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提前的纪念_麻雀纪念碑

  一座城市小院里拍摄的有关麻雀生存状态的片段,谨以此作为21世纪的一份人文存照,留给自己,留给以后的孩子们。      又到春天,整整一冬不知跑到哪儿去谋生的麻雀们又回来了。早晨,窗外传来它们嘈杂的声音,街边树上也闪过它们越来越忙碌的身影。
  麻雀,可以说是人们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鸟儿了,几乎每个人关于鸟类的认知都是从麻雀开始的。麻雀赋予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即使是一粒谷、两粒米,对于生存也极为重要。
  我虽然没种过地,但从小到大都在养鸽子,很知道五谷的珍贵。每次早晨出门走得急、又常常回来得比较晚。当我去喂那些饿了一天的鸽子时,一把谷粒――一把没磨没粉、没蒸没煮、没炒没炸的干巴巴、硬梆梆,甚至还带有土腥味的谷粒,竟能带给那些灵动的、优雅的、能飞翔、通人情的生灵们巨大的快乐和满足,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五谷滋养生命的珍贵。每次在虔诚地欣赏过鸽子们专注、酣畅的食相后,我都不由更加珍视那一粒粒玉米、豌豆、麦子・・・・・・
  我不会做饭,于是,家中买米买面这样的体力活儿就由我来承担了。我也因此有机会体验米桶见底时从门口超市买回来一袋米往桶里哗哗倒时的幸福,以及那袋大米于生命而言的金贵;我也因此有机会去体验洗锅时把锅底的饭渣捞干洒在院外墙角或小屋房顶,隔天发现已被不知名也未谋面的小生灵吃掉的快乐和满足。
  我猜,那些饭渣多半是被麻雀吃掉的。麻雀是野生的,但比起其他野生动物,麻雀的生活范围与人类要更贴近一些,和人类的关系因此更亲密一些,大概也因此,在人们眼中麻雀就显得有点儿多,简直已经多到不值得珍惜的地步了。
  其实,麻雀现在没有那么多了。1956年,因为缺粮,人们把到地里啄谷粒吃的麻雀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划归到了“四害”的行列之中。一时间,举国诛之,北京市最高日捕杀纪录达到了13万只。1958年,上海市取得过连续3日共灭50多万只麻雀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19.6亿只。直到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有关材料中批示:“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四害”。中国的麻雀才得以幸免于难。
  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大环境的变化,与其他野生动物一样,麻雀的数量呈迅速减少之势。2000年8月1日,麻雀被列入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瞧瞧,曾经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的麻雀竟然也成了国家保护动物。有些人断言:与其他很多种已经灭绝的动物一样,麻雀也终将仅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回忆。我不希望这样,于是在银川兴庆区前进街一座我住的城市小院里拍摄了这组有关麻雀与一粒谷、两粒米之关系的图片,以为存照。■

推荐访问:麻雀 提前 纪念 麻雀 提前的纪念 纪念麻雀的碑文 怎样给麻雀写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