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新思维


  摘 要:现阶段,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的重要宏观策略。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因此,政府需要对经济管理职能进行优化,利用新思维促进发展局面的开拓。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进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需要对时代发展特征进行把握,以科学化和合理化作为基础,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利用新思维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新思维和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新思维;策略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由于产业结构矛盾的限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给我国经济下行带来很大的压力,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中,需要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以及经济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方式打破传统的经济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解决。因此供给侧改革是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方式,需要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采取新的思维和策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一直在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根据国际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我国的GDP总量从2000年的99215亿元增长到2.14年的636463亿元,增加了6.4倍,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也相对较快。在2015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为6.9%,首次降到7%以下,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2015年我国的产业结构比例关系是9:40.5:50.5,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体地位,2015年的资本形成额、最终消费和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是66.4%、32.3%和1.3%,最终消费在GDP的增长中发挥着支柱性的作用。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开展,而且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奇特的问题,如生产的成本在不断的增加、利润减少、产品的工序不平衡以及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等。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新思维
  (一)目的上的转变。随着2015年经济局势的发展,我国经济进行新常态发展的环境中,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目的应当转变,应当侧重培育创新力,完善调控与管理的机制,对供给的带动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促进产业不断的优化,促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采取技术和制度创新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象的转变。在新的经济常态的下,我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渐的消失,产能和资本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导致产业和产能过剩,而且在短期内很难化解。因此,在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对象应当由原来的资本与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要素进行转变,促进制度和科技的创新,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新的着重点。
  (三)管理手段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越来越成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的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也采取的新的方式和方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立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手段应当从单一的行政手段向行政与市场兼顾的手段进行转变。在之前的调控与管理的过程中,行政过于干预,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受到扰乱。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规律和法律,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对市场中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进行淘汰,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不良企业进行限制。
  (四)周期的转变。在传统的调控和管理理念中,宏观调控经济与管理主要是对短期内的市场问题进行处理,实施的周期都相对比较短。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中出现更多的问题,而且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采取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难以取得有效的效果。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形势下,采取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步的方式,促使各方面进行协调化管理,能够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对供给侧改革进行关注,在美国新的经济计划催生了长期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策略。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我国应当对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措施,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策略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挥在那,我国的传统产业逐渐的向现代产业进行发展和过渡。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应当促进制造产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政府应当对产业的创新发展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并且对其进行技术的创新,实现我国产业的自主发展,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中,对不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摆脱传统工艺的制约,对新的项目进行不断地开发,利用现代化工艺促进企业活动的创新发展。另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和食品的供给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保证粮食的自给率,我国应当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保证国民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我国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实现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以及高效化,促使农业摆脱传统的落后、污染以及安全性低的生产模式。同时,对制度性的成本进行降低,促使我国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二)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實现创新驱动地跨越。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对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变,促使国民经济发展活力的增加,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在新的发展趋势下稳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进行推动,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并且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实施,对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体系进行完善,对发展过程中存在产能与资源过剩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实现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在对产业过程问提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其资源进行优化,逐步的对产能过剩进行化解,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制定的一些战略,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的进行改革和规划,引导企业进行转型,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促进管理机制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作用。管理机制的改革就是要做到简政放权,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转变政府职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优化机构设置,完善机构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现代化企业走向成熟,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经济转变和发展的重视措施,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中,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新的思维方式,对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立足新的理念和思维,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战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新思维[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126-128.
  [2]黄华, 石梦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新特点和对策建议[J].改革与开放,2016,(9):36-38.
  作者简介:
  赵永铭(1995-),男,汉族,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推荐访问:新思维 供给 改革 我国 宏观经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