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京台情(下)】 中华魂民族情

  5月7日,北京市台联在前门大江胡同台湾会馆的原址,举办了台湾会馆重张仪式和《中华魂・京台情》展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以及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连方�女士出席重张仪式并为台湾会馆揭匾。
  自此,经过了多年的不懈努力,具有悠久历史,蕴含丰富内涵的台湾会馆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成为了新时期京台交流的新平台。
  
  重修台湾会馆延续两岸亲情
  
  台湾会馆的修缮扩建历经6年,牵动了台湾、海外和大陆台胞的心,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以及中央统战部、国台办、北京市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先后制定修改了多个方案,最后在统一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2009年拟定的修缮扩建方案。
  台湾乡亲对于台湾会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台湾会馆”4个字总能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气息,亲情的温暖,它是在京台胞心中永远的“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林焕文(林海音之父)等台湾乡亲就为收回自管台湾会馆而做出过努力。上世纪90年代,台湾会馆成为北京市台联接待来京台胞的重要场所,台胞对台湾会馆的情感延绵不断。许多台胞为了保护台湾会馆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心血。2006年3月,时任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的王晓波等人到台湾会馆考察,他们发现,台湾会馆由于年久失修,院落破旧,已属危旧改造房屋,失去了接待来访台胞、凝聚乡情的重要功能。他们认为,北京的台湾会馆是台湾与大陆联系的历史见证,应该予以保留并修缮扩建。为此,他们委托在京的台湾乡亲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呼吁。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台湾团的代表们提出的《关于台湾同胞要求保留并重修台湾会馆》的议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2006年5月,国台办、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到台湾会馆进行专题调研。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指出,台湾会馆是台胞在京的历史遗产,应当原地修缮并适当扩大,使其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新的桥梁和纽带。
  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专门就台湾会馆的修缮作出批示。北京市委召开台湾会馆专题会议,对台湾会馆的修缮和重张做了具体的安排。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对修缮方案提出了“高、特、新”的要求,即立意高、起点高,突出台湾特色,要打造一个高规格、高品质、具备现代化功能的会馆,使之成为首都一个独具特色的对台交流新平台。并要求会馆的装修设计要多征求台胞的意见,新会馆一定要让台胞看了满意。为此。北京市台联委托台湾会馆的设计单位邀请了台湾设计师,并就设计方案在岛内听取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在建筑和室内装修中,恰当地融进了诸多台湾元素,使会馆既具有北京民居风貌。又带有浓郁台湾特色。
  2009年6月,在前门地区整体改造过程中,在北京市委、崇文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台湾会馆开始进行全面的修缮扩建,至今年4月完工,历时11个月。修缮后的台湾会馆保留了原有的清末民居风貌,并适当扩大规模,与毗邻的两个院落合并开发利用,从而形成了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新格局。整体面积由原来的540平方米增加到3800平方米,会馆共分4个功能区域:京台交流展示区,贵宾接待区,多功能会展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
  
  室雅无须大 物赏蓄天华
  
  在重建台湾会馆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复原台湾会馆历史原貌,展示京台交流的渊源,北京市台联在会馆内举办了《中华魂・京台情》展览。
  无论是大陆还是岛内、海外的台胞,他们对于台湾会馆的感情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他们拿出“办自己家事儿”的认真劲头,积极参与布展的每一个环节。台湾问题专家、台盟中央副主席汪毅夫先生在自身工作繁重、身体不佳的情况下先后6次就历史人物资料和相关史实给予了认真的指导,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展品。展览小组顾问、北京市台联名誉会长苏民生和卢咸池,多次来台联机关提供材料及线索,对布展方案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每一次都是一丝不苟,字斟句酌。
  布展工作开始于2009年的11月,正是北京的隆冬季节,多雪和严寒成为这个冬天让人难以忘怀的特色。就是在这样的冬季,布展小组先后组织过8次台胞座谈会,很多老台胞无论是大雪纷飞的周末或是寒风凛冽的清晨,一定准时出席会议,准时送来展品。参会者无论是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台胞,还是身兼数职的中青年台胞,无一缺席,这让工作人员深深体会到了台胞对台湾会馆重修的急切期盼和深厚感情。
  北京各界人士热切关注台湾会馆的修缮和重张,北京民俗学者孙兴亚、李中秀、白鹤群等七、八十岁的老人。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参与台湾会馆史料征集和研讨活动。他们认为,“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会馆,唯有台湾会馆最独特,也最让我们牵挂”,“北京的会馆文化,是京城文化的特色,如果缺失台湾会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北京会馆文化的遗憾”。
  北京城南的晋江会馆居住过很多知名台胞,如连横、林子瑾、叶题雁、林海音等人,是来京台胞的另一个常住地。在晋江会馆旧址长期居住的王秀珍老人曾与林海音一家做过20多年的邻居,她回忆说:“林海音一家非常平易近人,对我们很关照,至今我与她的家人还保持着联系。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历史讲出来,希望京台两地乡亲继续传承亲密的乡亲情谊。”王老一家三代精心收藏着的“晋江邑馆”匾额。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蕴含了很多台湾人情感的匾额,已成为展览中的珍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用来形容布展小组收集资料时大家焦灼、急切、欣喜、满足等等复杂的心情最为贴切。“五人上书”一般只见于少量的文字记述,没有原始史料证实。为求证这一历史史料,布展小组多次到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子监等单位查询,均无结果。对台胞参与的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如果没有一手的史料加以佐证,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信誉度均将大打折扣。对此,布展小组一次次地与第一历史档案馆联系,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近3个月的查询,终于在未登记的史料中查到了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原件,为台湾会馆的历史补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坚持和执著。老台胞林泉,父亲林子瑾先生是台湾被割占后较早提出恢复国籍的在京台胞。他以前只是在父辈的讲述中知道了这件事,但从没有见到真实的史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受布展小组的委托,到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去查询史料。在人地生疏的南京,他联系了所有能联络到的人和单位,做了大量耐心的解释和说服工作,求得了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周以后,他拿回了林子瑾、吴子瑜和连横等3人恢复国籍的史料复制件。那一刻,他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让史料回到台湾会馆,就是让父亲的灵魂回归故里”。
  为进一步充实台湾会馆史料,加大台湾会馆宣传力度,布展小组还走进台湾岛内,先后走访了台湾大学教授王晓波、世界女记者协会成员邱秀芷(丘逢甲孙女)、钟理和纪念馆馆长钟铁民、雾峰林家后人、台东少数民族长老等20余人,拜访了台南临濮堂施姓大宗祠管理委员会、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文讯》杂志社等7家单位,许多单位和个人还向台湾会馆赠送了大批图书资料、书法作品、民俗工艺品等。布展小组就台湾会馆布展方案先后征求了岛内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短短5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和岛内台胞的积极参与下,吸纳了各界约200多人次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140多件珍贵的史料和400多幅图片,形成了约11.6万字的布展文字稿件。
  重张后的台湾会馆,得前门老北京文化商务圈之地利,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天时,沐骨肉同胞血脉亲情之人和,将再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两岸同胞携手开创京台两地各个领域大合作、大交流的新平台。

推荐访问:中华魂 京台情 中华魂征文1500字 中华魂民族情征文