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书写别样的人生


  一个以学为乐、目光敏锐的法学家
  一个关爱学生、引领后进的“摆渡人”
  一个求真务实、只争朝夕的管理者
  从珞珈山麓到军都山下
  变化的是工作环境和管理角色,不变的是那份执着、淡定与奉献
  他就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
  
  2月19日,武汉大学原副校长黄进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第9任掌门人。带着好奇与崇敬,记者近日采访了上任之初的黄进,在小月河畔、蓟门烟树中真切感受了这位儒雅、谦和校长的风度与魅力。
  访谈过程中,黄进始终面带微笑,朴实、亲切,睿智中不乏幽默。在摆设简单的校长办公室里,黄进静静讲述着他别样的人生经历。
  
  梦想照进现实
  
  黄进1958年生于湖北西南部山区利川,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他自幼聪颖好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出类拔萃。立志读大学的黄进,1975年高中毕业后,放弃了当地一家国营农场的工作,选择去湖北利川凉务公社插队。因为在那个推荐上大学的年代,在农村被推荐的可能性更大,而农场的机会比较有限。
  插队生活是异常艰苦的,插秧、割稻、担担子、给庄稼施肥是家常便饭,脏话、重活样样要干。生于山区小镇的黄进,虽接触过一些农活,但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劳动,年仅17岁的他还是有些吃不消。这位坚强的青年咬咬牙,总是坚持完成各种活计。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动没能阻挡住黄进对知识的渴求。一有余闲,他便见缝插针地读书。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学求知梦,这个梦从未间断过,无论身处何方。
  幸运的是,梦想很快照进了现实。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同一阵春雷,响彻神州大地。黄进同许多知青一样重新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于同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当时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湖北财经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中国法学第一班”的岁月
  黄进所在的湖北财经学院77级法学班,被法学界戏称为“中国法学第一班”: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9位法学委员有4位出自该班,还有两位副部长级、十几位厅局级干部,十余位博导,可谓群星闪耀,熠熠生辉。而黄进正是其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有趣的是,黄进一度因喜爱文学而想就读中文系。这要从他的高中经历说起。黄进的高中语文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勾起了他强烈的文学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黄进毫不犹豫地将武汉大学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却未能如愿,而是被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录取。黄进坦言,报考湖北财经学院时,他填了好几个志愿,法学排在后面,但后来竟被法学专业录取,不能不说是一种机缘。
  书山有路勤为径。大学时代,黄进夙兴夜寐,手不释卷。他的室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王利明对此印象深刻,“他学习特别刻苦,每天最早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夜晚还经常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当时国际法在国内尚处研究空白,黄进在研习法律的过程中,对国际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国际法对英语要求很高,入学时黄进完全没有英语基础,但到大学毕业时,他的英语水平已遥遥领先。
  “那时候,黄进成天背读英语,晚上宿舍熄灯了,他就在路灯下继续背。”黄进的同学、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大学毕业后,黄进顺利考上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法学家、杰出教育家、“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韩德培教授。
  黄进不仅勤奋上进,还有着山区人特有的朴实。据王利明回忆,黄进为人热忱,乐于助人,对班上的公益活动十分热衷;同学有困难,他总是主动提供帮助。传奇的学术经历
  黄进1982年考上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底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同年考上博士研究生;1987年升任讲师,次年博士毕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国际私法博士,同时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1年,年仅33岁的黄进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法学教授之一,两年后又荣膺博士生导师……在这看似顺风顺水的坦途背后,浸透着黄进超人的付出与辛劳,珞珈山下、东湖岸边处处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黄进就是一位“乐之者”。国际私法于他而言,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他游弋其中,常常“沉醉不知归路,终人法学深处。”从事研究20多年来,他先后出版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区际冲突法研究》、《宏观国际法学论》、《中国国际私法》、《澳门国际私法总论》、《仲裁法学》、《国际私法,案例与资料》、《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成案选》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主编过《国际私法》、《中国的区际法律问题研究》、《区际司法协助的理论与实务》等重要书目,并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荷兰、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译作160余篇,在学界影响深远。
  黄进不仅乐学,而且学术眼光敏锐。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国内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和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并在这两个领域最早出版了专著。1999年,电子商务出现的第四个年头,黄进便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示范法)的起早工作,对我国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10年后的今天,电子商务法已成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也成为国内法学院普遍开设的选修课。
  该示范法的参与者之一、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齐爱民不无感慨地表示,“回过头来看,黄进老师的学术眼界令人叹服。”
  黄进的这种前瞻性学术眼界与其国外学术经历不无关系。1986年一1987年,他曾在瑞士比较法研究所,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一1994年,他又在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做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这些经历使黄进对国际法的发展有了更多了解和感受的同时,也赋予他一种十分超前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在此过程中,他的国际交往能力也得以锻炼,并在国际交流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和资源,这也为其日后提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黄进在法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而其在法学实践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令人瞩目。
  2000年他被推荐到国际体育仲裁院做仲裁员,后来又作为被选中的12名仲裁员之一,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仲裁工作,“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的仲裁机构,受理与奥运会有关的所有体育争议。当时案子并不多,处理完案子,就可以看比赛。我看了很多比赛,对体育越来越有兴趣了。”采访间隙,黄进还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前不久他欣然接受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邀请,成为该会委员;最近他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获得了一个关于构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课题。
  黄进还积极参与国家的立法、司法咨询工作。除前面提到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示范法)的起草外,上世纪90年代初,他先后与导师韩德培教授草拟了《大陆地区与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民事法律适用示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2003年,他又与宋连斌教授草拟了《中华人民共

推荐访问:书写 人生 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