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德国制造”是德国最响亮的名片。德国能够成功的进行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腾飞,很多人认为其秘密武器是独树一帜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本文将系统介绍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并结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2013年欧盟统计显示德国年轻人(25岁以下)失业率低于8%,西班牙为56%,意大利为38%。德国未来工作研究所劳工市场政策主任希尔马·施耐德认为德国低失业率主要归功于双轨制教育系统。
  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介绍
  双轨制职业高中主要招收10年制毕业生。学生年龄要求在16岁以上,部分专业要求18岁以上。该阶段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非劳务合同),由企业决定学生就读学校,学习期间(此类学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3.5年)企业发放学徒工资。学习方式为每周在校学习1-2天,其余时间企业实习。部分专业(例运输)采用模块式教学,几个月在学校上课,几个月在企业实习。完成学习内容以后由相关的单位组织结业考试(IHK工商会、手工业会等)考试合格颁发职业资格证。
  2014年开始在部分实行双轨制在应用技术大学里试点,部分专业设置成双轨制,学制3年。学习期间60%-70时间在企业实践,30%-40%进行学习理论;学生需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员工性质。另外,学生课后自学比例相对较大。此类大学的考核方式为:理论部分采用学分制,实践部分由签约单位给予技能证明。
  二、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建议
  2011年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为1143所。2013年我国专科院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达3183999人,毕业生数3187494(中国国家统计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2013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从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7%,比本科生的67.4%高出12.3%。职业教育这些年已有了长足发展,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未来中国的就业环境既会看学历又要讲技能,所以高职院校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但是,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在这里结合我国状况,借鉴德国双轨制教育体系,提出几点拙见供参考。
  2.1转变择校观念需。中国家长认为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收入较少,工作较辛苦,社会地位较低,不愿让小孩报考。这种观念是普片存在。高职院校在宣传过程中要逐渐改变这种观念,打好“职业化”这张牌,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可持续性,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重点展现职业院校的就业成果;多介绍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及时解读职业教育的有利政策,让家长和学生看到职教的希望,认清职教的重要性。
  2.2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改革工作的开展。在德国,1981年就颁布《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规划的目标,年度职业教育报告、职业教育统计的目的及实施,以及建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任务、机构和经费的筹措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德国还颁布了《青年劳动保护法》,对年轻的受培训者规定了的特殊保护措施。我国也可以根据国情尽快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权责,确保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3政府需发挥学校與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目前职业院校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力量联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种合作由于责任保障较少,往往不够稳定也不够合理(学校联系的企业类型比较单一且规模较小),对学生的培养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如果政府能够牵头,鼓励一些大中型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接受学生在企业中轮岗或者定岗实习,系统科学的设计实习模块,校企合作就会变得更加稳固有效。当前的德国企业都以能够参与双轨制教育为荣,把为社会培养人才当作企业义务,我们也希望从制度设计入手培养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企业逐步转变意识,不只是搜索人才,更要培养人才。
  2.4高职院校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甚至不是主要学习场所。在德国双轨制教育模式中,学生一周在学校完成2天左右的理论课学习,在企业工作3天左右。而我国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每学期最多安排1-2周到企业实习,或者最后一学期才安排定岗实习。这种方式对于许多专业来说不利于学生边学边用,加深印象,也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学校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培养场所和指导教师。这样一来,在学校学习的部分则会更强调知识点的细化,单元学习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实际性。那么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也会更高,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2.5形成高校联盟,高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每个学院可根据自身特色建设强势实训场所,打造优势学科和教师团队。各院校之间可进行资源共享,以租用、借用、互换的合作方式,避免分头投资,重复建设,广而不精。实训课程实现“外包”,将本校部分实训课程外包给其他院校,实现师资和场地优势互补互换,强强联手,把课堂移出去,技能学回来。
  2.6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形成校办企业,服务社会。在德国,高校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十分紧密,企业常常依托高校的研发实力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德国很多高校会组建企业性质的研发咨询团队为企业服务,既赢得收益又锻炼学生。国内高校也可以利用强势学科成立校办企业,为社会服务。同时,成功的校办企业还能为政府、群众服好务,,扮演好社会角色,做到反哺社会。
  总之,中国职业化教育的路还很长,要借鉴但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经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契合点,制定合适的制度和模式,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做到能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所用。
  参考文献:
  [1]李晶,席升阳.德国双轨制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1,5:33
  [2]郭永红.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经典[J].山东劳动保障,2009,8:27-28
  [3]曾令俊.德国职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科学时代,2010,13:289-29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13

推荐访问:德国 职业教育 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