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体系化建设的构想


  摘 要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建设,是一项关系发展和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可将综合治理分解成多个体系,并尝试从总纵向和横向分类阐述,勾勒出综合治理的网络图。强调加强多层次、网络化的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 综合治理 体系构成 具体要求
  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全稳定。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建设,是一项关系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近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及周边治安形势有了很大好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由于高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安全、稳定、文化、卫生、工商等多个领域,分别由公安、文化、卫生、工商、通信、食品、药品监督等多个部门负责管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步调很难一致,形成合力。
  一、当前高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交流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个别部门对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有的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有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沟通、协调和联络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二)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巩固难、反复性大。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利益矛盾多、清理难度大等特点,很多问题又是多年积累而成,通过短期的集中整治实现彻底根治不太容易。有些问题虽然经整治有所好转,但整治后因防范管理措施不落实,往往出现反弹,影响了整治成果的巩固。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高校的重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多个校区的形成,地域的分散化,管理体制的多重化,使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环境涉及面更广、更容易发生治安和安全问题。
  (四)学校及周边治安仍存在一些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有的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仍比较复杂,少数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周边治安状况还有恶化趋势。部分学校因危房、设备老化而导致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火灾隐患令人担忧。另外,互联网中的有害信息也成为影响校园稳定的新的不安定因素,需要学校将网络安全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从以上的工作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深深认识到,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理顺综合治理的体制,建立长期有效地管理机制,是提高综合治理效能的关键。
  二、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化的构成
  高校及周边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围绕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是整个体系的核心,也是出发点和归宿。为实现目标,加强综合治理的领导组织是关键,做好校园内部安全防范是基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补充,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导向,加强监督检查和实行责任追究是保障。各项工作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共同构成综合治理体系。
  (一)纵向。
  1、综合治理领导组织体系。
  综合治理涉及的面非常宽泛,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建立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并理顺组织内部关系是开展综合工作的前提。综合治理领导组织体系包括各市(州、林区)、县(市、区)要成立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综治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且各负其责,各高校积极参加,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高校安全防范体系。
  以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为核心,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工作体系。主要包括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防范机制、日常管理、校园事故应急处置等。
  在这一体系中,高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个人。学校保卫机构是具体的安全管理和监督部门,学校其他部门乃至全校的师生都是体系的组织主体。体系的内容包括建立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维护学校稳定,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巡逻,防止社会人员进入校园滋事。建立以校园110指挥救助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防控体系。积极组织开展校园内部整治,加强校内交通管理和规划,规范校园商业网点的经营,拆除违章搭盖,美化校园环境。完善学校应对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疫情等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
  3、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体系。
  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整治校园周边治安、卫生、文化环境,打击和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为高校的发展和师生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综合治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有关的职能部门,更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气氛,这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保障综合治理成效的根本。校园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全方位的,既有安全文明的环境和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又有积淀于师生员工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
  5、综合治理考评体系。
  定期考评是促进综合治理工作有效运行的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规范考评组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从考评体系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奖励机制。对工作做得好的,要采取激励措施,工作被动、存在问题的,或者因整治不力造成较大影响或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责任。

推荐访问:体系化 构想 治安 环境治理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