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共襄文化创意产业崛起 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

  当前,大陆整体经济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怎样探寻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如何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软实力”?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可以预见的,在改革新风鼓劲下,我国的文化产业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新引擎、国民经济产业新支柱指日可待,必将“炫”出一片新天地。
  大力提升和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创意”。只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方能真实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崛起。
  当前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理念、运作、推广等方面已走在大陆前头,成就斐然,大陆须多方借鉴,善加汲取。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于28日至31日在厦门举行,同时,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也并将配套举行。本届文博会以“一脉传承创意两岸”为主题,由开幕式、博览交易会、城市论坛和配套活动四大板块组成,有望在展会规模、项目签约、产业合作和贸易投资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项目签约金额预将超过百亿人民币。据了解,文博会的“两会一节”三项活动丰富多样,在台湾地区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台湾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纷纷积极参会参展,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将有大幅增加。
  此外,作为本届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文化到创业经济”为主题的城市论坛上,相关文化、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将发布相关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必将引起两岸业界的关注与期待。
  延续上一届“创意未来”的主题,“创意两岸”成为本届文博会的最强音。两岸的文化产业要蓬勃发展,创意是新动力、新引擎,也是提高经济“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台中市电脑公会理事长黄文正曾说过:“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一个好的文化创意,能推动一个产业崛起,创造真金白银,产业崛起又反过来推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
  确如黄文正所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新概念,也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模式的演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兼具商业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信通过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两岸的创意成果将加快孵化,产业对接将更加融洽与协调。通过两岸文博会的成果转化和交流合作,台湾的经济发展动力将更为强劲,大陆也能借助交流与合作平台,在文创方面更加自信,争创佳绩。一脉传承心更近,创意两岸路必宽!
  
  两岸两会协商:为两岸带来和解、合作、双赢
  
  对话与对抗、开放与封锁、双赢与零和,两岸选哪个?选择对话、开放与双赢,坐下来面对面地协商是智慧的选择。目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协商是两岸最高层级的协商渠道。
  两岸两会第七次协商,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30多人的协商团队,居然吸引200多位记者到场紧盯。
  2008年以来,两会协商已形成了制度化的机制,举凡两岸人民想谈的、目前可以谈的,都在两会协商的谈判桌上协商和定案。“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些几十年的难题得以破解,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加强食品安全和船员劳务合作等关系两岸民生的问题达成了协议。
  有协商就会有协议,有了协议,交流与合作就在规范和保障下进行,两岸交流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深度发展。现在,既有学者探讨两岸如何最终结束对立、进行政治谈判这样的大课题,也有百姓之间串亲戚、做生意的寻常事务。台湾的街头巷尾,东北人、江南客你来我往,而大陆也早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地和台商创业的首选。两岸迎来一甲子间最和平、最有前景的黄金时代。
  有协商就有了解与融合,2008年以来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成果,创造了经济契机,方便了两岸人民,增加了两岸从官员到百姓的了解,巩固了台海地区的和平。更重要的是,协商的价值和观念被两岸越来越多地接受与肯定,因为协商为两岸带来了和解、合作、双赢。1993年汪辜会谈时,一位在场记者事后回忆:“我紧紧盯着两位老人签字的笔,我知道他们正在书写历史。”其实,每次两岸的协商都在书写历史,每一次都跨出了一步。只要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不被破坏,怀抱以两岸苍生为念的责任,两岸两会的协商将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