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街四大海关建筑:从邮局到总署的演变史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sdl/csdl201408/csdl20140812-1-l.jpg
  当白象街其它老建筑孤零零矗立时,有一组洋楼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清一色的青砖围墙仿佛有意隔开外面的喧嚣,它们就是白象街的海关建筑群。大清邮局(海关报关所)、海关总署、海关办公楼、海关宿舍这四栋建筑一起见证了自开埠以来重庆邮政与海关发展的历史。
  山寨起家的大清邮局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邮政与人类生活贴得很近。不过,旧时的中国其实是没有统一的邮政系统,也没有统一的邮权观念。据《巴县志》记载,在古代,重庆邮传依赖“邮驿”传递,并且是官方的通讯组织,而民间百姓的信件则不接收传递。当时,重庆的驿站设置在朝天门,而驿路则是由朝天门经小什字,最后到达茶亭。那些官方的邮件便是由此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十里送别的“戏码”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
  1890年3月,中英签署《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设为商埠。次年,重庆海关成立开始兼办邮政,来渝捞金的外国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便开始利用特权在商埠城市内开设“书信馆”,史上第一位用机动船征服川江,打开重庆大门的英国冒险家立德乐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立德乐开办的“重庆信局”规模最大,随着其势力的不断壮大,权力开始凌驾于中国海关之上,甚至破坏了国家邮政的专营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96年,清廷逐渐意识到国家邮政的重要性,特拨库银150万两,在白象街修建了这座邮政大楼,欲与“重庆信局”一较高下。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邮政大楼的建筑门窗均为砖拱卷造型,有线脚,青砖白缝,小青瓦屋面,造型竟是完全模仿“重庆信局”的英式风格。
  皇权与草根的邮政斗法
  重庆虽然有了自己的邮政机构,但是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困难。除了外国势力的把控,在民间也有许多竞争者,其中最有资格公开“叫板”的是一个名为“麻乡约”的民间通信组织。
  其实,“麻乡约”在当时并不是新兴事物。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名叫陈洪义的重庆綦江人,把原本设在昆明的“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商号迁到重庆城白象街,经营长路轿子、货运和民信传递业务。据史料记载,陈洪义以抬轿为业,为人仗义,父辈也曾做过乡约(保、甲长之类),而且陈洪义脸上有麻子,所以便用“麻乡约”作为商号。
  “麻乡约”风行一时并不是偶然,陈洪义有着异于常人的经营头脑。早在几百年前他就将传递的信件分为“快站”和“正站”,犹如今天的快递和平邮。有意思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他还推出了“火烧信”和“幺帮信”的“特殊服务”。送“火烧信”之前,要将信封的一角烧去,以表示加急快递,日夜兼行,火速送到。而“幺帮信”更是贴心,在信件外面使用油纸包裹,避免雨水浸湿,包装完成后还要系一木片,这样即使信件掉进水里也不会沉下去。
  那个时候的“麻乡约”不管天高地远,山高险阻,只要有服务的需求,一概承揽,在民间的声誉很高。重庆的商号票号盐号以及老百姓的信件都喜欢交给麻乡约民信局,可谓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良心企业”。
  “麻乡约”生意日益兴隆,渐渐的开始包揽京津沪、滇粤道上的客货运输,其它大大小小的民信局都是望尘莫及。大清邮局开始意识到竞争者的威胁,为了同“麻乡约”竞争,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排挤,比如利用轮船运邮的垄断权拒绝运送民信局的信件或者加收高额的费用,然而效果并不明显,“麻乡约”仍然很有市场,甚至“越战越勇”。
  1902年,无奈的大清邮局又大规模地降低官办邮局的平信资费,希望扭转劣势局面,然而一系列压制民信局的措施,并没有给官办邮局的困境带来好转,反而引起了百姓和各大商号的不满。直到后来,“死脑筋”的大清邮局终于觉醒,意识到利用强制手段非但不能压制民间邮政组织的发展,反而失去老百姓的信任。于是,大清邮局开始吸取民信局经营模式灵活的优势,大力开发邮政代办网点,开展了许多灵活多变的邮递业务,同时继续保持邮资亲民的优势,加上后来重庆的交通航运有了巨大的发展,直到1945年后,“麻乡约”的业务逐渐消失,盛极一时的民信局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官办大清邮局逐渐实现了邮权的统一。
  邮局肚里藏海关
  开埠催生了大清邮局,也造出个海关总署。
  重庆开埠前后,川江尚未通行轮船,重庆港进出口物资均由木船承运。重庆开埠后,当时厘金税制尚存,商人深恐已报关的船货,在缴纳关税之后,还不能避免沿途厘金税卡的征课,只有通过报关行向海关交涉。而海关外国人居多,文件票据均用外文,普通客商因语言文字障碍,既不了解报关纳税手续,也不熟悉海关税则,因此报关行应运而生。招商局在重庆设立“招商渝行”,俗称“福号”。这是最早驻重庆的机构,也是重庆最早的报关行,地址也正好在大清邮局里。邮局兼行海关职责,从此,这栋仿英式山寨建筑的面目便模糊不清了。
  在报关行旧址对面和旁边,分别是海关监督公署旧址和海关办公楼旧址。三者围成了重庆海关总署建筑群落。如今海关监督公署的大门至今保存完好。大门呈中式八卦形,却是欧式立面,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门牌风格结合。建筑顶层中部有圆形中国传统文饰装饰。内部为传统木结构,有内天井,围墙外底部有通风掩口,这是三栋建筑组合而成的宅院。海关监督公署的斜侧,是砖木结构两楼一底的海关办公大楼。该建筑内最老的居住者、年逾八旬的邓婆婆谈到,该建筑是当时重庆海关的办事处,下办公上居住。建筑首层有海关接待室、走私犯关押处等,二层为干部办公室,三层为纳税室,四层(阁楼)为外国买办的住处。
  有了办公室,宿舍也不能少。白象街沿江地段的中部,是白象街第151号民居,亦是白象街现存的地标建筑之一。这栋没有被拆掉的民居,外观是灰色石墙,青砖砌筑山墙面,砖砌饰条,木屋架小青瓦坡屋顶,曾作为海关宿舍孤悬于千米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开埠成立海关后,虽然清政府任命了川东道台张华奎为海关监督,但重庆海关同其它通商口岸一样,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被英国人控制,英藉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委派英人霍伯森任重庆关税务司,中国海关监督自然就形同虚设了。

推荐访问:总署 演变 海关 邮局 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