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历史文化内涵初探


  [摘要]玉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主要从玉门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内涵、玉门的历史分期与历史文化品牌、火烧沟文化内涵,第四个是玉门边塞文化内涵等四个方面作了梳理和介绍。
  [关键词]玉门;文物保护;历史文化
  一、玉门历史文化资源基本内涵
  (一)不可移动文物
  玉门境内文物资源丰富,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26处,目前,还有未登记和未发现的文物很多。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即汉长城,长100公里,长城上有30多处城障、烽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砂锅梁遗址、老一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汉长城、火烧沟遗址、砂锅梁遗址、老一井、昌马石窟、昌马岩画、三个墩遗址、泉子墓群、古董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大墩湾遺址、西骟马城、西域城、天津卫墓群、老君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5处,主要有吾艾斯墓、红山寺遗址等。
  2010年以后,新发现家什窑、玉门军道、董大沟遗址、玉门镇古城、昌马古城、昌马破城子、赤金峡摩崖石刻、赤金峡明清古道等。
  历史上有记录,但未发现的文物遗迹有独登山盐池、青头山、二龙山、赤金峡驿站等。昌马-旱峡一线南塞边墙、烽燧遗迹,以及清代赤金、靖逆17处南汛遗迹(关隘遗迹)。此外,还有清代花海子湖(与拜带湖相连)、拜带湖(花海北,新筑边墩之外)、赤金湖(在所城正东二十里)、青山湖(旧称挠斯兔,湖东有挠斯兔旧堡,与布鲁湖相连)、布鲁湖(宽百余里,长数百里)四至界限及遗迹。
  (二)百年玉门考古重要发现
  自1907年斯坦因来到玉门考古开始,玉门有了考古的历史, 100余年的考古历史,可分为20世纪前半叶(民国时期)、20世纪后半叶、本世纪三个大的阶段。
  100年来,玉门市共有火烧沟、骟马城、砂锅梁、花海汉简、毕家滩、金鸡梁、白土良、官庄子、小金湾墓群、清泉大墩湾遗址等许多考古发现。
  玉门在我国史前远古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发现的史前遗址有10处,分属齐家、火烧沟和骟马三个古文化,在甘肃省以地名命名的9个远古文化中,玉门就占有火烧沟文化和骟马文化两个古文化。
  火烧沟遗址是甘肃省60年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被中华文化遗产协会评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100项考古发现之一。火烧沟文化是甘肃六大古文化之一。火烧沟遗址是我国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冶金技术起源的六个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骟马文化是仅分布于酒泉范围内的一支独特远古文化,成为研究我国西部远古文化的重要遗址。
  花海汉简的发现,填补了汉代酒泉郡汉简的空白,为了解汉代酒泉郡军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毕家滩墓群是甘肃省60年来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在一葬墓棺板上写有数万字,经释读初步判定是晋律。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晋代法律史研究的空白。出土的《晋律注》是本世纪中国法制史资料上的重大发现,有利于了解晋律的真实面貌。
  大墩湾遗址、天津卫墓群、古董滩城址、金鸡梁墓群、老一井等考古发现,以及、王进喜铜像,成为甘肃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220个重要发现。
  官庄子的纸画等都在考古界引起震动,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纸质绘画。
  古董滩古城则是河西走廊较早的古城之一。
  玉门境内的石窟寺有几个重要的新发现。一是红山寺石窟发现唐代壁画,红山寺石窟开凿年代始于北朝年间,比原来上推1200左右;二是昌马石窟开凿年代始于北魏,比原来主流的五代、宋初说提前500年;三是在红柳峡丹霞地貌新发现石窟寺。
  (三)玉门出土珍贵文物
  玉门市历次考古据不完全统计,共发掘文物4000余件,其中大约有2500件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是火烧沟文物、白土良文物、毕家滩等文物点的文物。英国大不列巅博物馆藏有斯坦因发掘的140余件汉长城汉简。甘肃省博物馆还藏有火烧沟和毕家滩等文物点发掘的文物,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有花海出土的汉简,肃州区博物馆也收藏和展出了少量火烧沟文物。
  玉门国家珍贵文物众多,有陶器、石器、金器、铜器等。其中火火烧沟遗址人形彩陶罐、鱼形陶埙、三狼钮盖方鼎、人足罐等珍贵文物,为国内所罕见。
  白玉杵:长14厘米、宽2.3厘米,玉身为长方体,两面开尖刃,用上等和田白玉制成。该玉器的发现说明早在青铜时期,和田玉即沿着后世的丝绸之路传向中原,传向东方;丝绸之路的前身,可称为“玉石之路”。
  青铜权杖头 :是我国目前最早的青铜镶嵌铸品,制作精巧,外形极似一细颈的小壶。在腹中部偏下对称地镶铸四个盘角的羊头,其造型和结构均比较复杂,使用了比较复杂的复合范、分铸技术,是一件显示四坝文化铸铜工艺技术的代表作。
  陶埙:均为三音孔,能吹奏出四个或五个乐音,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和六度,可以构成简单的音阶和不同的调式。它的发现,意义十分重大,填补了我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一段空白,是研究我国古代音阶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人形彩陶罐:青铜时期(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400年)的产物,高21厘米,口径4厘米,底宽7.2厘米。是国家一级珍贵文物,1990年作为甘肃省选送的8件精品文物之一在举办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期间向中外游客展出。
  三狗方陶鼎:高27.5厘米、长23厘米、宽21.7厘米。细泥质红色彩陶。别致的是在顶盖上塑制有三个立犬。犬的四肢直立,昂头翘尾,姿态生动而逼真。并在器表施红彩,造型奇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系彩陶中所罕见。
  (四)火烧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火烧沟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76年发掘后,就引起考古界重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都有著名学者进行研究,中国冶金大学把火烧沟青铜技术作为研究课题,我国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火烧沟遗址的青铜冶炼作为冶金技术起源的重要研究课题。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李水城、南京大学著名教授水涛都有综合性的关于火烧沟文化研究的学术报告。2014年,玉门市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了火烧沟玉门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有英国牛津大学派出9人的学者参加大会,美国、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大学等考古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推荐访问:玉门 初探 历史文化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