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 缓控释肥能通过控制化肥中养分的释放速度,达到与植物吸收养分速度相一致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与传统化肥相比,缓控释肥既提高了产量,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此,通过研究化肥和缓控释肥的现状,找出限制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化肥;缓控释肥;化肥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3
  1 缓控释肥与缓控释肥产业
  1.1 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料是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分最初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1.2 缓控释肥产业
  缓控释肥产业是从单纯的缓控释肥制造加工、销售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化肥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情况来看,缓控释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在我国,2012年缓控释肥的产量约为300余万t,2001-2012年,年均增长率为14.1% ,而同期我国化肥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3%~4%,复合肥产量年均增长率为7%~8%,缓控释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化肥和复合肥的增长速度。我国主要的缓控释肥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黑龙江等省份。从缓控释肥的年平均增长率和生产规模来看,缓控释肥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2 我国化肥行业的现状
  2.1 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全国共生产化肥7 153.7万t(折纯量),较2012年增长4.89%,产量首次突破7 000万t大关。2013年,尿素总产能达7 948万t,产能过剩。2014年,尿素产能将进一步增加,预计超过8 500万t。2013年,19个新建的尿素项目投产,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尿素产能将突破9 000万t,产能过剩将达到2 000万t。在2013年,全国尿素需求总量仅为6 000万t,供求严重失衡。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经销方式老旧,同时原材料、人力成本却不断上涨,这五点因素导致了我国的化肥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2.2 化肥出口贬值
  国内需求增加的速度减缓,出口利润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1-11月,我国化肥出口1 721万t,同比增长13.8%,但出口金额同比下降9.7%,平均单价同比下跌21%。从数据可知,我国化肥行业很难通过出口来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
  国内富余产量过大。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2013年间,全球大约有50%的化肥项目在国内投产,2013年国内尿素产能富余约1 200~1 400万t,很难通过出口来消化掉如此大的富余量。
  出口难有成本低的优势。印度由于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2014年将减少尿素进口。中东、独联体国家生产化肥成本低廉。我国化肥生产成本较高,以尿素为例,每吨生产成本在1 503~1 830元之间,比中东、中亚、俄罗斯要高150元左右。
  3 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现状
  3.1 市场推广状况
  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氮为30%,磷为20%,钾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约70%)。肥料流失直接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种植成本,导致土地板结。因此,研制缓控释肥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办法。
  中国实现缓控释肥料技术工业化只有十多年,但却显现出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缓控释肥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推广上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有数据显示,目前,缓控释肥市场总额仅占化肥总量的1%左右。成因主要有三条:一是缓控释肥成本较高,每667 m2需要增加十几元的费用。二是农民用肥观念守旧,对缓控释肥存在认识误区。一些农户片面认为只有快速溶解的肥料才是好肥料,因而对缓慢释放的新型肥料存有抵触心理。三是虽然缓控释肥虽然有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效果不明显,这也制约了农户使用缓控释肥的积极性。同时,缓控释肥市场不健全也对流通秩序也造成了影响。
  3.2 市场供求状况
  我国缓控释肥产能由2009年的100余万t增长到2012年的300余万t,年增长率45%以上(同期我国化肥增长速度3%左右),生产消费量已占世界总量5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近年缓控释肥生产及消费情况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缓控释肥产量是12万t,产能是250万t。2001年至2012年的平均年产量增长率为14.14%,年平均产能增长率为39.34%。说明我国的缓控释肥市场潜力巨大。
  4 限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缓控释肥价格较高
  缓控释肥具有复杂的制造工艺,每667 m2需要增加十几元的费用。对于种植大户来说成本太高,导致其不使用缓控释肥。而对于只有很少的农民来说,缓控释肥带来的收入增长有限。所以,采用缓控释肥对其吸引力不是很高。
  4.2 农民接受新产品的观念落后
  农民对缓控释肥存在认识误区。如一些农户片面认为只有快速溶解的肥料才是好肥料,因而对缓慢释放的新型肥料存有抵触心理。农民平均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农民都不了解缓控释肥。他们种地靠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对新型的肥料,科学的种植方法还不适应,这种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
  4.3 销售渠道少
  农民想要购买化肥,大部分都是直接去农资站购买化肥,而农资站销售化肥价格高,使得缓控释肥的价格“不接地气”。销售渠道少导致缓控释肥的最终购买价格高。尽管缓控释肥具有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不会烧苗、环保等优点。但是却少有农资站出售缓控释肥,原因是购买的人少、进货价格高等。

推荐访问:控释 产业发展 我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