)战略决胜阶段。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企图赢得喘息的时间,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北平谈判失败后,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解放战争的结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四)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这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胜利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时,既可以让课堂更流畅,又可以让课堂更有“历史味”。
  二、创设历史情境,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学到相关学习方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
  对于“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教材没有明确讲,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如果不讲,那么解放战争的背景就讲不清楚,课堂也不完整,所以进行了如下设计:
  阅读材料,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遭遇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频频挨饿的人等饭吃那样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1945.4《论联合政府》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让学生“回归”历史。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历史很多是干瘪的、枯燥的,如果我们能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对历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回归”历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也是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同时《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说明》明确说,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概括材料,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

推荐访问:高效 紧扣 构建 课堂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