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


  摘要: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法的“交集”,以程序体系的最新架构为运行环境,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施行必将使再审程序面临着制度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本体论方面,需要强化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例外性,理性认识“再审难”的内在正当性,遏制特殊救济程序向通常救济程序的异化;在关系论方面,再审程序与简易程序、小额程序、二审程序以及“新增型”非讼程序之间的关系,需要予以进一步明晰和矫正;在性质论方面,应当以比例原则、利益权衡原则、有限纠错原则、穷尽其他救济原则等为基本纲领,从法解释学和立法论两条路径,对再审领域的实体事项和程序事项予以优化。
  关键词:民事再审;新《民事诉讼法》;本体论;关系论;性质论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3.02.20
  一、问题与进路
  近五年来,民事程序立法经历了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新:一是2007年对《民事诉讼法》的局部修订,另一次则是2012年对《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在这两大修法历程中,再审制度(审判监督程序)无疑属于“交集”,并获得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的持续关注。2007年的局部修订将“申诉难”作为核心攻克对象之一,通过细化再审事由、构建立案审查程序、改革再审审级制度、增设具体期间等,以期淡化再审程序的行政色彩、提升审查程序的公开性。在评估上述修正措施的实效并吸收司法中实验性做法的基础上,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进一步修改了再审审查制度、弱化了再审审级的刚性化规定、新设了检察建议制度、调整了再审事由和申请期限、初步构建了申请再审先行的模式等。应当说,上述改革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和进步,且具有前后相继的持续性意义。然而,反观修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以及制度修订前后的司法实践状况,无论是前次的“集中式大调”抑或本次的“革新式微变”,均未能充分触及再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亦未能有效化解实践中的现实困境。
  从核心理念方面来看,“解决申诉难、再审难”这一提法本身是否与再审制度的本质属性相吻合?再审程序的主要特性与核心功能何在?从程序和制度系统的相互关系来看,再审程序是否属于小额程序的救济管道?再审“通常化”的扭曲现象与二审程序功能虚化之间是否有所关联?本次新增的两类非讼程序(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与再审程序应为何种关系?而从再审制度的自身体系方面来看,其应然价值和功能以及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通过实体构成性规则与程序实施性规则的调整和控制,来维护再审制度的特殊性和程序配置的正当性?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对于化解新法初行时期的诸多疑问和困惑、应对司法实践对新设程序所提出的挑战、乃至促进再审程序与其他程序和制度间的协调式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笔者尝试以制度本体、程序关系、性质提炼为逻辑线索上的三大节点,首先在本体论的视角下对我国再审程序的运行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和揭示,并对其制度属性及核心功能予以应然性的阐释;接下来在系统论的视角下,结合最新的规范文本,对再审程序与各类诉讼程序及非讼程序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借助关系论的视角,以中国本土问题为参照系,对再审制度在价值衡平、功能预设、基本原则方面的特殊性进行提炼,进而从理念和规则层面提出一些初步的优化设想。
  二、本体论:民事再审程序的运行现状与性质定位
  制度规范的发展历程和司法实践的运行样态,既是问题意识的源泉,也是理论研究的基石。通过对法律规范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我们能够获得再审之相关制度规则的概貌、厘清法律修订的核心思路;通过对司法的客观实况进行考评,我们能够观察规范文本的实际收效与预设功能之间的契合度、发现有待深入剖析的经验事实。藉此,笔者以下将分别从规范和实务两个层面,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总体现状及主要问题予以揭示,进而以特性要素为依据,对再审的本质属性及核心功能进行辨析,以期为之后具体问题的分析提供实证资料和理论工具方面的支持。
  (一)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考察与问题评估
  2007年对民事再审程序及相关制度的改革,以化解“申诉难”为核心动因,体现了较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而2012年的进一步修正,则以构建多元化的民事检察监督机制格局为亮点,对前次修订时的部分缺陷和遗留问题进行了矫正或弥补。
  首先,从规范文本的发展路径和具体内容来看,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行后,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再审程序进行了初步的具体化规定,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2004年12月《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明确将再审程序的改革列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改革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司法既判力……探索建立再审之诉制度,明确申请再审的条件和期限、案件管辖、再审程序等事项,从制度上保证当事人能够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以上述司法政策为指引,结合实务中的客观需求,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一是将再审的法定事由从原先的5种情形具体化为13种情形,力图使模糊性、宽泛性的规定转化为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事由;二是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与检察机关的抗诉事由进行了统一化规定;三是首次系统化地规定了再审的立案审查程序,增强了审查程序的司法化和公开性;四是确立了再审一律上提一级的审级制度,以期提升再审的审判质量;五是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送达和答辩的期间、法院审查再审申请的期间等细则进行了规定,以规制当事人和法院滥用程序的行为。此外,为了配合法典层面的修正,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制定了《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

推荐访问:再审 错位 民事 反思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