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行和推广,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尚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家在这一时期采取提高粮食收购价、限定粮食征购数量而扩大进口粮食等特殊政策,为农民多劳多得的承包积极性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和可行条件。另外,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考察,“四三方案”引进大化肥成套设备的投产,成倍地增加了单位化肥施用量;籼型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将粮食亩产大幅度增加,都使得农村经济改革如虎添翼,取得了粮食产量连上新台阶的巨大成就。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
  [关键词]农村改革 “四三方案” 提高粮价 进口粮食
  [中图分类号]F121;F329;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9)03-0070-08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从农村取得突破口,学界论述较为详备:第一,中国农村一直是计划经济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商品交换市场的薪火相传之地;第二,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始终处于一个极其敏感和特殊的位置;第三,农民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下,经济与社会地位最为不利,因此最具改革热情。但是,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农村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们认真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不仅可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同时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家庭承包经营对农村经济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土地制度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是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各级政府分级行使监督管理权,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使用权。其中生产队的权力非常有限,只是按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组织农业生产和按既定分配方案进行劳动成果的初次分配。
  这种制度安排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引起平均主义。劳力按等级记工分,很难调动起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当时农村普遍流行一个说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家庭承包经营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象。此后,农业生产取消了工分,取消了生产队的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家庭承包经营,用农民的话讲,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从此以后,每个家庭承包的耕地经营好坏同每个农户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是巩固农民种粮积极性最基本的因素。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的广大农民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发掘出以往被长期压抑的那一部分生产力。可以说,家庭承包经营使得农民在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以外拥有更大的生产自由和更大的收益,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根据农业的比较利益原则,农民在维持适当的粮食生产水平的情况下,自动减少粮食生产,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有市场潜力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栽培。有的农民则会跳出种植业的小圈子,从事畜禽养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农民,可能从此走出农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且可以逐渐改变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达到1922.6亿元,之后又一举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80.62亿元。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因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约2%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增加了446万吨,棉花、油料等作物产量增长更快。具体而言,1980年与1975年相比,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甘蔗播种面积减少66万亩,总产量增加12281万担;烤烟播种面积减少95万亩,总产量增加3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1981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8400多万亩,而粮食总产量却增加400多亿斤,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个粮食高产年,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产。
  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改善了多年来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不仅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而且也很好地利用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了作物布局的合理性,使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合理,粮食和经济作物都普遍增产。也因此,家庭承包经营才能继续有效运行,并在各地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大化肥厂的建设给农村经济改革以有力支持
  
  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据专家研究,按农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计算,大致生产100斤小麦,需吸收纯氮3斤、磷(五氧化二磷)1.25斤;生产100斤皮棉,需吸收氮15斤、磷5.4斤。化肥投入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从有关历史资料分析,世界农作物单产提高的因素近1/2是由于增施化肥的结果。无论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或各地区内的对比,都证明在不超过肥料报酬递减线的情况下,化肥投入量多,其作物单产相应较高;化肥投入量少,其作物单产相应较低。我国农业资源条件差,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800平方米(1.2亩),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况且受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影响,耕地在逐年减少。在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要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增加化肥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措施。
  中国的化肥工业在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主持下,设计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氨”工艺,规模为年产2000吨装置,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小化肥”。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共建了1533个“小化肥”厂。“小化肥”数量不少,但质量不行,它的肥效(即有效养分)只有17.7%,有些还达不到这一指标。而国际上的大型化肥厂生产的尿素,有效养分高达46.3%,肥效是“小化肥”的近3倍。据农业部门的资料介绍,施用1公斤尿素可增产稻谷4公斤~5公斤。
  因此,大力发展大化肥生产对农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包括大化肥建设项目的“四三方案”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1972年2月初,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其中,化肥方面进口两套30万吨大型合成氨厂设备,建在四川和大庆;在晋南建设用煤作原料的30万吨合成氨厂,同时加快全国正在建设的25个合成氨厂的进度,以及为改造、扩建老厂要进口的关键设备、部件和钢材,需要9000万美元。这是最早的引进计划,后来发现这批先进装置生产的尿素增产效果显著,很快就扩大到13套。
  这13套大化肥设备,具有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分别建在河北省的沧州(沧州化肥厂)、辽宁省的辽河(辽河化肥厂)、黑龙江省的大庆(大庆化

推荐访问:农村经济 新时期 原因 改革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