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来风


  中国
  
  北航14名本科生独立设计的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23岁的朱浩,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和自己的13位本科同学将自己设计的3枚探空火箭送上蓝天。
  这3枚火箭同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探空火箭项目”。它们在分别在11月1日0时,11时、12时在酒泉成功发射。由大学本科生独立设计并成功发射火箭,这在我国还是头一次。
  
  珠海航展圆满落幕
  在接待了数十万观众、签订了数十亿美元订单、举行了几十场飞行表演之后,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11月5日在珠海圆满落幕。从1996年的第一届航展举办起,10年间珠海航展已经实现了5大跨越,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从开办之初在国际上默默无闻,到第六届航展上行业巨头云集,珠海航展在短短10年间已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为国际航空航天界两年一度的技术交流与贸易盛会。
  本届航展的参展规模、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展品档次均全面超过往届航展,室内展厅净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达到32个,近550家国内外航空航天制造商齐聚珠海,展示了当今航空航天界的最新技术成果。
  
  正如本届航展执委会主任、珠海市市长王顺生所说,走过10年发展道路的珠海航展,已成为展示航天航空领域最新成就以及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展示改革开放新面貌和综合国力的一个“窗口”,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上重要航展之一。
  
  国外
  
  “火星环球探测者”号与地球失去联系
  据美国《世界日报》11月12日报道,NASA发射到轨道已有10年之久的“火星环球探测者”号太空船,最近与地球失去联络将近一周,NASA的工程师正全力设法与它重新建立通讯。
  这艘太空船是在1996年11月7日发射升空的,用来有系统地探测火星,原先预定任务期为两年,但NASA后来一再把任务延长,如今它可能出现“老化”迹象。
  
  “火星环球探测者”号计划耗资两亿四千万美元。探测器上配备的一个尖端科技摄影机,在过去十年传回了数千张珍贵的图片。当初设计时只准备运作两年时间,但是它一直持续工作了十年,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太空巨镜将给火星“取暖”
  NASA 11月15日表示,他们将开始投资研究一个给火星“取暖”的方案。据悉,这一方案是由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州大学工程系学生里格尔·沃伊达设想出来的。按照构想,航天员将在火星轨道上设置300个用反光材料制成的气球,每个气球直径部长达150米,它们挨个悬浮在一起,从而形成一面长、宽各1.5千米的“超级镜子”。众所周知,火星表面异常寒冷,温度通常在-140℃到-60℃之间,但这面“超级镜子”安装到位之后,它可以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表面一块大约1平方千米左右的区域,并使该区域内的气温上升到20℃。
  然而,一些专家也警告称,在火星轨道上架设“超级镜子”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工程难度极大,气球的运送和组装非常困难。其次,如果设计不当,这面“超级镜子”将很可能把有害的高频辐射如伽马射线反射到火星表面,从而给火星航天员造成致命伤害。
  
  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修复制氧系统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11月1日表示,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利用上周“进步”号货运飞船送来的零部件,修复并重新启用了空间站上一个名为“电子”的制氧系统。
  国际空间站上有3个俄罗斯制造的制氧系统,“电子”制氧系统是其中之一,它能从水中分解出氧气。但这个制氧系统工作不稳定,近年数次出现问题。在“电子”制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空间站依靠另外两个系统供氧:通过燃烧固体燃料生成氧气或启用舱内的氧气罐。这3个系统为空间站用氧提供多重保障,因此“电子”制氧系统的故障一直未对航天员构成威胁。
  鉴于“电子”制氧系统的不良表现,俄联邦航天署载人航天计划负责人克拉斯诺夫近日表示,经过改进的全新“电子”制氧系统将于2007年被运抵国际空间站,接替老系统的工作。
  
  地球轨道太空垃圾已超过9000件
  来自NASA的天文学家约翰逊和他的同事在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目前有9000多件太空垃圾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中长度在101毫米以上的太空垃圾总重量目前已经达到了4990吨。
  
  约翰逊称,这些太空垃圾主要是由于频繁的卫星及太空探测的发射工作造成的,即便现在暂停所有的太空发射活动,太空垃圾也仍将不断增多,因为太空中现有的垃圾会相互碰撞,分裂成更多的垃圾。人类对太空垃圾的飞行轨道无法控制,只能粗略地预测。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无人驾驶,随意乱开的汽车一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变线。它们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潜在“肇事者”,对于航天员和飞行器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载人火星探测会损伤航天员脑部神经
  为探寻火星的奥秘,美国与俄罗斯等国都制定了载人火星探测计划,并多次就此进行试验。但美国的科学家们最近却发现,载人火星探测很可能会对航天员的脑部神经产生致命伤害,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得他们成为植物人。
  NASA的科学家们最近耗资1400万美元,设计了一个代号“风险29”的试验。科学家们在试验中发现,太阳系以及整个宇宙中存在各种各样强度极大的辐射,这些辐射的强度足以对人类的脑部神经细胞构成致命伤害。当航天员乘坐探测器前往火星时,他们会由于脑细胞受到严重伤害而出现死亡,即使他们侥幸存活了下来,也极有可能会变成没有任何意识的植物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探测器的防护层将是科学家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再上太空
  美国东部时间12月9日晚上8点47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发现”号航天飞机此次共搭载了7名航天员,与空间站对接期间,机组7名航天员将进行3次太空行走,任务包括安装组件、给空间站部分结构的电力系统重新布线以及接入太阳能电池板电力供应。
  “发现”号的此次发射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后,NASA首次选择在夜间进行航天飞机发射。由于担心发射过程中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上的隔热泡沫材料脱落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前几次航天飞机的发射都选在了白天进行,以便技术人员能准确观测泡沫材料的状况和它对航天飞机的影响。在对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进行改造后,技术上的担心已经消除,NASA才解除了夜间发射的禁令。
  
  NASA正在研究载人小行星任务
  在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研究小组正在评价一项近地小行星载人任务,评估测试飞船传动设备和控制技术的科学价值,如果太空陨石即将撞击地球,这些技术是否能够提供帮助。

推荐访问:天宇 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